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金属同步练习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69614/0-171639865902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九单元金属同步练习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69614/0-171639865907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九单元金属同步练习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69614/0-171639865911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九单元金属同步练习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九单元金属同步练习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共11页。
第九单元金属共18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20分)1.(本题2分)下列根据实验证据进行的推理,正确的是A.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可推测该可燃物含有氢元素B.电解烧杯中的水,两电极均产生气泡,可推测水的化学式为C.向某固体样品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可推测样品是活动性位于氢前面的金属D.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出现银白色固体,可推测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的弱2.(本题2分)镁、铝、锌、铁四种金属各30g,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少的是A.Mg B.Zn C.Al D.Fe3.(本题2分)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水B. 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C. 向一定质量的盐酸和硫酸钠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D. 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粉和镁粉4.(本题2分)下列对化学反应A+B=C+D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A是稀盐酸,则生成物中不一定有水B.若C为盐、D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若C为氯化镁,则A可能为单质,氧化物、碱或盐D.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D可能是两种沉淀5.(本题2分)下列表格中的叙述、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所属的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6.(本题2分)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A.B.C.D.7.(本题2分)创造了10909m深潜新纪录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外壳由钛合金制造。钛合金属于A.金属材料 B.天然纤维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8.(本题2分)“锡纸”真的是锡做的吗?金属锡(Sn)延展性好,能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2价的可溶性锡盐。后来因铝的价格降低,且熔点较高,更适于包裹烘焙食物,现在人们口中的“锡纸”实际上就是铝箔纸。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Sn+H2SO4=Sn2SO4+H2↑ B.3Sn + Al2(SO4)3= 3SnSO4 +2 AlC.Sn+CuSO4=SnSO4 +Cu D.Sn+2AgCl=SnCl2+2Ag9.(本题2分)下列变化能一步实现的是A.H2O2→H2 B.Fe2O3→FeCl2 C.Cu→Cu(NO3)2 D.CaCO3→Ca(OH)210.(本题2分)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合理的是A.锌、镁 B.铜、锌 C.锌、铁 D.铝、镁二、判断题(共10分)11.(本题2分)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12.(本题2分)钛和钛合金是制造飞机和轮船的理想材料( )13.(本题2分)铁和盐酸、硫酸反应生成+2价的铁盐。( )14.(本题2分)生铁是混合物,铁可以炼成钢,则钢是纯净物( )15.(本题2分)目前世界上已有90%以上的铁和50%以上的金得到了回收利用( )三、综合应用题(共30分)16.(本题10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1)在实验室中若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提示: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①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从左至右填写装置字母序号)。②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一氧化碳气体(含少量水蒸气)测定w g氧化铁样品(含杂质,杂质不反应)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所选仪器按“一氧化碳气体→E→D→B”的顺序连接,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D处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②仪器按“一氧化碳气体→E→D→B装置”的顺序连接存在着不足,改进的方式是 。③充分反应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直至大玻璃管冷却。测得装置D质量减少了a g,装置B质量增加了b g,则该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用分数表达式表示)。17.(本题10分)化学材料广泛存在和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①镁元素 。②2个氢氧根离子 。③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④标出氯酸钾中氯离子的化合价: 。(2)氧化锌广泛用于皮肤病的治疗,工业氧化锌常含有少量杂质(CūO、FeO等)不能直接使用。提纯、净化氧化锌的简易流程如图所示:①操作I中,滤纸边缘要 (填“低于”或“高于”)漏斗边缘。②残渣中除了金属锌除外,还有 。③滤饼得到氧化锌的化学方程式为: 。18.(本题10分)请按要求完成下列试验中的有关问题:(1)图1实验何时停止加热? (2)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一下描述:①正极产生的是氧气 ②a、b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2:1③A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④b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⑤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⑥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与氧气组成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3)图3为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CO气体模拟炼铁的装置:①装置A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装置B的作用是 (4)图4盛水的烧杯中放着t2℃下装有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5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和有关信息回答:①据图可以推测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②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后,盛 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填“甲”或“乙”)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选项叙述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类型A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气体2NaOH+SO2═Na2SO3+H2O复分解反应B造成酸雨的原因之一SO2+H2O=H2SO3化合反应C氢氧化钙治疗胃酸过多Ca(OH)2+2HCl=CaCl2+2H2O复分解反应D用稀硫酸除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Cu+H2SO4=CuSO4+H2↑置换反应参考答案:1.A【详解】A、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该可燃物含有氢元素,故选项正确;B、电解烧杯中的水,两电极均产生气泡,在未验证两个气体生成物的情况下,无法推测水的组成元素和化学式,故选项错误;C、向某固体样品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不能推测样品是活动性位于氢前面的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故选项错误;D、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出现银白色固体,说明铜能置换出银单质,推测出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故选项错误;故选:A。