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讲通练透】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源解密(全国通用)
【讲练通透】专题11 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最新高考地理题源解密(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讲练通透】专题11 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最新高考地理题源解密(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1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原卷版docx、专题11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命题专家命制高考试题时绝非凭空杜撰,必有命题的原始模型(“题根”)和命题着力点(“题眼”),对“题根”与“题眼”进行深入的探求与拓展可构造出高考母题。
命题人拿来千变万化为难你们的历年真题,本质上也是从这有限的母题中衍生出来的。母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专题十一 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目录:
2023年真题展现
真题呈现
真题解密
近年真题对比
典型真题回顾
三年考情分析
名校模拟探源
核心考点速记
1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福建卷4-5题)
俄罗斯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其主要以开发自然资源与发展国际贸易为主,其他产业相对薄弱。在资金和劳动力过多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缓慢,这种现象称为“资源诅咒效应”。目前俄罗斯的油气大量由国外进口,现研究新的技术设备开采油气。俄罗斯北冰洋附近某地区大力发展能源开发利用,其第三产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下图是俄罗斯产业人口比例图。根据材料并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指出下图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对应的产业类型
A.①第一产业 ②第二产业B.②第一产业 ③第三产业
C.③第二产业 ③第三产业D.①第一产业 ③第二产业
2.中俄近年来成功开展冰上丝绸之路,其首先应解决俄罗斯油气行业的问题是 ( )
A.技术方面的支持B.解决环境污染
C.产业支撑不足D.缓解劳动力短缺
【命题意图】根据不同产业活动有不同的区位条件、地域产业结构差异等基础知识,提高在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并解决问题。
【命题方向】通过图示俄罗斯产业人口比例,判断出产业结构特点,从而分析出经济的发展形式,正对不足进行改进,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
【得分要点】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农业: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条件优越的地方;矿业: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工业:更注重社会经济条件;服务业:消费水平高,消费人群密集的地区。
2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北京卷19题)
1. 1944年,摄影师萨尔出生于巴西东南部一个1500平方千米的农庄,农庄一半属于大西洋森林。图(左)示意大西洋森林的分布,图(右)是2001年和2019年萨尔家族农庄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东南沿岸森林保护区动植物种类丰富,众多水生生物中有巴西特有的鱼类。这里有大面积森林、湿地、群岛、海滩、河流及其入海口,茂密的红树林覆盖岛屿和河口。
(1)简述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条件。
在过去五个世纪里、大西洋森林被大规模开发,出现了起源于染料木贸易点的里约热内卢、兴起于皮拉蒂尔村庄的圣保罗等城市。森林面积持续减少。20世纪40年代初。萨尔的父亲购置土地。和其他许多农民一样。砍掉树木。种植牧草、咖啡、大豆和甘蔗等。
(2)概括大西洋森林面积持续减少的人为原因。
20世纪90年代,萨尔夫妇开始经营农庄。1999年他们筹集10万棵树苗,招募工人,志在把毫无生机的土地还原成儿时的模样,到2019年已植树200万棵。与此同时,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形成“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通过人工造林,大约7000平方千米森林得以恢复。
(3)阐述与2001年相比。2019年农庄土壤的变化。并指出建立“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的必要性。
【命题意图】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命题方向】本题以大西洋森林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条件、大西洋森林面积持续减少的人为原因、建立“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的必要性等相关内容。
【得分要点】①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植被、河流、土壤等方面分析。
②大西洋森林面积持续减少的人为原因主要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交通、市场等方面分析。
③与2001年相比,2019年农庄土壤的变化主要从土壤厚度、水分、肥力等方面分析;建立“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的必要性主要从森林保护、经验共享、生态修复、环境检测等方面分析。
3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甲卷13题、14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蚀粗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其过程如图左所示,某科研小组通过比较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构建了风蚀粗化指数。该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量越高。图右显示青藏高原南部(针对风蚀)采样点粗化指数的分布。
(1)说明风蚀粗化过程中地表松散层风蚀强度的变化。
(2)指出图右所示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3)分析耕作对风蚀和风蚀粗化指数的影响。
(4)提出图右所示区域因地制宜的风蚀防治措施。
【命题意图】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命题方向】本题以青藏高原上风蚀退化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风蚀强度的变化、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耕作对风蚀和风蚀粗化指数的影响、因地制宜的风蚀防治措施等相关内容。
