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是( )
A.达尔文B.巴斯德C.列文·虎克D.弗莱明
2.你能区分事实和观点吗?下列陈述不属于观点的是( )
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B.“东非人”已经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C.在东非的大裂谷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
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3.人类胚胎发育的正确顺序是( )
①形成胎儿
②形成胚泡
③受精卵分裂
④受精卵的形成
A.④③①②B.③②④①C.②③④①D.④③②①
4.学习完“人的生殖”,某同学做了如下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
A.人的发育起始于婴儿的出生B.受精卵发育初期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
C.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输卵管D.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卵巢
5.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在身体和心理上都会产生巨大变化,针对这些变化,下列叙述不恰当的是( )
A.青春期中,人的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
B.男孩出现遗精是不正常的生理现象,会感到羞耻
C.集中精力,积极参与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
D.遇到问题及时与家长和老师沟通,健康成长
6.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期,青春期卫生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开始出现第一性征B.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几乎停滞
C.身高突增,代谢速度缓慢D.男女相处有礼有节,建立真诚的友谊
7.下列关于人体内营养物质叙述错误的是( )
A.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在细胞内含量最多
B.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C.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D.水在人体内能够起到运输物质的作用
8.本身没有营养价值,但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和排空,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的是( )
A.维生素B.碘C.脂肪D.膳食纤维
9.央视《职场健康课》一期节目《减肥并不难》为人们提供了一些减肥方法,“细嚼慢咽,计数下咽”就是其中之一。这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不包括( )
A.有利于增加饱腹感,防止饮食过量B.有利于减轻胃、肠负担
C.有利于增加食物中的营养成分D.有利于食物在人体内充分消化
10.“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兰兰在吃葡萄时将葡萄籽也吞进了肚子里,葡萄籽在她体内经历的旅程是( )
A.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B.口腔→胃→咽→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D.口腔→咽→胃→小肠→大肠→肛门
11.“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看,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理念的是( )
A.野生菌菇营养丰富,可以随意食用B.餐饮店明厨亮灶,保持卫生
C.发霉的大米洗干净煮熟还可以食用D.发芽的马铃薯要削皮后食用
12.“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是古代医学巨著《黄帝内经》提出的养生方法,也是青少年保持身体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下列生活习惯不科学的是( )
A.一日三餐定时适量、膳食均衡、比例适中
B.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利于身体生长发育
C.饮料的主要成分是水,可以大量饮用
D.减少烹调油用量,膳食要清淡少盐
13.引起肺炎的细菌从空气到达患者肺的“旅程”是( )
A.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B.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C.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D.鼻→咽→气管→喉→支气管→肺
14.小西最近感冒严重,形成大量痰。下列关于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口腔中形成
②形成部位是气管和支气管
③由黏液及其黏着的灰尘和细菌组成
④痰液送到喉部是由于气管的纤毛摆动的结果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5.学习生物学知识能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错误的是( )
A.痰液中含有大量的病菌,因此不要随地吐痰
B.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以免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室息
C.青少年在变声期为保护声带,应尽量避免大声喊叫
D.打篮球时,氧气需求量大,应尽量用嘴吸气,用嘴呼气
16.下列有关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肺泡体积小,数目极多B.肺泡位于细支气管末端
C.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D.肺泡壁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17.如图是人体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系统及其生理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曲线的AB段表示吸气状态B.膈肌收缩时肺内气压变化如CE段所示
C.图中曲线的CD段表示呼气状态D.空气经呼吸道处理后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18.当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如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其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此时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肋间肌收缩隔顶部上升B.肋间肌舒张膈顶部上升
C.肋间肌收缩膈顶部下降D.肋间肌舒张膈顶部下降
19.血液的组成成分包括( )
A.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B.血浆、红细胞
C.血浆、白细胞、血小板D.血浆、血细胞
20.在血液的组成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 )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不能确定
