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易错点和对点练习系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易错点和对点练习系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第1页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易错点和对点练习系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易错点和对点练习系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易错点和对点练习系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严格执法的重要性,对人民检察院与公安机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一、对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及其各自的性质职责要分不清楚。
    【常见认识误区】
    (1)监察委员会是我国的专责监察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人员全覆盖。
    (2)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司法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
    (3)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司法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4)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1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拥有最高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
    【对点练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维护民法典权威的有效手段。”人民检察机关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履职尽责,在贯彻实施民法典中全面履职尽责。为此,人民检察机关( )
    ①通过法律监督保障民法典统一正确实施
    ②严格遵守民法典有关规定提高审判质量
    ③实现高质量监督办案守护社会公平正义
    ④全面履行监察职能推进民法典有效执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③: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人民检察机关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履职尽责,在贯彻实施民法典中全面履职尽责,这表明人民检察机关通过法律监督保障民法典统一正确实施,实现高质量监督办案守护社会公平正义,①③正确。
    ②: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机关行使监察权,②错误。
    ④:监察机关履行监察职能,人民检察机关履行检察职能,④错误。
    【变式练习】
    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规定:调查人员采取询问、留置、搜查,扣押等调查措施时,均应依据规定出示证件,出具书面通知,三人以上进行,形成笔录、报告等书面材料,并由相关人员签名盖章。上述规定()
    A.为监察工作的科学化、法治化提供了法律依据
    B.有利于监察机关在工作中公正司法,严格守法
    C.进一步完善了行政系统内部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D.表明监察委员会作为我国的监察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
    【答案】A
    【详解】A:监察法的相关规定,为监察工作的科学化、法治化提供了法律依据,A正确。
    B:监察机关并不是司法机关,并不能公正司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B错误。
    C:监察法完善监察系统内部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而不是完善行政系统内部的制约和监督体系,C错误。
    D:监察委员会独立行使监察权,而不是独立行使检察权,检查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D错误。
    2. 2021年1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深入开展虚假诉讼整治工作的意见》暨人民法院整治虚假诉讼典型案例。意见指出,最高人民法院为深入整治虚假诉讼,还将制定一系列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进一步扎紧制度的笼子,压缩虚假诉讼存在的空间,实现对虚假诉讼标本兼治,为诚信社会、法治国家建设作出应有贡献。最高人民法院深入开展虚假诉讼整治工作()
    ①是通过行使审判权,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②旨在推进法治宣传和法治教育
    ③是落实普法责任制要求的关键举措
    ④有利于推动诚信社会、法治国家的建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①④:最高人民法院深入开展虚假诉讼整治工作,是通过行使审判权,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体现,有利于推动诚信社会、法治国家的建设,①④正确。
    ②③:最高人民法院深入开展虚假诉讼整治工作是为了公正司法,更好维护人民的利益,不是为了推进法治宣传和法治教育,也与落实普法责任制无关。②③与题意不符。
    二、对严格执法的重要性、程序、要求判断不准。
    【常见认识误区】
    (1)“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强调的是法令畅通,纪律和风气就自然清正,那么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国家,也没有不能教化的民众。说明了依法治国,严格执法的重要作用。
    (2)严格执法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助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
    (3)“按程序办事”有利于约束和观范权力的行使,减少工作失误,由此可见,程序公正有利于实现结果公正。一些单位和个人却利用程序做文章,“程序”甚至_成为掩饰问题、拖延解决问题的“挡箭牌”,这从反面强调了严密的执法程序是规范执法的重要前提。
    (4)不能认为执法的主体就是行政机关。广义的执法包括了司法机关实施法的过程,狭义的执法是行政机关即政府实施法的过程。
    (5)行政机关不同于司法机关,依法行政不同于公正司法,公正执法不同于公正司法。
    (6)严格执法包含了全面履行政府职责、规范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
    【对点练习】
    小学生张某连续一个月拨打119电话,消防部门经过细致调查找到张某,告知他119电话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防火安全,乱打这个电话会占用公共资源,虚构事实拨打火警电话是违法行为,并送来学习大礼包,勉励他勤奋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许多市民对消防员的暖心举措“点赞”。这表明执法人员坚持()
    ①严格执法,秉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②公正执法,视不同情况要差别对待
    ③文明执法,融法、理、情于一体
    ④规范执法,让司法过程便民利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②③:材料表明执法人员坚持文明执法,融法、理、情于一体,视不同情况要差别对待,通过文明执法方式教育公民遵纪守法,②③符合题意。
    ①:材料反映了执法人员文明执法,不体现秉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①与题意不符。
    ④:消防部门属于行政部门,不属于司法部门,不涉及让司法过程便民利民问题,④与题意不符。
