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碘元素有多种核素,其中的质子数是
A.131B.53C.78D.25
2.标准状况下,1.5ml的体积为
A.11.2LB.22.4LC.33.6LD.67.2L
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可水解生成乳酸()
B.用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
C.通过X射线法衍射可获得青蒿素()的分子结构
D.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的检测,可确定链状化合物的结构
4.下列化学反应与方程式相符的是
A.酰胺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
B.与过量溶液反应生成:
C.铝粉氢氧化钠固体管道疏通剂与水反应:
D.硫化亚铁除去废水中的:
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M、Q分布在三个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Y、Z、Q原子的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M的简单离子半径为同周期最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Q简单阴离子所带电荷相同
B.、均为极性分子
C.离子键百分数:
D.Y、M均可作为配位键的成键原子
6.氢化钠可用作野外生氢剂:。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若生成4.0g Na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转移的电子数为B.消耗的分子中含有孤电子对数为
C.生成氢气的体积为2.24LD.该反应为熵减过程
7.我国学者用氮气为氮源制备物质甲的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电子式:B.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
C.中原子的杂化方式:D.的球棍模型:
8.根据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变化可推测其性能变化,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AB.BC.CD.D
9.某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FeO、中的若干种,某同学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进行连续实验:首先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水,有固体未溶解;过滤,取滤液做焰色试验,有黄色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未发现紫色;另取滤液两份,一份加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遇空气变为红棕色,另一份加盐酸酸化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滤渣中加盐酸后完全溶解,滴加KSCN溶液无现象,通入,溶液变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固体粉末中含有钠、硫、铁元素,但不含钾、氮元素
B.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不含、
C.该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D.该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和,如需确定,还需另做实验
10.二氯化二硫()是一种常用的橡胶硫化剂,其结构如图所示。极易水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S为+1价
B.是由非极性键与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C.上述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上述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3:1
11.化合物Y是合成丹参醇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分子存在对映异构体
B.类似上述反应,可发生
C.Y与以物质的量发生加成反应时可得4种产物
D.依据红外光谱可确证X与Y存在不同官能团
12.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协同转化装置,如图所示。图中的双极膜中间层中的解离为和,并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分别向两极迁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电极A的电势高于催化电极B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每生成1ml甲酸,双极膜处有1ml的水解离
D.转移相同电子时,理论上消耗的和HMF物质的量之比为1:3
13.常温下,已知溶液中含磷物种的浓度之和为,溶液中各含磷物种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③表示随的变化
B.当,溶液的约为7.2
C.点溶液中:
D.溶液中: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1分
14.某研究小组以硫化铜精矿(含、元素的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粉,其流程如下:
已知:①硫化铜精矿在酸性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为。
②金属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中通入采用高压的原因是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步骤I中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有S
B.步骤Ⅱ中用调节约至4,使、沉淀完全
C.步骤Ⅲ中增大溶液的酸度不利于生成
D.为加快过滤速率,需用玻璃棒对漏斗中的沉淀进行充分搅拌
(3)步骤I、Ⅲ需要使用高压反应釜装置(如图)。步骤Ⅲ中,首先关闭出气口,向高压反应釜中通入固定流速的,然后通过控制气阀或,维持反应釜中的压强为。请给出反应过程中的操作排序: 。
____________________。
a.开启气阀 b.开启气阀,通入高压 c.关闭气阀
d.开启气阀 e.开启气阀,通入高压 f.关闭气阀
g.开启搅拌器 h.拆下罐体
(4)步骤Ⅲ中高压可以从滤液中置换出金属,而无法置换出金属。请结合方程式说明其原因: 。
(5)现取样品,加热分解,分解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生成的温度范围为 ,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化合物F是一种有机合成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2)A→B需经历的过程,中间体X的结构简式为 。X→B的反应类型为 .
(3)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数目比为1∶2∶2
(4)D→E通过双键复分解反应得到的另一种产物的分子式为C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以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如下:。
其中M和N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和 。
16.(三氯化六氨合钴,)是合成其他含钴配合物的重要原料,实验室中可由金属钴及其他原料制备。
已知:①在时,恰好完全沉淀为;
②不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如图所示;
③易潮解,C(Ⅲ)的氧化性强于。
制备步骤如下:
Ⅰ.的制备:用金属钴与氯气反应制备,实验中利用如图装置(连接处橡胶管省略)进行制备。
Ⅱ.在锥形瓶内加入研细的、和水,加热溶解后加入活性炭作催化剂。
Ⅲ.冷却后,加入浓氨水混合均匀。控制温度在10℃以下并缓慢加入溶液。
Ⅳ.在60℃下反应一段时间后,经过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得到橙黄色的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
(2)用图中的装置组合制备,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装置B的作用是 。
(3)制备三氯化六氨合钴的反应方程式为 。
(4)在制备时,加入浓氨水前,需在步骤Ⅱ中加入,请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
(5)步骤Ⅲ中在加入溶液时,控制温度在10℃以下缓慢加入的目的是 。
(6)在步骤Ⅳ中过滤、洗涤、干燥之前的操作为 、 。
(7)制得产品的产率为 %(精确到0.1%)。
17.氯乙烯是用途广泛的石油化工产品,工业上常利用乙烯氧氯化法生产:
已知:ⅰ.
