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地理(贵州、广西卷)(考试版)
展开(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为纽约市1870年~2040年人口数量及累计10年增速图。纽约中心城区生活成本持续上升,目前仅有31%的租客可以在中心区租到拥有阳台、后院等户外空间的公寓。近期,美国的互联网巨头纷纷斥资数十亿美元,在纽约市中心城区建设高技术园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导致纽约市1910年~1950年人口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迁出B.地价昂贵C.经济下行D.出生率下降
2.1980年~2010年间,纽约市经历的城市发展阶段是( )
A.城市化B.逆城市化C.再城市化D.滞后城市化
3.互联网巨头在纽约建设高技术园区,最主要是看中纽约的( )
A.高素质的人才B.通畅的互联网C.完备的金融市场D.便捷的交通运输
冰壶运动起源于14世纪苏格兰,1998年正式列入冬奥会比赛项目。比赛时两名队员手持毛刷,在冰壶滑行的前方快速左右擦刷冰面,使冰壶能准确到达营垒的中心。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场馆“水立方”,经过科学改造,现已华丽转身为“冰立方”,承担了北京2022年冬奥的冰壶比赛项目,也是世界唯一水上项目和冰上项目均可运行的双奥场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利用“水立方”改造成“冰立方”,主要目的是( )
A.减少水分蒸发B.降低场馆温度C.减少建设用地D.降低场馆能耗
5.改造后的“冰立方”冰壶赛道环境需要满足( )
A.高温高湿B.高温低湿C.低温高湿D.低温低湿
6.改造后的“冰立方”( )
A.分区控温更精准B.室内湿度更统一C.分区联通更方便D.室内风速更大
文冠果耐旱、耐寒、耐贫瘠,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2003年,甘肃省靖远县将文冠果作为干旱山区造林首选树种,文冠果产业逐渐壮大。到2021年,靖远县实现集春季文冠果果茶采摘、夏季田间作业、秋季果实采摘、冬季文冠果深加工于一体的“四季产业链”,大幅减少了外出务工的农民数量。文冠果产业的果油精炼、包装环节也布局在靖远县,精炼、包装后可直接将产品运抵我国东部市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靖远县将文冠果作为干旱山区造林首选树种,体现了农业生产的( )
A.专业性B.规模化C.地域性D.品牌化
8.文冠果“四季产业链”的推广大幅减少了外出务工的农民数量,主要是因为“四季产业链”可以( )
A.提高劳动效率B.增加就业机会C.丰富产品种类D.提高产品品质
9.文冠果产业的果油精炼、包装环节也布局在靖远县,该县主要考虑的是( )
A.降低产品运费B.适应市场需求C.保障产品质量D.延长产业链
10.下图为新安江水库大坝示意图。大坝下游河面冬夏都会出现薄雾景观。雾可分为平流雾、蒸发雾和辐射雾,平流雾是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蒸发雾是由暖水面蒸发的水汽在空气中冷却而成的雾,辐射雾是地面强烈辐射降温,冷却后的地面冷凝了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形成雾。完成关于水库下游雾的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平流雾;冬季:蒸发雾B.夏季:蒸发雾;冬季:平流雾
C.夏季:辐射雾;冬季:蒸发雾D.夏季:平流雾;冬季:辐射雾
季风指数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的距平值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对比正常年份,1940——1950年( )
A.东北地区雨季开始偏早B.阴山南坡的降水量偏少
C.华北地区春播推迟D.南方冻雨频次增加
12.某年冬季,华北地区多次发布雾霾红色预警,该年份是( )
A.1910年B.1930年C.1950年D.1990年
13.与1960年相比,1980年黄河三角洲( )
A.泥沙沉积量大,海岸线前移速度快B.泥沙沉积量小,海岸线前移速度慢
C.泥沙沉积量大,海岸线前移速度慢D.泥沙沉积量小,海岸线前移速度快
某大学教授在6月底至9月底带领一行人在新疆吉仁台沟口遗址所在河段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该遗址位于伊犁盆地(河谷)东部支流喀什河流域,其北、东、南三面高山环绕,构成了呈柳叶状的尼勒克断陷盆地。75ka之前,吉仁台沟口遗址所在地区为一宽谷,其河流面比现在的河流面约高40m,河边较宽,河岸靠近两边山体。从75ka到约60ka,受高纬度夏季太阳辐射减弱及西风带移动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导致河道中堆积了超过7m厚的砾石层。从60ka到14ka,形成了第三级与第二级河流阶地。从14ka到2.4ka,形成了本区第一级阶地。下图示意吉仁台沟口遗址的地理位置及其河流阶地地貌的发育和演化过程(ka:千年。T:阶地级别)。根据图文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14.在考察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京的绝大部分时间昼短夜长B.普罗旺斯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变大