【得分要点】①随着风力侵蚀作用逐渐带走地表松散层的细小颗粒物,粗颗粒物增加,造成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差异变大,表层粗颗粒物含量不断变大,其风力启动速度变大,不易遭受风力侵蚀,故侵蚀强度逐渐减弱。
②人为平整土地的行为造成耕作层表层和深层颗粒物较为均匀,风蚀粗化指数变小。
③青藏高原风力侵蚀作用增强首先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有关,重要的是人类活动的加剧,如超载放牧、城镇化及土地利用、工业旅游业的发展等。
2.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甘肃省平凉市养牛历史悠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当地将迁入新居农户腾退的窑洞改造成牛舍,专门养殖地方优良品种平凉红牛。窑洞养牛(下图)不仅实现了废弃窑洞的资源化利用和农户增收,而且具有旅游开发前景。某地理研学小组为设计与窑洞养牛相关的旅游产品,计划开展调研活动。
简述该小组需要调查的内容。
【命题意图】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方向】本题以甘肃省平凉市养牛产业为背景,创设“窑洞养牛"的研学情境,涉及旅游地理的相关知识点,将德智体美劳教育的引导与旅游地理知识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得分要点】产业发展所需的条件,首先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然后利用好各种社会经济条件,在保护环境条件下,形成可持续发展。
4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乙卷44题)
1.(10分)【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城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摘自习近平在黄河流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18日)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地理知识,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提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合理化建议。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命题方向】本大题以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区域环境问题及对策、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内容。
【得分要点】“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合理化建议应从黄河不同河段优势条件及存在问题两方面因地制宜分析。做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5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海南卷7-8题)
气候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一些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因全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而受到不利影响,他们的碳排放总量和人均量都很小,但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级济受到的影响很大。据此完成1-2题。
1.以下区域中,此类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 )
A.欧洲西部 B.南太平洋C.南美洲中部D.中亚地区
2.为减缓上述不利影响,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A.禁止发达国家碳交易B.加大区城间产业转移力度
C.加强碳减排国际合作D.鼓励发展中国家大量移民
【命题意图】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命题方向】主要考查了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知识。
【得分要点】①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为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减少;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产量有可能增加;海平面上升,会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②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主要从温室气体的排放、沿海地区防护堤坝的建设、农作物的品种、气候环境、政府手段等方面分析。
(2022·浙江·高考真题)将养殖场废弃物和农田秸秆等处理生成甲烷,并通过内燃发电机组进行发电,是生物质天然气利用的重要方式,既可发电还为农田提供优质肥料。下图为该项目实施示意图。完成1-2题。
1.影响该项目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 B.交通C.市场D.劳动力
2.处理后的沼渣、沼液施用于农田,会( )
A.减少土壤有机碳含量B.减弱土壤通气性
C.改变土壤养分循环状况D.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
(2021·浙江·高考真题)下表为2019年全国及四大地区人口增长幅度(与2012年相比)、三次产业结构统计表。完成下面3-4题。
3. 甲是(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4.四大地区中( )
A.主导丁地区发展的因素是高科技
B.人口增幅最大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
C.吸纳外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丙、甲、丁、乙
D.乙、丙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以重型工业为主
(2021·湖北·高考真题)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量大,降低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是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下图示意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5-7题。
5.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差异表现为( )
A.东西差异大于南北差异B.东高西低
C.南北变化大于东西变化D.北高南低
6.影响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能源消费结构②国内生产总值③能源利用技术④地区人口总量
A.①② B.①③C.②③D.③④
7.为实现我国碳减排目标,下列区域差异化减排措施合理的是( )
①东部地区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②西部地区加强环境监管,合理推进产业布局
③北方地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逐步降低高消耗、高排放产业比例
