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吉林省部分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
展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治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蒙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辨矣。学者,心之白日也。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供神明。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没而后已。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
(节选自徐幹《治学》)
材料二: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冕父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节选自《元史·王冕传》)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久之A母思B还故里C冕买白牛D以驾E母车F自被古冠G服H随车后
11.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以,可译为“……的原因”或“用来……的方法”,此处为后者。
B.文,华美的花纹。此处与成语“文质彬彬”中“文”意思相同。
C.赡,富足,足够。此处与“此惟救死而恐不赡”中“赡”意思相同。
D.听,听凭,听任。此处与“诚宜开张圣听”中“听”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幹鼓励读书人迎难而上。因为难而懈怠,不仅是认识错误,而且是行为不正确。
B.徐幹强调志向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这和“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的观点契合。
C.王冕幼时酷爱读书。父亲叫他去田地放牛,他偷偷跑进学堂听学生念书,边读边记。
D.王冕在寺庙通宵诵读,环境可怖,他却恬然自安。由此获得韩性赏识,被收作弟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
(2)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
14.读书人想要学有所成,在学习中应该如何做?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3分)
10.【答案】A C F
【解析】原句: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以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
翻译提示:时间一长,他的母亲很想念家乡,于是王冕买白牛来驾车带母亲回去,他自己穿着古冠服跟在车后。
11.【答案】B
【解析】“文质彬彬”的“文”是指文采。
12.【答案】C
【解析】“边读边记”错。
13.【参考答案】(1)学习就好像是修整装饰,器物不加修饰,就无法获得美丽的外观;人不学习,也就无法拥有美好的品德。
【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1分;“犹”“无以”“懿”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答案】(2)(君子)自身不随意行动,而是一定要追随老师(学习);不随便发言,而一定要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
【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2分;“苟”“博闻”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4.【参考答案】①坚持不懈,迎难而上,克服困难;②树立远大志向,主导学习的方向。③专注于学习,不在意周围环境的恶劣。
【评分参考】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三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明主之治国也,案其当宜,行其正理。故其当赏者;其当罚者,群臣不敢避也。夫赏功诛罪,所以为天下致利除害也。草茅弗去,则害禾谷;盗贼弗诛,则伤良民。夫舍公法而行私惠,则是利奸邪而长暴乱也。行私惠而赏无功,则是使民偷幸而望于上也;行私惠而赦有罪,则是使民轻上而易为非也。夫舍公法用私惠,明主不为也。
