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会考生物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题型05 资料分析(原卷版+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746589/1-171594682088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会考生物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题型05 资料分析(原卷版+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746589/1-171594682095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会考生物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题型05 资料分析(原卷版+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746589/1-171594682097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会考生物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题型05 资料分析(原卷版+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746589/0-171594681503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会考生物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题型05 资料分析(原卷版+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746589/0-171594681510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会考生物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题型05 资料分析(原卷版+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746589/0-171594681513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会考生物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题型05 资料分析(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1)阅读资料卡,补充完善右侧学习笔记。
(2)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⑧表示生理过程。
①研究表明,正常人的血糖浓度维持在一个动态范围内。饭后,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为 ,后者经过图中的[ ] 过程进入血液,以上过程主要在 中进行。此时,胰岛素分泌量增加,经图中 (填序号)过程进入血液,使血糖浓度降低。
②服用吸入式胰岛素粉末制剂可以减轻糖尿病患者注射时的痛苦,当该制剂经过图中[ ] 的气体交换进入肺泡时,膈肌处于 状态。
③在尿的形成过程中,原尿中的葡萄糖通过图中[ ] 回到血液。糖尿病患者使用的某些药物能够 (填“抑制”或“促进”)该过程,增加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起到辅助降低血糖的作用。
【答案】(1)胰腺 基因
(2)葡萄糖 ①吸收 小肠 ⑧
②肺与外界 收缩
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抑制
【解析】(1)①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图中的胰腺细胞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蛋白酶,会将其分解。
②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科学家将控制胰岛素合成的转入大肠杆菌细胞中,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该方法利用的是转基因技术。
(2)①淀粉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成葡萄糖,后经①吸收过程才能进入血液。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故以上过程主要在小肠中进行。胰岛素属于激素,会经图中⑧过程进入血液,使血糖浓度降低。
②图中②过程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吸入式胰岛素粉末制剂经过图中②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进入肺泡时,此过程相当于吸气过程,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③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故在尿的形成过程中,原尿中的葡萄糖通过图中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回到血液。糖尿病患者使用的某些药物能够抑制该过程,增加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起到辅助降低血糖的作用。
2.(2023•呼和浩特)某学校生物学项目式学习小组开展了“内蒙古自治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燕麦生物资源的调查”活动。请你与该小组同学共同完成各题调查报告的相关任务。
(1)该小组同学在试验田间调查了如何提高燕麦产量的技术方法,记录如下。
(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理念,向生态系统要热量、要蛋白,充分开发食物资源。为此小组调查了由燕麦籽粒加工成的燕麦片中所含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记录。
(3)加快牛、羊等牲畜育种,配合饲喂燕麦等作物,可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小组成员收集了科学家选育品种牛的生物技术资料,并做如下记录。
【答案】(1)1、①
2、共生
3、一是套作可以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二是紫花苜蓿为豆科植物,根瘤中的根瘤菌和紫花苜蓿共生,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为燕麦和紫花苜蓿提供含氮的营养物质
(2) 1、蛋白质 吸收
2、③→①→④
3、2和5
4、呼吸作用
(3) 1、发育和遗传
2、基因(遗传)
3、黑毛;Hh;
【解析】(1)1、传粉是指雄蕊花药中的成熟花粉粒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故甲图中燕麦花雌蕊柱头分枝呈羽毛状,伸到花被外面,有利于接受由①花药散落的花粉。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为胚,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故受精完成后,燕麦花柱和柱头凋落,仅④子房继续发育成燕麦的果实。
2、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这就是共生。紫花苜蓿与其根瘤中的根瘤菌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做共生。
3、燕麦和紫花苜蓿的套作,可以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此外紫花苜蓿为豆科植物,根瘤中的根瘤菌和紫花苜蓿共生,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为燕麦和紫花苜蓿提供含氮的营养物质,从而提高产量。
(2)1、由表可知,与牛奶相比燕麦片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人体的重要原料。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当蛋白质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引发部分人群过敏,引起小肠绒毛萎缩,将会降低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作用。
2、含钙无机盐被吸收后通过血液中的血浆最终到达骨骼肌,经过的途径是小肠绒毛腔内的毛细血管→⑤肠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③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①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④主动脉→②下肢动脉→骨骼肌。故含钙无机盐由小肠绒毛腔内的毛细血管运往骨骼肌需经过输液管模拟的血管依次为肠静脉⑤→③→①→④→②。
3、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若小组同学将注射器2吸取足量液体,来探究该模型的肺循环路径,在将注射器2中的液体推入输液管之前,至少应先关闭2和5号流量控制器。
4、血液循环运输的物质保证了组织细胞能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3)1、科研人员成功克隆“超级奶牛”利用了克隆技术,培育出的新个体与供核奶牛的性状非常相似,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2、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的性状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华西牛”新品种的培育利用了生物基因(遗传)的多样性。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根据实验二中亲代都是黑毛,而子代出现褐毛,说明褐毛是隐性性状,黑毛是显性性状。实验一:黑毛(HH)×褐毛(hh)→黑毛(Hh),亲代黑毛和褐毛的基因组成分别为HH、hh,子代黑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Hh。实验二:黑毛×黑毛→黑毛:褐色=3:1,即Hh×Hh→1HH:2Hh:1hh,子代中黑毛个体的基因组成为HH:Hh=1:2,其中纯种个体的概率是。
3.(2023•长春)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长白山位于亚欧大陆东缘,浓缩了从温带到极地几千公里的生物地理景观,其植被从山顶向下依次为苔原带、岳桦林带、针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呈垂直分布。到目前为止,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有人参、长白松等野生植物2700余种,野生动物1600余种,还有多种细菌和真菌,构成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库。
长白山为野生动物创造了天然的繁衍与栖息环境,这里栖息着中国林蛙和极北小鲵等两栖动物,松花蛇、赤链蛇等爬行动物,梅花鹿、东北虎等哺乳动物,啄木鸟、大杜鹃等鸟类,还有诸多名贵鱼类。保护区中的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中国特有珍稀鸟类——中华秋沙鸭,它常以食草小鱼、水草为食,也是水獭的食物。