④南方地区大力开发太阳能,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浙江·高考真题)随着“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不断提高。下表为2019年中部四个省发展状况部分数据。完成下面8-9题。
8.中部地区承接的产业类型,主要为( )
①资金密集型②技术密集型③劳动密集型④资源密集型
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
9.关于中部四个省承接产业转移比较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江西省经济水平高B.湖北省第二产业产值高
C.山西省农业基础好D.河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
10.(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士矿产资源贫乏,经济发达。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技术先进。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下图示意瑞士的地形。
(1)说明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非农产业。
(2)分析瑞士主要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的原因。
(3)指出瑞士发展金融业的自身优势因素。
(4)简述瑞士经济发展特点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
近年高考地理中区域发展最主要是考查前面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考察方向为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及提出产业未来发展的措施。其次就是本章专题所考查的区域的协调发展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主要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共同进步。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要合理,促进整体的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主要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出发,达到长久的高质量的发展。考题更加结合社会现实,更加灵活,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与运用的能力。
(2022·北京房山·统考二模)河南焦作是全国著名的“百年煤城”和老工业基地。煤炭资源枯竭后,焦作推动工业多元化,形成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铝工业、煤盐联合化工、能源和食品六大支柱产业,同时发展山水旅游,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读图,完成1-2题。
1.焦作市煤炭资源枯竭后,产业转型初期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是( )
A.土地资源短缺 B.技术工人缺乏
C.交通设施落后 D.能源供应紧张
2.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借鉴的“焦作经验”有( )
①引进资金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②利用人力优势,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③依据优势资源,培育新型主导产业④依托山水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A.①② 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河北·统考模拟预测)水力侵蚀是危害最大、影响最广的世界环境问题之一,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东北地区、南方红壤区等地区。下图示意我国主要水力侵蚀区分布。据此完成3-5题。
3.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力侵蚀严重,主要是因为( )
①降水强度大②森林覆盖率低③土壤抗侵蚀能力弱④过度砍伐和放牧
A.①② B.②④C.①③D.③④
4.我国东北地区水力侵蚀的主要影响是( )
A.降低地形坡度 B.耕地变薄变硬
C.加剧土壤沙化 D.发育地下暗河
5.黄土高原地区减轻水力侵蚀的合理措施是( )
A.修建水平梯田 B.设置草方格沙障
C.发展立体农业 D.利用耐盐绿肥改良土壤
(2023·河北唐山·统考模拟预测)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我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长江经济带的引领者,是我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下图示意长三角城市群发规划。据此完成6-8题。
6.长三角城市群( )
A.包括4个省市的全部范围B.杭州是唯一二级城市
C.南京市辐射带动能力最强D.沿江发展带城市最多
7.长三角城市群中4条发展带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沿线交通运输水平B.辐射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C.提高长三角城镇化水平D.加大农业科学技术推广
8.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定位最合理的是( )
A.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B.华东地区高端制造业中心
C.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前沿阵地D.统筹城乡发展的改革试验区
(2023·江苏盐城·统考三模)读“2017-2019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图”,据此完成9-11题。
9.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布( )
A.高效率区-地势最为平坦B.较高效率区-集中在苏中
C.低效率区-土地盐碱化严重D.中等效率区-文化底蕴深厚
10.苏州高质量发展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基础好 B.大城市辐射C.土地价格高D.水资源丰富
11.提升苏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的有效措施( )
A.控制人口数量,压缩用地规模B.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土地质量
C.发展生态农业,节约水土资源D.强化区际联系,协调产业发展
(2023·河南郑州·统考三模)20世纪80年代,每逢周末,上海的长途汽车站、火车站会出现不少赶往江浙地区的工程师。他们一般星期六晚上去,星期日晚上回,帮助当地乡镇企业解决各种生产问题,这一批人当时被称为星期日工程师。现今,上海星期日工程师的影响逐渐扩展到我国中西部地区,群体已不局限于工程师。据此完成12-13题。
12.早期,星期日工程师现象体现出上海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主要是( )