2.B【详解】A、设30g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则有x=2.5g;B、设30g锌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则有y≈0.92g;C、设30g铝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z,则有z≈3.33g;D、设30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w,则有w≈1.07g;综上,30g锌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最少,故选B。3.C【详解】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减弱,其pH变小,但溶液始终呈碱性,即溶液的pH始终大于7,故A不合理;B、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B不合理;C、向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沉淀从开始增加,当硫酸钠完全反应时沉淀达到最大值,之后不再变大,故C合理;D、锌粉和镁粉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硫酸中,由于镁比锌活泼,所以相同时间内镁生成的氢气比锌多,但酸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氢气相等,故D不合理。故选C。4.B【详解】A、若A是稀盐酸,则生成物质中不一定有水,例如:可能是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此选项正确;B、若C为盐、D为水,该反应不一定为中和反应,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或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例如: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此选项错误;C、若C为氯化镁,则A可能为单质、氧化物、碱或盐,例如: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氧化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氢氧化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硫酸镁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此选项正确;D、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D可能是两种沉淀,例如:可能是氢氧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此选项正确。故选B。5.B【详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特征,故选项正确;C、治疗胃酸过多,应用氢氧化铝中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化学方程式是,氢氧化钙碱性强,不能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错误;D、铜的金属活动顺序性排在氢的后面,故铜和稀硫酸溶液不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D。6.A【详解】A、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均能实现;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生成三氧化硫,不能实现;C、硫酸钠与碳酸钾不能反应,不能实现;D、常温下铜与稀硫酸不能反应,不能实现;故选:A。7.A【详解】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A。8.C【详解】A、锡能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2价的可溶性锡盐,故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锡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B、铝比锡活泼,锡和硫酸铝不反应,不符合题意;C、锡比铜活泼,锡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锡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题意;D、氯化银难溶于水,锡和氯化银不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C。9.C【详解】A、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氢气,不符合题意;B、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不符合题意;C、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变化能一步实现,符合题意;D、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与碱溶液反应,变化不能一步实现,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0.D【详解】A、若甲、乙分别为锌、镁,镁比锌活泼,镁应该先反应完全,即镁反应所需的时间短,根据反应方程式,每24份质量的镁能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根据反应方程式,每65份质量的锌能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故等质量的镁比锌产生的氢气多,故不符合题意;B、若甲、乙分别为铜、锌,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不符合题意;C、若甲、乙分别为锌、铁,锌比铁活泼,锌应该先反应完全,即锌反应所需的时间短,故不符合题意;D、若甲、乙分别为铝、镁,镁比铝活泼,镁应该先反应完全,镁反应所需的时间短,根据反应方程式,则每54份质量的铝能生成6份质量的氢气,根据反应方程式,每24份质量的镁能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故等质量的铝产生氢气比镁多,故符合题意;故选D。11.正确【详解】厕所清洁剂呈酸性,会和铁反应放出气体(氢气),从而腐蚀金属管道,故该说法正确。12.正确【详解】钛和钛合金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尤其是抗腐蚀性能非常好,是制造飞机和轮船的理想材料,说法正确。13.正确【详解】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氯化亚铁和硫酸亚铁中的铁元素都是+2价。所以铁和盐酸、硫酸反应生成+2价的铁盐。正确。14.错误【详解】生铁和钢都属于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填:错误。15.错误【详解】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的90%以上的金得到了回收利用,题目说法错误。16.