凡所谓功者,安主上,利万民者也。夫破军杀将,战胜攻取,使主无危亡之忧,而百姓无死虏之患,此军士之所以为功者也。奉主法,治竟内,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万民欢尽其力而奉养其主,此吏之所以为功也。匡主之过,救主之失,明理义以道其主,主无邪僻之行,蔽欺之患,此臣之所以为功也。故明主之治也,明分职而课功劳,有功者赏,乱治者诛,诛赏之所加,各得其宜,而主不自与焉。
(节选自《管子•明法解》)
材料二:
彼人臣之公,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当公法则不阿亲戚,奉公举贤则不避仇雠,忠于事君仁于利下推之以恕道行之以不党,伊吕是也。故显名存于今,是之谓公。
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廷理拘之,闻其令尹之族也而释之。子文召廷理而责之曰:“凡立廷理者,将以司犯王令而察触国法也。夫直士持法,柔而不挠,刚而不折。今弃法而背 令而释犯法者,是为理不端,怀心不公也。岂吾营私之意也,何廷理之驳于法也!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着于国也。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遂致其族人于廷理曰:“不是刑也,吾将死!”廷理惧,遂刑其族人。成王闻之,不及履而至于子文之室曰:“寡人幼少,置理失其人,以违夫子之意。”于是黜廷理而尊子文,使及内政。
(节选自《说苑•至公》)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
忠于事A君B仁于利C下D推之E以恕F道G行之H以不党
(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幸,侥幸,与《孔雀东南飞》中“幸可广问讯”的“幸”字含义相同。
B.与,干预,与《六国论》中“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的“与”字含义不同。
C.伊吕,辅佐商汤的伊尹和辅佐周武王的吕尚,后来二者并称泛指辅弼重臣。
D.置理,任命廷理,其中“置”与成语“置若罔闻”的“置”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子认为,赏功罚罪,是用来为天下兴利除害的,会便利奸邪,助长暴乱
B.管子认为,官吏的功劳,在于奉行君主法度,使强者不欺凌弱者,势众的不祸害势孤的
C.楚国令尹子文认为,正直之士执法,可以柔和顺从;背弃法令,释放触犯法律的人
D.楚成王知道子文纠正管理刑狱的官员徇私枉法的行为后,匆忙赶到子文家中表达歉意,后来更尊崇他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明理义以道其主,主无邪僻之行,蔽欺之患
②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
(5)两则材料都提到了“私”,但在内涵上存在差异,请简要分析。
3.【答案】(1)BDG
(2)A
(3)C
(4)①申明公理道义来以引导君主,使君主没有乖谬偏邪的行为,也没有被蒙蔽欺骗的忧虑,这是大臣用来作为功劳的。
②执掌一国的权柄却因私心闻名,与其让我活着不按原则办事,不如让我去死。
(5)①材料一的“私”,是指君主随意施加私人恩惠,赏赐无功者,赦免有罪者的行为,违背了“赏功诛罪”应“各得其宜”的原则。
②材料二的“私”,是指执法者徇私情,偏袒权贵的行为,违背了“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原则。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掌握古代文化常识与一词多义的能力,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
【解答】(1)“忠于事君”和“仁于利下”结构一致,应在“君”“下”后断开;“推之以恕道”和“行之以不党”结构一致,应在“道”后断开,综上应在BDG三处断开。译文:用忠诚来侍奉君主,用仁德来使民众得利,用宽容的品德来推行自己的措施,用不结朋党的办法来实行自己的主张。
(2)A.“含义相同”有误,“幸可广问讯”大意是“希望你多方打听打听,寻找别家的好姑娘”,“幸”解释为“希望”,并非“侥幸”之意。
故选:A。
(3)C.“正直之士执法,可以柔和顺从,也可刚正不阿”有误,原文表述为“夫直士持法,柔而不挠,刚而不折”,意思是“正直之士执法,温和但不枉曲,刚正而不屈服”。
故选:C。
