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北京卷)生物(全解全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729388/0-171564848194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北京卷)生物(全解全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729388/0-171564848202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北京卷)生物(全解全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729388/0-171564848205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北京卷)生物(全解全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北京卷)生物(全解全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科研团队进行如下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0分钟 试卷满分:7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5分)
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生命现象与体现的生物特征相符的是( )
A.千里之堤,溃以蚁穴——环境影响生物
B.风秋风萧瑟,落叶纷飞——生物排出废物
C.狗妈妈生出几只毛色各异的小狗——生物可以生长
D."蛙鸣求偶是一种世代相传的性状——生物的应激性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表明生物白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A错误。
B.植物的叶片在脱落之前,一方面把植物能再利用的东西和营养物质转移走,另一方面把一些代谢废物转移到落叶中,在叶片衰老过程中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RNA含量也下降,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降低。因此,落叶能带走植物的部分废物,B正确。
C.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因此,狗妈妈生出几只毛色各异的小狗,体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C错误。
D.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所以,“蛙鸣求偶”是一种世代相传的性状,体现了生物具有遗传的特点,D错误。
故选B。
2.医生给危重病人吸氧,点滴葡萄糖,归根到底是让病人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完成的。
A.细胞核B.线粒体C.染色体D.叶绿体
【答案】B
【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详解】A.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A不符合题意。
B.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中重要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能够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动力,B符合题意。
C.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C不符合题意。
D.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是植物细胞内特有的能量转换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3月12日是植树节,丁丁和父母在东坡头公园移栽了阳城县树“梧桐树”和扦插了阳城县花“月季花”,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梧桐树和月季花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B.从生物体结构层次分析,月季的花、梧桐树的叶都属于器官
C.月季花与山西省鸟“褐马鸡”有相同的结构层次
D.梧桐树移栽时,剪去部分叶片是为了移栽方便
【答案】B
【分析】(1)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2)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光照、温度、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
【详解】 A.多细胞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与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是分不开的,A错误。
B.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月季的花、梧桐树的叶都属于器官,B正确。
C.月季花属于植物,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山西省鸟“褐马鸡”属于动物,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C错误。
D.梧桐树移栽时,剪去部分叶片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D错误。
故选B。
4.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课外实践中,用干湿计分别测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获得的数据如下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三个环境应在同一时间测量
B.每个环境至少测量三次并取平均值
C.相对湿度最大的是茂密的灌丛
D.该现象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
【答案】D
【分析】(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那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那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并且适宜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2)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这三处的植物密度不同,土地的潮湿程度也不同,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即植物能够增加空气的湿度,植物越多,其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越大。
【详解】A.分别选择带有植物的草地、茂密的灌丛和不带有植物的裸地进行测量,它们可以形成对照,变量是植物的多少,能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同一块地不同时间植物的蒸腾作用强度不同,散失的水分多少不同,空气湿度也不同,为了控制单一变量,三个环境的湿度应在同一时间进行测量,故A正确。
