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安徽省安庆市22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 语文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安徽省安庆市22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 语文试题(含解析)01
    安徽省安庆市22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 语文试题(含解析)02
    安徽省安庆市22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 语文试题(含解析)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安庆市22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 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22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 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9页。

    (满分: 150分 时间: 150分钟)
    温馨提示:
    1.你现在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相信你定能在150分钟内完成所有答题。
    2.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3.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及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用心观万物,万物皆有情。有如韩愈《晚春》中的“① ,惟解漫天作雪飞”的寂寞轻舞;也有如王维《竹里馆》中的“深林人不知,② ”的知心陪伴。
    (2)故园难舍:有的人,他乡闻笛夜难眠,那是李白“③ ,④ ”的情愁(《春夜洛城闻笛》);有的人,遥望故园泪沾襟,那是岑参“⑤ ,⑥ ”的凝噎(《逢入京使》);有的人,替父从军,荣归故里,那是木兰“⑦ ,送儿还故乡”的憧憬,也是木兰“爷娘闻女来,⑧ 。阿姊闻妹来,⑨ 。小弟闻姊来,⑩ ”的相聚 (《木兰诗》) 。
    2.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七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带给我们很多的感动。在《邓稼先》里,我们感动于邓稼先鲜为人知的坚守;在《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我们感动于闻一多气冲斗牛的无畏;在《黄河颂》下,我们感动于黄河万丈狂lán( )的澎拜;在《土地的誓言》里,我们感动于曹汉文chì( )热如火的乡情;在《老王》中,我们感动于先生勇于反省的愧怍; A 。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鲜( ) 为人知 气冲斗( ) 牛 万丈狂lán ( ) chì ( ) 热
    (2)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是“ ”,应改为“ ”。
    (3)“愧怍”的意思是: 。
    (4)结合语境,请仿照前面排比句在A处续写一句话。
    续写:
    3.近期某校七年级开展了“关注两会动态,培养家国情怀”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国家篇】
    【材料一】
    A.拥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能否强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而教育就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与主阵地,对于人才培养来说,核心抓手与最大变量是教师。从“四有”好老师到“大先生”、再到教育家精神,“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素养内涵不断具体、明晰、丰富,也赋予了新时代人民教师更为崇高的使命。
    【材料二】
    中国教育的变化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1.1%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7%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1.8%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0.2%
    (1)材料一中,A处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2)从材料二的图表中,你得到了什么结论?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城市篇】
    【材料三】
    全国政协代表田静建议把“非遗”融入学校美育课程体系,因为“非遗”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镌刻着独特的审美模式、彰显出了民族的美学追求。而近年来,安庆市就已经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文化强市。坚持活化利用历史建筑,重装升级后的“前言后记”安庆劝业场店,被评为全民阅读大会最美书店;安庆博物馆荣获“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英王府等10余处历史建筑重新布展、免费开放;实施精品剧目创作行动,启动实施安徽安庆“四季有戏”黄梅戏展演百千万工程。