(1)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生物多样性不仅指 的多样性,还包括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为维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相对稳定,应避免外界过度干扰,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中国林蛙的发育是一种变态发育,幼体用 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4)根据资料中划线部分提供的信息,写出一条食物链: 。
(5)上述资料中, (填一种动物名称)所处的类群为最高等的脊椎动物类群。
【答案】(1)生物种类
(2)自动调节(自我调节)
(3)鳃
(4)水草→食草小鱼→中华秋沙鸭→水獭
(5)东北虎(梅花鹿)
【解析】(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3)中国林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
(4)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根据资料中划线部分提供的信息,写出一条食物链:水草→食草小鱼→中华秋沙鸭→水獭。
(5)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脊椎动物类群。资料中的东北虎(梅花鹿)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
4.(2023•潍坊)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1:人体肾脏形成的尿液会在膀胱内暂时储存,当尿量达到400~500mL时,产生的压力会刺激膀胱壁,进而引起排尿反射,促使逼尿肌收缩和括约肌舒张,完成排尿。成年人大都可有意识地控制排尿。
资料2: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生的一种小分子毒素,人在大量运动或食用了大量肉类食品后,血液中的肌酐含量会增加。肌酐可经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但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肾功能如果出现问题,会影响患者代谢废物的及时排出。
资料3:糖尿病肾病是临床上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血糖的有效控制对糖尿病肾病预防有重要作用。目前认为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维持6.0~7.0mml/L左右,其中合理控制血压,尤其是肾小球内高压,可控制糖尿病肾病发生。
(1)完成排尿反射的结构基础为 ,逼尿肌和括约肌属于该结构中的 。若某成人由于腰部外伤而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推测可能是 出现了损伤。
(2)据资料2分析,为监测某病人的肾功能,需对其尿液进行取样化验,可通过检测 数值的变化来判断。若病人的肾功能严重受损,体内废物不能及时排出,需借助透析装置对血液进行透析,透析装置相当于肾脏中的 。
(3)血糖长期高于正常值,主要会增加肾单位中 的负担。若某人尿检的报告单显示尿糖项目数据偏高,为确认其是否患有糖尿病,请给出进一步的医学检查建议 。
(4)为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高血压病人常服用一定的药物进行治疗。为靶向控制肾小球内高压,患者口服某种降压药物X后,药物成分将先出现在心脏的 ,后经一系列过程运送至肾小球发挥作用,该运送过程至少涉及的动脉血管有 。
【答案】(1)反射弧 效应器 脊髓
(2)肌酐 肾小管
(3)肾小球 空腹时的血糖
(4)右心房 肺动脉、主动脉、肾动脉
【解析】(1)完成排尿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逼尿肌和括约肌属于该结构中的效应器。大脑皮层通过脊髓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某成年患者出现不受意识控制的排尿,因此,推测可能是脊髓出现了损伤。
(2)据资料2分析,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生的一种小分子毒素,人在大量运动或食用了大量肉类食品后,血液中的肌酐含量会增加。肌酐可经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但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为监测某病人的肾功能,需对其尿液进行取样化验,可通过检测肌酐数值的变化来判断。若病人的肾功能严重受损,体内废物不能及时排出,需借助透析装置对血液进行透析,透析装置相当于肾脏中的肾小球,起到过滤作用。
(3)血糖长期高于正常值,主要会增加肾单位中肾小管的负担,影响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若某人尿检的报告单显示尿糖项目数据偏高,为确认其是否患有糖尿病,进一步检查空腹时的血糖。
(4)为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高血压病人常服用一定的药物进行治疗。为靶向控制肾小球内高压,患者口服某种降压药物X后,药物到达肾部的途径为: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肾部,因此药物成分将先出现在心脏的右心房,后经一系列过程运送至肾小球发挥作用,该运送过程至少涉及的动脉血管有肺动脉、主动脉、肾动脉。
5.(2023•济南)阅读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细菌是生物圈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微生物。某些细菌会在人体内生长繁殖,释放出毒性物质,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如结核杆菌能引起结核病,肺炎链球菌能引起细菌性脑膜炎和肺炎。
资料二:自然界中,噬菌体是细菌的天然“敌人”。如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杀死引起烧伤病人化脓性感染的绿脓杆菌。
资料三:抗生素是一类能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物质,是当前治疗细菌感染的常用药物。但是滥用抗生素,会对细菌的抗药性不断选择,出现能抵抗多种抗生素的“超级细菌”。
(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引起结核病的结核杆菌属于 ;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免疫。
(2)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措施,该预防措施属于 ;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注射的卡介苗属于 。
(3)绿脓杆菌噬菌体寄生在绿脓杆菌细胞内,以 的方式增殖;这两种生物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4)按照达尔文生物进化观点,在抗生素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细菌的 (填“有利”或“不利”)变异被定向积累,最终导致“超级细菌”的出现。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
【答案】(1)病原体 特异性
(2)保护易感人群 抗原
(3)自我复制 噬菌体无细胞结构,绿脓杆菌有细胞结构
(4)有利
【解析】(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引起结核病的结核杆菌属于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抗原是指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或异物。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措施,该预防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注射的卡介苗属于抗原。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绿脓杆菌噬菌体寄生在绿脓杆菌细胞内,以自我复制的方式增殖;这两种生物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即噬菌体无细胞结构,绿脓杆菌有细胞结构。
(4)对生物生存有利的变异叫做有利变异。按照达尔文生物进化观点,在抗生素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细菌的有利变异被定向积累,最终导致“超级细菌”的出现。
6.(2023•果洛州)请阅读资料,分析作答:
资料一:每年5~8月,青海湖裸鲤回到淡水河中繁殖产卵,呈现“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壮丽景观,裸鲤的洄游千难万险,除了要克服逆流、搁浅等重重困难外,还有许多鱼鸥、鸬鹚等水鸟在岸边等着猎捕它们。
资料二:鼠害曾经是导致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和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人们的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增强,鼠类的天敌如:鹰、黄鼬、狐狸、狼等动物的数量不断增加,鼠害得到有效的控制,青海湖周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1)资料—中的鱼鸥和裸鲤之间的关系是 。
(2)裸鲤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之—是用 呼吸。
(3)根据资料二分析,生物种类越 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抵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就越强。
(4)从资料二中可看出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多种多样的动物在维持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怎样做? 。
【答案】(1)捕食关系
(2)鳃
(3)多
(4)生态平衡
(5)学习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并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加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列中;爱护小动物;保护环境,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合理即可)
【解析】(1)由资料一:裸鲤的洄游千难万险,除了要克服逆流、搁浅等重重困难外,还有许多鱼鸥、鸬鹚等水鸟在岸边等着猎捕它们,可知,鱼鸥和裸鲤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2)裸鲤之所以适于在水中生活,与它有一个重要特点用鳃呼吸至关重要。