(4)①理义:公理道义;道:作动词,引导;邪僻:乖谬偏邪;所以:表目的,用来。译文:申明公理道义来以引导君主,使君主没有乖谬偏邪的行为,也没有被蒙蔽欺骗的忧虑,这是大臣用来作为功劳的。
②以:因为;与:与其。译文:执掌一国的权柄却因私心闻名,与其让我活着不按原则办事,不如让我去死。
(5)材料一的“私”,是针对君主的行为而言的。文中写到“行私惠而赏无功,则是使民偷幸而望于上也;行私惠而赦有罪,则是使民轻上而易为非也。夫舍公法用私惠,明主不为也”。这段话大意是“因为行私惠而赏了无功的人,就等于让人民贪图侥幸而谋求向上讨好;行私惠而赦免了有罪的人,就等于让人民轻慢君主而轻易为非作歹。弃公法而行私惠,明君是不肯干的”。还说到“故明主之治也,明分职而课功劳,有功者赏,乱治者诛,诛赏之所加,各得其宜,而主不自与焉”。所以材料一所说的“私”,是指君主随意施加私人恩惠,赏赐无功者,赦免有罪者的行为,违背了“赏功诛罪”应“各得其宜”的原则。
材料二说到楚国令尹子文的宗族中,有违犯了国法的人,管理刑狱的官员拘押了他,但听说他是令尹子文的族人,又释放了他。管理刑狱的官员被子文责备。子文认为如果背弃法令,释放触犯法律的人,就是法理不端正,心地不公允,是执法者徇私情,偏袒权贵的行为。他自己执掌一国的权柄却徇私,自己是断然不会这样做的。材料二的“私”,是指执法者徇私情,偏袒权贵的行为,违背了“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原则。
答案:
(1)BDG
(2)A
(3)C
(4)①申明公理道义来以引导君主,使君主没有乖谬偏邪的行为,也没有被蒙蔽欺骗的忧虑,这是大臣用来作为功劳的。
②执掌一国的权柄却因私心闻名,与其让我活着不按原则办事,不如让我去死。
(5)①材料一的“私”,是指君主随意施加私人恩惠,赏赐无功者,赦免有罪者的行为,违背了“赏功诛罪”应“各得其宜”的原则。
②材料二的“私”,是指执法者徇私情,偏袒权贵的行为,违背了“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原则。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明君治国,总是根据合适的原则,执行正确的道理。所以,对于当赏的,群臣不得推辞;对于当罚的,群臣不敢逃避。赏功罚罪,本来是为天下兴利除害的。杂草不铲除,就危害庄稼;盗贼不惩治,就伤害良民。如果弃公法而行私惠,那就等于便利奸邪而助长暴乱了。因为行私惠而赏了无功的人,就等于让人民贪图侥幸而谋求向上讨好;行私惠而赦免了有罪的人,就等于让人民轻慢君主而轻易为非作歹。弃公法而行私惠,明君是不肯干的。
凡所谓功劳,乃是指安定国君,谋利于万民的。破敌军,杀敌将,战而胜,攻而取,使君主没有危殆灭亡之忧,百姓没有死亡被俘之患,这是军士用来作为功劳的。奉行君主的法度,管好境内的政事,使得强者不欺凌弱者,人多势众的不祸害人少势孤的,万民竭尽其力来侍奉君主,这是官吏用来作为功劳的。匡正君主的过错,挽救君主的失误,申明公理道义来引导君主,使君主没有乖谬偏邪的行为,也没有被蒙蔽欺骗的忧虑,这是大臣用来作为功劳的。所以明君的治国,分清职务而考计功劳,有功者赏,乱治者罚,赏罚之所加,各得其宜,而君主不用私自干预。
材料二:
那做臣子的公正表现在:处理国事不谋求私人的利益,身在君主之门就不计较财利,在国法面前不袒护亲戚,奉行公事推举贤能不排弃仇敌,用忠诚来侍奉君主,用仁德来使民众得利,用宽容的品德来推行自己的措施,用不结朋党的办法来实行自己的主张,伊尹、吕尚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显著的名声至今留存,这就是所说的公正。
楚国令尹子文的宗族中,有违犯了国法的人,管理刑狱的官员拘押了他,但听说他是令尹子文的族人,又释放了他。子文召见刑狱官并责备他说:“设立刑狱官,就是用来掌管和监察触犯王令国法的。正直之士执法,温和但不枉曲,刚正而不屈服。如果背弃法令,释放触犯法律的人,就是法理不端正,心地不公允。难道我有什么谋私的意图么,为何刑狱官的做法与法律相背离呢!我身居高位,应做士民的表率,士民有了怨恨,那我也不能超越国法之外。现在我的族人犯法很明显,如果让刑狱官迎合我的心意而释放了他,这就使我不公正的心,明显地暴露在国人面前。执掌一国的权柄,却以私心闻名,与其让我活着不按原则办事,不如让我去死。”于是他便送他的族人到管理刑狱的官员那里,并说:“不惩处这人,我将去死。”管理刑狱的官员害怕了,于是对他的族人施加刑罚。楚成王知道了这件事,来不及穿上鞋就赶到子文的家中,说:“我太年轻,任命刑狱官失当,违背了先生的心愿。”于是楚成王罢黜了管理刑狱的官员使子文地位更尊贵,让他管理王室内部事务。
【点评】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吉林省白山市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节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材料二:
介子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唯二三子者,以为己力,不亦诬乎?”文公即位,赏不及推。推母曰:“盍亦求之?”推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推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安用文?”其母曰:“能如是,与若俱隐。”至死不复见。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有龙矫矫,顷失其所,五蛇从之,周遍天下。龙饥无食,一蛇割股,龙返其渊,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处所,一蛇无穴,号于中野。”文公出,见书曰:“嗟!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其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表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
(节选自刘向《说苑·介子推不受禄》)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使人召之A则亡B遂求其所C在D闻其入绵上山中E于是文公表绵F上山中G而封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唯君在矣”与“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唯”字含义不同。
B.“身之文也”的“文”为文饰、修饰之意,与“义过饰非”的“文”含义不同。
C.悬书,指把情况和意见要求写在缣帛上悬挂出来,多是对当局者的批评和指责,后发展成为“揭帖”。
D.表,指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出师表》。文中“表”则不同,为立石碑之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晋文公流亡归国后酬劳功臣,唯独把介子推遗漏了,但介子推认为晋文公当上国君,实为天意,功臣不应邀功求赏。
B.文中用不少的笔墨刻画了介子推母亲,她的三番设问,并不是催促儿子去追求名利,而是想考验儿子的意志是否坚决。
C.两文都谈到介子推对漏赏无怨的至纯、介母对其的支持;关于文公,材料一偏重赞文公,材料二偏重写文公悔愧情。
D.材料二较材料一多了“龙蛇之事”,以此借代君臣,既表现众人对介子推的同情,又赞美晋文公爱贤改过的品格。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2)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14.后人评价介子推为“士君子”,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理解。(3分)
10.B、D、E
11.B【详解】(“身之文也”的“文”与“文过饰非”的“文”含义相同,修饰。)
12.C【详解】(材料一并未赞文公,最后一句“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并非赞文公之意。)
13.(1)下面的人把他们的罪过当作合乎道义的事情,上面的人对奸邪行为给予赏赐,上下相互欺骗,难以和(他们)相处啊。(“义”,意动,把……作为合乎道义的事;“蒙”,欺骗;“难与处矣”,省略句,难与之(他们)处。各1分,共3分,句意1分)
(2)谴责别人的罪过而又效仿他们,罪过就更重了。况且我说出埋怨的话,(以后)更不应吃国君的俸禄了。”(“尤”,责备;“效”,效仿;“食”(第一个),动词,吃。各1分,共3分,句意1分)
14.参考要点:①淡泊名利,正直清高:文公赏赐跟随他逃亡的人,介子推不去请求爵禄而选择退隐,淡泊世禄,清高自持。②居功不做,固守节操:介子推把文公的即位归于天命使然,而非己功,介母劝说他告之于众,介子推仍固守节操。③言出必行的高洁之士:隐居山林,直到死去。(每点1分,共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参考译文:
文段一译文:
晋文公赏赐跟随他逃亡的人,介之推不去要求赏赐爵禄,(晋文公)赏赐爵禄也没有考虑到他。