    (3)家乡安庆的“非遗”文化让我辈自豪,请你挑选一个最为熟悉的家乡“非遗”并为它点赞,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社区篇】
    为民社居委为留守儿童之家举办了读书日活动,本期所读作品是《骆驼祥子》。
    (4)请根据细节描写,准确填写出相应的人物名称。
    ① ② ③
    (5)从整本书看,祥子的形象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用两三句话加以概括。
    二、阅读(55 分)
    【一】(23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乡村红麻地
    孙守名
    ①我从蜿蜒、清幽的田间小路吹着响亮的口哨在母亲的视野中消失的时候,她正站在我家那两亩多红麻地的顶头,凝视着渐趋模糊的我的背影。那时,一望无际的红麻苗儿早已钻出地面,叶片舒展后,正借着甘甜的雨水的滋润,夙兴夜寐地滋生疯长。
    ②在一个晨光曦微的早晨,我【甲】地告诉神情忧郁的母亲,作为一个已经长大的男子汉,我要出门远行。其实,我只不过是去六十里外的县城读书。那时,我把读书看成是件神圣无比而又奇妙的事情,【A】一夜之间,身体里仿佛被注入了新鲜血液,心儿竞鼓荡成苍茫大海中片片风帆。汪汪吠叫的小黑狗,踱着碎步觅食的油鸡,仰着脖颈傲慢地迈进门槛的白鹅,从我眼中早已像云朵般消散得无影无踪。望着影壁墙上斑驳的细碎的阳光,我只想让憧憬和向往再多飞一会。
    ③我在翠绿的红麻长到齐腰深的时候重新回到生我养我的村庄,那是因为连续几夜的梦中全是母亲神情忧郁的眼神。在半夜醒来摸着湿透了一角的枕巾后,我发誓第二天必须乘车回到家乡。我思念那些像潮水一样漫过梦境的一切,乡间的小路,绿意盎然的红麻,涨满清水的池塘,夕阳下的老牛,归巢的鸟雀,夏夜里二胡忧伤的曲调,院中枯干的枣树,缺了一角的水缸,还有倚着门框【乙】儿子的神情忧郁的母亲。
    ④【B】不知何时,正在红麻地忙活的母亲看到了我,她慌乱地从地里站起来,扔掉手里的铲子,快步朝我奔来。有一种久违的委屈闪电般传上我的心头,鼻子一酸,我竟流下了眼泪。扑进母亲的怀抱,我泣不成声。天地间,瞬间风止云遏。从那时起,我忽然间意识到,村庄连着母亲,母亲就是我心魂中的故乡;有母亲在的地方,就是我真正生死相依的归宿。
    ⑤三年后,在一株株一人多高的红麻被父亲砍倒、母亲抡着小铁锤砸破麻头的时候,我打点好行囊重新离开了家乡。这一次,我似乎比上一次走得还要遥远。当我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满口子曰诗云时,母亲正戴着破旧的手套匆匆忙忙地把一株株红麻的叶子捋下来;当李清照、徐志摩、托尔斯泰神秘地闯入我的世界时,母亲正站在齐膝深的水塘里把沤好的红麻漂洗得雪白雪白;当我和着优美高雅的弦律听着催人泪下的曲子时,母亲正拖着疲惫的身体一次又一次走近锅头灶台。有那么一天,神情忧郁的母亲突然间就想我了,她央人带着从家乡乘坐一辆破旧的公共汽车颠簸了两个多小时匆匆赶来,手提袋里装着六枚煮熟的鸡蛋。母亲站在离我一米左右的距离,一言不发,眼里【丙】了泪花。说了三句话,她就不断地催促恋恋不舍的我赶紧回校,生怕耽误了我的学习。后来才听母亲说,那时她只为看我一眼!
    ⑥二十年前的那一片又一片的红麻地,藏满了我无数的梦想。我曾不止一次地穿过水渠沿着田埂用温暖的双手抚摸着那些柔嫩的红麻苗儿;待到成片的红麻高过我头顶的时候,我几乎白天黑夜与它们比着以饱满的热情不断地成长;红麻成熟时节,望着田间地头忙碌的乡亲乡邻,漫无边际的润心润肺的甜蜜顺着脸颊流淌。母亲的忙碌总是从红麻的播种开始,一直到雪白的麻皮陆陆续续被过了秤卖出去为止。其间,汗水浇灌着土地,希望萌生于田间,微笑只在梦里。她知道,梦里有她日思夜想的儿子,她的儿子在远方,有远方就有希望。
    ⑦岁月是位苍颜老者,他淡褪了记忆,湮没了沧桑,颓圮了青山绿水。那一望无际的碧绿的红麻地随着母亲的苍老,几经变迁已然埋藏在漫天的繁密星河之中。曾经生长过红麻和记忆的黝黑的土地间,那些让人伤怀的魂牵梦绕的日子,还会在脑海的沟沟壑壑间重现吗?
    ⑧我不经意间问过母亲,是否还记得村东那一片连着一片的红麻地。母亲浑浊的眼神间突然亮光一闪,那久违的忧郁的眼神又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一瞬间,我的心【丁】收紧,泪水盈满了眼眶。母亲啊,我亲爱的母亲,您哪里知道,这时的你才是儿子心中的神啊!也许,那一刻,她又想起多年前顺着乡间小路消失在她视线中的儿子的模糊的身影!
    ⑨红麻地,我只能夜夜把你镶嵌在甜蜜的梦里。有你的日子,母亲把无穷无尽的爱倾注在儿子的身上;没你的岁月,儿子将一生一世的祝福装满一只小小的枕头,让神情忧郁的母亲枕着它入眠。
    (选自《华夏散文》,有删节)
    4.在文章的【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相应的词语,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
    A.郑重 凝望 落满 陡然B.沉重 凝望 噙满 忽然
    C.郑重 守望 噙满 陡然D.沉重 守望 落满 忽然
    5.请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A】一夜之间,身体里仿佛被注入了新鲜血液,心儿竟鼓荡成苍茫大海中片片风帆。(从修辞角度)
    【B】不知何时,正在红麻地忙活的母亲看到了我,她慌乱地从地里站起来,扔掉手里的铲子,快步朝我奔来。(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6.文中多次写母亲“神情忧郁”,联系文本,揣摩“我”眼中母亲忧郁的原因。
    7.请简要分析文章以“乡村红麻地”为标题的作用。
    8.冰心说:“母亲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请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16分)
    喜鹊
    高亚平
