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多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展开注意事项:
1.本卷共两部分,17小题(分“选择题12题12分”和“非选择题5题28分”)满分43分(考生得分大于或等于40分时按40分计入总成绩)。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K-39Mn-55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成语、谚语和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百炼成钢”与“铁杵成针”都属于化学变化
B.“众人拾柴火焰高”说明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D.“过雨荷花满院香”体现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绿色发展是一种和谐性发展,推动绿色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可或缺的决策。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B.大力开采矿物资源,加快经济发展
C.实行塑料制品回收再生、循环利用
D.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3.钕()是最活泼的稀土金属之一。如图是钕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质子数为60B.一个钕原子的质量为
C.三氧化二钕的化学式为D.表示2个钕分子
4.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让国人骄傲!在飞船太空舱里,常用铁酸镍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氧气。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中含有两个氧分子B.铁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C.属于盐类D.都是由金属元素组成来这里 全站资源一元不到!5.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6.下列是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有关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制取氧气B.排水法收集氧气C.检验氧气D.硫在氧气中燃烧
7.盐酸和硫酸是工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两种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稀酸都能和金属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
B.将两种浓溶液溶于水都放出大量的热量
C.将两种浓溶液敞口放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
D.两种酸都能和碱性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8.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材着火用水浇灭,是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
B.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没有铁活泼
C.活性炭能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电线一般用铜而不用银的原因是银没有延展性
9.近日,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制取醋酸()的新方法。新方法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保持醋酸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醋酸分子
B.该反应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
D.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比为
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图1图2图3图4
A.图1既可以探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约为,又可以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图2既可以探究可燃物的燃烧需要氧气,又可以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C.图3既可以探究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又可以说明的密度比空气大
D.图4既可以探究甲烷具有可燃性,又可以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11.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和
B.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氯化钠固体由分子构成
1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影部分的任意点表明甲、乙两种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B.时,在水中加入甲,形成饱和溶液
C.P点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天工开物》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在其《五金》篇中,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地论述锌和铜锌合金(黄铜)的科学家。他明确指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且首次记载了它的冶炼方法。这是中国古代金属冶炼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使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大规模炼锌的国家。宋应星记载的用金属锌代替锌化合物(炉甘石)炼制黄铜的方法,是人类历史上用铜和锌两种金属直接熔融而得黄铜的最早记录。
(1)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在铜片上留下刻痕,说明黄铜片的硬度比铜片的硬度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2)铜锌合金有优异的机械性、导电导热性和电磁屏蔽性,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机械等领域。如图为部分金属、合金的熔点,其中能表示铜锌合金的是___________(填“a”、“b”或“c”)。
(3)假冒黄金(铜锌合金)的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市场上不法分子以假乱真,祸害消费者。某同学用化学知识,将其放入稀盐酸中鉴别其真伪,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6分)蚊虫叮咬时分泌的蚁酸会使人体皮肤肿痛,蚁酸学名叫甲酸,化学式为,其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兴趣并对其进行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成两种氧化物。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提出问题】①蚁酸具有酸性吗?②蚁酸分解生成的两种氧化物是什么?
【猜想假设】小组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氢元素,推测分解产物中含有水。同时他们对另一种氧化物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一:二氧化碳;猜想二:一氧化碳。
【实验探究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2】小组同学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如图装置来验证推测和猜想。
(1)用F装置可检验生成物中的水,则F应连接在_____________(填“I”“Ⅱ”“Ⅲ”或“IV”)处,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则猜想—不成立。
(3)实验时装置C和D中均有明显现象,由此得出猜想二成立,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6分)我国水污染形势严峻,据报道,全国废水污水的排放量以每年18亿吨的速度增加,水污染治理刻不容缓。某电镀厂为了减少对水的污染并节约成本,从排放的废液(主要含、和)中回收金属铜、铁以及工业原料硫酸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Ⅱ和Ⅲ中分离固体和溶液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操作不可缺少的铁质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X是一种常见金属,步骤I中加过量X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操作涉及多个反应,请写出其中一个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一条防止水污染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学习了“金属锈蚀”的相关知识后,对铁生锈的条件展开了系列探究。
【初步探究】实验前先用适量稀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除铁锈时间不宜过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铁锈蚀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探究】取四枚大小相同的洁净无锈铁钉分别放入试管中,进行图1实验,现象如下表。
图1
(1)对比A、B、C试管中的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
(2)蒸馏水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A和D试管中的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快慢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注意:若答对下面内容奖励3分,化学总得分不超过40分。
【深入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数字化实验对铁锈蚀进行深入探究。装置气密性检查后,将铁粉和碳粉加入三颈烧瓶,时刻加入饱和溶液后,再将一只装有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此时没有推动注射器活塞),采集相关数据绘制出图3和图4。
图2图3图4
(4)据图3分析,说明铁生锈__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这段时间反应并未停止但温度却开始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图3、图4可以看出,时刻后,温度和压强都明显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5分)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取含杂质(杂质不参与反应)的高锰酸钾混合物放入大试管,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时,试管内固体有______________种。
(2)计算混合物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1)大(1分)(2)a(1分)
(3)假冒黄金周围产生气泡(1分)
(4)(2分)
14.(6分)【实验探究】红(1分)
(1)I(1分)吸收水蒸气(1分)(2)A中石灰水不变浑浊(1分)
(3)(2分)
15.(6分)(1)过滤(1分)铁架台(1分)
(2)除尽和(1分)
(3)(或其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均可)(2分)
(4)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答案合理即可)(1分)
16.(6分)【初步探究】(2分)
盐酸会与铁继续反应(1分)
(1)水和氧气(1分)
(2)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防止干扰实验(1分)
(3)氧化钠(1分)
注意:若答对下面内容奖励3分,化学总得分不超过40分。
(4)放热(1分)铁生锈放出的热量小于热量散失(1分)
(5)铁生锈消耗氧气,使得三颈烧瓶内压强变小,注射器中的稀盐酸被吸入三颈烧瓶内与铁接触发生反应产生氢气,使瓶内压强变大,同时放热(1分)
17.(5分)(1)三(1分)
(2)解:设混合物中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4分)
答:混合物中高锰酸钾的质量为。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羊毛制品和化纤制品
取样,灼烧,闻气味
B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溶解,蒸发结晶
C
测定当地土壤溶液的
取样,滴在湿润的试纸上,对照
D
检验某化肥是否为铵态氮肥
取样,加入石灰石,研磨
试管编号
A
B
C
D
一周后铁钉表面现象
有一层铁锈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有较厚铁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B
A
C
A
A
C
C
D
C
D
C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多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多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多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多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霍多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霍多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共5页。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