(1)2H2O2 2H2O+O2↑(2) ACEF NaHCO3+HCl=NaCl+H2O+CO2↑(3) 红棕色固体变成黑色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改进方法:在装置末端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合理即可) ×100%(或×100%)【详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①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制取二氧化碳)→C(吸收氯化氢)→E(吸收水蒸气)→F(收集二氧化碳),故填:ACEF;②C中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3)①实验过程中,D处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管中红色固体变黑色;②仪器按“一氧化碳气体→E→D→B装置”的顺序连接,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改进方法:在装置末端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合理即可);③装置B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所生成的二氧化碳,装置B增重的质量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即生成了bg二氧化碳,设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x,则有:解得 x=或者测得装置D质量减少了a g,减少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则有:解得x=。17.(1) Mg 2OH- O (2) 低于 Fe、Cu 【详解】(1)①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故镁元素表示为:Mg;②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2OH-;③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故填:O;④氯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x=+5,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2)①操作I应为过滤,除去不与稀硫酸反应,且不溶于水的杂质,过滤时,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防止滤纸破损;②向工业氧化锌中加入稀硫酸,氧化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氧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加入过量锌粉,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故残渣中除了金属锌除外,还有Fe、Cu;③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钠,碳酸钠和硫酸锌反应生成碳酸锌和硫酸钠,故滤饼中含碳酸锌,碳酸锌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碳元素,故还应生成了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8. 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①②③④⑤ Fe2O3+3CO2Fe+3CO2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并收集尾气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甲【详解】本题考查了蒸发的操作,水的电解实验的结论,炼铁的原理和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进行蒸发操作时要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2)①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正确;②a、b生成的气体分别是氢气与氧气,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正确;③a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能燃烧,正确;④b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确;⑤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⑥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不是由氢气与氧气组成,错误。故选①②③④⑤;(3)①由图示可知,装置A玻璃管中发生反应是,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了铁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是:Fe2O3+3CO2Fe+3CO2;②根据装置B的特点可知,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并收集尾气;(4)①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推测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②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后,由于温度降低,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盛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第九单元金属共18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20分)1.(本题2分)下列根据实验证据进行的推理,正确的是A.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可推测该可燃物含有氢元素B.电解烧杯中的水,两电极均产生气泡,可推测水的化学式为C.向某固体样品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可推测样品是活动性位于氢前面的金属D.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出现银白色固体,可推测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的弱2.(本题2分)镁、铝、锌、铁四种金属各30g,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少的是A.Mg B.Zn C.Al D.Fe3.(本题2分)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水B. 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C. 向一定质量的盐酸和硫酸钠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D. 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粉和镁粉4.(本题2分)下列对化学反应A+B=C+D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A是稀盐酸,则生成物中不一定有水B.若C为盐、D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若C为氯化镁,则A可能为单质,氧化物、碱或盐D.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D可能是两种沉淀5.(本题2分)下列表格中的叙述、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所属的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6.(本题2分)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A.B.C.D.7.(本题2分)创造了10909m深潜新纪录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外壳由钛合金制造。钛合金属于A.金属材料 B.天然纤维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8.(本题2分)“锡纸”真的是锡做的吗?金属锡(Sn)延展性好,能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2价的可溶性锡盐。后来因铝的价格降低,且熔点较高,更适于包裹烘焙食物,现在人们口中的“锡纸”实际上就是铝箔纸。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Sn+H2SO4=Sn2SO4+H2↑ B.3Sn + Al2(SO4)3= 3SnSO4 +2 AlC.Sn+CuSO4=SnSO4 +Cu D.Sn+2AgCl=SnCl2+2Ag9.(本题2分)下列变化能一步实现的是A.H2O2→H2 B.Fe2O3→FeCl2 C.Cu→Cu(NO3)2 D.CaCO3→Ca(OH)210.(本题2分)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合理的是A.锌、镁 B.铜、锌 C.锌、铁 D.铝、镁二、判断题(共10分)11.(本题2分)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12.(本题2分)钛和钛合金是制造飞机和轮船的理想材料( )13.(本题2分)铁和盐酸、硫酸反应生成+2价的铁盐。( )14.(本题2分)生铁是混合物,铁可以炼成钢,则钢是纯净物( )15.(本题2分)目前世界上已有90%以上的铁和50%以上的金得到了回收利用( )三、综合应用题(共30分)16.