ⅱ.
ⅲ.
回答下列问题:
(1) 。
(2)已知,反应可自发进行。若时反应ⅱ中,此时反应ⅱ (“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3)为提高反应ⅱ中氯乙烯的平衡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d.及时氧化
(4)向密闭容器中初始投入、和发生乙烯氧氯化反应,不同温度下测得反应在平衡时、三种组分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①结合图示可知曲线Ⅰ和曲线Ⅲ分别表示的是平衡时 和 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
②时反应进行到达到平衡,内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
(5)时,控制进料浓度。容器中发生反应,不同温度对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备注:催化效率是指催化剂转化反应物为生成物的能力,通常通过产物的选择性和反应速率来衡量。图2中通过转化为的转化率大小来体现)
①235℃时,若调整进料浓度,所得的平衡转化率曲线应在点M的 (填“上”或“下”)方。
②因受现有工业设备限制,需保持不变,在235℃、下,若要进一步增大的选择性,可选择从 方向进一步展开研究。
材料
组成和结构变化
性能变化
A
石墨
剥离法制得石墨烯
电阻率低、热导率高
B
引入有机基团转化为
熔点升高
C
冠醚12-冠-4
增加单元数量
识别半径更大的碱金属离子
D
钢铁
表面发蓝处理
增强钢铁的抗腐蚀性
金属氢氧化物
开始沉淀的
1.9
4.2
6.2
沉淀完全的
3.2
6.7
8.2
参考答案:
1.B
【详解】的质子数为53、质量数为131,故选B。
2.C
【详解】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l,1.5ml氮气的体积为1.5ml×22.4L/ml=33.6L,故C正确。
3.A
【详解】A.葡萄糖为单糖,不能发生水解,A错误;
B.甘氨酸和丙氨酸分别自身缩合可形成2种二肽,交叉缩合可形成2种二肽,B正确;
C.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可获得青蒿素晶体中分子的空间结构,C正确;
D.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的检测,可判断氢原子所处环境和数量,进一步确定链状化合物C3H6O的结构,D正确;
故选A。
4.C
【详解】A.酰胺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故A错误;
B.与过量溶液反应生成、NaCl、NaHCO3,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铝粉氢氧化钠固体管道疏通剂与水反应,生成和H2,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
D.硫化亚铁除去废水中的:,故D错误;
故选C。
5.C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M、Q分布在三个周期,则X为H,基态Y原子的价电子层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Y是N元素,Z是O元素,Q是Cl元素;M的简单离子半径为同周期最小,M是Al元素。
【详解】A.H-、Cl-简单阴离子所带电荷相同,A正确;
B.、均为极性分子,B正确;
C.氯的电负性小于氧,电负性的差值越大,离子键的百分数越大,离子键百分数:,C错误;
D.作为配位键的成键原子,必须有能接受电子对的空轨道或组成配位体的原子必须能提供配对的孤电子对,N和Al可提供孤电子对或空轨道,D正确;
故选C。
6.A
【详解】A.根据反应可知,生成1个氢分子转移1个电子,所以生成4.0g NaOH,即0.1ml NaOH转移0.1ml,A项正确;
B.生成0.1ml NaOH消耗0.1ml,每个水分子中含有2对孤对电子,所以消耗的含有孤电子对数为,B项错误;
C.没有已知温度、压强,无法计算氢气的体积,C项错误;
D.该反应是气体增多的反应,所以是熵增过程,D项错误;
答案选A。
7.C
【详解】
A.的电子式:,A错误;
B.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B错误;
C.中原子周围有2个键,没有孤对电子,则原子的杂化方式:,C正确;
D.的原子的杂化方式:,则球棍模型:,D错误;
故选C。
8.B
【详解】A.石墨剥离法制得石墨烯,其导电性、导热性更好,即电阻率低、热导率高,故A正确;
B.引入有机基团转化为,形成离子液体,熔点降低,故B错误;
C.冠醚12-冠-4增加单元数量,使得空腔半径增大,识别半径更大的碱金属离子,故C正确;
D.钢铁表面进行发蓝处理形成了致密的氧化物膜,抗腐蚀性增强,故D正确;
故选B。
9.B
【详解】A.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透过蓝色钴玻璃未见紫色,说明不含有钾元素;滤液中加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红棕色气体为NO2,说明生成NO,则含有氮元素,滤渣中加盐酸后完全溶解,滴加KSCN溶液无现象,通入Cl2,溶液变红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FeO,含有铁元素,滤液中加入盐酸酸化后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钡生成,有硫元素;该固体粉末中含有钠、硫、铁、氮元素,但不含钾元素;故A错误;
B.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透过蓝色钴玻璃未见紫色,说明不含有钾元素,即不含KNO3、K2SO4;滤液中加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红棕色气体为NO2,说明生成NO,则含有氮元素,即一定含有NaNO2;另一份滤液中加入盐酸酸化后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钡生成,但已确定没有K2SO4说明一定有Na2SO3,不确定是否有碳酸根;滤渣中加盐酸后完全溶解,滴加KSCN溶液无现象,通入Cl2,溶液变红色,说明有Fe2+,不含Fe3+,则滤渣中一定含有FeO,不含Fe2O3;故一定有NaNO2、Na2SO3、FeO,一定没有KNO3、K2SO4 、Fe2O3,不确定是否有NaCO3;故B正确;