(3)由资料二:鹰、黄鼬、狐狸、狼等动物的数量不断增加,鼠害得到有效的控制,青海湖周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可以看出,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抵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就越强。
(4)由资料二:鼠害曾经是导致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后来鼠类的天敌如:鹰、黄鼬、狐狸、狼等动物的数量不断增加,鼠害得到有效的控制,可以看出,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多种多样的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例如:学习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并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加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列中;不乱扔垃圾,将垃圾进行分类,生活资源再回收利用;节约水电气,多用可再生能源等。
7.(2023•赤峰)西瓜是双子叶植物纲葫芦科西瓜属植物,深受大众喜爱。赤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沙地西瓜种植基地之一,有多年的种植历史,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沙质土壤条件、丰富的种植经验,相继培育出绿色西瓜、有机西瓜、无子西瓜、黄瓤西瓜等,产品十分畅销,甜透大江南北。
结合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1)上述资料中提到的最大分类等级是 。
(2)一个西瓜果实内含多枚种子是因为子房里含多个 ,种子的表面有种皮,可以保护里面的 ,剥开西瓜种子,发现它和花生种子一样,有 片子叶。
(3)图1表示西瓜植株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关系,cd段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
(4)给西瓜植株浇水过多会烂根,请解释原因 。
普通西瓜体细胞内有22条染色体。用秋水仙素(一种化学药剂)处理其幼苗,可以使普通西瓜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成为44条(作为母本),与22条染色体植株(作为父本)杂交,获得种子播种后种子萌发、生长,植株开花结果后就会收获无子西瓜。
图2代表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图3为普通西瓜的杂交过程,据图回答:
(5)无子西瓜的培育方式属于 (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图2母本卵细胞有 条染色体,杂交后得到的种子有 条染色体。
(6)西瓜果肉的红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西瓜果肉的颜色是由 控制的。
(7)据图3分析,果肉颜色 为隐性性状。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黄色果肉的基因组成是 ,图3子代红色果肉西瓜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 。
蓟马(图4)是一种西瓜害虫,其个体微小,身体和附肢分节,外骨骼质地较硬。为了减少蓟马对西瓜植株的危害,瓜农常在瓜园内放置涂有胶黏剂的蓝纸板诱捕蓟马。蓝色是最能吸引蓟马的颜色吗?某生物小组对此进行探究:
选择45cm×45cm的蓝色、红色、橙红色、绿色、褐色、银灰色、白色硬塑板各8张,均涂上胶黏剂;
在有蓟马病虫害的瓜地里将不同颜色的黏虫板随机放置并固定,测试时间为清晨4点至上午9点,记录每种颜色黏虫板上黏附的蓟马的总数量。
按上述步骤连续测试四天,获得如下数据:
请依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8)蓟马属于无脊椎动物中 动物,判断依据是 。
(9)实验中,选择涂有胶黏剂的硬塑板大小、数量、材质都相同的原因是 。
(10)将四天七种颜色黏虫板收集到的数据各取平均值后再进行比较,其目的是 。
(11)经数据统计分析, 色黏虫板上黏附蓟马数量最多,说明 。
【答案】(1)纲
(2)胚珠 胚 两
(3)可能二氧化碳浓度、水分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4)土壤中缺乏氧气,西瓜的根细胞进行厌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
(5)有性生殖 22 33
(6)基因
(7)黄色 aa 1/3
(8)节肢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9)控制单一变量
(10)减少实验误差
(11)蓝;蓝色是最能吸引蓟马的颜色
【解析】(1)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上述资料中提到的最大分类等级是纲,双子叶植物纲。
(2)胚珠发育成种子,西瓜中有多粒种子,是因为子房内含有多个胚珠;西瓜种子的表面有一层种皮,种皮可以保护里面幼嫩的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西瓜属于双子叶植物,有两片子叶,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
(3)cd段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不再增加的原因可能受二氧化碳浓度、水分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4)给西瓜植株浇水过多会烂根,土壤中缺乏氧气,西瓜的根细胞进行厌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
(5)无子西瓜的培育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母本的体细胞有44条染色体,则母本的卵细胞中有22条染色体。普通西瓜体细胞中的有22条染色体数,则父本的精子中有11条染色体,杂交后得到的种子有33条染色体。
(6)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因此,西瓜果肉的颜色这一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7)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根据图3可知,亲代都是红色的果肉,子代出现了黄色果肉,果肉黄色是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黄色果肉的基因组成是aa,a基因一定来自亲代,故亲代红色果肉的基因都是Aa,Aa×Aa→AA、Aa和aa三种情况,代红色果肉西瓜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3。
(8)蓟马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9)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因此该实验中为了控制单一变量,选择涂有胶黏剂的硬塑板大小、数量、材质都相同。
(10)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的误差,需要对实验设置重复组,或进行多次实验,取其平均值。因此,将四天七种颜色黏虫板收集到的数据各取平均值后再进行比较,其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
(11)通过表格数据可知:第4天蓝色黏虫板上黏附蓟马的数量为186,最多,说明蓝色是最能吸引蓟马的颜色。
8.(2023•湘潭)南岳衡山是湘中地区陆地森林面积较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请阅读下列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衡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素有“物种宝库”之称,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如黄腹角雉、大鲵、南方红豆杉、银杏等近100种动植物保护物种。
资料二:黄腹角雉是我国特有珍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食性广,属杂食性鸟类,喜食小虫子。苔藓、蕨类、山茶、交让木等植物的嫩叶、果实和种子,是典型的森林地栖型留鸟。天敌有青鼬、松鸦、豹猫等。一年产卵一窝,数量一般3~4枚,有时一年仅产1枚卵,繁殖成功率仅10%左右。
资料三:近年来,衡山自然保护区开展了“自然”“森林”“鸟类”等主题的科普宣教活动,采取种群动态监测、栖息地保护和放置人工鸟巢等措施后,黄腹角雉等珍稀鸟类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种群数量稳步增长。
(1)资料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其实质是 的多样性。
(2)根据资料二的描述,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黄腹角雉的食性和被捕食特性,这些捕食关系的形成是长期 的结果。你认为黄腹角雉处于灭绝边缘的原因可能是 。
(3)资料三中针对黄腹角雉筑巢能力差而采取的措施是 ,各地为了有效保护黄腹角雉、南方红豆杉等珍贵动植物物种,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其中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答案】(1)基因(遗传)
(2)自然选择 黄腹角雉产卵少且卵的繁殖成功率低
(3)放置人工鸟巢 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析】(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资料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其实质是基因(遗传)的多样性。
(2)根据资料二的描述,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黄腹角雉的食性和被捕食特性,是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淘汰,这些捕食关系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根据题意可知:黄腹角雉处于灭绝边缘的原因可能是黄腹角雉产卵少且卵的繁殖成功率低。
(3)资料三中针对黄腹角雉筑巢能力差而采取的措施是放置人工鸟巢,各地为了有效保护黄腹角雉、南方红豆杉等珍贵动植物物种,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其中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9.(2023•湖北)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上世纪因船只航行、过度捕捞、污水排放等原因,造成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下降,其中长江江豚(以下简称“江豚”)数量降至1012头,比大熊猫数量还少。位于湖北的长江天鹅洲故道,水质优良,是首个对江豚等珍稀水生动物进行迁地保护的保护区,喜食水草和虾的短颌鲚等小型杂食性鱼类资源丰富,为江豚提供了多种食物。在保护区内,经常人工投放鳙、鲢等大中型鱼类的幼鱼,作为江豚的补充食物,以促进其种群数量的快速恢复。目前,天鹅洲故道的江豚数量已从最初的5头上升至约160头,保护效果显著。同时,因环境适宜,鳙、鲢等大中型鱼类也得到快速繁殖。
