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复习限时练6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753446/0-1716088513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复习限时练6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753446/0-17160885132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复习限时练含答案
-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复习限时练4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复习限时练5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复习限时练7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复习限时练8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复习限时练9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复习限时练6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复习限时练6含答案,共4页。
A.颤蓝细菌在含有机质的水中迅速繁殖,由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B.溶酶体合成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菌
C.细胞骨架由蛋白质分子组成,维持着细胞形态和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D.细胞膜上分布有大量的载体蛋白,能够与信号分子结合实现细胞识别和信息传递
解析:颤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但不能合成;细胞骨架由蛋白质分子组成,细胞骨架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以及在细胞运动、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和细胞分化等一系列方面起重要作用;细胞膜上分布有大量的受体蛋白,能够与信号分子结合实现细胞识别和信息传递,载体蛋白的作用是运输物质。
2.DNA甲基化是指DNA中的某些碱基被添加甲基基团,此种变化可影响基因的表达,对细胞分化具有调控作用。基因启动子区域被甲基化后,会抑制该基因的转录,如图所示。研究发现,多种类型的癌细胞中发生了抑癌基因的过量甲基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细胞的内外环境因素均可引起DNA的甲基化
B.甲基化的启动子区更易暴露转录模板链的碱基序列
C.抑癌基因过量甲基化后会导致细胞不正常增殖
D.某些DNA甲基化抑制剂可作为抗癌药物研发的候选对象
解析:DNA甲基化是指DNA中的某些碱基被添加甲基基团,细胞的内外环境因素均可引起DNA的甲基化,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细胞分化;从图中可以看出,基因包括启动子、转录区域、终止子等部分,启动子和转录区域为基因中不同的区段,基因启动子区域被甲基化后,会抑制该基因的转录,因此甲基化的启动子区不利于暴露转录模板链的碱基序列;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抑癌基因过量甲基化后,抑癌基因不能正常表达,会导致细胞不正常增殖;某些DNA甲基化抑制剂,可以抑制抑癌基因过量甲基化,阻止细胞癌变,可作为抗癌药物研发的候选对象。
3.生态位表示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态环境的最小阈值。生态位宽度是指被一种生物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生态位相似但存在地理隔离的种群常会进化出相似的生理结构
B.生态位的多样性是群落结构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
C.生活在相同空间内的两个物种生态位不一定相同
D.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遇到外来物种入侵时,较易被淘汰
解析:生态位相似说明生物对生存所必需的生态环境需求相似,所以生态位相似但存在地理隔离的种群,由于利用的生态资源相似,常会进化出相似的生理结构;生态位的分化使群落表现出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因此,生态位的多样性(分化程度大)有利于群落结构保持相对稳定;生活在相同空间内的两个物种可能因所占用资源情况、与其他物种的关系有差异而导致生态位不同;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可利用的资源多,遇到外来物种入侵时,由于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的资源来躲避敌害,一般不易被淘汰。
4.“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因高洁的品质备受人们喜爱。为实现菊花的快速繁殖,研究人员利用其外植体培养出大量幼苗,下列属于该培养过程必需条件的是( A )
A.外植体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核
B.外植体需经过彻底灭菌处理
C.外植体需用酶分散成单个细胞
D.外植体细胞处于未分化状态
解析:细胞核是菊花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含有该物种完整的遗传信息,故将菊花外植体细胞培养成幼苗过程中外植体细胞必须具有完整的细胞核;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外植体需消毒处理;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无需用酶分散成单个细胞;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故外植体细胞无需处于未分化状态。
5.发烧是对人体免疫系统的一次激活,特别是高烧38.5 ℃以上能促进T 细胞向淋巴结及炎症部位迁移,增强免疫力。人体感染某种病毒后,体温调节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
(1)激素甲是指 ,其弥散到体液中进行运输,却只对垂体起作用,原因是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这种分级调节的意义是 。
(2)图中的传出神经为 (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发烧还可引起血糖上升的现象,据图推测其原因是 。
(3)某药物X作为常见的退烧药,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致热性细胞因子的产生,进而起到退烧的效果。在人体退烧过程中,通过生理性调节增加散热的方式是 ,结合本题信息给出服用药物X时机的建议是 。
解析:(1)根据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可知,激素甲是指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乙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该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弥散到体液中进行运输,运送到全身各处去,却只对垂体起作用,这是因为在垂体细胞的表面有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甲状腺激素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实现了分级调节,这种分级调节的意义表现在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2)图中的传出神经为交感神经,因为图示的结果表现为毛细血管收缩;发烧时甲状腺激素升高,甲状腺激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因此发烧时有血糖上升的现象。(3)某药物X作为常见的退烧药,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致热性细胞因子的产生,进而起到退烧的效果。在人体退烧过程中,需要通过机体的调节增加散热量,通过生理性调节增加散热的方式是汗腺分泌量增加和皮肤血管舒张;高烧38.5 ℃以上时能促进T细胞向淋巴结及炎症部位迁移,增强免疫力,因此在发烧至38.5 ℃以上时开始服用药物X对提高免疫力有帮助。
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细胞的表面有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维持机体的稳态
(2)交感神经 发烧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进而引起人体血糖
升高
(3)汗腺分泌量增加和皮肤血管舒张 在发烧至38.5 ℃以上时开始服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复习限时练25含答案,共5页。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复习限时练22含答案,共5页。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复习限时练21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研究表明,当乙烯利浓度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