21.生活在高原地区的酚鼠体内红细胞数量是平原大鼠的1.19倍,其原因是( )
A.高原酚鼠需要消耗更多能量
B.平原大鼠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更易与氧分离
C.成熟的红细胞中有细胞核,有利于运输更多的氧气
D.高原酚鼠的红细胞数量较多,有利于适应高原的低氧环境
22.警察在刑事案件现场的血迹中提取嫌犯的DNA,可锁定嫌疑人。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下列具有细胞核的血细胞是( )
A.白细胞B.血浆C.血小板D.成熟的红细胞
23.1西医往手背里的“青筋”输液来治病,中医通过“切脉”可以知晓病情,“青筋”和“切脉”分别指的血管是( )
A.静脉、静脉B.动脉、动脉C.静脉、动脉D.动脉、静脉
24.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下列叙述与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有关的是( )
①数量多,分布广
②管壁弹性非常大
③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④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5.如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血管①是动脉,内流静脉血
B.血管②是毛细血管,可观察到其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C.血管③是静脉
D.用湿棉絮包裹小鱼鳃盖及躯干,以保证小鱼呼吸
二、读图填空题
26.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1、2、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了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需要适宜的__________。
(2)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择3号试管与__________号试管进行对照。
(3)实验结果表明,滴加碘液后3号试管不会变蓝,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淀粉被消化的最初部位在__________,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食物中的淀粉最终在小肠被胰液和__________中的酶彻底分解成__________。
27.如图为呼吸系统的模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呼吸系统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气体都要经过__________。然后,空气通过喉进入气管,而食物进入食道。呼吸时,喉口开放,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__________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2)写出呼吸道部分结构:3__________、4__________。
28.刘伟同学一段时间以来总是头晕,这两天又出现了咳嗽、头痛的症状,于是到医院检查,下面是刘伟在医院检查的部分结果,如表为部分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如图是血涂片,请分析回答: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0N0.20000506177
(1)刘伟咳嗽,结合分析血常规检验报告单上的数据,可以判断他可能患有呼吸系统炎症,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化验单并结合他一段时间以来常常头晕的现象,除了身体的炎症外,还可以判断他患__________症,应建议他多吃一些含__________的无机盐丰富的食物。
(3)观察、分析血涂片:图中[D]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有促进止血、加速凝血作用。
(4)从平原到高海拔地区的起初几天里,人体内数量急剧增加的血细胞是[A]__________。
29.图1是人体内的动脉和静脉的横切面图。图2是人体内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的编号①血管是__________血管,理由是该血管的管壁较__________。
(2)图1中的编号②血管是__________血管,血液在该血管内流动的速度__________。
(3)图2中的X气体是__________,Y气体是__________。
(4)图2中的血液是在__________血管内流动,该血管壁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C、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C不符合题意。B、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了细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而不是凭空产生的,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B不符合题意。A、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A符合题意。D、弗莱明(公元1881-1955年),英国细菌学家。是他首先发现青霉素。后英国病理学家弗劳雷、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进一步研究改进,并成功的用于医治人的疾病,三人共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青霉素的发现,是人类找到了一种具有强大杀菌作用的药物,结束了传染病几乎无法治疗的时代,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答案:C
解析: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只是科学家对“露西”运动方式所持的一种看法,故属于一种观点,A不符合题意。B.“东非人”时代的石器,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可见此陈述属于一种观点,B不符合题意,C.在东非的大裂谷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这是真实的事件,是事实,C符合题意。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只是科学家对‘亚洲直立人的来源“所持的一种看法,故属于一种观点,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答案:D
解析: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通过阴道进入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卵细胞与众多精子中的一个结合,形成④受精卵,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向子宫移动,③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②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一般怀孕到第38周,①胎儿发育成熟。成熟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分娩。所以胚胎发育的正确顺序是④③②①,ABC错误,D正确。故选D。
4.答案:A