    ①喜鹊可以说是关中农村最常见的鸟类了,尤其是靠近秦岭北麓这一带的乡间,人家房前屋后的大树上,乡野沟渠坎畔的树枝间,多有喜鹊的影子。喜鹊的样子很喜庆,圆圆的脑袋,尖尖的喙,胖胖的身躯,长长的尾巴,羽毛黑、白、蓝、紫色均有,可以说是人见人爱。而乡人们最喜欢的,是它喳喳的叫声,他们认为那是一种吉祥的声音。“喜鹊喳喳叫,客人就来到”,在我们村里,这是人们最爱说的一句话。
    ②我也很喜欢喜鹊,缘由有二。一是我自小生活在乡下,喜鹊多见,见的多了,就如乡邻一样熟悉了,熟悉了便心生欢喜。二是觉得这种鸟好看,叫起来也好听,不像麻雀,整天一群一群的。聚集在人家屋檐前,叽叽喳喳,吵得人心烦,有时还糟害庄稼,惹人不待见;也不像猫头鹰,叫起来声音尖利刺耳,如锐器在石板上划过。
    ③记忆里,喜鹊在春天和冬天最常见,夏天见到的似乎不太多。这也许是夏天草木茂盛,喜鹊的行踪不易被发现的原因吧。春天,在故乡的原野上常能见到喜鹊。它们一只两只的在麦田中蹦跳,头一点一点的,看上去很好玩;或者一边喳喳地叫着,从这棵树上缓缓地飞到那棵树上,尾羽划出优美的弧线。这个季节,喜鹊的巢也比较好找,多在高大的白杨树上。行走在乡野上,偶一抬头,你便会看到一个个巨大的喜鹊巢,安然地蹲踞在高杨大柳的树梢间,好像一件件艺术品。天空是纯净的,蔚蓝的,不染一丝儿杂尘,这时也许有风,那巢便随了风轻轻摇晃。
    ④虽然摇晃,却不用担心巢会被风刮下来,因为喜鹊是筑巢的高手。我在乡间生活了多年,见过好多鸟儿的巢,燕子的,麻雀的,斑鸠的……我以为,都不及喜鹊的巢筑得漂亮、结实。麻雀就乱乱的一团草,囫囵弄一个小窝。有时,它们甚至连这样简易的巢也不筑,就直接栖息在人家的屋檐下,或者树丛中。燕子的巢固然精致,但也是筑在人家的屋梁上,而且喜用旧巢,既没有喜鹊巢大,也没有喜鹊巢好看。至于斑鸠巢,多筑在大树主干一两丈高的斜枝处,不但潦草,也极不安全。少年时期,我就不止一次看见,村童爬上树去掏斑鸠窝,惊得斑鸠绕着树乱飞。而喜鹊就无此之虞,它们的巢多在大树的顶端,村童爬不上去;就是爬上去了,也因树梢枝干太细,孩子们怕折断树枝,跌落在地,而不敢贸然爬上顶端去掏喜鹊窝。更何况,村里的大人还禁止小孩爬到树上掏喜鹊窝。因此,喜鹊在故乡多见,就是极自然的事了。
    ⑤春夏季节,喜鹊忙碌着筑巢、生蛋、育雏,而到了秋天,喜鹊似乎悠闲了一些。这个季节,雏鹊已长大,不用再哺育,田间又多的是食物,它们不用费太多的力气,就可以吃饱。吃饱了的喜鹊就在田野上,或者在人家房前屋后的大树上鸣叫、嬉戏。只有到了冬天,因为缺少食物,又加之天气太冷,它们才显得呆滞一些,似乎没有春夏秋三季活跃。而冬天见到的喜鹊,多数时候都是在觅食。
    ⑥喜鹊喜逐人居,这种现象,我是早就知道的。过去,在家乡的那段年月里,我也常见到。不过,近二十年来,在平原上、川地里,我见到喜鹊的次数似乎变少了。有时候偶尔见到,也常常是一只两只的,没有成群的。而那喜鹊的巢,也似乎比记忆中小了些,望过去约有篮球般大小,孤零零地架在半大树的树梢间。去年冬天,我去秦岭沣峪口游玩,在红草河边,竟然意外地碰到了一大群喜鹊。它们叫着、闹着,在一块山地里蹦跳着,边跳边啄食。那份悠然,令我神往。我当时激动了半天,还专门停下匆匆的脚步,静静地观看了一阵子。
    ⑦那一刻,我的心似乎又回到了熟悉的故乡,回到了遥远的童年。恍惚间,我看见慈祥的奶奶拿了一张喜鹊登梅的大红窗花,正往窗格上贴。而窗外,则是一地的白雪,一树的琼枝。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9.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喜鹊”为题,仅是介绍了文章的写作对象。
    B.因为喜鹊“喳喳的叫声”寓意着吉祥,所以深受家乡人们的喜爱。
    C.虽然喜鹊是筑巢的高手,但是它们的巢筑得不安全。
    D.文章末段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描绘童年时在故乡与奶奶一起生活的情景。
    10.文章围绕“喜鹊”,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11.第②段中写到了麻雀和猫头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2.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的作用。
    虽然摇晃,却不用担心巢会被风刮下来,因为喜鹊是筑巢的高手。
    13.请品味第⑥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为其做一个简单的批注。
    它们叫着,闹着,在一块山地里蹦跳着,边跳边啄食。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归田录》)
    【乙】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选自《宋史》)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春秋期时的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技艺。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4.请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标一处)
    坐 客 罔 不 叹 服
    15.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陈康肃公善射 善: (2)康肃忿然曰 忿然:
    (3)及守荆南回 及: (4)碎其金鱼 碎:
    1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17.请找出【甲】【乙】两文中陈尧咨的共同点,并结合文中具体内容简要概括。
    三、写作(55分,卷面5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平常的日子里,我们常会因为遇见,而让自己内心的那份美好生光。因为遇见《山海经》,保姆阿长的爱心就生了光;因为遇见鲁肃,大将吕蒙的勤奋就生了光;因为遇见陆定一,瑶民母亲的淳朴就生了光……
    亲爱的孩子,你内心的那份美好因何而生光呢?