C.另一份滤液中加入盐酸酸化后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钡生成,只能证明含有Na2SO3,不能证明不含NaCO3;故C错误;
D.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未见紫色,说明不含有钾元素即不含KNO3、K2SO4;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10.D
【详解】A.氯元素在S2Cl2中为-1价,根据化合价规则知硫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A正确;
B.S-Cl键是极性键,S-S键是非极性键,由于分子中正负电荷的重心不能重合,所以分子是极性分子,故B正确;
C.S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4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只有S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S2Cl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故C正确;
D.氧化产物为SO2,还原产物为S,由反应可以知道二者的物质的量比为1:3,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11.C
【分析】
与CH3MgBr反应生成,发生水解反应得到。
【详解】
A.对映异构体要满足四种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基团连结,Y()分子存在对映异构体,A正确;
B.类似上述反应,可发生,B正确;
C.Y()与以物质的量发生加成反应时,发生1,2-加成反应时可得4种产物,发生1,4-加成反应时可得产物,可得2种产物,共可得6种产物,C错误;
D.依据红外光谱可确证X(碳碳双键、羰基)与Y(碳碳双键、羟基)存在不同官能团,D正确;
故选C。
12.B
【分析】由图可知,二氧化碳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转化为甲酸,则催化电极A为阴极,催化电极B为阳极。
【详解】A.催化电极A为阴极,催化电极B为阳极,催化电极A为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催化电极B为阳极,阳极电势高于阴极,故催化电极A的电势低于催化电极B,A错误;
B.在碱性条件下,阳极的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羧基盐,电极反应式为,B正确;
C.二氧化碳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转化为甲酸:,则每生成1ml甲酸,转移2ml电子,双极膜处有2ml的水解离,C错误;
D.结合BC分析的电极反应可知,转移相同电子时,理论上消耗的和HMF物质的量之比为3:1,D错误;
故选B。
13.C
【分析】溶液中含P微粒有、、、。由图示可知,随着pOH减小,溶液碱性增强, 浓度减小,、浓度先增加后减小,浓度逐渐增大,故曲线①表示随pOH的变化,曲线②表示随pOH的变化,曲线③表示随pOH的变化,曲线④表示,并可写出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详解】A.曲线③表示随pOH的变化,故A正确;
B.图中z(11.98,-2.3),此时,当pOH=11.98时,即时,,则;根据图中y(9.38,-4.5)知当pOH=9.38时,,即当时,,则, 当时,溶液的约为7.2,故B正确;
C.点溶液中,根据P原子守恒可知,,,故C错误;
D.溶液中,,, 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故溶液中,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14.(1)高压条件下,可增大溶液中的浓度,提高反应速率
(2)AC
(3)f,b,d,h
(4)的还原性强于铜,故发生反应,而的还原性强于,故反应无法发生
(5) 680~1000℃
【分析】硫化铜精矿(含、元素的杂质)在高压氧气作用下,用硫酸浸取,硫酸与反应生成硫酸铜、、,被氧化为;加入氨气调节,使形成氢氧化铁沉淀,溶液中剩余 、;向滤液中通入高压氢气,根据金属活动性可知,被还原为 ,经过滤分离出来;溶液中剩余。
【详解】(1)高压条件下,可增大溶液中的浓度,提高反应速率。
(2)根据分析可知,步骤I中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有,故A正确;步骤Ⅱ中用调节约至,转化为沉淀,未达到沉淀时的,故B项错误;步骤Ⅲ中用氢气还原,氢气失去电子被氧化为氢离子,增大溶液的酸度,不利于氢气失去电子还原,故正确;用玻璃棒对漏斗中的沉淀进行充分搅拌,可能导致滤纸破损,故D错误,故选AC。
(3)结合装置图及步骤Ⅲ可知,首先关闭出气口,向高压反应釜中通入固定流速的,然后通过控制气阀或,维持反应釜中的压强为,即。
(4)步骤Ⅲ中高压可以从滤液中置换出金属,而无法置换出金属。主要是因为:的还原性强于铜,故发生反应,而的还原性强于,故反应无法发生。
(5),当固体为时,,其质量为,根据图像可知,焙烧生成的温度范围是;时得到的产物中,,,则所得物质的化学式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1)醛基、醚键
(2) 取代反应
(3)
(4)
(5)
【分析】
本题为有机合成题,根据题干流程图可知,A中的酚羟基与K2CO3先反应生成,再与BrCH2CH=CH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对B物质进行加热可以发生分子内的取代反应生成C,C与CH3I发生取代成醚反应生成D,D在BF3·O(CH2CH3)2和CH2Cl2作用下发生双键的复分解反应生成E,E在BBr3、H2O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酚羟基,(3)由题干路线图中C的结构简式可知,C的分子式为:C10H10O2,不饱和度为6,则C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即含有醛基或甲酸酯基,②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数目比为1∶2∶2即分子存在对称结构,只有3种不同环境的H原子,由此分析确定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1)由题干路线图中B的结构简式可知,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醚键和醛基,故答案为:醚键和醛基;