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有九个,现在只有国君在世了。惠公、怀公没有亲近的人,国内外都厌弃他们。上天不让晋国灭绝,就一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国君又是谁呢?这实在是上天的安排,而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却以为是自己的力量,这不是欺罔吗?偷窃别人的财物,都称之为盗,何况窃取上天的功劳当作自己的力量呢?下面的人把他们的罪过当作合乎道义的事情,上面的人对奸邪行为给予赏赐,上下相互欺骗,难以和(他们)相处啊。”他的母亲说:“你为什么不也去请求赏赐?就这样死了,又能怨恨谁呢?”介之推回答说:“谴责别人的罪过而又效仿他们,罪过就更大了。况且我说出埋怨的话,(以后)更不应吃国君的俸禄了。”他的母亲说:“也要让国君知道这件事,怎么样?”介之推回答说:“言语,是身上的装饰品。身子将要隐藏,哪里还要用言语去装饰它?这样做就是去求显露了。”他的母亲说:“你能够像你说的这样去做吗?我和你一起隐居。”于是母子俩隐居到死去。晋文公没有找到他,便用绵上作为他的祭田。说:“用它来记下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文段二译文:
介子推说:“献公的儿子有九个,只有公子您还活着。老天不灭绝晋国,晋国一定会有君主的。主持晋国宗庙祭祀的人,不是您还能是谁呢?只是那几个随从流亡的人以为您复国是他们的力量,这不是胡说吗?”文公即位后,赏赐功臣,没有赏到介子推。介子推的母亲说:“为什么不也去请求赏赐呢?”介子推说:“谴责别人的罪过而又效仿他们,罪过就更重了。况且我说出埋怨的话,(以后)更不应吃国君的俸禄了。”他的母亲说:“也应该让他们知道你的心思。”介子推说:“言语是自身的漂亮的装饰,自身即将隐居,哪里还需要漂亮的装饰呢?”他的母亲说:“能像这样,我和你一道去隐居。“一直到死,介子推母子再没有露过面。曾经与介子推一起跟随文公流亡的人很同情他们,于是就写了文章挂在宫门上,说:“有一条龙英姿勃勃,忽然丧失了生活场所,五条蛇跟随着它,游遍了天下。龙饿了没有吃的,一条蛇割下大腿肉给龙充饥,龙回到自己的深渊,对它的生活土壤感到满意。四条蛇进入洞穴,也都有了生活场所,只剩下一条蛇没有自己的洞穴,在野外哀号。”文公出来,看见文章,说:“这条蛇就是介子推了。我正在担忧王族间的事情,没有考虑到他的功劳。”文公便派人去召见介子推,但他已经出走,又派人寻求他隐居的地方,听说他已经住进绵上的山里。于是文公就在绵上立起界石,把整个绵山封给他,作为介子推的田地,叫作介山。
吉林省延边州2024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天禧中,有二人犯罪,法当死,真宗皇帝恻然怜之,曰:“杀之则不忍,舍之无以励众。”乃使人持去,笞而遣之,以斩讫奏,既为善,亦励人。又祀汾阴日,见一羊自踯道左,怪问之,曰:“今日尚食杀其羔。”真宗惨然不乐,自是不杀羊羔。资政殿学士韩维因奏言:“此特真宗皇帝小善耳,然推其心以及天下,则仁不可胜用也。昔孟子论齐王不忍杀觳觫①之牛,以为是心足以王。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及于百姓,岂不能哉?盖不为耳!臣愿陛下推此心以及百姓,则天下幸甚!”轼时为右史,奏曰:“臣今月十五日侍迩英阁,切见资政殿学士韩维读《三朝宝训》至真宗皇帝好生恶杀,因论皇帝陛下在宫中不忍践履虫蚁其言深切可以推明圣德益增福寿。臣忝备位右史,谨书其事于册,意望陛下采览。愿君无忘此心,臣不胜大愿!”
(节选自《东坡志林·第二卷(官职篇)》)
材料二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与民偕乐故能乐者,此贤者之谓也。《汤誓》②曰:‘时③日害④丧,予及汝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此不贤者之谓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篇》)
【注】①觳觫(hú sù):恐惧得发抖。②《汤誓》:《尚书》中的一篇,记载商汤王讨伐夏桀时的誓师词。传说夏桀曾自比太阳,说太阳灭亡他才灭亡。此为百姓诅咒夏桀的话。③时:这。④害:同“曷”。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的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因A论皇帝陛下B在宫中C不忍D践履虫蚁E其言深切F可以推明G圣德H益增福寿。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尚食”,官名、官署名,主要掌管供奉皇帝膳食。汉初沿置,东汉后,其职并入太官署。
B.“此特真宗皇帝小善耳”中“特”与“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答司马谏议书》)中的“特”意思不同。
C.“顾鸿雁麋鹿”中的“顾”与“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中的“顾”意思不同。
D.“经始勿亟,庶民子来”中的“亟”与词语“亟不可待”中的“亟”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韩维认为,恩惠可以施与禽兽却不能推及百姓,不是做不到,是不去做罢了。