B.每个环境如果只测量一次,可能受某些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偶然性和增大实验误差,因此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和避免偶然性,每个环境至少测量三次并取平均值,这样可以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故B正确。
C.由图可以看出,相对湿度最大的是茂密的灌丛,最小的是没有植物的裸地,故C正确。
D.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茂密的灌丛植物最多,蒸腾作用最强,相对湿度最大;植物相对较少的草地蒸腾作用较强,相对湿度较大;而没有植物的裸地蒸腾作用最弱,相对湿度最小,该现象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故D错误。
故选D。
5.某科研团队进行如下实验:将某种蛙放到明亮处,体色变亮,再将它放到暗处,体色变暗。在明亮处,若给该蛙注射褪黑色素,体色逐渐变暗,但不久后又慢慢恢复亮色。若将此蛙的眼睛蒙住,无论放在明处还是暗处,体色均为暗色。切除垂体后,蛙无论放在明处还是暗处,体色都保持亮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光是影响蛙体色变化的外界因素
B.褪黑色素的分泌与垂体有关
C.蛙体色的变化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
D.褪黑色素使蛙体色变暗,又可使蛙体色变亮
【答案】D
【分析】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进行的调节。
【详解】A.蛙放到明亮处体色变亮,再放到暗处体色变暗,说明光是影响蛙体色变化的外界因素,A不符合题意。
B.切除垂体后,把此蛙无论放在明处或暗处,蛙体色都保持亮色,说明蛙褪黑激素的分泌与垂体有关,B不符合题意。
C.若将此蛙眼睛蒙住,无论放在明处或暗处,蛙体色均为暗色,说明蛙体色的变化受神经调节,切除垂体后,蛙无论放在明处还是暗处,体色都保持亮色,说明蛙体色的变化受激素调节,C不符合题意。
D.在明亮处,给此蛙注射褪黑激素,蛙体色逐渐变暗,说明蛙褪黑激素只能使青蛙体色变暗,D符合题意。
故选D。
6.红松是我国珍贵的经济树木,科研人员对其种子萌发条件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红松种子外无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
B.15℃条件下,光照强度越弱越有利于红松种子的萌发
C.图中条件中,25℃、光照强度为200μml•m﹣2•s﹣1最有利于红松种子萌发
D.光照和适宜温度都是红松种子萌发必需的条件
【答案】D
【分析】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种子已度过休眠期,具有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详解】A.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我们把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是裸露的;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红松种子外无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A正确。
B. 由图可知,15℃条件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种子的萌发率在逐渐降低。即光照强度越弱越有利于红松种子的萌发,B正确。
C. 由图可知,25℃、光照强度为200μml•m﹣2•s﹣1,最种子的萌发率最高,即最有利于红松种子萌发,C正确。
D.通过实验可知,适宜温度是红松种子萌发必需的条件,无光(即光照强度为0)时种子 也可以萌发,因此,光照不是红松种子萌发必需的条件,D错误。
故选D。
7.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实验装置,在阳光下进行了相关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鱼藻释放出的气体为氧气
B.金鱼藻吸收池水中的二氧化碳
C.甲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乙组
D.还可以用碘液检测淀粉的生成
【答案】C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
【详解】AB.根据分析可知,金鱼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能够放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碳,AB不符合题意。
C.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因此乙组的光合作用大于甲组,C符合题意。
D.淀粉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因此,金鱼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还可以产生淀粉,用碘液可以检测淀粉,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科学家希尔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奥秘,采摘生长旺盛的树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中产生的气体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增加光照,A中产生的气泡一定会增加
C.A和B对照,可以证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D.B和C对照,可以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
【答案】C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详解】A.A瓶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氧气有助燃的性质,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A错误。
B.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越强。但当光合作用过强时,部分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减弱,产生的氧气就会减少,B错误。
C.A含叶绿体的悬浮液不遮光,有气泡产生;B含叶绿体的悬浮液遮光,无气泡产生,A和B对照,可以证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C正确。
D.B含有叶绿体的悬浮液,遮光;C无叶绿体的悬浮液,照光,B和C的变量有光照和叶绿体,变量不唯一,不可以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D错误。
故选C。
9.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试管婴儿受精卵开始分裂和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分别是( )