(2)
由题干路线图中A的结构简式可知,A中含有酚羟基,酚羟基能与K2CO3反应生成和KHCO3,故A→B需经历的过程,中间体X的结构简式为:,比较X和B的结构简式可知,X→B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3)
由题干路线图中C的结构简式可知,C的分子式为:C10H10O2,不饱和度为6,则C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即含有醛基或甲酸酯基,②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数目比为1∶2∶2即分子存在对称结构,只有3种不同环境的H原子,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4)
D→E通过双键复分解反应即碳碳双键和醛基上的碳氧双键发生交换即复分解反应得到的另一种产物的分子式为CH2O即为HCHO,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5)
在Cu催化作用下反应醇羟基上的催化氧化,即得到M其结构简式为:,根据题干路线图中D到E的转化信息可知,和苯乙烯发生双键的复分解反应生成N,则N的结构简式为:,然后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故答案为:;。
16.(1)圆底烧瓶
(2) A→D→C→E→B 吸收多余的,防止污染空气;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E,使潮解
(3)
(4)溶于水电离出,使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防止加入氨水时溶液中过大,生成沉淀
(5)控制反应速率,防止温度过高使和分解
(6) 趁热过滤 冷却结晶
(7)67.3
【分析】利用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反应制取氯气,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杂质,在通过浓硫酸干燥,得到干燥的氯气,氯气在E中和钴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钴,再利用氯化钴和氯化铵、氨气在活性炭催化下得到。
【详解】(1)仪器a的名称为圆底烧瓶。
(2)先制取氯气,在进行氯气除杂和干燥和钴反应,故顺序为A→D→C→E→B;易潮解,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E,氯气有毒,也用于氯气的尾气处理。
(3)根据得失电子,元素守恒可得化学方程式为
。
(4)溶于水电离出,使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防止加入氨水时溶液中过大,生成沉淀。
(5)缓慢加入是控制反应速率,过氧化氢和一水合氨容易分解,故温度不能过高。
(6)趁热过滤除去活性炭杂质, 的溶解度在低温下比较小,冷却结晶得到更多产品。
(7)研细的,则,理论上可得到为0.04ml,为,实际得到7.2g,故。
17.(1)-515
(2)不能
(3)bd
(4) 2L/ml
(5) 上 催化剂种类
【详解】(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
(2),所以反应ii不能自发进行。
(3)a.催化剂不影响反应平衡不能提高氯乙烯产率,a错误;
b.反应ii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ii正向移动,可以提高氯乙烯产率,b正确;
c.反应ii是气体系数增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不能提高氯乙烯的产率,c错误;
d.及时氧化HCl,会使HCl的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能提高氯乙烯的产率,d正确;
故选bd。
(4)①,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曲线Ⅲ是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结合方程式中的系数和反应物物质的量大小关系可以得到曲线Ⅰ是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
②500K时,曲线Ⅰ和曲线Ⅲ相交,乙烯和氯乙烯的体积分数相等,设达到平衡时氧气转化了xml,列三段式进行计算:
,解得x=1,所以,反应达到平衡时乙烯的物质的量为4m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2m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l,氯乙烯的物质的量为4ml,水的物质的量为2ml,所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5)①调整进料浓度,氧气的浓度增加,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升高,所得的平衡转化率曲线应在点M的上方。
②不同催化剂对产物的选择性不同,保持不变,在235℃、下,若要进一步增大的选择性,可选择从催化剂种类方向进一步展开研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2024届高三二模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南京二模化学试卷pdf、南京二模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5,5 Cr52,反应在碘量法分析中有重要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