(本题10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1)在实验室中若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提示: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①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从左至右填写装置字母序号)。②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一氧化碳气体(含少量水蒸气)测定w g氧化铁样品(含杂质,杂质不反应)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所选仪器按“一氧化碳气体→E→D→B”的顺序连接,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D处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②仪器按“一氧化碳气体→E→D→B装置”的顺序连接存在着不足,改进的方式是 。③充分反应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直至大玻璃管冷却。测得装置D质量减少了a g,装置B质量增加了b g,则该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用分数表达式表示)。17.(本题10分)化学材料广泛存在和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①镁元素 。②2个氢氧根离子 。③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④标出氯酸钾中氯离子的化合价: 。(2)氧化锌广泛用于皮肤病的治疗,工业氧化锌常含有少量杂质(CūO、FeO等)不能直接使用。提纯、净化氧化锌的简易流程如图所示:①操作I中,滤纸边缘要 (填“低于”或“高于”)漏斗边缘。②残渣中除了金属锌除外,还有 。③滤饼得到氧化锌的化学方程式为: 。18.(本题10分)请按要求完成下列试验中的有关问题:(1)图1实验何时停止加热? (2)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一下描述:①正极产生的是氧气 ②a、b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2:1③A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④b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⑤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⑥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与氧气组成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3)图3为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CO气体模拟炼铁的装置:①装置A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装置B的作用是 (4)图4盛水的烧杯中放着t2℃下装有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5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和有关信息回答:①据图可以推测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②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后,盛 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填“甲”或“乙”)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选项叙述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类型A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气体2NaOH+SO2═Na2SO3+H2O复分解反应B造成酸雨的原因之一SO2+H2O=H2SO3化合反应C氢氧化钙治疗胃酸过多Ca(OH)2+2HCl=CaCl2+2H2O复分解反应D用稀硫酸除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Cu+H2SO4=CuSO4+H2↑置换反应参考答案:1.A【详解】A、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该可燃物含有氢元素,故选项正确;B、电解烧杯中的水,两电极均产生气泡,在未验证两个气体生成物的情况下,无法推测水的组成元素和化学式,故选项错误;C、向某固体样品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不能推测样品是活动性位于氢前面的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故选项错误;D、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出现银白色固体,说明铜能置换出银单质,推测出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故选项错误;故选:A。2.B【详解】A、设30g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则有x=2.5g;B、设30g锌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则有y≈0.92g;C、设30g铝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z,则有z≈3.33g;D、设30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w,则有w≈1.07g;综上,30g锌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最少,故选B。3.C【详解】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减弱,其pH变小,但溶液始终呈碱性,即溶液的pH始终大于7,故A不合理;B、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B不合理;C、向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沉淀从开始增加,当硫酸钠完全反应时沉淀达到最大值,之后不再变大,故C合理;D、锌粉和镁粉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硫酸中,由于镁比锌活泼,所以相同时间内镁生成的氢气比锌多,但酸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氢气相等,故D不合理。故选C。4.B【详解】A、若A是稀盐酸,则生成物质中不一定有水,例如:可能是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此选项正确;B、若C为盐、D为水,该反应不一定为中和反应,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或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例如: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此选项错误;C、若C为氯化镁,则A可能为单质、氧化物、碱或盐,例如: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氧化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氢氧化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硫酸镁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此选项正确;D、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D可能是两种沉淀,例如:可能是氢氧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此选项正确。故选B。5.B【详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特征,故选项正确;C、治疗胃酸过多,应用氢氧化铝中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化学方程式是,氢氧化钙碱性强,不能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错误;D、铜的金属活动顺序性排在氢的后面,故铜和稀硫酸溶液不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D。6.A【详解】A、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均能实现;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生成三氧化硫,不能实现;C、硫酸钠与碳酸钾不能反应,不能实现;D、常温下铜与稀硫酸不能反应,不能实现;故选:A。7.A【详解】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A。