A.体外无菌“试管”、子宫B.输卵管、子宫
C.子宫、体外无菌“试管”D.卵巢、子宫
【答案】A
【分析】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分别将卵细胞与精子取出后,置于试管内使其受精,再将胚胎前体—受精卵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
【详解】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试管)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因此试管婴儿受精卵开始分裂和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分别是体外无菌“试管”、子宫,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胰液可以消化淀粉
B.促胰液素在人体内含量小,作用大
C.促胰液素和胰液均通过导管流出
D.胰液和胰岛素是由胰腺中不同细胞分泌的
【答案】C
【分析】(1)胰腺的外分泌部属于外分泌腺,能够分泌胰液,胰液则通过导管进入小肠。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糖类被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脂肪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详解】A.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胰液可以消化淀粉,A正确。
B.促胰液素是激素,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B正确。
C.促胰液素是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胰液则通过导管进入小肠,C错误。
D.胰腺的外分泌部属于外分泌腺,能够分泌胰液;胰岛是胰腺的内分泌部,属于内分泌腺,能够分泌胰岛素;因此胰液和胰岛素是由胰腺中不同细胞分泌的,D正确。
故选C。
11.生物社团的同学为“探究呼吸道对空气的清洁作用”制作了模拟装置(如图)。他们将碳粉放在塑料瓶口处,用吹风机向瓶口吹风,记录瓶底纱布上碳粉的数量。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鼻腔中的黏液吸附了尘粒、细菌等物质形成了痰
B.毛刷模拟了呼吸道中的鼻毛和纤毛
C.若换成干燥毛刷,到达纱布的碳粉量会增加
D.将毛刷浸湿是模拟呼吸道中的黏液
【答案】A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详解】A.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可见痰的形成场所是气管和支气管,A错误。
B.呼吸道中的鼻毛和纤毛具有清扫病原体和异物的作用。毛刷是模拟了呼吸道中的鼻毛和纤毛,B正确。
C.浸湿毛刷的水模拟呼吸道中的黏液,具有吸附病原体和异物及湿润吸入气体的作用。若换成干燥毛刷,到达纱布的碳粉量会增加,C正确。
D.呼吸道中的黏液具有吸附病原体和异物及湿润吸入气体的作用。浸湿毛刷的水模拟呼吸道中的黏液,D正确。
故选A。
12.《史记·扁鹊传》中记载:“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如图所示,“切脉”主要切病人桡动脉的腕后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桡动脉管壁弹性大,易于诊断
B.桡动脉内血流方向为B→A
C.桡动脉内流动的是静脉血
D.桡动脉每分钟搏动次数与心脏不同
【答案】A
【分析】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脉搏指的是动脉的搏动,可以在桡动脉处测得。
【详解】A.动脉血管大多数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故桡动脉管壁弹性大,易于诊断,故A正确。
B.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因此桡动脉内血流方向如图为A→B,可为手臂输送营养物质,故B错误。
C.桡动脉参与体循环,流动着动脉血,故C错误。
D.中医的“切脉”按摸到的血管就是桡动脉血管,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一致的,故D错误。
故选A。
13.安装人工心脏瓣膜可以恢复患者心脏的正常功能。某患者人工心脏瓣膜安装位置如图中指示线所示。则该患者心脏病变的部位是( )
A.左心室和主动脉之间的瓣膜
B.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的瓣膜
C.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的瓣膜
D.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瓣膜
【答案】D
【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右心房。其中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在同一侧的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可防止血液倒流,使血液只能从同一侧的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之间的流向为: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详解】AB.左心室和主动脉之间、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而图中指示线所指的是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AB错误。
CD.心脏的同一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脏的心尖偏左,因此图中指示线所指的是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瓣膜,说明该患者心脏病变的部位是左侧的房室瓣,而不是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的瓣膜,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玲玲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滤过装置来模拟肾单位部分结构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流入塑料杯中的液体模拟的是( )
A.原尿B.尿液C.血浆D.血细胞
【答案】A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即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三部分组成。
(2)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详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题图中的绿豆和小米)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玲玲同学制作的滤过装置,漏斗和双层滤纸模拟肾小球,因此经过双层滤纸流入塑料杯中的液体相当于原尿,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5.压迫舌根会使人觉得恶心,严重者可出现呕吐。该反射属于咽反射。舌根接受异物刺激后产生兴奋,神经冲动经咽丛的感觉神经传导至脑干,再经传出神经传导至咽部肌肉,使软腭上抬,腭弓缩紧,舌根僵硬紧张。关于咽反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射活动是条件反射