解析:睾丸产生精子,卵巢产生卵细胞.当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此时胚泡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卵黄;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壁,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并进一步形成器官,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38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阴道排出,即分娩。
5.答案:B
解析:A.结合分析可知,青春期中,人的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A正确。B.遗精是指男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有时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中排出的现象。精液是不断产生的,积存多了,自然就会排出。遗精只要不频繁出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感到羞耻,B错误。C.青春期是青少年发育的关键时期,青少年应该集中精力,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有利于身心健康,C正确。D.进入青春期,在学校同学间应互相交流和帮助,跟师长、父母密切交流,健康地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D正确。故选B。
6.答案:D
解析:D项,进入青春期性心理的产生是人体发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培养健康的性心理而不是抑制性心理,要正确处理和异性的关系,男、女同学互相帮助,集中精力学习,积极的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建立真诚友谊,和睦相处,健康的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故D项正确。A项,人的第一性怔在没有出生以前就出现了,不是进入青春期出现,故A项错误。B项,在青春期以前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几乎停滞,故B项错误。C项,进入青春期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人体的代谢速度加快,故C项错误。
7.答案:A
解析:A、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是水,错误;B、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正确;C、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正确;D、水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含量最多,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它,正确。故选:A。
8.答案:D
解析:A,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故A不符合题意。B,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缺碘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B不符合题意。C.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故C不符合题意。D.人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类,现在把膳食纤维列为第七类营养元素。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粮食等植物性食物中,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就会排便通畅、减少大肠癌的发生,还能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因此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营养素,D符合题意。
9.答案:C
解析:A.细嚼慢咽可以让人们更加意识到自己已经吃了多少食物,从而避免过量进食,这有助于防止能量过剩,A不符合题意。B.我们在吃饭时要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有利于淀粉物质的初步消化,食物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胃肠的消化,可以减轻胃、肠消化食物的负担,B不符合题意。C.通过咀嚼并不能增加食物中的营养成分,c符合题意。D.我们在吃饭时要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有利于淀粉物质的初步消化,食物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胃肠的消化,可以减轻胃、肠消化食物的负担,有利于食物在人体内充分消化,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B
解析:A.有些野生菌有剧毒,不可以随意食用野生菌,A不符合题意。B.为了保证食品安全,鼓励餐饮店“明厨亮灶”,保持卫生,B符合题意。C.发霉的食物,会含有毒素,用水洗不干净,食物中的毒素会在体内积累,最终会危害人的健康,C不符合题意。D.发芽的马铃薯内有剧毒物质龙葵素,削皮后龙葵素仍存在,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答案:C
解析:A.一日三餐定时适量、膳食均衡、比例适中,防止营养不良或过剩,故A正确。B.蛋白质是构建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因此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利于身体生长发育,故B正确。C.饮料中添加了一些色素和化学物质,大量饮用不利于身体健康,故C错误。D.长期摄入过多的盐,容易导致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长期摄入过多的油易致肥胖。所以,大力提倡减少烹调油用量,膳食要清淡少盐,故D正确。故选C。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C
解析:
15.答案:D
解析:
16.答案:B
解析:ACD.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量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ACD正确。B.“肺泡位于细支气管的末端”与“肺泡适于气体交换”无直接关系,B错误。故选B。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B
解析: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相当于呼气过程,冲击患者上腹部,肋间肌舒张,使膈肌回升,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变大,部分气体沿呼吸道冲出,将异物排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9.答案:D
解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的功能包含血细胞功能和血浆功能两部分。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浆的水分有调节体温的作用;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进氧气运出二氧化碳;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故选D。