8.C【详解】A、锡能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2价的可溶性锡盐,故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锡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B、铝比锡活泼,锡和硫酸铝不反应,不符合题意;C、锡比铜活泼,锡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锡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题意;D、氯化银难溶于水,锡和氯化银不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C。9.C【详解】A、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氢气,不符合题意;B、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不符合题意;C、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变化能一步实现,符合题意;D、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与碱溶液反应,变化不能一步实现,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0.D【详解】A、若甲、乙分别为锌、镁,镁比锌活泼,镁应该先反应完全,即镁反应所需的时间短,根据反应方程式,每24份质量的镁能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根据反应方程式,每65份质量的锌能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故等质量的镁比锌产生的氢气多,故不符合题意;B、若甲、乙分别为铜、锌,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不符合题意;C、若甲、乙分别为锌、铁,锌比铁活泼,锌应该先反应完全,即锌反应所需的时间短,故不符合题意;D、若甲、乙分别为铝、镁,镁比铝活泼,镁应该先反应完全,镁反应所需的时间短,根据反应方程式,则每54份质量的铝能生成6份质量的氢气,根据反应方程式,每24份质量的镁能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故等质量的铝产生氢气比镁多,故符合题意;故选D。11.正确【详解】厕所清洁剂呈酸性,会和铁反应放出气体(氢气),从而腐蚀金属管道,故该说法正确。12.正确【详解】钛和钛合金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尤其是抗腐蚀性能非常好,是制造飞机和轮船的理想材料,说法正确。13.正确【详解】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氯化亚铁和硫酸亚铁中的铁元素都是+2价。所以铁和盐酸、硫酸反应生成+2价的铁盐。正确。14.错误【详解】生铁和钢都属于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填:错误。15.错误【详解】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的90%以上的金得到了回收利用,题目说法错误。16.(1)2H2O2 2H2O+O2↑(2) ACEF NaHCO3+HCl=NaCl+H2O+CO2↑(3) 红棕色固体变成黑色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改进方法:在装置末端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合理即可) ×100%(或×100%)【详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①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制取二氧化碳)→C(吸收氯化氢)→E(吸收水蒸气)→F(收集二氧化碳),故填:ACEF;②C中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3)①实验过程中,D处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管中红色固体变黑色;②仪器按“一氧化碳气体→E→D→B装置”的顺序连接,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改进方法:在装置末端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合理即可);③装置B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所生成的二氧化碳,装置B增重的质量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即生成了bg二氧化碳,设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x,则有:解得 x=或者测得装置D质量减少了a g,减少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则有:解得x=。17.(1) Mg 2OH- O (2) 低于 Fe、Cu 【详解】(1)①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故镁元素表示为:Mg;②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2OH-;③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故填:O;④氯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x=+5,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2)①操作I应为过滤,除去不与稀硫酸反应,且不溶于水的杂质,过滤时,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防止滤纸破损;②向工业氧化锌中加入稀硫酸,氧化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氧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加入过量锌粉,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故残渣中除了金属锌除外,还有Fe、Cu;③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钠,碳酸钠和硫酸锌反应生成碳酸锌和硫酸钠,故滤饼中含碳酸锌,碳酸锌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碳元素,故还应生成了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8. 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①②③④⑤ Fe2O3+3CO2Fe+3CO2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并收集尾气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甲【详解】本题考查了蒸发的操作,水的电解实验的结论,炼铁的原理和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进行蒸发操作时要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2)①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正确;②a、b生成的气体分别是氢气与氧气,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正确;③a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能燃烧,正确;④b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确;⑤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⑥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不是由氢气与氧气组成,错误。故选①②③④⑤;(3)①由图示可知,装置A玻璃管中发生反应是,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了铁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是:Fe2O3+3CO2Fe+3CO2;②根据装置B的特点可知,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并收集尾气;(4)①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推测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②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后,由于温度降低,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盛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