B.苏轼引述韩维读《三朝宝训》一事,其目的也在于劝谏君主推广其恩德。
C.真宗见到一只羊在道边徘徊,得知原因后命令不要再杀羊羔,可见他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君主。
D.孟子指出,百姓之所以愿意为文王修建灵台、灵沼,是因为文王能够做到与民同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使人持去,笞而遣之,以斩讫奏,既为善,亦励人。
(2)臣忝备位右史,谨书其事于册,意望陛下采览。
14.结合两则材料,分析苏轼和孟子谏言的主要目的有何相同之处?两人谏言的方法有何不同之处?(3分)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掌握古代文化常识与一词多义的能力,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
【解答】(1)“皇帝陛下在宫中不忍践履虫蚁”作“论”的宾语,在“虫蚁”后断开;“深切”作为谓语,陈述主语“其言”,其后断开;“推明圣德”与“益增福寿”结构一致,在“圣德”后断开。综上应在EFH三处断开。句意:趁机说到皇帝陛下在宫中行走不忍心践踏虫蚁的事情,他的言辞真挚恳切,可以将皇上的德行推行昭显,增加福寿。
(2)B.“意思不同”有误,“此特真宗皇帝小善耳”及“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中的“特”都是“只是”的意思,含义相同。句意:这只是真宗皇帝的小善举罢了;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罢了。
故选:B。
(3)C.“可见他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君主”说法过于绝对。由后文韩维的话“此特真宗皇帝小善耳,然推其心以及天下,则仁不可胜用也……”可知推恩才是关键,这种做法只是一种萧山句。
故选:C。
(4)①遣,打发;讫,完结;励,劝勉。译文:于是叫人押送出去,行了鞭笞惩罚后驱遣(打发)了他们,用斩刑完结了奏章,既做了善行,又劝勉了其他人。
②忝,辱,有愧于,常用作谦辞;备位,居官的自谦之词,亦泛指充任、任职;采览,采择观览。译文:臣有愧于任右史一职,谨慎地把这件事记录在典册上,希望陛下选取浏览。
(5)文中苏轼说到“因论皇帝陛下在宫中不忍践履虫蚁,其言深切,可以推明圣德,益增福寿。臣忝备位右史,谨书其事于册,意望陛下采览”。材料二孟子说贤明的君王体恤百姓,百姓更加卖力,而那些不贤德的君王,百姓恨不得和他一起去死,区别在于是否对百姓仁爱。所以主要目的是相同的,劝谏时都表达了希望君主能够将仁爱之心推及到百姓身上。劝谏的方法上苏轼先说到“臣今月十五日侍迩英阁,切见资政殿学士韩维读《三朝宝训》至真宗皇帝好生恶杀”,他先举例借助韩维的奏请进行阐释,然后再继续劝谏;孟子通过引用《诗经》和《汤誓》里的话,把贤能的君主与不贤能的君主作对比,百姓对他们截然不同的态度进行对比,从而劝谏君王要行仁政,要有仁爱之心。
答案:
(1)EFH
(2)B
(3)C
(4)①于是叫人押送出去,行了鞭笞惩罚后驱遣(打发)了他们,用斩刑完结了奏章,既做了善行,又劝勉了其他人。
②臣有愧于任右史一职,谨慎地把这件事记录在典册上,希望陛下选取浏览。
(5)主要目的:劝谏时都表达了希望君主能够将仁爱之心推及到百姓身上。
手段上:苏轼先举例借助韩维的奏请进行阐释,然后再继续劝谏;孟子引用《诗经》和《汤誓》,把贤者与不贤者进行对比进行劝谏。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天禧年间,曾有两个人犯了罪,按照当时的律法应当判处死刑,真宗皇帝内心悲伤同情他们,说:“杀了他们又不忍心,不杀他们(释放他们)就无法劝勉其他的百姓。”于是叫人押送出去,行了鞭笞惩罚后驱遣(打发)了他们,用斩刑完结了奏章,既行了善举,又勉励了他人。又一次在祭祀汾阴那天,真宗皇帝见到一只羊自行在路边徘徊,奇怪地询问其中原因,禀奏说:“今天尚食局要宰杀它的小羊。”真宗(听了以后)心中悲伤不高兴,从此以后不允许宰杀小羊。资政殿学士韩维据此上奏说:“这不过是真宗皇帝的小善举罢了,但推行这种善心而遍及天下,那么就是把仁德做到了极致。从前孟子说齐王不忍心杀死因恐惧而颤抖的牛,认为怀有这样善心的人足以为王,如今(您的)恩惠足以推及禽兽却不能将功德送达给百姓,难道是不能做到吗?大概是不去做罢了!臣希望陛下能推行这种善心而遍及百姓,那么将是天下很值得庆幸的事啊!”我当时担任右史,上奏说:“臣本月十五日在迩英阁侍讲,亲耳听见资政殿学士韩维讲读到《三朝宝训》中真宗皇帝爱惜生灵、厌恶滥杀的事,趁机说到皇帝陛下在宫中行走不忍心践踏虫蚁的事情,他的言辞真挚恳切,可以将皇上的德行推行昭显,增加福寿。臣愧居右史一职,谨慎地把这件事记录在典册上,希望陛下选取浏览。愿陛下不要忘记这种善心,这是臣下最大的心愿!”