    【变式练习】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制定出台相关司法解释、下发指导性案例、编印执法办案指导手册等多种方式,提高干警把握法律政策界限、依法办案能力和水平。全国法院、检察院分别对5700件涉黑涉恶案件,在定性上提出了变更意见,确保不枉不纵。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司法机关()
    ①坚持严格执法,保证专项斗争的正确方向
    ②坚持公正司法,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③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社会治理深层次问题
    ④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维护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②③:材料信息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制定出台相关司法解释、下发指导性案例、编印执法办案指导手册等多种方式,提高干警把握法律政策界限、依法办案能力和水平。全国法院、检察院分别对5700件涉黑涉恶案件,在定性上提出了变更意见,这有利于我国司法机关坚持公正司法,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社会治理深层次问题,②③符合题意。
    ①:司法机关应该是公正司法的主体,行政机关最主要的执法主体,①不符合题意。
    ④: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材料并没有涉及基本的民主权利,④说法错误。
    2.防止校园暴力,作为政府,要发挥街道、社区的功能,发现并及时化解辖区内纠纷,关注学龄青少年成长状况,尽力预防潜在暴力因子的产生;加强校警合作,做好校内普法宣传,严惩校园内的违法犯罪行为;做好舆论引导,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后及时发布信息,尽快披露调查处理结果,防止谣言散布。从全民守法角度看,防止校园暴力需要()
    ①执法机关严格执法,严惩校园内的违法犯罪行为
    ②全民守法,青少年学法知法,自觉守法
    ③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公序良俗
    ④建立学生心理疏导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心理疏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该选项强调的是执法机关严格执法,并不是从全民守法角度看,①排除
    ④:“建立学生心理疏导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心理疏导”不是全民守法的角度,④符合题意。
    ②③:“加强校警合作,做好校内普法宣传,严惩校园内的违法犯罪行为;做好舆论引导,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后及时发布信息,尽快披露调查处理结果,防止谣言散布。”,从全民守法角度看,防止校园暴力需要全民守法,青少年学法知法,自觉守法,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公序良俗,②③符合题意。
    三、对公正司法含义和独立原则理解不正确。
    【常见认识误区】
    (1)公正司法强调的是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要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
    (2)推进司法公正,必须确保司法权独立行使,即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是司法权力的行使要接受党的领导,接受人大的监督(注意是事后监督而不是事前监督)。因此,不能认为司法权的行使不受任何机关干预。
    (3)推进司法公正,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司法为民原则,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对点练习】
    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部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共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56.6万多个,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此外,还有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64万多个村(居)担任法律顾问,每名村(居)法律顾问需每月提供不少于1次、不少于4小时的现场法律服务。这有利于()
    ①促进公正司法,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②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法律素养
    ③推动乡村治理,完善乡村法律体系
    ④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题中的司法部属于行政机关,①不符合题意。
    ②④:司法部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这有利于提高人民法律素养,从而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②④正确。
    ③:材料强调的是通过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公民提供法律服务,并未涉及乡村法律体系建设的问题,③不符合题意。
    【变式练习】
    1. “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平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习近平法治思想中“100-1=0”的法治公式启示我们()
    ①科学立法,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②自觉学法,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法律素养
    ③规范执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④公正司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有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材料强调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问题,不涉及科学立法问题,①与题意不符。
    ②:自觉学法是公民层面的事情,与执法、司法无关,②错误。
    ③④:习近平法治思想中“100-1=0”的法治公式启示我们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规范执法,公正司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有序,③④正确。
    2.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提出:到2022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保证人民群众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要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建设,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与科技创新手段深度融合,尽快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建设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①拓展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形式和渠道
    ②有利于保证我国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③有利于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④有利于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③④: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对于增强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对于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③④符合题意。