资料二:2022年7月21日,在长江游弋了一亿五千万年的“中国淡水鱼之王”白鲟,被正式宣布灭绝。比白鲟幸运的是,中华鲟已实现人工保种,但要实现自然种群的恢复任重道远。
(1)上世纪由于船只航行、过度捕捞、污水排放等原因,造成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事实,说明了生物与环境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
(2)长江流域生物种类丰富多样,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 的多样性。长江中白鲟、江豚和虾的生活环境相似,但属于不同的类群,白鲟、江豚都属于 动物。
(3)某同学依据资料一构建了如图所示的部分食物网简图,图中短颌鲚与虾之间的关系是 。在此食物网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请写出图中能量传递效率最高的一条食物链: 。
【答案】(1)环境影响生物
(2)基因 脊椎
(3)捕食和竞争 江豚 水生植物→鲢鱼→江豚(或水生植物→短颌鲚→江豚)
【解析】(1)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和环境影响生物。上世纪由于船只航行、过度捕捞、污水排放等原因,这些属于环境因素,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所以应该是环境影响生物。
(2)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的实质就是基因多样性。长江流域生物种类丰富多样,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的动物为脊椎动物。白鲟、江豚体内具脊椎,都属于脊椎动物。
(3)图中短颌鲚以虾为食,短颌鲚和虾都以水生植物为食。所以短颌鲚与虾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生态系统中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在此食物网中江豚的消费级别最高,所以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江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征,因此食物链越短能量传递效率最高。图中能量传递效率最高的食物链有:水生植物→鲢鱼→江豚、水生植物→短颌鲚→江豚。
10.(2023•阳泉)
“昆虫旅馆”与传粉动物
请分析资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1)分析资料1可知,社会性蜜蜂具有 行为。而独居蜂则不具有此行为。
(2)你认为资料2中的实验可以说明什么? (一点即可)。
(3)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的中药“蜂子”其实就是蜜蜂的蛹,可见蜜蜂的变态发育类型同家蚕一样,属于 。在资料2所示实验中,发育成“蜂子”的是 。
(4)资料中提到的几种传粉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各异,让我们一起给它们分分类吧:
答:① (一点即可);② (一点即可)。
(5)请你谈谈人们为什么要建造“独居蜂旅馆”呢? (一点即可)。如果由你来为昆虫们建造一个“昆虫旅馆”,你会怎么做呢? (一点即可)。
【答案】(1)社会
(2)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完全变态发育 雌性幼虫
(4)①体内有无脊柱(或体温是否恒定) ②卵生或胎生(或是否哺乳)
(5)一是可以为独居蜂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有利于其生存和繁殖,从而更好地帮助植物传粉,二是可以保护独居蜂,进而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护生物多样性 观察某些昆虫巢穴的形态,用适宜的材料(如竹竿、芦苇的茎、小麦秸秆等天然管状材料)建造“昆虫旅馆”
【解析】(1)分析资料1可知,社会性蜜蜂具有社会行为,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
(2)资料2中的实验中,把雌性幼虫放在特殊蜂房里,持续喂食蜂王浆,该雌性幼虫发育成蜂王(有生育能力);而放在普通蜂房里的幼虫,先喂食蜂王浆,3天后再喂食花粉和花蜜,这部分雌性幼虫发育成了工蜂(无生育能力),因此可以说明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蜜蜂的变态发育类型同家蚕一样,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在资料2所示实验中,发育成“蜂子”的是雌性幼虫。
(4)蜜蜂、蜗牛等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无椎动物,蜂鸟和蝙蝠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所以①分类的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①也可以依据体温是否恒定分类,蜜蜂和蜗牛的体温不恒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蜂鸟、蝙蝠的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蜂鸟的生殖方式是卵生,蝙蝠的生殖方式是胎生和哺乳,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所以②分类的依据卵生或胎生(或是否哺乳)。
(5)人们要建造“独居蜂旅馆”的原因是独居蜂的传粉率比社会性蜜蜂高,而且其许多栖息环境已被破坏,“独居蜂旅馆”可以为独居蜂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有利于其生存和繁殖,从而更好地帮助植物传粉;还可以保护独居蜂,进而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护生物多样性。如果要为昆虫们建造一个“昆虫旅馆”,应该观察某些昆虫巢穴的形态,用适宜的材料(如竹竿、芦苇的茎、小麦秸秆等天然管状材料)建造“昆虫旅馆”。
11.(2023•云南)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常见的病毒性肺炎,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患者会有发烧、头痛、食欲减退等症状,每年的3~9月是该病的高发期。呼吸道合胞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以及飞沫、气溶胶传播。专家建议,平时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外出时戴好口罩;避免接触发烧或患病人群;家里勤通风,定期对儿童餐具、玩具进行擦拭、消毒;要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属于 。与细菌相比,该病毒 (填“有”或“没有”)细胞结构。
(2)健康人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3)从免疫的角度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侵入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一种抵抗该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做 ,由此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1)病原体 没有
(2)保护易感人群
(3)抗体
【解析】(1)引起传染病的病毒、细菌、真菌或寄生虫叫做病原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属于病原体。与细菌相比,该病毒没有结构。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健康人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3)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由此产生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从免疫的角度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侵入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一种抵抗该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由此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12.(2023•广东)2023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资料一:深海智能网箱养殖是我国的一种新兴养殖模式,在远离海岸线海域养殖石斑鱼、金鲳鱼和大黄鱼等名贵鱼种。单个网箱一般深20~40米、容积超6万立方米,年鱼产量可达1000吨。网箱利用水下摄像机、传感器、5G网络和北斗定位系统等设备建构了智能管理系统,采集水质及鱼群生长状况等数据并传送到信息控制中心,实现监测水质、自动调控投饵机投放饲料和清洗渔网等功能。
资料二:除大力推进深海智能网箱建设外,广东省还将充分发挥地理区位和经济优势,进一步建设“蓝色粮仓”,希望在约42万平方公里海域上“再造一个海上新广东”。
请回答:
(1)鱼类含有蛋白质、 、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物质,是重要的食物来源。 是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的最终产物,主要在 (填器官)被吸收。
(2)石斑鱼用 呼吸,通过 来游泳,在水质好、水流快的环境中养殖可达到“类野生”的品质。深海智能网箱中的水质、水温、藻类和小鱼虾等均会影响石斑鱼的生长,这些因素统称为 。
(3)根据资料一可推知,网箱的智能管理系统与反射弧的结构类似,其中水下摄像机和投饵机分别相当于反射弧结构中的 、 。
(4)广东省在建设“蓝色粮仓”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请你结合资料二分析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
【答案】(1)脂肪 氨基酸 小肠
(2)鳃 鳍 生态因素
(3)感受器 效应器
(4)广东省沿海城市多(或海岸线长)适合网箱养殖
【解析】(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鱼类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物质,是重要的食物来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胃内的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的最终产物,主要在小肠被吸收。
(2)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石斑鱼用鳃呼吸,通过鳍来游泳。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类型:包括生物因素和 非生物因素。深海智能网箱中的水质、水温、藻类和小鱼虾等均会影响石斑鱼的生长,这些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
(3)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根据资料一可推知,网箱的智能管理系统与反射弧的结构类似,其中水下摄像机和投饵机分别相当于反射弧结构中的感受器、效应器。
(4)广东省在建设“蓝色粮仓”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广东省沿海城市多、海岸线长等,适合网箱养殖。
