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河南中职语文-拓展模块-(高教版)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中职语文-拓展模块-(高教版)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共6页。
河南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测试卷 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音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sàng, 灭亡),率(shuài,全都) 赂秦耶B、思厥(juè,他的) 先祖父,暴(bào,暴露)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洎(zì,等到)牧以谗(chán,说别人的坏话) 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不终也 D、胜负之数(shù,命运),存亡之理,当(dàng, 适合)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选出名词活用作状语的一项是(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C、不能容于远近 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3、下列加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操吴戈兮披犀(xī甲,车错毂(gǔ)兮短兵接 B、凌余阵兮躐(liè)余行,左骖殪(yè)兮右刃伤C、霾(mái)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fú)兮击鸣鼓D、天时怼(duì)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4、对下列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严(残酷)杀尽兮弃原野 B、出不人兮往不反(同返)C、诚(诚然,确实)既勇兮又以(句中助词)武 D、终(终于)刚强兮不可凌5、对加点的“其”的用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距其院东五里(那,代词,指代慧空禅院)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词,指代“古之人”)C、其孰能讥之乎(谁,疑问词,表疑问语气)D、吾其还也,亦去之(还是,语气词,表委婉语气)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8、选出加点词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将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内。(1)例:君既若见录( )A.相见常日稀 B.黄泉下相见 C.渐见愁煎迫 D.府吏见丁宁(2)例: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谢家来贵门B.多谢后世人 C.阿母谢媒人 D.谢家事夫婿(3)例:却与小姑别( )A.却匈奴七百余里B.相如持壁却立C.却话巴山夜雨时D.却看妻子愁何在9、下列对加点词语活用情况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②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③火尚足以明也④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⑤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⑥暴秦之欲无厌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⑧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⑨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⑩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A.①②⑦⑨/③④⑧⑤/⑥/⑩B.①②⑨/③/⑤⑧/⑩C.①②⑨/③/⑤⑥⑧/⑩D.①②⑨⑩/③⑤/⑧10、下列各项中,古诗词和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B、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辛弃疾《扬子江》C、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D、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11、不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B、操吴戈兮陂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C、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D、出不人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12、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拟人)B、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比喻)C、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夸张)D、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对偶)二、完成下面的填空题(每空0.5分,共8分)13、屈原,时国人,杰出的和。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开创了新诗体,后人因此将《诗经》与其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主义和主义文学的源头。14、《孔雀东南飞》原题为,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诗,后收入朝所编的,人们历来把这首诗与朝的合称为三、文言文阅读(2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16分)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15、以上文段选自《》,作者,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朝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3分)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17、根据语境,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侮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4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18、段末说“此余之所得也”,作者的所得有那些?(引用原文作答)(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19、解释下列加点字。(3分)(1)被犀甲:(2)凌余阵:(3)往不反:2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请指出选文中正面说明楚军与敌勇敢作战的句子。(3分)四、作文(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这样的事:当某人接受某项任务时,往往会说:“试试看。”诚然,试试看,并不等于成功在握,但是,不敢试或者不去试却绝对预示着成功无望。因为无论多么可喜的成功,第一步往往踏在“试试看”的跳板上。事实上,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人生体验,譬如:你曾勇敢地跨越一条宽阔的壕沟;你曾尝试着解开了一道复杂的方程;或者你曾试着完成一项棘手的工作.....可以说,我们正是从“试试看”起步,尔后一路风尘,跨越人生的山峰沟壑,来到青青的芳草地。请以“试试看”为话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A 2、B 3 、B(殪yì) 4、 D、终(始终) 5、C(难道,疑问词,表反问语气) 6、B[A项,学者:(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C 项,非常:(古)指不寻常;(今)程度副词,很,十分。D项,至于:(古)指 到达,到;(今)连词,引起另一话题]7、D(A项,在 判断词,是。B项, 连词,表承接,并且;表转折,却。C项,助词,无义;代词,指自己。D项,因为) 8、(1)D(2)C(3)D9、B(①舍: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名:名词作动词,命名。③明:形容词 作动词,照明。④非常:古今异义,不寻 常的。⑤来:使动用法,使.来。⑥厌: 形容词,满足。⑦行李:古今异义,使者。 ⑧谬:使动用法,使....弄错。⑨名:名 词作动词,说出。⑩师:意动用法,以—为师)10、B(应为文天祥)11、A(B项被同披C项霾同埋D反同返)12、B二、完成下面的填空题:(每空0.5分,共8分)13、战国 楚 政治家 爱国诗人 浪漫 骚体诗 现实 浪漫14、《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叙事 南 徐陵 《玉台新咏》 北 《木兰诗》 乐府双璧三、文言文阅读(28分)(一)、15、《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北宋 16、(1)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所不在。 (2)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来帮助他,也不能到达。 (3)尽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17、(1)不同寻常(2)做学问的人(3)责怪(4)很少18、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二)、19、(1)被:同“披”,披挂。 (2)凌:侵犯。(3)反:同“返”,返回。20、(1)杀得天昏地暗神灵震怒,全军将士捐躯茫茫原野。(2)果然是勇敢顽强而又英武,始终刚强坚毅不可凌辱。(3)人虽死亡神灵终究不泯,您的魂魄不愧鬼中英雄!21、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矢交坠兮士争先;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四、作文(40分)(略)教材名称(完整)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四版)教材ISBN号978-7-04-052291-4主编倪文锦、于黔勋、陆迎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命题范围教材第 207页至第 240页