20.答案:A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视野中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因为红细胞的个体较大,而且数量较多;看不见的是血小板,因为血小板的个体最小;有时也看不见白细胞,因为白细胞虽然个体最大,但数量较少,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1.答案:D
解析:A.虽然生活在高原地区的动物可能需要更多的能量来适应环境,但这并不是红细胞数量增加的直接原因,A错误。B.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所以,“平原大鼠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右氧含量高的地方更易与氧分离”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该描述也不是红细胞数量增加的原因,B错误。C.成熟的红细胞实际上没有细胞核,所以该选项的观点是不正确的,C错误。D.高原地区氧气稀薄,生活在高原地区的酚鼠体内红细胞数量是平原大鼠的1.19倍,红细胞数量的增加可以帮助其提高血液的氧气携带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低氧环境,D正确。故选D。
22.答案:A
解析:A.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有遗传物质,可以鉴定DNA,A正确。B.血浆没有细胞结构,没有遗传物质,B错误。C.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没有遗传物质,C错误。D.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没有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A。
23.答案:C
解析:中医的脉诊就是通过“切脉掌握脉象,诊断出身体的某种疾病。这里的选择的“脉"是指动脉,它的结构与将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功能相适应。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流动的血液含氧较少、颜色暗红,呈“青色”,俗称“青筋”。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24.答案:B
解析:毛细血管是连接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一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管壁弹性非常大是动脉的结构特点。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25.答案:A
解析:A.血液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可见,血管①是动脉,内流动脉血,A错误。B.毛细血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结合题图可知,血管②是毛细血管,可观察到其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B正确。C.血液由较细的分支汇集而成的较粗的血管是静脉。结合题图可知,血管③是静脉,C正确。D.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应该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鰓盖和躯干部,并且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小鱼正常呼吸,D正确。故选A。
26.答案:(1)温度
(2)4
(3)淀粉被唾液(或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
(4)口腔;肠液;葡萄糖
解析:(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温度会影响酶的消化作用。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分析提干表格信息,实验中1、2、3号试管除温度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再结合实验现象说明了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2)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择3号试管与4号试管进行对照,它们的唯一变量是有无唾液。
(3)实验结果表明,滴加碘液后3号试管不会变蓝,这是因为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
(4)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消化。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既有物理性消化又有化学性消化。由于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淀粉酶把淀粉初步分解形成麦芽糖,因此淀粉初步消化的场所在口腔,食物中的淀粉最终在小肠被胰液和肠液中的酶彻底分解成葡萄糖。
27.答案:(1)呼吸道;肺;咽;会厌软骨
(2)喉;气管
解析:(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既是消化器官,又是呼吸器官,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气体都要经过咽。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如果吃饭时大声说笑,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的事故发生,因此,“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以免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2)3是喉,喉的位置较浅,颈前部正中的皮下,喉的结构:较复杂,由软骨作支架,以关节、韧带和肌肉连接,内衬黏膜组成,喉肌为骨骼肌。4是气管,由许多C形软骨组成,既能保证气管的弹性,又能保持气管的畅通。
28.答案:(1)化验单中白细胞的数量超过正常值(或白细胞的数目过多等)
(2)贫血;铁
(3)血浆;血小板
(4)红细胞
解析:
29.答案:(1)静脉;薄
(2)动脉;快
(3)氧气;二氧化碳
(4)毛细
解析:(1)观察题干中的图示可知:①血管是静脉,静脉血管管壁薄;②血管是动脉,动脉血管管璧较厚,血流速度快。因此,图1中的编号①血管是静脉血管。
(2)观察题干中的图示可知:①血管是静脉,②血管是动脉,动脉和静脉的结构特点和血流速度如图所示:图1中的编号②血管是动脉血管,血液在该血管内流动的速度快。
(3)当血液流经全身的毛细血管的时,由于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I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因此图2中的X气体是氧气,丫气体是二氧化碳。
(4)图2中的血液在毛细血管内流动,毛细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
试管
加入的物质(各2毫升)
温度
试剂
实验现象
1号
淀粉糊+唾液
0℃
碘液
变蓝
2号
淀粉糊+唾液
73℃
变蓝
3号
淀粉糊+唾液
37℃
不变蓝
4号
淀粉糊+清水
37℃
变蓝
姓名:刘伟
性别:男
年龄:16
化验项目
测定值
参考值
RBC(红细胞)
3×1012个/L
男:(4.0~5.5)×1012个/L
WBC(白细胞)
18×109个/L
男:(4~10)×109个/L
Hb(血红蛋白)
115g/L
男:120~160g/L
PLT(血小板)
210×109个/L
男:(100~300)×109个/L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共4页。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试卷包括“试题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