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吉林省部分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展开(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霜降前四日颇寒
陆游
草木初黄落,风云屡阖开。
儿童锄麦罢,邻里赛神回。
鹰击喜霜近,鹳鸣知雨来。
盛衰君勿叹,已有复燃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首联点明了深秋时节的节序和环境特征:草木枯黄、凋零,天气总是阴晴不定。
B.本诗与杨万里的《插秧歌》都塑造了辛勤劳作的儿童形象,都饱含着诗人的同情。
C.诗歌颈联选用鹰和鹳两个意象,其中一个“击”字将苍鹰雄壮凶猛的姿态展露无遗。
D.整首诗按照景、人、物、情的抒写顺序挥洒而就,语言平易自然,意境超脱豪迈。
16.这首诗是陆游晚年隐居时所作。有人认为其中蕴含着“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志气,请你结合全诗说明理由。(6分)
15.【答案】B
【解析】颔联“儿童锄麦罢”中“锄麦”应指播种麦子,所谓“寒露早立冬迟,霜降种麦正当时”,南方冬小麦播种季节一般在霜降前后。“儿童”应理解为年轻人,这联写年轻人播种麦子之后,邻里们举办赛神庙会祈雨回来,可知这里儿童的形象是积极向上的,没有寄予诗人的同情。这里链接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杨万里《插秧歌》,比较阅读“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此句中的“小儿”和“大儿”的形象。拔秧活轻,小儿干,接秧也轻,田妇干;比较起来,抛秧插秧活重,田夫和大儿干。这两句写出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是对劳动的赞美,也没有同情。所以B项是错误的。
16.【参考答案】(1)廉颇虽然老去,但仍有一颗力图收复中原的进取之心,词人用典,表白自己老当益壮,可堪北伐。
(2)本诗描写秋天霜降时分的景象,秋既是自然之景,又象征人生迟暮,但诗歌传递出的则是积极乐观的向上精神。如尾联直抒胸臆,写不要因为自然的盛衰而哀叹,有衰败自然会有“复燃”的时候。
【评分参考】第一点2分;第二点4分,其中联系诗句2分,也可从意象意境角度分析。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次韵子瞻新城道中【注】
苏辙
春深溪路少人行,时听田间耒耜声。
饥就野农分饷黍,迎嫌尉卒闹金钲。
闲花开尽香仍在,白酒沽来厌未清。
此味暂时犹觉胜,问兄何日便归耕。
【注】子瞻新城道中:苏轼因厌弃朝廷党争而请求外调杭州,在出巡杭州西南新城途中有感而发,写下《新城道中》,试向桑田问耦耕”之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春深时节乡间小路上行人稀少,农具之声不时传入耳中,衬托出宁静的气氛。
B.颔联写农人努力耕作仍然饥馑穷困,尉卒不劳而获且到处扰民,前后形成了鲜明对照。
C.未清的浊酒与留香的闲花都别具风味,此浊酒与杜甫《登高》中的浊酒意蕴截然不同。
D.诗人视觉、听觉、嗅觉相结合,以“犹觉胜”的心态,勾画出了一幅田园生活图景。
(2)苏辙在这首诗中对苏轼发出的“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的感慨是怎样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4.【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诗歌,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解答】(1)B.“颔联写农人努力耕作仍然饥馑穷困,尉卒不劳而获且到处扰民”错误,诗人去找野外的农民。然而,却受到了嫌弃和冷遇。
故选B。
(2)“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意为:人间的歧路能知多少。这两句暗用《论语•微子》中两位隐士长沮,孔子命子路向他们问路的典故。“人间歧路”指官场,令人厌倦,有归隐之心,则着重描写了乡间生活的情景,时听田间耒耜声”写其闲静,迎嫌尉卒闹金钲”突出乡间人情和睦友善;“闲花开尽香仍在,生活悠闲。由此可见,这些情景与“人间歧路知多少”形成对比、回归田园的信念。
“此味暂时犹觉胜,问兄何日便归耕”,表达了苏辙对兄长回归田园的期盼。
答案:
(1)B
(2)①苏轼的感慨表明他厌弃官场,并对乡间生活心动。②苏辙在诗中描写的乡间人情和谐、生活自在等美好情景,以坚定苏轼远离官场。③尾联直接追问苏轼何日归耕。(②③点的同类补充:④颈联写花虽开尽,酒虽不清,以此肯定了苏轼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苏辙对田间生活的喜爱,表现出与苏轼相同的志趣与意向,回归田园。)
译文:
春天深处的溪路很少有人行走,时光里听到田间传来耒耜的声音。
饥饿时就去找野外的农民分些黍米,迎接着军官嫌弃的卒伍敲打金钲。
闲适的花朵开放完毕,但芬芳仍然存在,却未能完全解渴。
这种滋味暂时还算是胜过的,我问我的兄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沿着溪路行走,这表明了农村的宁静和幽静,这是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饥饿时,希望分些黍米来解决温饱问题,当他迎接军官时,这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差异和不公平待遇。
诗中还描绘了闲适的花朵已经开放完毕。白酒倒来,但却未能完全解渴。
最后,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简朴农耕生活的渴望,表达了对自然和朴实生活的向往。
【点评】诗歌鉴赏选择题解题方法:
选择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等,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本题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吉林省白山市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①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与苏轼同朝为官,因直言得罪权贵而被外放。②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词首句“三改火”“天涯踏尽”,写时空角度的旷远,暗含离别沧桑又不失洒脱。