A.资金支持 B.产业扩散C.人才辐射D.市场共享
13.上海星期日工程师对我国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帮扶显著的产业可能是( )
A.批发零售 B.人工智能C.集成电路D.医疗卫生
14.(2023·河南南阳·南阳中学校考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伊兹密尔是爱琴海地区最大的城市,拥有发达的港口和铁路网络,是土耳其重要出口港,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伊兹密尔分布着肥沃的平原和河谷,大面积种植无花果、葡萄、柑橘、石榴、向日葵等作物,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伊兹密尔依托港口优势,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动国际贸易发展。
材料二希腊和土耳其这两个有着宿怨的邻国于2022年10月10日正式开通首条“友谊航线”轮渡服务,渡轮往返于希腊塞萨洛尼基港和土耳其伊兹密尔港(下图),在两国间运载乘客和货物——这艘渡轮最多可载948名乘客和300辆车。下图为伊兹密尔地理位置示意图。
(1)从“一带一路”倡议建设角度,简述伊兹密尔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简析伊兹密尔种植水果的有利气候条件。
(3)指出“友谊航线”的开通对加强希腊、土耳其两国联系的重要意义。
(4)推测伊兹密尔积极推动国际贸易发展可采取的合理措施。
15.(2022·北京房山·统考二模)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甘肃省东部的庄浪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用30多年时间,将全县万亩荒山坡地改造成了90多万亩的梯田,在实践中,庄浪人摸索出“山顶乔灌戴帽,山湾梯田缠腰,梗坝牧草锁边,沟台果树围裙,沟底坝库穿靴”的生态梯田模式(如图)。
庄浪县气候:年平均气温8.4℃;年降水量482mm;1月平均气温-5℃;6~8月平均气温19.1℃;全年无气温高于35℃的天数;苹果最适宜区条件:年平均气温8-12℃;年降水量560-750mm;1月气温不低于-14℃;6~8月平均气温15-18℃;全年气温高于35℃天数少于6天
(1)说出庄浪县过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说明生态梯田模式中“戴帽”“缠腰”“穿靴”措施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虽然荒山变成了良田,庄浪县也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但到2013年庄浪县仍属于特困县,贫困发生率为26.76%。为了实现脱贫,庄浪县向周边县市了解到的主要扶贫项目有:
①引入优质苹果品种,规模化种植;②建立扶贫车间,生产当地特色文化产品。
(2)请你为庄浪县选择一个扶贫项目,并阐述理由。
一、环境问题的类型及表现
环境问题包括: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
二、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
1.城市和乡村
城市以环境污染为主(原因: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过分集中);
乡村以生态破坏为主(原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以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为主(原因:人均资源消耗量和污染排放量高);
发展中国家以生态破坏为主(原因:掠夺式开发、快速工业化);
三、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内涵
1.生态可持续发展
是基础。他强调发展要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2.经济可持续发展
是条件。它强调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要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
3.社会可持续发展
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五、区域的整体性
1.区域要素
2.要素相互作用
区域内各类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得区域具有整体性,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
3.认识区域整体性
区域的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为每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
六、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1.区域差异:
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地理位置差异、自然条件差异、发展水平差异、文化习俗差异)
2.区域关联:
区域差异是区域关联的基础。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促进
3.区域关联的影响
地区
全国
甲
乙
丙
丁
人口增长幅度(%)
3.4
-1.7
4.5
2.6
4.2
三次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7.2
13.2
4.6
8.2
11.0
第二产业
39.1
34.4
38.9
41.8
37.9
第三产业
53.7
52.4
56.5
50.0
51.1
指标
河南
湖北
江西
山西
人口(万人)
9640
5927
4666
3729
人均GDP(万元/人)
5.6
7.7
5.3
4.6
三次产业结构
8.5:43.5:48.0
8.3:41.7:50.0
8.3:44.2:47.5
4.8:43.8:51.4
公平性原则
①同代人之间;②代际之间;③人类生存与其他物种生存的公平性;
④各国有权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
持续性原则
①面对有限的地球面积和有限的地球承载力,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②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等。
共同性原则
①地方性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的整体协调;②许多跨国界的全球性问题必须进行全球合作;③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讲练通透】专题14 旅游地理-最新高考地理题源解密(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4旅游地理原卷版docx、专题14旅游地理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讲练通透】专题13 环境保护-最新高考地理题源解密(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3环境保护原卷版docx、专题13环境保护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讲练通透】专题07 乡村和城镇-最新高考地理题源解密(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7乡村和城镇原卷版docx、专题07乡村和城镇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