


云南省玉溪市2024年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玉溪市2024年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B.水果榨汁C.木条燃烧D.冰雪融化
2.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B.羊毛C.天然橡胶D.棉花
3.含碳物质种类丰富、应用广泛。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于医疗急救
B.一氧化碳具有毒性,可用于高炉炼铁
C.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D.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可用于制电极
4.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燃烧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做电光源
D.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5.为减少“白色污染”,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B.焚烧含氯塑料
C.回收各种废弃塑料D.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
6.化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夏天被蚊子叮咬,涂肥皂水可以减轻痛痒
B.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
C.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之前,应进行灯火实验
D.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对人体都有害
7.化肥对农业的高产丰收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B.C.D.
8.“关爱生命”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用甲醛溶液来保鲜水产品
B.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C.霉变的大米淘净煮熟食用
D.长期饮用硬水可以补钙、有益人体健康
9.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炒菜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
C.可以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D.电器着火用水直接扑灭
10.根据下列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判断,其中一定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A.胰液(7.5~8.0)B.胆汁(7.1~7.3)C.胃液(0.9~1.5)D.血浆(7.35~7.45)
11.下列图示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读取液体体积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液体的倾倒
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12.如图是镁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易失去2个电子变成
B.镁属于金属元素
C.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D.x=12
13.我国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B.0C.+4D.+6
14.我国明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有利用炉甘石(主要成分是)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其中的一个化学反应为,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15.酚酞()是常见的酸碱指示剂。下列关于酚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酚酞由38个原子构成
B.酚酞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0:14
C.酚酞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D.酚酞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6.以和为原料合成是综合利用二氧化碳、实现“碳中和”的研究热点。相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丙都是氧化物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1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D.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17.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B.℃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将℃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时均不会析出晶体
D.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可变成饱和溶液
1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19.小明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
A.、、B.、、
C.、、D.、、
20.兴趣小组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废液进行了探究,最终确认废液中的溶质为和。已知溶液呈中性。某同学取了一定质量的该废液于烧杯中,并向其中逐滴加入溶液,下列坐标图是他对烧杯中物质变化情况的分析图,其中合理的是( )
A.AB.BC.CD.D
二、填空题
21.回答问题
(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①幼儿及青少年缺_______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②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_______。
③铁粉常用于食品的保鲜剂,其原因是_______。
(2)水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物质,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探寻水的步伐。
①《本草纲目》中记载“凡井水,有远从地脉来者为上”。如果检验出当地的井水是硬水,生活中可通过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②《调疾饮食辩》中记载“春夏大雨,山水暴涨,有毒。山居别无他水可汲者,宜捣白矾(即明矾)少许,投入水缸中”。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
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水曾被看作是一种“元素”。直到18世纪末,人们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才最终认识了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_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
22.回答问题
(1)化学在能源、环保等领域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①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和天然气。
②“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普及利用新能源,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新能源,如太阳能、潮汐能和_______(填一种即可)。
③汽车尾气中的和,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转化为和。该反应中和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
(2)烧碱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工业上可以用纯碱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钠,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沉淀X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②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③写出熟石灰的一种用途_______。
23.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人体胃液中含有少量的_______,可帮助消化。
(2)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且会与_______发生反应而变质为碳酸钠,所以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
(3)下表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几种清洗剂。
①使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功能。
②洁厕灵对陶瓷类日用品表面具有良好去污除垢作用,但不宜用于非瓷表面,如大理石、铝制品,原因是_______。
③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可用来去除油污,所利用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
(4)硝酸铵()是一种重要的铵盐,主要用作化肥和化工原料。在部分汽车的安全气囊内置有硝酸铵,当汽车受撞击后,硝酸铵固体瞬间分解成和一种常温下的无色液体,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4.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1)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使用了贴金技艺,贴金技艺利用了金具有良好的_______性,将黄金锤成极薄的薄片。
(2)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实验:进行实验前先将金属打磨干净的目的是_______。
如图所示,将四根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则甲中的现象是_______,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由此可以得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
(3)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
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
三、实验题
2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结合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装置序号)。
(3)如果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_(填“m”或“n”)口通入。
(4)跨学科实践
用如图自制“制氧机”制备。
【资料】过碳酸钠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和;易溶于水。
【操作】在左瓶中依次加入适量水、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
【现象】左瓶中黑色粉末翻腾、液体浑浊,瓶壁温热;右瓶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评价】①左瓶中的二氧化锰在该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_______作用,实验结束后可通过_______、洗涤、烘干等操作回收二氧化锰。
②右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写一个即可)。
26.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
(1)向盛有5mL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红。再向其中慢慢滴入稀盐酸,溶液变无色。
小组成员对于所加盐酸是否过量提出了疑问,于是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作出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_______(填化学式)。
(2)为了验证其猜想,同学们进行如下探究。
(3)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有同学触摸到试管外壁,感觉有温度变化。小组利用温度传感器得出反应时间与溶液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同学们得出结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放出_______。
(4)查阅资料得知,在中和反应中溶液的导电性也发生变化。已知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成正比。小组通过电导率传感器得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过程中的电导率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①m点溶液中单位体积内离子数_______n点溶液中单位体积内离子数(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43,2024年云南省玉溪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盘溪彝族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盘溪彝族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生活离不开化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