    请以“因为遇见你”为题,联系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写一篇记叙文。
    (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但要文体明确。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4)不少于600字,字迹工整,书写清楚。
    细节描写
    人物
    “你当我怕谁是怎着?你打算怎样? 你要是不愿意听我的, 我正没工夫跟你费唾沫玩! 说翻了的话, 我会堵着你的宅门骂三天三夜!”

    有结婚的, 他替人家打着旗伞;有出殡的, 他替人家举着花圈挽联;他不喜,也不哭。

    圆脸,眉眼长得很匀调, 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可是结结实实的并不难看。上唇很短,无论是要生气,还是要笑,就先张了唇, 露出些很白而齐整的牙来。

    1. 杨花榆荚无才思 明月来相照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愿驰千里足 出郭相扶将 当户理红妆 磨刀霍霍向猪羊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
    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考查名句默写。本题中的“榆荚、袖、霍”等字词容易写错。
    2.(1) xiǎn dǒu 澜 炽
    (2) 澎拜 澎湃
    (3)惭愧
    (4)示例:在《台阶》中,我们感动于父辈无怨无悔的执着。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鲜为人知(xiǎn wéi rén zhī):很少有人知道。
    气冲斗牛(qì chōng dǒu ni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万丈狂澜(wàn zhàng kuáng lán):比喻事物从无到有。
    炽热(chì rè):非常热。
    (2)本题考查字形。
    澎拜——澎湃:形容波浪猛烈的发出巨大声响的撞击或指声势、气势等浩大雄伟,引申为冲击。
    (3)本题考查解释词语。
    愧怍:指惭愧;羞愧。引申为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
    (4)本题考查续写。
    仿写句子要与例句格式相同,言之成理即可。按照“在+作品+中,我们感动于+人物+品质”的格式拟写。
    示例:在《阿长与<山海经>》中,我们感动于长妈妈淳朴善良的真情。
    3.(1)把“能否”去掉,或在“拥有”前加“能否”(“是否”)。
    (2)示例:①中国教育的基础教育普及率较高。
    ②中国教育正在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发展。
    (3)示例:我想为家乡的黄梅戏点赞。因为曲中有生活,亦有情怀,这里养育了京剧鼻祖程长庚,流播过“南戏”的余韵,搬演过“传奇”的故事。
    (4) 虎妞 祥子 小福子
    (5)前后形象变化:从一个老实、健壮、坚忍、自尊要强的“骆驼”,变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原因:祥子的悲剧,是由他的个性弱点造成的,更是他所处社会压迫的结果。
    【详解】(1)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结合A处画线句子“拥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能否强盛的重要指标”分析,句子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可删去“能否”或在“拥有”前面加上“能否”。
    (2)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材料内容。
    结合材料二的“中国教育的变化”的图表可知,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是91.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是95.7%,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是91.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60.2%;据此得出结论:中国教育的基础教育普及率较高;中国教育正在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发展。
    (3)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与运用。要求为一个最为熟悉的安庆“非遗”点赞,并说明点赞理由。
    示例:我为家乡的痘姆陶器点赞。因为痘姆陶器制陶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痘姆陶器的造型奇特、做工考究,是我们安庆的骄傲!