河南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测试卷 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音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sàng, 灭亡),率(shuài,全都) 赂秦耶B、思厥(juè,他的) 先祖父,暴(bào,暴露)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洎(zì,等到)牧以谗(chán,说别人的坏话) 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不终也 D、胜负之数(shù,命运),存亡之理,当(dàng, 适合)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选出名词活用作状语的一项是(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C、不能容于远近 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3、下列加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操吴戈兮披犀(xī甲,车错毂(gǔ)兮短兵接 B、凌余阵兮躐(liè)余行,左骖殪(yè)兮右刃伤C、霾(mái)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fú)兮击鸣鼓D、天时怼(duì)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4、对下列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严(残酷)杀尽兮弃原野 B、出不人兮往不反(同返)C、诚(诚然,确实)既勇兮又以(句中助词)武 D、终(终于)刚强兮不可凌5、对加点的“其”的用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距其院东五里(那,代词,指代慧空禅院)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词,指代“古之人”)C、其孰能讥之乎(谁,疑问词,表疑问语气)D、吾其还也,亦去之(还是,语气词,表委婉语气)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8、选出加点词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将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内。(1)例:君既若见录( )A.相见常日稀 B.黄泉下相见 C.渐见愁煎迫 D.府吏见丁宁(2)例: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谢家来贵门B.多谢后世人 C.阿母谢媒人 D.谢家事夫婿(3)例:却与小姑别( )A.却匈奴七百余里B.相如持壁却立C.却话巴山夜雨时D.却看妻子愁何在9、下列对加点词语活用情况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②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③火尚足以明也④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⑤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⑥暴秦之欲无厌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⑧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⑨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⑩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A.①②⑦⑨/③④⑧⑤/⑥/⑩B.①②⑨/③/⑤⑧/⑩C.①②⑨/③/⑤⑥⑧/⑩D.①②⑨⑩/③⑤/⑧10、下列各项中,古诗词和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B、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辛弃疾《扬子江》C、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D、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11、不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B、操吴戈兮陂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C、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D、出不人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12、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拟人)B、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比喻)C、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夸张)D、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对偶)二、完成下面的填空题(每空0.5分,共8分)13、屈原,时国人,杰出的和。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开创了新诗体,后人因此将《诗经》与其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主义和主义文学的源头。14、《孔雀东南飞》原题为,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诗,后收入朝所编的,人们历来把这首诗与朝的合称为三、文言文阅读(2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16分)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15、以上文段选自《》,作者,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朝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3分)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17、根据语境,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侮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4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18、段末说“此余之所得也”,作者的所得有那些?(引用原文作答)(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19、解释下列加点字。(3分)(1)被犀甲:(2)凌余阵:(3)往不反:2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请指出选文中正面说明楚军与敌勇敢作战的句子。(3分)四、作文(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这样的事:当某人接受某项任务时,往往会说:“试试看。”诚然,试试看,并不等于成功在握,但是,不敢试或者不去试却绝对预示着成功无望。因为无论多么可喜的成功,第一步往往踏在“试试看”的跳板上。事实上,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人生体验,譬如:你曾勇敢地跨越一条宽阔的壕沟;你曾尝试着解开了一道复杂的方程;或者你曾试着完成一项棘手的工作.....可以说,我们正是从“试试看”起步,尔后一路风尘,跨越人生的山峰沟壑,来到青青的芳草地。请以“试试看”为话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A 2、B 3 、B(殪yì) 4、 D、终(始终) 5、C(难道,疑问词,表反问语气) 6、B[A项,学者:(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C 项,非常:(古)指不寻常;(今)程度副词,很,十分。D项,至于:(古)指 到达,到;(今)连词,引起另一话题]7、D(A项,在 判断词,是。B项, 连词,表承接,并且;表转折,却。C项,助词,无义;代词,指自己。D项,因为) 8、(1)D(2)C(3)D9、B(①舍: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名:名词作动词,命名。③明:形容词 作动词,照明。④非常:古今异义,不寻 常的。⑤来:使动用法,使.来。⑥厌: 形容词,满足。⑦行李:古今异义,使者。 ⑧谬:使动用法,使....弄错。⑨名:名 词作动词,说出。⑩师:意动用法,以—为师)10、B(应为文天祥)11、A(B项被同披C项霾同埋D反同返)12、B二、完成下面的填空题:(每空0.5分,共8分)13、战国 楚 政治家 爱国诗人 浪漫 骚体诗 现实 浪漫14、《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叙事 南 徐陵 《玉台新咏》 北 《木兰诗》 乐府双璧三、文言文阅读(28分)(一)、15、《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北宋 16、(1)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所不在。 (2)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来帮助他,也不能到达。 (3)尽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17、(1)不同寻常(2)做学问的人(3)责怪(4)很少18、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二)、19、(1)被:同“披”,披挂。 (2)凌:侵犯。(3)反:同“返”,返回。20、(1)杀得天昏地暗神灵震怒,全军将士捐躯茫茫原野。(2)果然是勇敢顽强而又英武,始终刚强坚毅不可凌辱。(3)人虽死亡神灵终究不泯,您的魂魄不愧鬼中英雄!21、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矢交坠兮士争先;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四、作文(40分)(略)教材名称(完整)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四版)教材ISBN号978-7-04-052291-4主编倪文锦、于黔勋、陆迎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命题范围教材第 207页至第 240页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