B.咽丛的感觉神经是传入神经
C.舌根上有咽反射的感受器
D.咽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为基础
【答案】A
【分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A.压迫舌根会使人觉得恶心,严重者可出现呕吐,这种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
BCD.呕吐反射主要靠神经系统来调节,需要完整的反射弧为基础。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由题干“舌根接受异物刺激后产生兴奋,神经冲动经咽丛的感觉神经传导至脑干,再经传出神经传导至咽部肌肉,使软腭上抬,腭弓缩紧,舌根僵硬紧张”,由此可知,舌根上有咽反射的感受器,咽丛的感觉神经是传入神经,脑干属于神经中枢,咽部肌肉属于效应器,BCD正确。
故选A。
16.乳双歧杆菌BL-99菌种,是我国第一株自主研发、具有知识产权的优质乳酸杆菌,已成功应用到酸奶、冰淇淋、奶酪棒等食品中。下列是乳双歧杆菌BL-99的自述,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我”能酿造米酒B.“我”使馒头松软
C.“我”能制作酸奶D.“我”能酿醋
【答案】C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制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据此解答。
【详解】AB.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AB错误。
C.乳双歧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益生菌,属于双歧杆菌属,能够分解乳糖产生乳酸,乳双歧杆菌能使牛奶变成酸奶,C正确。
D.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D错误。
故选C。
17.“现在的蚊子,怎么大白天都出来咬人!”其实,白天咬人的蚊子并非以前晚上咬人的蚊子,这种“花蚊子”(如图甲所示)学名叫作白纹伊蚊,下面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观察图甲所示的白纹伊蚊,可以看到它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B.图乙是被拍死的白纹伊蚊,体表有起保护作用的是外骨骼
C.图丙是白纹伊蚊的幼虫,名为孑孓,它生活在水中,没有翅膀,能够游泳,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D.白纹伊蚊白天出来咬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这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答案】D
【分析】(1)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2)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是本物种的一种遗传特性,不需要后天学习,生来就有的一种行为能力。
(3)完全变态发育是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
【详解】A.观察图甲所示的白纹伊蚊属于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身体和附肢都分节,A正确。
B.图乙是被拍死的白纹伊蚊,体表有起保护作用的是外骨骼,防止水分的散失,B正确。
C.白纹伊蚊的幼虫是孑孓在水中生活,蚊子的发育过程: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正确。
D.白纹伊蚊白天出来咬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这种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这是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是本物种的一种遗传特性,不需要后天学习,生来就有的一种行为能力,D错误。
故选D。
18.骨性关节炎是由关节软骨受损或软化而引起的一类疾病。患者严重时会导致关节畸形和运动功能丧失。结合膝关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患者受损的部位主要是图中的⑤
B.图中①②④标号所示结构都与关节牢固性有关
C.图中①②③④标号所示结构都属于关节的一部分
D.正常人适量运动可刺激⑤分泌更多滑液,使膝关节更灵活
【答案】D
【分析】图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
【详解】 A.骨性关节炎是由关节软骨受损或软化而引起的一类疾病。可见,患者受损的部位主要是图中的⑤关节软骨,A正确。
B.关节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其中略凸起的一面叫做关节头,略凹进的一面叫做关节窝,这样一凸一凹的结构,有利于关节的牢固性。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 所以,与关节牢固性有关的结构的是①关节头、④关节窝、②关节囊,B正确。
C.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三部分。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可见,图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都属于关节的一部分,C正确。
D.关节囊的内层为滑膜层,可分泌少量透明的滑液,滑液在关节腔中起润滑作用。可见,正常人适量运动可刺激②关节囊(不是⑤关节软骨)分泌更多滑液,使膝关节更灵活,D错误。
故选D。
19.在生物分类中,分类单位越小亲缘关系越近。下列分类单位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蔷薇目B.蔷薇科C.桃属D.桃
【答案】D
【分析】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
【详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可见,选项中“桃”是种层次,亲缘关系最近,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0.中国·红河蝴蝶谷是世界上蝴蝶种群和蝴蝶资源分布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共在这里发现了320余种蝴蝶。中国·红河蝴蝶谷的蝴蝶种类繁多,实质上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环境的多样性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答案】B