    (4)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结合“你当我怕谁是怎着?你打算怎样? 你要是不愿意听我的, 我正没工夫跟你费唾沫玩! 说翻了的话, 我会堵着你的宅门骂三天三夜!”可知,这个人物是虎妞。虎妞是车厂厂主刘四的女儿。她外貌特征为虎头虎脑,性格大胆泼辣;
    结合“有结婚的, 他替人家打着旗伞;有出殡的, 他替人家举着花圈挽联;他不喜,也不哭”可知,这个人物是祥子。最初他是憨厚能干、坚韧好强、以劳动为本分、不愿过苟且偷生的生活的青年,后来变成了懒惰、行尸走肉、狡猾、吃喝嫖赌的人;
    结合“圆脸,眉眼长得很匀调, 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可是结结实实的并不难看。上唇很短,无论是要生气,还是要笑,就先张了唇, 露出些很白而齐整的牙来”可知,这个人物是小福子。小福子美丽、年轻、要强、勤俭、善良、倔强、有同情心,她的死是继虎妞难产而死后给祥子的又一次的打击,也是压死祥子希望的最后一根稻草。小福子的死使祥子由一位淳朴、正直、善良、能吃苦的青年最终变为懒惰、麻木的行尸走肉、“社会病胎里的产儿”。
    (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与概括内容。
    结合原著《骆驼祥子》可知,祥子来自农村,是个破产的青年农民,勤劳、纯朴、善良,保留着农村哺育他、教养他的一切,却再也不愿意回农村去了。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是祥子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刚拉半年,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 当祥子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好景不长,因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至此,他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了。再加上他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连遭生活的打击,祥子开始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不再像从前一样以拉车为自豪,他厌恶拉车,厌恶劳作。 被生活捉弄的祥子开始游戏生活, 吃喝嫖赌。为了喝酒,祥子到处骗钱,堕落为“城市垃圾”。最后,靠给人干红白喜事做杂工维持生计。祥子由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底层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据此可知,祥子起初:憨厚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 后来: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甘堕落。究其原因是他的个性弱点造成的,更是黑暗的旧社会对淳朴善良的劳动者所进行的剥削、压迫的结果。
    4.C 5.A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心儿比作风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的心情愉快,表达了“我”对未来读书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之情。
    B动作和神态描写,运用了“慌乱”和“看、站、扔、奔”等动词,形象准确地写出了母亲看到我时的意外和惊喜的样子,表明了母亲对“我”的深切思念之情。 6.①孩子已经长大,要离开母亲,母亲内心不舍。②乡村贫瘠,随时不能供孩子读书,母亲内心焦虑。③孩子离家太久,很难相聚,母亲内心思念。④生活劳苦,无法停歇,母亲内心担忧。⑤母亲对过往生活以及故土的怀念。 7.内容上,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乡村;结构上,以乡村红麻地为线索,使文章结构完整紧凑;主旨上,暗示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我”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母亲辛苦付出的感恩之情。 8.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文中的母亲把无穷无尽的爱倾注在儿子的身上,尽管一生辛劳,却从不抱怨,这样的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
    【解析】4.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甲处:“郑重”指严肃认真,不轻率,通常用于表达对待某事或某人的认真态度。“沉重”则多指心情或气氛压抑、沉重,强调一种负面的情感状态。在文中,作者即将离家远行,向母亲表达自己的决定,这一决定对作者来说意义重大,因此使用“郑重”更为恰当,能够体现作者对这次远行的认真态度和对母亲的尊重。
    乙处:“凝望”指目不转睛地看,通常用于表达专注、深情的注视。“守望”则含有守候和期望的意味,强调等待和思念的情感。在文中,母亲倚着门框,神情忧郁,她在等待儿子的归来。这里用“守望”更为贴切,因为它不仅描绘了母亲等待儿子的情景,还传达了母亲对儿子的思念和期待之情。
    丙处:“落满”通常指某物上布满了另一物,如落满灰尘,强调一种覆盖的状态。“噙满”则专指眼中充满了泪水,即将溢出,用于形容感动或激动时的情感状态。在文中,描述母亲眼中含着泪花,用“噙满”更为合适,因为它能够准确地表达母亲眼中充满泪水的情感,突出母亲内心的激动和感动。
    丁处:“陡然”表示突然、猛然,强调情感或状态变化的突然性。“忽然”也指突然,但相比之下更侧重于出乎意料。在文中,描述作者突然之间感到心收紧,泪水盈满眼眶,用“陡然”更为贴切,因为它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作者情感变化的突然性,强调了这一瞬间作者内心的强烈感受。
    故选C。
    5.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A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里把“我”的心情比作苍茫大海中的片片风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未来读书生活的期待和愉悦心情。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原本抽象的心情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我”内心的澎湃与激动。同时,这一比喻也表达了“我”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之情,突显出读书在“我”心中的神圣与奇妙。