C.开普敦绝大部分时间炎热干燥D.在同一日期武汉日出总是比宜昌早
15.判断该河流阶地地貌发育和演化的先后顺序( )
A.③①④②B.④②③①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
16.分析从75ka到约60ka,河道中堆积了超过7m厚的砾石层的原因( )
①高纬夏季太阳辐射减弱,使得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减弱
②西风带南移,从大西洋来的水汽减少,该地降水量减少
③高纬夏季太阳辐射减弱,气温变低天山山脉冰雪融水减少
④喀什河水量减少,导致河流的搬运能力减弱,砾石层堆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玫瑰耐肥畏瘠,适合种植于灌溉便利、排水性能好的地区,适宜生长温度为15℃一25℃。温和的冬季利于花蕾形成,湿润的初夏利于花朵生长,烈日暴晒易使花朵中油脂蒸发,不利于精油提炼。保加利亚中部巴尔干山脉南麓的山谷地区是玫瑰的集中产地,被称为“玫瑰谷”(如左图所示)。该地区的玫瑰冬季花蕾发芽,次年5月花朵盛开,成熟的玫瑰花瓣香气浓郁、出油率高。玫瑰精油被誉为“液体黄金”,保加利亚的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位于“玫瑰谷”的卡赞勒克(如右图为卡赞勒克气候资料)是其重要的玫瑰精油提炼中心,具备先进的精油提炼技术。每年6月在该地举办的玫瑰节,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1)据图描述保加利亚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2)结合材料,分析卡赞勒克发展玫瑰精油产业的有利条件。(6分)
(3)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玫瑰谷冬季适宜花蕾发芽、并多在初夏采摘花朵的原因。(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2021年12月,世界首条以中国为主投资、由中国主导修建的中老铁路全线建成通车,该铁路被中老两国称为“一条合作发展的友谊之路”。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线路全长414公里(老挝磨丁—万象),而桥梁长度近62公里,隧道长度近198公里,桥隧比62.7%。其中,我国中交二航局参建的中老铁路西双版纳隧道全长10.7公里,最大埋深620米,最小埋深20米,随着隧道不断开挖,高温、高湿的情况不断加剧,洞内作业温度一度高达40℃。中老铁路为电气化客货混运铁路,设计时速160公里,项目总投资由中国出资70%,老挝出资30%的7:3股比合资进行建设。该跨国铁路的建成,使老挝由“陆锁
国”成为“陆联国”。
(1)分析西双版纳隧道在施工中出现高温、高湿环境的原因。(6分)
(2)简述中老铁路设计为电气化客货混运铁路而不采用高铁的理由。(6分)
(3)说明中老铁路的运营对中老边境的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伊勒呼里山是由花岗岩组成,东西向延伸,北坡平缓、南坡陡峻的山体,其山顶浑圆,附近有大量“石海”地貌。该山所在区域属寒温带气候区,有大片连续多年的冻土,山间谷地多分布有湿地、沼泽,植被属于山地寒温带针叶林,以兴安落叶松为主。研究表明,伊勒呼里山南坡河流河岸的抗侵蚀能力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兴安落叶松的生长在冬夏季节呈现出抑制或衰退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分析石海地貌的形成条件。(4分)
(2)判断伊勒呼里山湿地分布较多的坡向,并说明理由。(4分)
(3)推测气候变暖对河道摆动的影响。(4分)
(4)气候暖干化的背景下,分析伊勒呼里山南坡兴安落叶松生长的季节差异。(6分)
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地理(重庆卷)(考试版):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地理(重庆卷)(考试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有利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地理(山东卷)(考试版):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地理(山东卷)(考试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培养的微藻类可以,半年后,戊海域表层,建设石油储备基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地理(辽宁卷)(考试版):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地理(辽宁卷)(考试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