材料二:
孟子见梁惠王。王站在池塘边,看鸿雁麋鹿,说:“贤者也享受这种快乐吗?”孟子回答说:“成为贤人之后才能够以此为乐,成不了贤人,即使有这些也不会快乐。《诗经》说:‘开始建灵台,测量又施工,百姓齐动手,很快就落成。王说不着急,百姓更卖力。’文王借助民力建台修池,老百姓却很高兴。与老百姓同乐所以能享受快乐的人,这说的就是贤者。《汤誓》说:‘这个太阳何时消灭,我和你一起去死。’老百姓要和他一起去死,纵然他有台池鸟兽,难道能独自快活吗?”这说的就是不贤德的人。
【点评】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吉林省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首服足以修敬,而不重也;身服足以行洁,而不害于动作。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其不为槽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润湿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雠。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良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
材料二:
夫贫生于富,弱生于强,乱生于治,危生于安。是故明王之养民也,教之诲之,慎微防萌,以断其邪。故《易》美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七月诗大小教之,终而复始。由此观之,民固不可恣也。山林不能给野火,江海不能灌漏卮。孝文皇帝躬衣弋绨①,足履革舄②,以韦带剑③,集上书囊以为殿帷,盛夏苦暑,欲起一台,计直百万,以为奢费而不作也。今京师贵戚,衣服、饮食、车舆、文饰、庐舍,皆过王制,僭上甚矣。富者竞欲相过贫者耻不逮及是故一飨之所费破终身之本业。古者必有命民,然后乃得衣缯彩而乘车马。今者既不能尽复古,细民诚可不须,乃踰于古昔孝文,衣必细致、履必獐麂,校饰车马,多畜奴婢。诸能若此者,既不生谷,又坐为蠹贼也。
(节选自王符《潜夫论·浮侈》)
【注】①弋:通“默”(yì),黑色。绨(tí):一种粗厚的丝织物。②舄(xì):鞋。③韦:熟牛皮。以韦带剑,用皮带佩带宝剑,指不加装饰。
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富者竞欲A相过B贫者C耻不逮D及E是F故一飨之G所费H破I终身之本业。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致,表达,表示,与《屈原列传》“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中的“致”意思相同。
B. 首服,与下文的“身服”相对,“首服”,即冠,首指头,“身服”指衣服。
C. 文,修饰、装饰,与《谏太宗十思疏》“文武争驰”中的“文”意思不同。
D. 固,本来,原来,与《齐桓晋文之事》“臣固知王之不忍也”中的“固”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认为,君王的德行比服饰重要,百姓归服三王,不是因为三王的服装华美,而是因为他们施行仁义,爱护百姓,百姓感念他们的德行。
B. 材料一认为,服装、住宅要讲究实用,衣服过于奢侈,宫室过于华美,就会使用太多的民力,造成严重的钱财浪费,这样势必与百姓结怨。
C. 材料二连用两个比喻,即山上的森林不能够满足野火的焚烧,江河大海不能够灌满泄漏的器皿,形象地说明了昏君的贪婪之心是难以满足的。
D. 材料二认为,明君要教育和指导百姓谨慎地对待某些微小的事情,制止坏事的苗头,以此来杜绝他们的邪恶,不使他们成为社会的蛀虫。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
(2)盛夏苦暑,欲起一台,计直百万,以为奢费而不作也。
14. 两文所批评的对象的不同,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各找出一个词语,表明批评对象,并扼要说明为什么要批评他们。
【答案】10. BEH
11. A 12. C
13. (1)冠,足够用来表示敬意,不必追求装饰;衣服足够用来蔽体御寒,不必追求它的美丽。
(2)盛夏酷热,想建造一座高台,计算下来价值上百万个铜钱,便认为太奢侈浪费而不建造了。
14. ①材料一:景公(或:今君),追求侈服美室(或:不知节俭,与民为仇)。②材料二:京师贵戚(或:细民),追求奢靡,超过王制。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富裕的人都争着想超过别人的排场,贫穷的人为及不上别人的排场而感到羞耻。所以一次宴请宾客的费用,就破费了他们一辈子种田所积聚的家业。
“富者竞欲相过”与“贫者耻不逮及”结构相同,单独成句,“是故”为固定结构,“所以”的意思,一般出现在句首,BE处断开;
“所费”是所字结构,指费用,“破终身之本业”是动宾结构,“费”“破”中间H处断开。
故选BEH。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错误。招致,引来;表达。句意:不是因为服装引来诸侯。/在一篇作品中再三表达这种意愿。
B.正确。