    B句: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其中,“慌乱”这一神态描写,准确捕捉了母亲在看到“我”时意外和惊喜的情感反应。而“看、站、扔、奔”等一系列连贯的动作描写,则生动地再现了母亲在看到“我”后迅速做出反应的情景,使得母亲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些描写不仅形象准确地展现了母亲看到我时的样子,更深入地揭示了母亲对“我”的深切思念之情,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母子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在文章的第①段,当“我”告诉母亲“我要到县城读书去”时,母亲的神情立刻变得忧郁起来。这表明,孩子已经长大,即将开始新的生活阶段,而母亲对于孩子的离开内心充满了不舍和忧虑。因此,母亲忧郁的原因之一是孩子即将离家,她担心孩子在外的生活,也舍不得与孩子分别。
    在文章第②段中,提到了“村子里的孩子都读不起书”,而“我”能够读书的机会也来之不易。这暗示了乡村的经济条件有限,供孩子读书对于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母亲深知这一点,因此她内心充满了对孩子未来能否继续读书的担忧和焦虑。
    在文章第④段中,当“我”再次回到家乡时,母亲看到“我”时表现出了意外的惊喜。这也说明,由于长时间的分离,母亲对“我”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因此,母亲忧郁的原因之三是长时间的分离和难以相聚的思念之情。
    文章还通过描写母亲在田间劳作的情景,展现了母亲生活的艰辛和劳苦。母亲不仅要面对乡村的贫困,还要承担起繁重的农活。这种生活的压力和劳累也让母亲内心充满了担忧和忧郁。
    同时,母亲的神情忧郁也可能源于对过往生活以及故土的怀念。文章在描绘母亲的同时,也展现了乡村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的艰辛。母亲可能怀念着过去的日子,尽管那些日子并不富裕,但有着熟悉的人和事,有着深厚的情感纽带。而现在,随着孩子的长大和离开,这些回忆和故土的情感也变得更加珍贵和难以割舍。
    7.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
    从内容方面来看,“乡村红麻地”明确指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背景。在文章第②段中,作者提到“村外,是一片片红麻地”,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广阔的乡村景象。而在第④段中,“我”再次回到家乡,看到“红麻地依旧,郁郁葱葱”,这样的描述不仅使我们对乡村红麻地有了更加生动的视觉印象,也让我们感受到乡村的宁静和纯朴。母亲在红麻地里的辛勤劳作,以及“我”对红麻地的情感记忆,都成为了文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乡村红麻地”作为标题,准确地反映了故事发生的地点背景,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从结构方面来看,“乡村红麻地”起到了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在文章的开头部分,作者就提到了离开乡村时的回望,看到了“一片片红麻地”,这为后文埋下了伏笔。随着故事的推进,红麻地作为故事发生的重要场所,不断出现在文章中。在第④段中,“我”回到家乡,首先看到的就是“依旧郁郁葱葱的红麻地”,这一描写将“我”与乡村、与母亲的情感重新连接起来。通过“乡村红麻地”这一线索,文章的各个部分得以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而紧凑的叙事结构。
    从主旨方面来看,“乡村红麻地”作为标题,也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在文章中,红麻地不仅是乡村的象征,更是母亲辛勤劳动和无私付出的见证。通过描绘红麻地的美丽与生机,作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红麻地也见证了母亲为了家庭、为了孩子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在文章最后一段中,“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达到了高潮,这种感激之情正是基于对乡村红麻地所承载的母爱的深刻理解。因此,“乡村红麻地”作为标题,不仅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也深化了文章的情感表达。
    8.本题考查理解句子。
    从文本内容来看,文章中的母亲形象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文中多次提到母亲在红麻地中劳作的场景,以及她看到儿子回家时的惊喜和激动。母亲的爱并不因为儿子的成就或身份而有所改变,也不求任何回报。即使生活再苦再累,她也从未向儿子抱怨或要求什么。这种纯粹、无私的爱,正是冰心所说的“不附带任何条件”的母爱。
    同时,母亲的爱是伟大而深沉的。文中提到,儿子即将离家读书时,母亲虽然内心充满了不舍和担忧,但她还是选择支持和鼓励儿子。她深知读书对于儿子未来的重要性,因此愿意承受一切艰辛和付出,只为了让儿子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这种为了子女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是母爱的伟大之处。
    再联系到生活实践,我们每个人都能深切地感受到母亲的爱。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母亲总是那个无条件支持我们、关心我们的人。她不会因为我们的成就而骄傲自满,也不会因为我们的失败而苛责我们。她只是默默地付出,无私地奉献,只希望我们能够过得更好。