    ①:建设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并不能拓展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形式和渠道,①不符合题意。
    ②:该纲要由中共中央印发,保证人民群众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不涉及司法机关公正司法,②不符合题意。
    四、对人民检察院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的关系不清晰。
    【常见认识误区】
    理解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与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的关系
    (1)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通过行使国家检察权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它对于危害国家安全案、危害公共安全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案和其他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或者不起诉;对于刑事案件提起公诉、支持公诉;对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和监狱、看守所、劳动改造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2)检察机关对案件侦查终结前讯问的合法性进行查,关乎的是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的合法性问题,不涉及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
    【对点练习】
    为了阻止包工头李某向服务员邹某实施暴力,赵宇出手相助,其行为具有正当性、防卫性,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检察机关作出法定不起诉的决定,公安机关通知其获颁见义勇为证书,于情有理,于法有据,契合法治精神。这表明()
    ①检察机关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有助于提升司法公信力
    ②检察机关捍卫司法正义,有助于激励公众见义勇为
    ③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演绎司法公正公开
    ④检察机关是国家的立法机关,是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一支重要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③:检察机关行使检察权,法院行使审判权,故③错误。
    ④: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不是立法机关,故④错误。
    ①②;材料表明检察机关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捍卫司法正义,故①②正确。
    【变式练习】
    1. 2021年5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为深化行政诉讼制度改革,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支持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制定和发布了《关于推进行政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的意见》,这表明高院()
    ①推进司法公开,提高依法行政的质量与效率
    ②推进提升审判质量、效率,捍卫公平正义,提高司法公信力。
    ③确保法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
    ④引导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②④:最高人民法院为深化行政诉讼制度改革,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支持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制定和发布了《关于推进行政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的意见》,这表明高院引导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推进提升审判质量、效率,捍卫公平正义,提高司法公信力,维护人民权益,②④符合题意。
    ①:法院是审判机关,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排除①。
    ③:材料强调的是行政诉讼程序改革的问题,不涉及法院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问题,且“确保”一词表述不准确,③错误。
    2.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国家赔偿案件时按照上述标准执行。这表明()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完备 B.国家保护我国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C.最高人民法院行使检察权和监督权 D.公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答案】B
    【详解】B:“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国家赔偿案件时按照上述标准执行。这表明国家保护我国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B符合题意。
    A:我国不断退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已完备说法绝对,排除A。
    C:最高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人大行使监督权,C错误。
    D: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不是公民,D错误。

    相关试卷

    易错点纠错练11 状语从句和并列句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英语考试易错题:

    这是一份易错点纠错练11 状语从句和并列句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英语考试易错题,文件包含易错点纠错练11状语从句和并列句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英语考试易错题原卷版docx、易错点纠错练11状语从句和并列句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英语考试易错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易错点07 动词的时态和语态(4大陷阱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英语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易错点07 动词的时态和语态(4大陷阱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英语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易错点07动词的时态和语态4大陷阱-备战2024年高考英语考试易错题原卷版docx、易错点07动词的时态和语态4大陷阱-备战2024年高考英语考试易错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英语20个易错知识点(附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英语20个易错知识点(附练习题),共11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