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3月份八年级物理月考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734841/0-171573669259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5,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3月份八年级物理月考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734841/0-171573669263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5,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3月份八年级物理月考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734841/0-171573669265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5,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3月份八年级物理月考试题
展开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估算不正确的是
A. 拿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0.5N
B. 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kg
C. 一间教室内的空气质量约为220kg
D. 一个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4Pa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其重力为G=mg=0.05kg×10N/kg=0.5N,故拿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0.5N,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00~300g,达不到2kg,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教室的长、宽、高大约分别为9m、6m和3m,教室中空气的质量大约为m=ρV=1.29kg/m3×9m×6m×3m=208.98kg,接近220kg.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一个普通中学生的体重约为G=500N,站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S=500cm2=0.05m2,他对地的压强约为,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下列有关惯性说法错误的是
A. 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B. 跳远时助跑可以增大运动员的惯性,从而提高成绩
C. 标枪投掷出去后能继续飞行是标枪具有惯性的缘故
D. 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来是自身惯性的表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A.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无关,跳远时助跑不能改变惯性大小,只是利用惯性,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投掷出去的标枪能继续飞行是标枪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不能立刻停下来,故D正确,不符该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享更低价下载。合题意;
3. 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菜刀的刀刃很锋利
B. 穿滑雪板滑雪
C. 书包背带较宽
D. 铁轨下铺枕木
【答案】A
【解析】
【详解】A.菜刀的刀刃很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故A项符合题意;
B.穿滑雪板滑雪,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故B项不符合题意;
C.书包背带较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故C项不符合题意;
D.铁轨下铺枕木,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超市里,小明用水平方向的力,推着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购物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购物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购物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购物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 购物车所受的重力与购物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购物车对小明的力与地面对小明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A.购物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购物车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购物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购物车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购物车所受的重力与购物车对地面的压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购物车对小明的力与地面对小明的摩擦力不是发生在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5. 如图所示,A、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两个水平拉力而保持静止,已知 F1=5N,F2=3N.那么物体 B 受物体 A 和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应分别为
A. 5N、3NB. 5N、2NC. 2N、3ND. 3N、5N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体A在水平方向受到拉力F1及摩擦力而处于静止状态,A受到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由二力平衡可得,A受B的摩擦力fA=F1=5N;
对整体进行分析,则整体在水平向上受F1、F2及地面对B的摩擦力而处于静止状态,故三个力平衡,则摩擦力fB=F1﹣F2=5N-3N=2N.
6.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的木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F1=10 N,F2=2 N。若撤去力F2,则木块的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
A. 0 NB. 2 N,向右C. 10 N,向左D. 6 N,向右
【答案】B
【解析】
【详解】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8 N;撤去F2后,木块受到的合力为10 N-8 N=2 N,方向向右。
7. 如图所示,一木桶重20N,桶壁上最长的木板长为0.5m,最短的木板长为0.2m,桶内部底面积为。当桶内装满水时,桶底受到的水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g取10N/kg)(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桶中装水的最大量由最短的木板决定,所以,桶中水最大深度为0.2m;装满水时,桶底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桶底受到的水的压力为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大气作用在房顶上的压力很大,但是房子并没有被压塌。其主要原因是( )
A. 房子建造得很牢固B. 墙把房顶支撑住了
C. 墙很厚,对地面的压强小D. 房顶上、下面均受到大气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房顶上下表面都受到大气压力,其作用相互抵消,所以房顶不会被压塌。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9. 如图所示,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p甲和p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p甲>p乙B. p甲=p乙C. p甲<p乙D.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乙管是倾斜的,则乙管中所装的液体体积比较大,即V甲<V乙,由题意可知两管中所装的液体质量是相等的m甲=m乙,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可知:ρ甲>ρ乙.由于两试管液面相平,即液体的深度是相同的,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p甲>p乙.故选A.
10. 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下图中,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不能比较出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A图知道,橡皮膜向左边凸起,说明右边液体压强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低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无法根据p=ρgh判断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故A符合题意;
由B图知道,橡皮膜向左边右起,说明左边液体压强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低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根据p=ρgh可知,左侧液体的密度大于右侧液体密度,故B不合题意;
由C图知道,橡皮膜向左边右起,说明左边液体压强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等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根据p=ρgh可知,左侧液体的密度大于右侧液体密度,故C不合题意;
由D图知道,橡皮膜没有凸起,说明左右两边液体压强一样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低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根据p=ρgh可知,左侧液体的密度大于右侧液体密度,故D不合题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1. 作为经典力学的先驱,伽利略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正确地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后来,物理学巨匠牛顿对此作出了进一步的发展,指出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具有______。
【答案】 ①. 改变 ②. 惯性
【解析】
【详解】[1]伽利略实验:让小球从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来,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伽利略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推论出: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通过更长的路程,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就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继续运动下去.伽利略由此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物理学巨匠牛顿对此作出了进一步的发展,指出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12. 图中一个重为2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5N的竖直向上的拉力,则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N;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________N.
【答案】 ①. 0 ②. 15
【解析】
【详解】物体受到的重力20N,竖直向下,拉力5N,竖直向上,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物体仍然静止在地面上,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物体受重力与向上的拉力和支持力平衡,故:.