    9.B 10.喜鹊深受人们喜爱;喜鹊是筑巢的高手;喜鹊的生活习性。 11.运用对比手法,把麻雀、猫头鹰和喜鹊作比较,突出喜鹊好看、叫声好听、受人待见的特点,表达了“我”对喜鹊的喜爱。 12.这一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既承接上文对喜鹊巢穴的介绍,又领起下文对其他鸟儿巢穴的介绍,突出了喜鹊是筑巢的高手。 13.示例:拟人,形象生动地突出喜鹊的自在悠然,表达我对喜鹊的喜爱以及见到喜鹊的激动心情。
    【分析】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艺术特色。
    A.文章不仅以喜鹊为写作对象,通过描绘喜鹊的形象、习性和与人的关系,更深入地抒发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之情,以及通过喜鹊引发的对故乡和童年的怀念之情。因此,该项的说法不正确;
    C.在文章第④段中,作者明确指出喜鹊是筑巢的高手,并且它们的巢既漂亮又结实,村童因为担心折断树枝而不敢贸然爬上顶端去掏喜鹊窝。这说明喜鹊的巢是筑得很安全的。因此,该项的说法与文章内容相悖;
    D.虽然文章末段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童年的怀念,但文中并未明确描绘与奶奶一起生活的具体情景。因此,该项的表述过于具体,与文章内容不完全一致;
    故选B。
    10.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根据第①“喜鹊可以说是关中农村最常见的鸟类了,……可以说是人见人爱。而乡人们最喜欢的,是它喳喳的叫声,他们认为那是一种吉祥的声音。“喜鹊喳喳叫,客人就来到”,在我们村里,这是人们最爱说的一句话”,第②段“我也很喜欢喜鹊,缘由有二。一是我自小生活在乡下,喜鹊多见,见的多了,就如乡邻一样熟悉了。熟悉了便心生欢喜……”可以概括为:喜鹊深受人们喜爱。
    根据第③段“这个季节,喜鹊的巢也比较好找,多在高大的白杨树上。行走在乡野上,偶一抬头,你便会看到一个个巨大的喜鹊巢,安然地蹲踞在高杨大柳的树梢间,好像一件件艺术品”,第④段“虽然摇晃,却不用担心巢会被风刮下来,因为喜鹊是筑巢的高手。……而喜鹊就无此之虞,它们的巢多在大树的顶端,村童爬不上去;就是爬上去了,也因树梢枝干太细,孩子们怕折断树枝,跌落在地,而不敢贸然爬上顶端去掏喜鹊窝。更何况,村里的大人还禁止小孩爬到树上掏喜鹊窝”可以概括为:喜鹊是筑巢的高手。
    根据第⑤段“春夏季节,喜鹊忙碌着筑巢、生蛋、育雏,……而冬天见到的喜鹊,多数时候都是在觅食”,第⑥段“喜鹊喜逐人居,……它们叫着,闹着,在一块山地里蹦跳着,边跳边啄食”可知,这两段介绍了喜鹊的生活习性。
    11.本题考查写作手法。
    根据第②段“我也很喜欢喜鹊……觉得这种鸟好看,叫起来也好听,不像麻雀,整天一群一群的。聚集在人家屋檐前,叽叽喳喳,吵得人心烦,有时还糟害庄稼,惹人不待见;也不像猫头鹰,叫起来声音尖利刺耳,如锐器在石板上划过”可知,这一段主要描写我喜爱喜鹊的原因。原因之一就是“好看,叫起来也好听”。为了突出它的这一个特点,作者用麻雀和猫头鹰和它作对比,“麻雀的叫声不好听,糟害庄稼惹人烦”;“猫头鹰的叫声尖利刺耳”。在对比中突出作者对喜鹊的喜爱。
    12.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
    根据上文第③段末尾一句“这时也许有风,那巢便随了风轻轻摇晃”,下文第④段“我在乡间生活了多年,见过好多鸟儿的巢,燕子的,麻雀的,斑鸠的……我以为,都不及喜鹊的巢筑得漂亮、结实”可知,这句话处在上下文的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及承接上文对喜鹊巢穴的介绍,又领起下文对其他鸟儿巢穴的介绍,从而在对比中突出喜鹊是筑巢的高手。
    1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这句话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喜鹊在山地里的活泼和欢乐。句子中的“叫着、闹着”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喜鹊人性化的特质,使读者仿佛能够听到它们的欢叫声,感受到它们的热闹和兴奋。这种描写方式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也让喜鹊的形象更加鲜活和立体。
    “在一块山地里蹦跳着,边跳边啄食”进一步展现了喜鹊的活泼好动和对食物的热爱。通过“蹦跳着”这一动作描写,我们可以想象到喜鹊在山地里欢快跳跃的场景,而“边跳边啄食”则揭示了它们觅食的专注和乐趣。这样的描写不仅丰富了文章的画面感,也让读者对喜鹊的生活习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示例:这句话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喜鹊在山地间欢快跳跃、觅食的生动场景。通过“蹦跳着”和“边跳边啄食”等动作描写,让读者仿佛亲眼见到了喜鹊活泼可爱的模样,感受到了它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不仅突出了喜鹊的自在与活力,也表达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之情,以及见到喜鹊时的激动与喜悦。
    14.坐客/罔不叹服 15. 擅长 气愤的样子 到,等到 使……破碎 16.(1)(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2)我每次用射箭来取乐,在坐的人没有不惊叹佩服的。 17.①技艺高超。两文中都写他善射。②骄傲自满。两文中都有对自己技艺的卖弄。
    【解析】14.本题考查划分朗读节奏。
    句意:在座的客人没有一个不赞叹佩服的。“坐客”是主语,“罔不叹服”是谓语,应在“坐客”后停顿。
    据此可断句:坐客/罔不叹服。
    15.本题考查解释文言实词。
    (1)句意: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善:擅长。
    (2)句意:陈尧咨气愤地说。忿然:气愤的样子。
    (3)句意:到了戍守荆南回来的时候。及:到,等到。
    (4)句意:击碎了他身上佩戴的金鱼佩饰。碎:使动用法,使……破碎。
    16.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
    (1)发矢:射箭。但:只。颔:点头。
    (2)以:把。为:作为。乐:娱乐。坐客:在坐的人。罔:无,没有。
    1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甲文中明确提到:“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这句话直接指出了陈尧咨射箭技艺的高超,无人能及。而在乙文中,也描述他“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进一步证明了他的技艺非凡。这两段文字都直接证明了陈尧咨在射箭技艺上的高超水平。