C.正确。修饰,装饰;文臣。句意:土建不装饰。/文臣武将争逐(效力)。
D.正确。句意:民众本来就是不可以放任自流的。/我本来知道您是于心不忍。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
C.“说明了昏君的贪婪之心是难以满足的”错误,这里应指向前文中的“民”,即一般人。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足以”,足够用来;“修敬”,表示敬意;“务”,追求。
(2)“起”,建造;“直”,值,价值;“作”,建造。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材料一:根据开头景公所问,以及篇末“今君穷台榭之高……”可知,批评对象是“景公”,即“今君”。批评的原因,根据景公所问内容“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和晏子所对“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抓住关键句“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或从思想行为(追求侈服美室)作答,或从社会危害(不知节俭,与民为仇)作答,均可。
②材料二:根据“今京师贵戚,衣服、饮食、车舆、文饰、庐舍,皆过王制,僭上甚矣”可知,批评对象是“京师贵戚”,批评原因是追求奢靡,皆过王制。根据后文所说的“细民诚可不须,乃踰于古昔孝文,衣必细致、履必獐麂,校饰车马,多畜奴婢”可知,批评对象是细民,批评原因也是追求奢靡,超过王制。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齐景公问晏子说:“我想穿上古代圣王那样的衣服,住圣王那样的房子,这样,诸侯会来归服吧?”晏子回答说:“效法他们的节俭就行了。效法他们的服装、住他们那样的宫室,没有什么益处。古代的三个圣王服装不相同,但都称王于天下,不是因为服装引来诸侯,确实爱护百姓,果真行仁义,百姓感念他的德行而归服于他的仁义。冠,足够用来表示敬意,不必追求装饰;衣服足够用来蔽体御寒,不必追求它的美丽。到了三代圣王时,制作服装,是为了更庄重。冠足够用来表达敬意却不沉重,衣服足够用来显示整洁,却不妨碍行动。衣服的轻重适合身体,耗费的钱财百姓能承受。他们不做槽巢,是为了遮蔽风雨:他们不住穴窟,是为了躲避潮湿。所以,明堂的设计,地下的潮气不能到达,上面的寒热不能侵入。土建不装饰,木建不雕刻,示范百姓懂得节俭。到了他们衰亡时,衣服的奢侈超过了表示敬意的程度,宫室的华美超过了躲避潮湿的需要。使用民力太多,浪费钱财甚重,与百姓结怨。现在君王想要效法圣王的服装,是不效法他们的制度,而效法他们的节俭,那么即使没能实现大治,也是有好处的。但君王极尽台榭之高、池塘之深而没有止境,追求雕镂的精巧、装饰的华美而没有满足,那么这也是在和百姓结仇。”
材料二:
贫穷产生于富裕,衰弱产生于强盛,动乱产生于太平,危险产生于安全。所以英明的帝王治理民众的时候,教育他们,指导他们,谨慎地对待某些微小的事情,制止某些刚萌发的事物,以此来杜绝他们的邪恶。所以《周易》赞美“用制度来节制,就既不损伤财物,也不损害民众”;《七月》诗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教给人民,叙述到一年年终又开始叙述第二年。由此看来,民众本来就是不可以放任自流的。山上的森林不能够满足野火的焚烧,江河大海不能够灌满泄漏的器皿。孝文皇帝身穿黑色的粗厚线绨,脚穿粗硬的生皮鞋子,用皮带佩带宝剑而不另加饰品,把臣子上书时呈上的文书袋积聚起来做成宫殿里的帷帐,盛夏酷热,想建造一座高台,计算下来价值上百万个铜钱,便认为太奢侈浪费而不建造了。现在京城里的皇亲国戚,衣服、饮食、车子、装饰、房屋,都超过了皇帝的规模,超越本分而冒用皇上的享受标准已经很厉害了。富裕的人都争着想超过别人的排场,贫穷的人为及不上别人的排场而感到羞耻。所以一次宴请宾客的费用,就破费了他们一辈子种田所积聚的家业。古代的帝王总会对人有所任命,人只有被任命以后才能够穿绫罗绸缎而乘车驾马。现在已经不能完全恢复古代的一套了,对这些地位卑微的小人实在也可以不去要求他们做到古代的一套,但现在他们竟然超过了从前的孝文皇帝,衣服一定要用精致的熟绢、鞋子一定要用獐皮、麂皮,还装饰车马,养了很多奴仆婢女。众多能这样生活的人,既不会生产粮食,又坐着不劳动而成了社会的蛀虫、害虫。
2024届吉林省部分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这是一份2024届吉林省部分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9页。
2024北京高三一模试题语文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这是一份2024北京高三一模试题语文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共34页。
2023年天津市部分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运用: 这是一份2023年天津市部分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运用,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