【分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生物种类)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详解】A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因此中国·红河蝴蝶谷的蝴蝶种类繁多,实质上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基因的多样性,A错误,B正确。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C错误。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生物种类)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没有生物数量多样性。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多样性,D错误。
故选B。
21.人的红绿色盲是由X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的,下图是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据图可知( )
A.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B.I-1携带色盲基因
C.Ⅱ-4的致病基因来自I-2D.Ⅱ-5携带色盲基因
【答案】B
【分析】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男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母亲且传递给女儿,女性有携带者,男性要么患病、要么正常,没有携带者。
【详解】A.由题意可知,人的红绿色盲是由X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的,可知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A错误。
BC.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如下图:
Ⅱ-4为男性且患病,其Y染色体肯定来自父亲I-2,携带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肯定来自母亲I-1,因此,I-1携带色盲基因,B正确,C错误。
D.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因此,男性的X染色体只要携带致病基因肯定患病。Ⅱ-5表现正常,说明Ⅱ-5不携带色盲基因,D错误。
故选B。
22.下列各项实例中,不属于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是( )
A.把小花生种到肥沃的土壤中结出的果实较大
B.从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选择繁育出高产奶牛
C.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产生高产抗倒伏的小麦
D.普通甜椒的种子经卫星搭载后播下,经选择培育成的太空椒
【答案】A
【分析】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A.把小花生种到肥沃的土壤中结出的果实较大,是改变环境引起的花生大小的变异,其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因此,不属于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A符合题意。
B.从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选择繁育出高产奶牛,是人工选择了奶牛中的产奶量高变异,属于选择育种,应用了遗传变异的原理,B不符合题意。
C.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产生高产抗倒伏的小麦,是利用了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应用了遗传变异的原理,C不符合题意。
D.普通甜椒的种子经卫星搭载后播下,经选择培育成的太空椒,是利用太空射线诱导普通甜椒种子发生了变异,属于诱变育种,应用了遗传变异的原理,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3.下列有关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接种一次即可永久生效
B.可以对抗引起各类传染病的病原体
C.一般对人体来说相当于抗原
D.直接参与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答案】C
【分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详解】A.有的抗体产生后会减弱,所以接种一次即可永久生效说法错误,A错误。
B.抗体具有专一性,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不是对所有的病原体,B错误。
C.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疫苗属于抗原,C正确。
D.注射疫苗使人体产生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不是第二道防线,D错误。
故选C。
24.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统计数字,中国有超过3亿吸烟者,占全世界吸烟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大约每30秒就有一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如果烟草使用情况不下降,到2050年,中国与烟草相关的死亡人数将上涨至每年300万人。下面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时,测定了水蚤在不同浓度烟草浸出液中的心率,用表格形式记录(如下表)。据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变量是烟草浸出液浓度
B.实验测量指标为每10秒心跳次数
C.心跳次数最快的组是第二组
D.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抑制作用
【答案】D
【分析】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详解】A.该班同学是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结合表格,等量烟丝浸泡在一定的蒸馏水中,可获得不同浓度的浸出液。可见,实验的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A正确。
B.据表中数据可见:实验测量指标为每10秒心跳次数,B正确。
C.据表中数据可见:心跳次数最快的组是第二组,是烟丝+20mL蒸馏水的烟草浸出液,C正确。
D.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清水中水蚤的心率最低,在烟草浸出液中随浓度的增大,心率逐渐增加。即烟草浸出液能够促进水蚤的心率,D错误。
故选D。
25.下列关于安全用药和急救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药有副作用,中药没有副作用
B.静脉出血,应在受伤血管的近心端进行压迫止血
C.发现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服药并带上该药去医院诊治
D.当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不得打开其房间的门窗进行通风
【答案】C
【分析】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生了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服用该药,并带上该药去医院诊治,防止出现严重后果。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人体的免疫力对外来的药物的一种排斥。