13.(2023•孝感)央视纪录片《一条溪流的朋友圈》讲述了一条小溪在去往大海的路上,与无数生命相遇。以下为纪录片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1:蜗牛啃食海芋的叶片,饱餐之后,却落入蟾蜍口中。看似无关的三个生命,以这样的方式产生了联系。
资料2:盛开的禾雀花,吸引了一只倭花鼠,禾雀花的花瓣卷拢在一起,花蜜藏在花朵深处,倭花鼠想要得到花蜜,不得不探身进入花朵深处,沾上一身花粉。
资料3:每棵树都是一个高效的24小时工作的水泵。树根不停的吸取土壤中的水分,再由叶片蒸发到天空。
资料4:为了减重,鸟儿舍弃了牙齿,舍弃了膀胱……大自然的规则永恒而公平,鸟儿的牺牲换来了飞翔能力。
(1)这条溪流中所有的生物和无机环境构成了一个 。
(2)资料1中三种生物形成的食物链为: 。
(3)资料2中禾雀花的主要结构是 ,禾雀花经过 形成果实和种子。
(4)资料3中树根从土壤中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叶片的 (填生理活动)散失到环境中。
(5)资料4体现了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个鸟类适于飞行的结构特征: 。
(6)从生物分类的角度分析,以上资料中的蟾蜍、倭花鼠、鸟与蜗牛不同,前三者都属于 动物。
【答案】(1)生态系统
(2)海芋→蜗牛→蟾蜍
(3)雌蕊和雄蕊(花蕊) 传粉和受精
(4)成熟区(根毛区) 蒸腾作用
(5)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胸肌发达;有喙无齿(没有牙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没有膀胱。(任答一点均可)。
(6)脊椎
【解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因此这条溪流中所有的生物和无机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2)蜗牛啃食海芋的叶片,饱餐之后,却落入蟾蜍口中,故资料1中三种生物形成的食物链为:海芋→蜗牛→蟾蜍。
(3)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雌蕊和雄蕊),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构成;雄蕊由花丝和花药两部分构成。一朵花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要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
(4)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参与植物体的构成,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
(5)鸟类适于飞行的结构特征: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胸肌发达;有喙无齿(没有牙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等。
(6)蟾蜍、倭花鼠、鸟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蜗牛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14.(2023•临沂)人体健康受传染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及外部伤害的威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医疗措施是健康的重要保障。请分析下面的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是常见的胃肠道致病细菌,是目前发现唯一能在胃酸中生存的细菌,其会导致胃黏膜上皮损伤,进而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甚至导致胃癌。在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呈现明显的家庭聚集性传播现象,感染率高达40%~60%。
材料二: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常识(如图A、图B所示),对于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如果遇到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拨打“120”急救电话之后,应该马上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遇到外伤出血患者需及时止血。
材料三: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影响人们健康的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而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也常被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这种疾病,特别是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1)幽门螺旋杆菌进入胃后,寄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的黏膜层中,通过 方式繁殖。胃黏膜分泌的溶菌酶和胃酸,可杀死多种病菌,属于 免疫。感染者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时,一般使用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需要连续服药10~14天,两种疗法都需要使用抗生素。请你推测服药时间不宜超过14天的原因: 。
(2)分析材料一,为阻断幽门螺旋杆菌在家庭中传播,常采取餐具定时消毒,不与患者共用餐具等措施,这些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 。
(3)材料二中,实施心肺复苏时,图A所示甲、乙二人施救的先后顺序是 。若图B所示受伤部位b处有暗红色的血液缓缓流出,则加压或包扎点应在 处(填字母)。
(4)青少年的我们可以选择哪些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材料三中的“生活病”? (答出1条即可)。
【答案】(1)分裂 非特异性 长时间使用抗生素,细菌有可能会出现耐药现象。并且抗生素在使用过程当中,不但会消灭有害菌群,同时也会杀灭体内有益菌群,有可能导致身体内菌群出现失调的现象
(2)切断传播途径
(3)先乙后甲 c
(4)坚持锻炼身体,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1)幽门螺杆菌属于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依靠鞭毛运动,它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一分为二,繁殖速度快。人体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所以胃黏膜能分泌溶菌酶和胃酸,可杀死多种病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感染者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时,一般使用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需要连续服药10~14天,两种疗法都需要使用抗生素。原因是:长时间使用抗生素,细菌有可能会出现耐药现象。并且抗生素在使用过程当中,不但会消灭有害菌群,同时也会杀灭体内有益菌群,有可能导致身体内菌群出现失调的现象。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阻断幽门螺旋杆菌在家庭中传播,常采取餐具定时消毒,不与患者共用餐具等措施,这些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病人在生命垂危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心跳的现象,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的患者恢复呼吸。常用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图二所示的甲、乙两人施救的先后顺序应是先乙后甲。抢救有效的标志是: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脸色转为红润。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心脏,因此,正确的急救方法是在c远心端压迫止血。
(4)生活方式影响身体健康。如生活有规律,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生物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一日三餐按时就餐,既能满足营养物质的需要,又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肥胖或摄入不足而营养不良;还可以从心理上亲情方面,希望他们健康长寿;积极参与,制定家庭健康生活方式计划、备率,积极执行并督促、提醒家人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15.(2023•怀化)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2023年4月17日,福建平潭龙王头海滨浴场现“蓝眼泪”景观。在海面能看到一片蓝色的荧光,就像星辰掉进了大海。“蓝眼泪”涉及到的是一些个体微小、会发光的浮游生物,主要是夜光藻和海萤。“蓝眼泪”的出现与水温、气候、风向等因素都有关系。它虽然外表光鲜,但却是暗藏的“环境杀手”,夜光藻过量繁殖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
(1)海萤的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属于 (填“节肢”或“环节”)动物。
(2)“蓝眼泪”像萤火虫一样能够发光。萤火虫发光的能量来源于 。
A.太阳能
B.热能
C.细胞的呼吸作用
(3)荧光基因移植到植物体内,能使植物发光,说明基因能控制生物的 ,在此过程中应用的现代生物技术是 。
(4)夜光藻过量繁殖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答案】(1)节肢
(2)C
(3)性状 转基因技术
(4)自动调节
【解析】(1)结合分析可知,海萤的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符合节节肢动物特征,所以,海萤属于节肢动物。
(2)萤火虫发光是荧光素在催化下发生的一连串复杂生化反应,萤火虫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因此,董火虫发光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可见C正确。
(3)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荧光基因移植到植物体内,能使植物发光,说明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在此过程中应用的现代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4)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夜光藻过量繁殖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16.(2023•陕西)我国疆域辽阔,是世界上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如下表列举了我国部分生物类群的相关信息(资料来源:《生物地理学》,2014年版)。请据表回答问题:
(1)表中占世界种数百分比最高的植物类群,其命名依据是种子外无 包被。
(2)小秦想探究泥炭藓(苔藓植物)和陕西黄土保水能力的差异,在保证温度和光照等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设计了如下实验:
小秦进行了一次实验后,得出了实验结论:泥炭藓的保水能力比陕西黄土强。
①实验中采取的“相同”和“50毫升”等措施,目的是 。
②不考虑泥炭藓和陕西黄土的湿度差异,请你指出该实验的不足之处: 。
③经完善后,上述实验结论正确。根据实验结论,请你提出有利于家庭盆栽植物保水的小妙招: 。
(3)将表中的动物类群分为两类,昆虫为一类,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为一类。该分类依据是动物体内有无由脊椎骨组成的 。
(4)针对表中种数最少的动物类群,为了提高其数量,从水资源保护角度出发,我们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
(5)入侵我国的紫茎泽兰,生命力非常旺盛,能抑制其他物种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导致本地植物的衰退和消失,使农作物减产3%~18%。我们中学生在防止生物入侵方面能做些什么? 。
【答案】(1)果皮
(2)①控制单一变量 ②实验次数太少(或没有进行重复实验) ③在家庭盆栽的花盆中加入泥炭藓
(3)脊柱
(4)减少水资源污染、增加水域面积(合理即可)
(5)不随意放生非本地动物、树立防止生物入侵的意识、遵守防止生物入侵的法律法规(合理即可)
【解析】(1)表中占世界种数百分比最高的植物类群为裸子植物,其命名依据是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2)①对照实验除了实验变量不同以外,其它条件均需相同且适宜。实验中采取的“相同”和“50毫升”等措施,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②如果不考虑泥炭藓和陕西黄土的湿度差异,该实验的不足之处为实验次数太少(或没有进行重复实验)。
③由于实验结论为泥炭藓的保水能力比陕西黄土强,故有利于家庭盆栽植物保水的小妙招为在家庭盆栽的花盆中加入泥炭藓。
(3)根据动物体内有无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将表中昆虫为无脊椎动物,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为脊椎动物。
(4)表中种数最少的动物类群为两栖动物,为了提高其数量,从水资源保护角度出发,可采取减少水资源污染、增加水域面积等具体措施。
(5)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为防止生物入侵,我们中学生应该不随意放生非本地动物、树立防止生物入侵的意识、遵守防止生物入侵的法律法规等。
17.(2023•陕西)阅读下列资料,请回答问题。
资料一:秦岭河谷开阔、土壤肥沃、温度适宜和竹类资源丰富,为大熊猫提供了充尼的食物和生存空间,被称为大熊猫的“天然庇护所”。
资料二:湿地生态系统植物种类丰富,部分植物根中形成的充气空间(通气组织),可以保证根部在暂时和永久的淹水环境中获得足够的氧气,维持植物的正常生长。
资料三:在某陆地生态系统中,存在黄鼠和兔以植物为食,蛇以黄鼠为食,狼以黄鼠和兔为食,山狮以免、蛇和狼为食的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1)资料一中影响大熊猫生活的生态因素有土壤、温度和竹子等,其中竹子属于 因素。秦岭大熊猫和四川大熊猫在毛色等在性状上存在差异,其实质是生物多样性层次中的 多样性。
(2)资料二中,植物根中形成的“充气空间”,体现了生物 环境。
(3)请写出资料三中包含兔的任意一条食物链 。
【答案】(1)生物 基因(或遗传)
(2)适应
(3)植物→兔→山狮(或植物→兔→狼→山狮)
【解析】(1)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资料一中,影响秦岭大熊猫生活的生态因素有土壤、温度和竹子等,其中竹子属于生物因素。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秦岭大熊猫和四川大熊猫在毛色等性状上存在差异,其实质是生物多样性层次中基因(遗传)的多样性。
(2)资料二中,植物根为了适应湿地生态系统水分多,形成的“充气空间”,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
(3)资料三中包含兔的食物链有植物→兔→山狮、植物→兔→狼→山狮。
18.(2023•新疆)资料分析。
兔年说“兔”
今年是农历兔年,兔机敏驯良,寓意吉祥,深受人们喜爱。
《世界哺乳动物手册》中收录的兔形目动物有92种。鼠兔科的伊犁鼠兔是中国特有物种,仅分布在中国天山山脉的高寒山区。
分析以上资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伊犁鼠兔属于小型 动物,依据是 。
(2)伊犁鼠兔的毛色在夏季更为鲜艳或深暗,这种体色被称为 ,是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 的结果。
(3)除了伊犁鼠兔之外,新疆的雪兔、塔里木兔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据图分析,与塔里木兔共同特征更多的是 。
(4)你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提出的倡议是 。
【答案】( 1)哺乳 胎生、体表被毛
(2)保护色 自然选择
(3)雪兔
(4)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禁止偷猎等(合理即可)
【解析】(1)伊犁鼠兔体表被毛,胎生,属于哺乳动物。
(2)伊犁鼠兔的毛色在夏季更为鲜艳或深暗,冬季毛色浅淡,这种体色被称为保护色,与周围环境相适应,是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
(3)生物分类的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多,雪兔和塔里木兔同属兔属,所以雪兔与塔里木兔共同特征最多。
(4)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应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禁止偷猎等。
19.(2023•凉山州)请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2021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将保护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和80%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及其栖息地,这具有全球价值和国家象征。
资料二:大熊猫国家公园包括四川省岷山地区和邛崃山——大相岭地区、陕西省秦岭地区和甘肃省白水江地区,保护了全国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保护面积2.7134万平方公里,四川占了74.3%的面积。
资料三:凉山州被称为“第三纪生物的避难所和物种基因库”。在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川金丝猴、大熊猫、四川山鹧鹄、黑鹳、中华秋沙鸭等,珍稀植物有珙桐、桫椤、川滇冷杉等。
(1)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中,大熊猫、穿山甲、箭竹、珙桐、川滇冷杉、枯草杆菌等生物以及 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2)大熊猫国家公园有种子植物3446种,隶属于197科1007属,脊椎动物641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种类多样性,其实质是 的多样性,在种、科、属的三个等级分类单位中, 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少。
(3)四川山鹧鸪、血雉、黑鹳、中华秋沙鸭身体呈 型,能减小空气阻力,用 辅助肺呼吸,前肢成翼,体温恒定,这些特征都有利于它们在山林间飞行。
(4)国家公园中,有的混交林层峦叠嶂、风光旖旎、水量丰沛,混交林远比单纯林的自动 更强,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 ”之称。
(5)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 措施。
【答案】(1)非生物成分
(2)基因 同科
(3)流线 气囊
(4)调节能力 肺
(5)根本
【解析】(1)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中,大熊猫、穿山甲、箭竹、珙桐、川滇冷杉、枯草杆菌等生物以及非生物成分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2)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大熊猫国家公园有种子植物3446种,隶属于197科1007属,脊椎动物641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种类多样性,其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7各不同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差异越大,具有的共同特征就越少。所以在种、科、属的三个等级分类单位中,同科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少。
(3)四川山鹧鸪、血雉、黑鹳、中华秋沙鸭都属于鸟类。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能减小空气阻力、双重呼吸,用气囊辅助肺呼吸、前肢成翼,体温恒定,这些特征都有利于它们在山林间飞行。
(4)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就能更长时间地维持相对的稳定。国家公园中有的混交林层峦叠嶂、风光旖旎、水量丰沛,混交林远比单纯林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调节碳—氧平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20.(2023•威海)19世纪60年代,几十只欧洲兔子被放养到澳大利亚。因遍地青草,几乎没有天敌,繁殖能力超强的兔子在短短几十年内数量就是过了100亿只。兔子泛滥破坏了植被,导致一些本土食草动物,如小袋鼠、袋狸等几近灭绝。
阅读并分析上述资料,思考这一实例可以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兔子数量快速增长,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 的关系,为兔子快速繁殖提供了基本条件的生物因素是 。
(2)兔子泛滥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破坏了植被,这是因为兔子以植物为食,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 的角色;二是导致一些本土动物几近灭绝,这是因为兔子与小袋鼠、袋狸等是 关系。
(3)由此实例可知,一个新物种的进入可能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因为生态系统的 是有限的,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防范,避免打破当地生态系统的 。
