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历史部编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第二单元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 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堂检测
展开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可知,本题的关键词为“西汉初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时间定位在西汉初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选项,“光武中兴”为汉朝后期,汉光武帝时期,与西汉初期不符合。C选项,“贞观之治”为唐朝前期,唐太宗在位时期。D选项“开元盛世”为唐朝,唐玄宗时期。A选项,“文景之治”,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故答案为A
2.汉武帝时,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每年定期巡视所部郡国。汉武帝此举是为了( )
A.分化王国力量 B.提升儒学地位 C.监察地方势力 D.拓展统治范围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武帝时,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每年定期巡视所部郡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此举是为了监察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A项分化王国力量的措施是颁布推恩令;B项提升儒学地位的措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项拓展统治范围的措施是北击匈奴。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项。
3.他一改王朝之初“无为而治”的政策,加强集权和对经济的控制,确立儒家学说的正统思想地位。他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炀帝 D.唐太宗
【答案】B
【解析】汉武帝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大一统王朝,如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和刺史制度,削弱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实行盐铁专卖,控制国家经济命脉;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与题意相符,故选B项。
4.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最早开辟丝绸之路的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叫丝绸之路,B项正确;其余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5.下列是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的地图,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海上交通的盛繁 B.中外交流的发展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丝织技术的进步
【答案】B
【解析】丝绸之路是汉武帝派张謇出使西域并沟通了欧亚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道路;玄奘西行遍访天竺名寺,带回大量佛经,为中国佛经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元朝时,海上交通发达,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三者均反映的是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故选B项。A项反映的是图3,过于片面,世界市场的形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D项与题干无关,故排除A.C.D项。
能力进阶
6.汉武帝分别设置《诗》《书》《易》《礼》《春秋》博士,让他们专心传经讲学,后来,博士又演变为国家学术教育机关的学官。这有利于( )
A.儒学地位提高 B.科举制度完善 C.人民负担减轻 D.经济管理强化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设置《诗》《书》《易》《礼》《春秋》博士”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在长安设立太学,置“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易》《礼》和《春秋》,推崇儒学,形成儒学独尊的局面,这些举措适应了大一统王朝的需要,故选A项;唐朝及以后朝代,对科举制度不断地完善,排除B项;题干没有体现出人民负担减轻,排除C项;题干内容与经济管理强化无关,排除D项。
7.西汉前期,币制十分混乱,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不便。而对这样的情况,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兴办太学 B.平抑物价 C.盐铁专卖 D.统一铸币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据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为了改变西汉前期币制混乱现象,汉武帝时期统一铸造五铢钱,即统一铸币。
8. “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又驮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到中原。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
A.巩固了国家统一 B.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C.促进了物种交流 D.改变了古代经济结构
【答案】C
【解析】据本题可知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国地区和西域物种尤其是农作物的交流,如茶叶、桃、梨、苜蓿、蚕豆等,促进了物种交流,C符合题意。巩固国家统一与题意无关故排除A;材料中没有体现对西域地区的管理管辖,排除B;古代经济结构为以小农经济为主,新作物的传入并没有影响小农经济的优势地位,排除D。故选C。
素养提升
明堂
材料一:西周的明堂是朝堂及太庙的美称。《礼记》等典籍记载,周公曾于明堂“朝诸侯”“祀文王”。《周礼》记载,西周明堂“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即长方形布局。春秋战国的阴阳五行家则将明堂设想为独立于朝堂、太庙之外的建筑,将其描绘为“亞”形布局。
材料二:汉武帝根据儒生的建议,尝试复原儒家经典中记载的明堂。汉代儒生提出,明堂为“亞”形布局,符合阴阳五行之数。东汉《白虎通义》载:“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汉代明堂都是独立建筑。目前发掘的汉长安城明堂遗址中心建筑即呈“亞”形。
9.阅读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复原的明堂与西周明堂的差异,并结合汉代思想背景,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6分)
【答案】(1)(6分)①西周明堂是朝堂及太庙的别称,汉代明堂是独立建筑。西周明堂呈长方形,汉代呈“亞”形。②汉代尊崇儒术。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并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因此,汉代在根据儒家经典复原明堂时,融合了阴阳五行思想。汉代明堂的建筑布局也体现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解析】(1)第一小问差异,将材料一“西周的明堂是朝堂及太庙的美称”与材料二“汉代明堂都是独立建筑”进行对比,可知西周明堂是朝堂及太庙的别称,汉代明堂是独立建筑;将材料一“西周明堂‘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即长方形布局”与材料二“目前发掘的汉长安城明堂遗址中心建筑即呈‘亞’形”对比,可知西周明堂呈长方形,汉代呈“亞”形。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汉代儒生提出,明堂为‘亞’形布局,符合阴阳五行之数”再结合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家思想,可知汉代尊崇儒术,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并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因此,汉代在根据儒家经典复原明堂时,融合了阴阳五行思想,汉代明堂的建筑布局也体现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及各诸侯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内容以诸侯、大夫的政治、军事活动为主。
《史记》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10.比较《史记》与《春秋》的不同之处。从“篇目举例”中任选两则,分别简述其反映的西汉社会状况
【解析】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一的表述可知二者的体例不同,《春秋》为编年体,《史记》为纪传体;根据材料一中《春秋》“记载了鲁国及各诸侯国二百余年的历史”而《史记》“记载了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得出记载的时间不同,根据材料一中信息得出二者记载的内容不同;第二小问状况,要结合材料中所列举的西汉的相关史实,选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如选择高祖本纪,可结合所学阐述西汉初期的政治和经济状况,选择儒林列传主要围绕儒家思想的发展进行论述。选择大宛列传主要涉及汉代与西域的往来情况,一定要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进行论述。
【答案】(1)不同:《春秋》为编年体;《史记》为纪传体。《春秋》记录了春秋时期二百余年的历史;《史记》记载了从上古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春秋》主要关注诸侯等社会上层的政治、军事活动;《史记》还关往了商业活动、水利工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者、商人、少数民族等群体的历史。
状况:高祖本纪:记载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生平。西汉建国初,刘邦在经济上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恢复;在政治上推行都国并行制,以维护其统治。
儒林列传:记较重要儒家学者的事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国家正统思想。
大宛列传:记载汉朝通西域的历史。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贸易发展。
《史记》体例
篇目举例
本纪(帝王活动及重大事件)
高祖(刘邦)本纪
表(大事年表、世系表等)
建元以来王子侯者(汉武帝时封侯的诸侯王子弟)年表
书(重要制度变迁)
河渠(水利工程)书、平准(工商业)书
世家(诸侯等有重大影响人物的事迹)
楚元王(汉高祖之弟,封地为楚国)世家、陈丞相世家
列传(各阶层重要人物、周边政权的历史)
吴王濞列传、儒林(重要儒家学者)列传、司马相如列传、货殖(商人)列传、匈奴列传、大宛(在今中亚地区)列传
历史中国历史第10课 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练习: 这是一份历史中国历史<a href="/ls/tb_c403730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0课 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练习</a>,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下列各项中,符合元朝历史的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历史部编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第4课 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中职历史部编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a href="/ls/tb_c403730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4课 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当堂达标检测题</a>,共4页。
部编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第二单元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 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a href="/ls/tb_c403730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 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练习</a>,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