【详解】A.无论西药还是中药,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应用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则有可能危害健康,A错误。
B.静脉,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静脉出血,应在受伤血管的远心端进行压迫止血,B错误。
C.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生了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服用该药,并带上该药去医院诊治,防止出现严重后果,C正确。
D.当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第一时间设法将人移至安全环境,若无法移动则应当及时打开其房间的门窗进行通风,D错误。
故选C。
第 = 2 \* ROMAN II卷(非选择题 共45分)
本题共7题,共45分。
26.通过“互联网+新农业应用”,农民通过控制系统对百香果大棚内的水分、二氧化碳、温度等实时监控,为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甲图是二氧化碳发生器(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一种仪器),乙图表示大棚内百香果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丙表是百香果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的实验结果。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丙:
(1)百香果由花的子房发育而来,吃的时候会发现果实中有很多枚种子,这是因 。
(2)大棚中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理是 。
(3)下面是四位同学对图乙的理解,其中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
A.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B.BC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C.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D.AB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4)分析丙表可得出,温度控制在 ℃时,百香果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5)请你运用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帮助农民提出在果业生产上提高产量的措施: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一个子房里有很多个胚珠
(2) 蒸腾作用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C
(4)25
(5)增加大棚内昼夜温差;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等等
【分析】(1)一般当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进一步发育。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
(2)图乙:①A点光照强度为零,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该点即表示植物呼吸速率。②AB段表明随光照强度加强,光合作用逐渐加强,二氧化碳的释放量逐渐减少,有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但光合作用强度小于细胞呼吸强度。③B点时,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全部用于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B点称为光补偿点。④BC段表明随光照强度不断加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加强,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⑤C点及该点以后,光照强度加强,但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称为光合作用的饱和点,C点对应的二氧化碳吸收值表示净光合速率。
【详解】(1)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的发育情况为:
百香果由花的子房发育而来,吃的时候会发现果实中有很多枚种子,这是因一个子房里有很多个胚珠。
(2)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所以,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因此,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理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使植物积累更多的有机物,提高产量。
(3)A.B点表示该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相对值是零,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A错误。
B.BC段表明随光照强度不断加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加强,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B错误。
C.由曲线在AC段呈现出上升趋势可知: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C正确。
D.AB段表明随光照强度加强,光合作用逐渐加强,二氧化碳的释放量逐渐减少,但光合作用强度仍然小于细胞呼吸强度。故AB段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错误。
故选C。
(4)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故在光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黑暗中,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表格丙中,蔬菜在24小时吸收二氧化碳的量=12小时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量-12小时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因此,经过计算可知,在25℃时,该数据最大(3.85-2.25=1.6mg/h)。所以,分析丙表可得出:温度控制在25℃时,该蔬菜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5)白天有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所以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光照时间越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夜晚无光,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由于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弱,消耗的有机物就越少,所以夜晚适当降低温度,也能使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因此,在农业生产上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有:增加大棚内昼夜温差;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等等。