【答案】(1)影响 青草
(2)消费者 竞争
(3)自动(自我)调节能力 平衡
【解析】(1)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兔子数量快速增长,这体现了环境影响了生物,兔子大量生长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这体现了生物影响了环境。因此,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青草为兔子快速繁殖提供了基本条件的生物因素。
(2)兔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以植物为食,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二是导致一些本土动物几近灭绝,这是因为兔子与小袋鼠、袋狸等是竞争关系。
(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由此实例可知,一个新物种的进入可能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因为生态系统的是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有限的,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防范,避免打破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21.(2023•青岛)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
(1)中国3万多种植物中,有药用价值的超过1万种。以下是银杏、海带、黄花蒿、满江红4种常见药用植物的分类表解。
①表解中的Ⅰ、Ⅱ处分别为 、 。
②满江红是表解中的B植物,其体内有能够固氮的蓝细菌,蓝细菌为满江红提供含氮物质,满江红为蓝细菌提供生存空间,二者是 关系。
③银杏是雌雄异株植物,借助风力传粉。其花粉的大小和重量应具有 的特点。
(2)以下是利用动物进行疾病防治的相关资料。
资料一:鲎(hòu)形似蟹,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为头胸部、腹部、剑尾三部分,头胸部的腹面有6对分节的附肢,如图是鲎的腹面。利用验血液制成的药物可用于毒素检测。
资料二: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在鲸和大象体内存在对抗癌症的基因,人类有望找到治疗癌症的新方法。欣喜的同时,科学家也有担忧——许多动物的生存现状堪忧,宝贵的线索正在消失。
①根据资料一可判断鲎应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动物,但鲎没有翅、不具备 的特征,因此不属于昆虫。
②资料二体现了 多样性的价值;请你结合资料二的信息,创作一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语—— 。
【答案】(1)①孢子 根茎叶
②共生
③小、轻盈
①节肢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②基因(遗传) 动物就是人类的明天,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合理即可)
【解析】(1)①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后代。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用孢子繁殖后代。银杏属于裸子植物,能产生种子,种子无果皮包被。黄花蒿属于被子植物,能产生种子,种子有果皮包被。故A为海带,B为满江红,C为银杏,D为黄花蒿。表解中的Ⅰ、Ⅱ处分别为孢子、根茎叶。
②满江红体内有能够固氮的蓝细菌,蓝细菌为满江红提供含氮物质,满江红为蓝细菌提供生存空间,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因此属于共生关系。
③风媒花特点:花朵小,没有艳丽的花冠和芳香的花蜜,花粉多而轻;柱头有分叉或黏液有利于风力传粉。故银杏是雌雄异株植物,借助风力传粉。其花粉的大小和重量应具有小、轻盈的特点。
(2)①根据资料一可以判断鲎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为头胸部、腹部、剑尾三部分,头胸部的腹面有6对分节的附肢,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但鲎没有翅、不具备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的特征,因此不属于昆虫。
②根据资料二可知,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在鲸和大象体内存在对抗癌症的基因,人类有望找到治疗癌症的新方法,故资料二体现了基因(遗传)多样性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语:动物就是人类的明天,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
22.(2023•聊城)近期不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二阳”病例,患病风险仍然存在。根据摘自2023年5月央广网的报道,请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无论是二次感染还是新变异株导致的感染……主要是无症状或轻型病例……关于“二阳”后免疫力是否降低的问题……不论是接种疫苗还是人体感染康复后,都会在一段时间内产生免疫,对后续病毒的侵袭带来相应的保护。但现在国内外也有相当多的研究表明,含病毒感染在内,有三次或以上的抗原刺激,会产生较好的保护效果……主要是那些没有感染,也没有完成免疫程序的人群,以及虽有感染但前期没有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这部分人群的抗原刺激不够数量,建议接下来要接种疫苗。
新冠疫苗接种有效性统计表
(1)新冠病毒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变种,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人们需接种疫苗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 。
(3)请结合图一解释“含病毒感染在内,有三次或以上的抗原刺激,会产生较好的保护效果”的原因是 。
(4)有人注射疫苗后拒绝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根据资料及表格信息分析,你认为拒戴口罩是否恰当? ,理由是 (答出一点即可)。
(5)疫苗不仅在预防传染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在预防和治疗癌症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如图2,从免疫的角度分析,图中的纳米疫苗属于 ,该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细胞,其发挥了监视、识别并清除癌细胞的功能。
【答案】(1)变异
(2)特异性免疫
(3)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
(4)否 疫苗的有效率不能达到100%
(5)抗原 淋巴
【解析】(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新冠病毒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变种,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接种的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疫苗相当于抗原。抗体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这是后天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3)从上表可知,大多数疫苗需要接种2次或3次,这样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
(4)从表中数据可知,疫苗的有效率不能达到100%,仍需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等。
(5)研究人员利用癌细胞制备纳米疫苗及引发小鼠免疫反应的过程,如图2所示。根据图2可知,纳米疫苗属于抗原,可以激活淋巴细胞,该细胞的作用是识别并清除癌细胞。
23.(2023•长沙)俗话说“行得正,坐得端”。但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脊柱异常弯曲)人数已超过500万,并且还在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脊柱侧弯已经继肥胖、近视之后,成为危害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疾病。
资料一:脊柱位于身体背部,由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和椎间盘等连接而成,是人体躯干的支架,椎骨内有椎孔,椎孔连成椎管,容纳脊髓。
资料二:儿童青少年由于频繁使用电子产品和长期伏案低头时的不良姿势,会使脊柱两侧肌肉受力不均衡,容易导致脊柱侧弯,而体育锻炼能减少脊柱侧弯的发生。
(1)从资料可知,脊柱是人体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其内的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能对某些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 到大脑。
(2)脊柱侧弯会影响儿童青少年脊柱的外形及功能,还会影响其它生理健康。如胸椎畸形会导致胸廓受到挤压,胸腔容积变小,从而影响 功能。
(3)“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儿童青少年除坚持科学的身体锻炼,保持正确的站、坐姿势外,还需适当增加 和维生素D的摄入,保证脊柱的健康发育。
(4)有人推测“脊柱侧弯人群往往也是近视的高发人群”。请设计探究方案验证这种观点(仅需写出科学方法和需要获取的证据)。 。
【答案】(1)运动 传导
(2)呼吸、循环、心肺
(3)钙
(4)通过调查,获取脊柱侧弯人群的近视率和非脊柱侧弯人群的近视率
【解析】(1)运动系统主要包括骨、关节和肌肉。脊柱位于身体背部,由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和椎间盘等连接而成,是人体躯干的支架,从资料可知,脊柱是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脊柱内有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能对某些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
(2)胸腔内有心脏和肺。胸椎畸形会导致胸廓受到挤压,胸腔容积变小,从而影响呼吸、循环、心肺功能。
(3)无机盐中含有的钙、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钙、磷代谢障碍和骨骼的病理变化所造成的,儿童时期如果缺乏钙盐,易患佝偻病,成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儿童青少年除坚持科学的身体锻炼,保持正确的站、坐姿势外,还需适当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保证脊柱的健康发育。
(4)有人推测“脊柱侧弯人群往往也是近视的高发人群”。可以通过调查,获取脊柱侧弯人群的近视率和非脊柱侧弯人群的近视率,来验证脊柱侧弯人群往往也是近视的高发人群这一观点。