    甲文中,陈尧咨对于自己的射箭技艺极为自负,当卖油翁对他的技艺表示出淡淡的赞赏时,他反而忿然说:“尔安敢轻吾射!”这种对他人评价的强烈反应,显示出他的骄傲自满。而在乙文中,陈尧咨在向母亲描述自己掌管郡务时,更多的是强调自己射箭技艺的精湛,以及宾客们的叹服,这也透露出他对自己的技艺过于自满,甚至有些炫耀的意味。
    【点睛】参考译文:
    【甲】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乙】陈尧咨擅长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看做神人,他常常号称自己为“小由基”。到了戍守荆南回来的时候,他的母亲冯夫人问:“你掌管郡城有什么特殊的政令?”尧咨回答说:“荆南是要塞之地,白天有宴会,我每次都把射箭作为娱乐,在座的客人没有一个不赞叹佩服的。“他的母亲说:“你父亲教导你用忠孝来辅佐国家政事,现在你不把精力放在实施仁政教化却专擅个人射箭的技能,这难道是你父亲的志向么?”用棒子打了他,击碎了他身上佩戴的金鱼佩饰。
    18.例文:
    因为遇见你
    因为遇见你,才有了美好的回忆。因为遇见你,我收获了至真友情。
    初次见你,是在家门口的院子里。你一身白裙,脸上带着微笑,对我说“嗨”。院子里的蝉在不停地鸣叫,树叶被风吹落,我拉起你的手,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孩一起嬉笑着向前走去,心里感到无比快乐与温暖。第一次与你的遇见,便让友谊的小溪开始潺潺细流。
    记得那天,我们在一起傻乎乎地捉蝉、捕蜻蜓。院子里到处是声声蝉鸣,仿佛在演奏乐曲。我们背靠着背,全神贯注地听着声响,我支起耳朵,突然扑了过去,用手笼住蝉儿,欢天喜地。可当我一松开手,却什么也没有,沾得一手的鲜红——擦伤了手。我“哇”的大哭起来,蝉没捉到,却伤了手。你轻轻把我拉了起来,用手捧着我的手,没有丝毫责怪之色,反而笑了起来。你的眼眸如一潭清澈的泉水,深邃如一口深不见底的井,友爱的光芒直达我心。“别哭了!这一点小伤算什么,坚强起来,乐观一点嘛!”我望着你,费力地站了起来,脸上挂着爽朗的笑。因为遇见你,让我变得乐观坚强。
    记得吗?我们相伴的第三年,一次考试,我只得了一点儿分数,你也是。我们在教室里无声地静默着,我用手抓着试卷,眼泪在上面激起了层层“涟漪”。你只是用手托着下巴,眼睛瞅着窗外的蓝天。“人生不就像是琴键吗?起起伏伏,可它被按下去,会弹得更高,发出动听的声响,我们也要做琴键,下次冲到巅峰!”我呆住了,擦干了眼泪,心里回响着你坚强有力的话语,重燃希望。你转过头,一脸温暖的笑。因为遇见你,让我懂得学习的真理。
    从初次相遇到现在我们相知、相伴,你如同星子划过夜空,照亮我的心扉,让我明白许多道理。因为遇见你,便不舍再离去;因为遇见你,才有了更优秀的自己。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1.审题立意。“遇见”即碰到,“遇见”的可以是某个人,可以是某件物,可以是某种情感,可以是某一风景……“你”,一定是一个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的具体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可以现实中的,也可以是想象中的。只要是对自己产生了正面的影响,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对象均可写入文中。人世间有许多种遇见:如伯牙与钟子期的遇见,造就了高山流水的绝世传唱;诸葛亮与刘备的遇见,筑就了一代英雄豪杰的雄图霸业;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遇见,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平常的日子里,我们常会因为遇见,而让自己内心的那份美好生光”,因为遇见,所以生光,因此一切能给予你惊叹、遐思、回味、憬悟的东西皆可为文。写作中,可以在无限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发现、思考,表现其印象最深、最难以忘怀的的遇见,可以写自己与某种物相遇,写自己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相遇等。在文章中要极力渲染出来相遇对于自己的意义,或者是让自己欣赏到了一幕美景,或者是让自己感悟了某种哲理,或者是对某人某物多了新的认知等等。
    2.选材提示。以从实际生活中选取写作对象为佳。选择遇见亲人朋友,书写一段感人的真情;选择遇见书籍,书写和书籍有关的故事;选择与某种物相遇,这种物可以是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只要你与它相遇时产生了难忘的感情就行。例如你在忧伤时独自来到野外,发现了一种很不起眼的小草,它虽小得可怜,却乐观地随风摆动。它给了你启发,让你从忧伤中振作起来。还可以写自己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相遇。在阅读中认识了某个人物,被他的精神所感染,被他的遭遇所震撼,为他的行为所折服,那么就可以写与这个人物的相遇。例如阅读《鲁宾逊漂济记》,被鲁宾逊坚强不屈的精神深深感动,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你也向他学习。注意在叙述过程中,可以使用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的动作、心理、对话等描写,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在材料安排上,注意详略得当。在写法上,学会使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会突出文章的主旨,给读者带来亲切的感受。
    相关试卷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 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 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7页。

    安徽省安庆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安徽省安庆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安徽省安庆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