27.图1是正常的心脏结构示意图,图2是心梗病人心脏结构示意图。左冠状动脉是主动脉的一个分支,“左前降支”是左冠状动脉的一个分支,左心室的血液供应有50%来自于左前降支。左前降支一旦发生堵塞就容易引发心梗。请回答:
(1)在体循环中,血液由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再经全身的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心脏中的 。
(2)左前降支出现堵塞,会影响心脏壁最厚的[ ] 的血液供应,使其心肌细胞缺少氧气和养料,成为坏死的心肌。([ ]填图1中的字母,______上填文字)
(3)科研人员为探究有氧运动在改善心梗大鼠心脏结构与功能中的作用,将3月龄雄性大鼠34只随机抽取10只为假手术组(Sham组),剩余24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梗组模型,存活20只。随机分为心梗组(MI组)和心梗+有氧运动组(ME组),每组10只。ME组进行8周的有氧运动,具体操作见下表,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心脏形态结构,计算心肌胶原容积百分比CVF%,结果见图3(CVF%值越小,心脏结构与功能越好)
①表中“?”处的处理方法是 ;三组实验中,Sham组、MI组和ME组形成 实验。
②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右心房
(2)B左心室
(3) 只穿线不结扎 对照 心梗严重损伤大鼠心脏功能,有氧运动干预可有效改善心脏功能
【分析】图中:1上腔静脉、2下腔静脉、3主动脉、4肺动脉、5肺静脉、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
【详解】(1)上、下腔静脉与右心房相连,因此在体循环中,血液由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再经全身的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心脏中的右心房。
(2)心脏壁最厚的是B左心室,因为B左心室要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B左心室输送距离远,因此左前降支出现堵塞,会影响心脏壁最厚的B左心室的血液供应,使其心肌细胞缺少氧气和养料,成为坏死的心肌。
(3)①表中Sham组中“?”的处理方法是只穿线不结扎,这样可以与MI组和ME组形成对照实验,探究有氧运动在改善心梗大鼠心脏结构与功能中的作用。
②结合图3可知,心梗+有氧运动组(ME组)的CVF%值比心梗组(MI组)的CVF%值低,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心梗严重损伤大鼠心脏功能,有氧运动干预可有效改善心脏功能。
28.美国加州大学模仿非洲婴猴开发了一款跳跃机器人Salt,重100g,完全伸展时高26厘米,拥有折叠式长腿,垂直弹跳高度可达1.2米,平均每隔0.58秒就可以进行一次高达1米的跳跃,还能感知自己并设计运动路线,轻松越过障碍物,以期在协助侦察和抗灾搜救行中大显身手。
(1)Salt的跳跃过程由内置芯片控制,芯片相当于婴猴的 系统;从蹲伏状态到弹跳状态,由发动机带动腿部连接打开折叠式长腿,腿部连接可模拟运动系统中的 ,该结构相当于杠杆中的 。除此结构外,婴猴运动系统还包括骨和提供动力的 。
(2)Salt跳跃时通过可旋转尾维持平衡,而婴猴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 。
(3)若要在地震废墟中完成长时间的搜救工作,你认为Salt机器人可以如何改进? 。
【答案】(1) 神经 关节 支点 肌肉/骨骼肌
(2)小脑
(3)提高电池续航能力/减小体积和重量
【分析】(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肌肉)组成。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骨骼肌。
(2)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三部分。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上有一层关节软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减少振荡。
(3)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详解】(1)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神经系统,因此Salt的跳跃过程由内置芯片控制,芯片相当于婴猴的神经系统。
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因此Salt的腿部连接可模拟运动系统中的关节,该结构相当于杠杆中的支点。除此结构外,婴猴运动系统还包括骨和提供动力的骨骼肌(肌肉)。
(2)小脑有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Salt跳跃时通过可旋转尾维持平衡,而婴猴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小脑。
(3)Salt机器人的一切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机器人内置的电池。因此若要在地震废墟中完成长时间的搜救工作,需要提高电池续航能力、减小体积和重量以减少耗电。
29.现代遗传学的开山之作“三大遗传学规律”离不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的白眼果蝇实验。模式生物的选择和利用对开展遗传分析和功能研究意义重大。拟南芥这株田野里不起眼的小草目前成为了植物研究领域最耀眼的明星,先后四次搭载神州飞船完成遗传学实验。
(1)请根据学习经验推测拟南芥生长周期长短、结种子数量两个方面的特点是: ,因此被选为遗传学研究材料。
(2)拟南芥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如图一所示。由此可知,正常情况下,拟南芥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最可能是图二中的 。
(3)拟南芥体细胞的2号染色体上的突变基因能使拟南芥植株提前开花(简称早花),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现将两株早花拟南芥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收集种子种植下去,观察子代拟南芥的花期并统计数据,将其果绘成如图所示柱状图。可知,晚花是 性状,子代中纯合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