24.(2023•营口)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辽宁省有海洋、森林、湿地、农田等多种生态系统。省内野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其中有哺乳类81种,鸟类383种,爬行类28种,两栖类16种,鱼类258种。
资料二: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示意图。
(1)资料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和 多样性。
(2)资料二中玉米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 者。作为完整的农田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的组成成分外,还应包括分解者和 。
(3)资料二中共有 条食物链。若蝗虫泛滥成灾,会导致该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无法恢复。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
(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答案】(1)生物种类(物种)
(2)生产 非生物部分
(3)4 自动(自我)调节
(4)生物圈
【解析】(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资料一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
(2)资料二中玉米是该农田生态系中的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植物本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作为完整的农田生态系统,图中的玉米是生产者,蝗虫等动物是消费者,除图中所示的组成成分外,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光照,温度,土壤等。
(3)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该食物中形成的食物链有玉米→鼠→蛇,玉米→麻雀→蛇,玉米→蝗虫→麻雀→蛇,玉米→蝗虫→蜘蛛→麻雀→蛇,资料二中共有4条食物链,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所以若蝗虫泛滥成灾,会导致该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无法恢复,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4)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约10千米,总共是大约20千米的范围。燕麦增产种植技术的调查报告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分析
1.绘制燕麦花模式图
2.记录燕麦种植的技术方法
紫花苜蓿为豆科植物,播种前技术员会将根瘤菌和肥料按比例配置与其种子搅拌。由于紫花苜蓿的幼苗不耐高温,等燕麦生长到中后期再套作紫花苜蓿。套作是指合理搭配种植各类农作物,以提高农作物的光合效率、水肥等资源利用效率。
1.甲图中燕麦花雌蕊柱头分枝呈羽毛状,伸到花被外面,有利于接受由 (填序号)散落的花粉。受精完成后,燕麦花柱和柱头凋落,仅④ 继续发育成燕麦的果实。
2.紫花苜蓿与其根瘤中的根瘤菌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做 。
3.研究发现,燕麦和紫花苜蓿的套作产量增长率较单作产量增长率明显提高。请尝试分析该种植的技术方法使这两种农作物都能增产的生物学原理 。
燕麦片所含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调查报告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分析
1.比较燕麦片、稻米和牛奶(每100克)中蛋白质和钙的含量。
食物名称
营养物质
燕麦片
稻米
牛奶
蛋白质(克)
15
7.8
3
钙(毫克)
186
8
104
2.制作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的模型(模式图)
利用一次性医用输液器和注射器制作人体血液流经小肠、骨骼肌和肺等器官的路径的模型。①~⑦输液管模拟血管,注射器模拟心脏的4个腔,流量控制器可以控制输液管内气体和液体的进出。(提示:注射器有足量空间,实验前推动活塞将注射器排空。)
1.由表可知,与牛奶相比燕麦片含有较多的 ,它是建造和修复人体的重要原料。这类物质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引发部分人群过敏,引起小肠绒毛萎缩,降低这些人对营养物质的 功能,从而出现腹泻、消瘦等症状。因此我们要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
2.由表可知,与稻米相比燕麦片含有较多钙。含钙无机盐由小肠绒毛腔内的毛细血管运往骨骼肌需经过输液管模拟的血管依次为⑤→ →②(请用箭头和序号表示)。吃燕麦食品有助于防治因缺钙而引发的骨骼肌痉挛。
3.若小组同学将注射器2吸取足量液体,来探究该模型的肺循环路径,在将注射器2中的液体推入输液管之前,至少应先关闭 (填数字)号流量控制器(实验前流量控制器是全部打开的)。
4.血液循环所运输的物质保证了组织细胞能不停地进行 (填生理活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选育品种牛的生物技术调查报告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分析
资料一:我国科研团队采集奶牛耳缘组织来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再通过核移植技术培育出能健康成长的“超级奶牛”,为选育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良种母牛和后备种公牛提供了优质资源。
资料二:我国科学家利用蒙古牛、三河牛等为育种素材,通过杂交创新和持续选育,培育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新品种华西牛。
资料三:科学家对某品种牛的毛色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品种牛有黑毛和褐毛两种,是由一对基因H、h控制的。为选育种牛,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组别
实验一
实验二
亲代
黑毛×褐毛
黑毛×黑毛
子代
全是黑毛
黑毛:褐毛=3:1
1.资料一中科研人员成功克隆“超级奶牛”的实例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 ,培育出的新个体与供核奶牛的性状非常相似。
2.资料二中“华西牛”新品种的培育是利用了 的多样性来改良牲畜品种。
3.通过资料三的杂交实验结果得出 是显性性状。实验一中子代黑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 。实验二的子代中出现黑毛纯种个体的概率是 ,通过人工选择将其中的种公牛筛选出继续杂交育种。
蓝色
红色
橙红色
绿色
褐色
银灰色
白色
第一天黏虫板上黏附蓟马的总数量/只
176
9
26
27
19
4
22
第二天黏虫板上黏附蓟马的总数量/只
183
13
32
27
23
2
17
第三天黏虫板上黏附蓟马的总数量/只
191
17
21
25
11
1
19
第四天黏虫板上黏附蓟马的总数量/只
186
15
24
21
9
3
21
资料1:自然界中的蜜蜂有社会性、独居性等类型。社会性蜜蜂群体中有蜂王、雄蜂和工蜂,且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独居蜂中的雌蜂与雄蜂交尾后。则独自筑巢、产卵、喂养幼虫,独居蜂的传粉率比社会性蜜蜂更高,除蜜蜂外。蝴蝶、蜂鸟、蜗牛、蝙蝠等动物也能传粉,这些传粉动物影响着全球35%的作物产量,但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独居蜂等传粉动物的许多栖息环境已被破坏。目前约三分之一的无脊椎传粉动物正面临灭绝的风险。
资料2:有生物学爱好者做过以下实验:
资料3:2022年12月14日,央视早间新闻介绍了哥斯达黎加某市中央公园里的“独居蜂旅馆”(如图)。
类群名称
种数(种)
占世界种数百分比(%)
苔藓植物
2200
12.72
裸子植物
约250
33.33
昆虫
51000
6.79
两栖动物
284
7.08
哺乳动物
581
13.39
伊犁鼠兔(Ochtna iliensis)栖息在高山裸岩区域,利用天然石隙群居,胎生,体表被毛,绒毛较多,夏季毛色棕黄或棕褐,冬季毛色浅淡。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天山冰川处于衰退状态,这对于伊犁鼠兔这类耐寒性动物会产生致命的影响。同时,因为生活环境的特点,它们形成了彼此分割的“孤岛生活状态”,由于种群数量过少,只能近亲交配,这也导致伊犁鼠兔幼崽反应迟钝、缓慢。
伊犁鼠兔的数量已经从1983年的约3000只,下降到了目前不足1000只,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已接近极危的边缘。
新冠疫苗类型
研发/制造
接种次数
有效性
灭活疫苗
国药中生(北京)
2针
79.34%
灭活疫苗
国药中生(武汉)
2针
72.51%
灭活疫苗
北京科兴中维
2针
91.25%
腺病毒载体疫苗
陈薇院士团队
1针
74.8%
重组蛋白疫苗
智飞生物
3针
97%
2024年会考生物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题型04 图表分析(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会考生物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题型04 图表分析(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题型04图表分析原卷版docx、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题型04图表分析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会考生物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题型03 实验探究(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会考生物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题型03 实验探究(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题型03实验探究原卷版docx、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题型03实验探究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会考生物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题型02 识图填空(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会考生物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题型02 识图填空(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题型02识图填空原卷版docx、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题型02识图填空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