B.“有节是秋筠”句,既赞美了钱穆父坚贞耿介的操守,也暗含二人志同道合之意。
C.“尊前不用翠眉颦”句,与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劝慰意有共通处。
D.词的最后一句格局大开,表示在这人世间皆为过客,应该直面困难,迎难而上。
16.本词虽是赠别词,却蕴含哲理,于日常送别中写出新意。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认识。(6分)
15.D
【详解】最后一句的含义是说“人生就是座旅店,我也是匆匆过客”,表达的对钱穆父的劝慰,洒脱旷达,并非“直面困难,迎难而上”之意。
16.①送别从回忆写起,赞友人虽三年宦海沉浮,仍保持耿介风节和达观心态;写眼前别离,孤帆夜行、月色微云,歌姬蹙翠眉,虽惆怅惜别,却言不用为此悲戚。②结尾逆旅喻人生,既然人人皆过客,又何必述离殇,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收束全词,表达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每点3分,满分6分)
吉林省延边州2024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模)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登岳阳楼二首(其一)①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②,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①公元1122年,陈与义升任符宝郎,但不久就被贬为陈留酒监。公元1127年4月,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宋高宗南逃建立南宋。是年秋,陈与义自陈留南迁避难,流落洞庭,其间多次登岳阳楼,先后写下《登岳阳楼二首》。②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诗人将岳阳楼置于广阔的洞庭湖、滚滚的长江水的背景之下,视野宏
观,意境阔大。
B.颔联上句写到了登临的地理位置,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下句写黄昏时分登楼景观,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
C.颈联与杜甫《登高》的颈联都是从空间、时间两方面构成对仗,在表情达意上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
D.尾联中“白头”与“老木”相照应,构思巧妙;不说伤今,而言“吊古”,意味深长;“风霜”指自然现象,表明秋意浓厚。
16.陈与义在创作上立杜甫为学习典范,纪昀评价他的诗歌“真逼老杜”。本诗具有杜诗的“苍凉沉郁”的韵味,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艺术风格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
【解答】(1)D.“‘风霜’指自然现象,表明秋意浓厚”错。“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即政治局势的严峻,意蕴深长,语意双关。
故选D。
(2)首先,语言内容上,陈诗引用《登高》中的原词“万里”,化用《登高》中的“百年”为“三年”,使自己的诗歌带上了杜诗的色彩。“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两句中,将“万里”与“三年”对举,都从空间、时间的维度来叙事,相互映照,使诗歌境界阔大,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
其次,语言风格上,陈诗继承了杜诗的沉郁顿挫。如“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表达了国破家亡后的沉痛之悲,情感“沉郁”,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融合在一起。韵律“顿挫”,符合律诗的平仄格律。
再次,结构技巧上,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帘旌不动,湖面风平浪静,夕阳缓缓西沉。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杜诗前两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也是写景,写诗人登高所见之景,取景开阔,意境苍凉悲壮。后两联都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内心的苦痛。同时,两首诗都是典型的律诗,结构上都有起承转合的特点。
最后,思想情感上,诗人由秋及人,有感而发,写自己年老多病,拖着残躯独自登上高台,那种异乡怀人的情感喷薄而出,心中苦闷跃然纸上。陈诗同样抒发了自己颠沛流离之苦和对国家残缺、中原动荡之忧。同样的国破家亡,天涯沦落,此时此刻,杜甫成了诗人患难中的知己,因此,诗中自然有了和杜诗一样的情感。
答案:
(1)D
(2)首联描写苍茫的暮色,帘旌一动不动,夕阳缓缓西沉,烘托苍凉空寂氛围,寄托了作者沉郁寂寥的心情。
颔联“吴蜀”诗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吴蜀两国争夺荆州的战事,具有厚重苍凉的历史感;“徙倚”,把诗人迷茫怅惘的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一位愁苦异常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颈联“万里”从路途的遥远程度体现了作者流离辗转的艰辛,“三年”又从时间的长久程度说明了作者奔波中的劳累与苦难,“凭危”独自凭栏,写出诗人流亡之中不尽的苍凉沉郁。
尾联“白头”“老木”写出诗人未老先衰,“风霜”既指秋景凄凉,也暗喻政治局势的严峻,诗人的个人身世之悲与国破家亡之悲相互交融,体现出苍凉沉郁的色彩。
译文: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以东长江以西,落日缓缓下沉,无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一动不动。
登临的地方是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徘徊在湖光山色中一直到暮色。
跋涉万里来此还要登高望远,三年辗转历尽危难还要独登高楼。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赏析:
第一首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
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则岳阳楼之所在,如或可见。而后再写举目所见,为“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不禁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
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仿佛是音乐的变奏,这两句诗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风格却又迥然不同了。“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是一种过渡,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
经过前面的蓄势,诗人终于在颈联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无可奈何。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不堪忍受。诗意至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
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这样的苍凉气韵,与杜诗中“无边落木潇潇下”“艰难苦恨繁霜鬓”相同。同样的国破家亡,天涯沦落,此时此刻,杜甫成了诗人患难中的知己,因此,诗中自然有了杜诗中雄阔慷慨的风格。
【点评】理解诗歌的方法: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吉林省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晚野望
陈玉树①
余霞红映暮云边,村北村南少夕烟。
远树捧高沧海月,乱鸦点碎夕阳天。
野人乞食扃蓬户,渔父施罛②入稻田。
满地哀鸿听不得,江淮③何处是丰年?
【注】①陈玉树,字惕庵,后更名玉澍,江苏建湖人,晚清爱国诗人,以优贡生中光绪戊子科举人,拣选知县。②罛(gū):一种大鱼网,③江淮:长江和淮河流域,古时多水患。
15.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主要写秋野望中所见:着意渲染的是江淮水患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寄托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周褙。
B. 首联由近及远,上句写余霞,暮云红映,色彩绚丽,下句写村舍,炊烟寥落,一片旷野荒村,两句反差强烈。
C. 颈联正面写灾情:有人讨饭,但蓬门紧闭,茅屋空无一人;水田里不见割稻的农人,却只见渔夫在张网捕鱼。
D. 最后一句反问,激越悲怆,从眼前到江淮,由点到面,表现灾区地域之广,表达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谴责。
16. 本诗和李商隐的《锦瑟》都写到了“沧海月”,试分析这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不同作用。
【答案】15. B 16. ①从沧海上升起的一轮新月,已浮到了远方天际的树丛间,新月是如此的无力,似乎只是被树丛捧着托着,才会慢慢高升。《秋晚野望》中的“沧海月”描绘了一幅阔大萧索、苍凉清冷的画面,折射了旧中国的现实,烘托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②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锦瑟》中诗人以美丽的民间传说,勾画了一幅明月坠落于沧海,明珠湮没于泪波的画面,辽阔清寥,透露出一种无言的寂寞与悲哀,象征诗人沉沦废弃、才能不为世用的寂寞身世。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由近及远”分析错误,应为“由高到低”或“由远及近”。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意象和作用的能力。
首先,我们要明确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意象通常是诗人用来表达情感、构建意境、传达主题的重要工具。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诗歌中,由于诗人的情感、背景、创作目的等因素的差异,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作用和意义。
在本诗中:“沧海月”作为一个意象,出现在一个荒凉的秋晚场景中。它象征着高远、辽阔和寂静,与诗人所描绘的灾区景象形成鲜明对比。高远的沧海和明亮的月光,一方面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对灾区百姓的同情,另一方面也加强了诗人对统治者不作为的谴责。这里的“沧海月”起到了烘托氛围、增强情感表达的作用。
在李商隐的《锦瑟》中:“沧海月”象征诗人沉沦的寂寞身世。它出现在一个充满哀怨的情境中,明月坠落于沧海,明珠湮没于泪波,与诗人追忆的锦瑟年华形成呼应。诗人借用沧海珠泪的典故,有一种阔大的寂寥感,这里的“沧海月”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自然景象,而是被赋予了深刻的情感内涵,有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和感慨,代表着诗人一种无言的寂寞与悲哀。
2024届吉林省部分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这是一份2024届吉林省部分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9页。
2024北京高三一模试题语文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这是一份2024北京高三一模试题语文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共14页。
2024届河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这是一份2024届河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