13. 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重5N的瓶子,手与瓶子间的摩擦是静摩擦,此时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N,方向为___________(填“竖直向下”或“竖直向上”)。增大手对瓶子的握力,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①. 5 ②. 竖直向上 ③. 不变
【解析】
【详解】[1][2]图示中,瓶子静止,竖直方向受到向下的重力及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静摩擦力的大小
f=G=5N
方向竖直向上。
[3]握力变大时,瓶子仍静止,所受的摩擦力仍等于重力,重力不变,摩擦力也不变。
14. 如图,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如图中,船闸仅阀门A打开,上游和闸室组成了__________ 。
【答案】 ①. 增大 ②. 连通器
【解析】
【详解】[1]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深度越深需要承受的压力越大,所以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2]船闸仅阀门A打开,上游和闸室底部连通,上方和大气相连,组成了连通器。
15. 如图所示,三个分别用铅、铁、铝制成的物重和高度都相等的圆柱体,竖直地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对地面压强最小的是______(选填“铅”“铁”或“铝”)圆柱体。()
【答案】铝
【解析】
【详解】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三个圆柱体高度相同,密度大小关系为
所以,它们对地面压强大小关系为
所以,对地面压强最小的是铝圆柱体。
16. 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A、B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______P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_____PB′.(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答案】 ①. 小于 ②. 等于
【解析】
【详解】已知A、B两容器,装有等深、
由题中“等质量”可知:,
由题图可以看出: ,
根据 可得:,
由题中“等深”可知:,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由于A、B两容器的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容器内液体质量相等,它们对桌面的压力相等,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pB′.
三、实验探究题(17题4分,18题6分,19题4分,20题4分,共18分。)
17.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1)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______;
(2)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小车运动得越______;
(3)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出: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它将______。
【答案】 ①. 速度 ②. 小 ③. 远 ④. 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详解】(1)[1]根据控制变量法,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2)[2][3]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得越远。
(3)[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的速度不再变化,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18.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答案】 ①. 相反 ②. 钩码个数 ③. 不能 ④. 见详解 ⑤. 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 ⑥. A
【解析】
【详解】(1)[1][2]线的两端挂上钩码,在钩码的作用下,线会向相反的方向拉小卡片,即拉力的方向相反;实验中通过改变钩码的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3][4]将小卡片扭转角度后松开,两侧的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小卡片将不能保持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时控制了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使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构成平衡力。
(3)[5]要探究相互平衡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物体上,只要将小卡片一分为二,使这两个力不在同一物体上即可,具体做法可以用剪刀将卡片剪开。
(4)[6]小华实验用的小卡片重力小,悬在空中时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较小;小明实验用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较大;所以,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海绵等物品在水平桌面上进行探究。
(1)实验中用______反映了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______法。
(2)比较甲、乙两图的实验可以得出____________。
(3)本实验还采用了______的研究方法。
【答案】 ①. 海绵的形变程度 ②. 转换 ③.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④. 控制变量
【解析】
【详解】(1)[1][2]实验中用海绵的形变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海绵的形变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把不便于测量的压力的作用效果转换成便于测量和观察的海绵的形变程度,这里采用了转换法。
(2)[3]甲、乙两图实验中,海绵的受力面积相同,乙图实验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较大,海绵的形变程度也较大,所以可得出结论为,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4]实验中,探究某一因素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时,控制其它因素保持不变,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20. 如图是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压强计上的U形管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其调节的方法是______(选填“A”或“B”),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
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______有关;
(4)比较______两图,可以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答案】 ①. 不属于 ②. B ③. 液体的深度 ④. 丙、丁
【解析】
【分析】
【详解】(1)[1]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端相连的容器,压强计上的U形管一端是密闭的,所以不属于连通器。
(2)[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3]比较乙图、丙图,在相同液体中的不同深度处,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不相等,液体的压强不同,故得出结论,在不同深度,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4)[4]要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则比较丙、丁两图。
四、计算题(21题4分,22题6分,共10分)
21. 将两个长方体A、B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的质量为10kg,底面积为10cm2;B的重力为50N,底面积为5cm2。则:
(1)A对B的压强为多大?
(2)B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答案】(1)2×105Pa;(2)3×105Pa
【解析】
【详解】解:(1)A对B的压力为
FA=GA=mAg=10kg×10N/kg=100N
A对B的压强
(2)B对地面的压力
FB=GA+GB=100N+50N=150N
B对地面的压强
答:(1)A对B的压强为2×105Pa;
(2)B对地面的压强为3×105Pa。
22.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中盛有6.2kg的水,容器自重为8N,容器底面积为,,容器顶受到水的压强为2000Pa。(g=10N/kg,)求:
(1)容器中水受到的重力;
(2)的高度;
(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答案】(1)62N;(2)60cm;(3)7×103Pa
【解析】
【详解】解:(1)容器中水受到的重力为
G水=m水g=6.2kg×10N/kg=62N
(2)由p=ρ水gh得
h2高度是
h2=h1-h=80cm-20cm=60cm
(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与容器自身重力之和,即
F=G水+G自=62N+8N=70N
容器底面积
S=100cm2=10-2m2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答:(1)容器中水受到的重力为62N;
(2)的高度为60cm;
(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7×103Pa。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共6页。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街道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九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街道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九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