(4)如果控制早花、晚花的基因用F和f表示,为确定图中某早花植株的基因组成,应选取该植株与性状为 的拟南芥杂交,收集种子种植下去,观察子代拟南芥的花期,若子代表现为 ,则该早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
(5)科学家发现催促植物开花的基因F还具有调整叶片气孔开闭的作用,有利于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科学家成功地将该基因转入到水稻的细胞中,提高了水稻对二氧化碳的利用效率,提高了产量。这个实例说明了 。
【答案】(1)生长周期短、单株结种子多、雌雄易辨等特点
(2)丙
(3) 变异 显性 50%
(4) 晚花 全是早花;出现晚花 FF;Ff
(5)基因控制性状
【分析】(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成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详解】(1)拟南芥具有生长周期短、单株结种子多、雌雄易辨等特点,因此经常作为实验研究的材料。
(2)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图2中的丙染色体呈单存在,因此,拟南芥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最可能是图二中的丙。
(3)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所以拟南芥植株提前开花,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现将两株早花拟南芥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代出现了晚花,晚花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如果控制早花、晚花的基因用F和f表示,则子代中纯合个体(FF和ff)所占比例是50%,遗传图解如图:
(4)为了确定图二中某早花植株的基因型,选取该植株与晚花拟南芥杂交,收集种子种植下去,观察子代拟南芥的花期:①若子代全是早花,则该早花植株的基因型为FF;如图
②若子代既有早花,也有晚花,则该早花植株的基因型为Ff;如图:
(5)科学家发现催促植物开花的基因F还具有调整叶片气孔开闭的作用,有利于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科学家成功地将该基因转入到水稻的细胞中,提高了水稻对二氧化碳的利用效率,提高了产量。这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30.青春期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学生群体中由于课业压力大或沉迷玩社交软件,熬夜现象非常普遍,大多数学生反馈熬夜后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缓等疲惫状态或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为进一步为了进一步探究熬夜对记忆力和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小组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如下研究。
①将 6 只体重 18—20 g、出生 25 天的同性别小白鼠 随机放入二个相同的笼子,分为甲、乙组,每组三只;小组成员用亚克力板搭建出一号迷宫,将 6 只小 白鼠逐个放入迷宫入口,引导小白鼠通过迷宫,让其熟悉、记忆一号迷宫出入口路线,反复训练三天后开始实验。
②乙组用强光干扰并控制小白鼠的睡眠时间以 4 天为一轮,用强光干扰,保持小白鼠清醒 状态 72 小时后走 1 次迷宫,甲组不进行强光干扰,让其正常作息,和乙组在相同时间走迷宫。走完迷宫后正常作息 24 小时。然后进入下一轮,如此重复九轮。实验周期内甲乙两组均完成 10 次迷宫测试,计算每组平均用时来评估小白鼠的记忆能力。实验结果如下:
(1)步骤②中设置甲组的目的是 。
(2)小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哺乳动物在经历短期睡眠剥夺后,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会上升,暂时维持神经兴奋性,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休息,细胞代谢会逐渐紊乱,无法维持应有的兴奋性,从而出现精神萎靡现象,据实验结果可知,前6次实验中乙组比甲组走出迷宫的时间 ,造成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随着实验次数增加乙组小鼠记忆力与甲组相比 。
(3)小组成员搭建出另外两个不同轨迹难度相似的迷宫,记为二号、三号迷宫。待两组小白鼠完成前期所有一号迷宫测试后,逐个各走一次二号、三号迷宫。记录小白鼠通过新迷宫的平均用时来测试小白鼠的学习能力。实验结果如下:
据上图可得出实验结论: 。
(4)综合以上的实验结果,为保持良好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应怎么做 。
【答案】(1)对照组/形成对照
(2) 短/少 短期的睡眠干扰可使小白鼠因应激反应,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或者小白鼠自身记忆能力有个体差异 下降/降低
(3)乙组平均时长均高于甲组,说明长期睡眠质量不好会影响记忆力
(4)中学生不要长时间熬夜,保持良好作息习惯(合理即可)
【分析】(1)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当调查对象特别多时常采用抽样调查法。
(2)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普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某校抽取了684名高中生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该调查属于抽样调查。
【详解】(1) 对照实验中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被试组,对照组是不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在该实验中,乙组强光干扰,不能正常休息,是实验组,甲组不进行强光干扰,让其正常作息,是对照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2)观察表格数据,发现前6次实验中,甲组走出迷宫比乙组所用时间长,可能是短期的睡眠干扰可使小白鼠因应激反应,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也可能是小鼠个体间有差异。随着实验次数增加,甲组走出迷宫的时间比乙组短,说明乙组小鼠记忆力与甲组相比下降。
(3)设置重复实验,是减少偶然性、使实验数据更准确、实验结论更可信的重要方法。小组成员搭建出另外两个不同轨迹难度相似的迷宫,记为二号、三号迷宫,实验结果与一号迷宫一致,乙组平均用时都高于甲组,说明干扰睡眠休息不好,导致记忆力下降。
(4) 本次实验说明小白鼠长期睡眠不足会使记忆力明显减退,对学习能力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中学生不要长时间熬夜,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31.我国学者以水芹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钙浓度对水芹气孔张开程度(如下图)、光合速率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如表)。实验共分为五组T1~T5,每组的钙离子浓度见下表,请回答:
(1)水芹根系吸收的钙离子等无机盐通过 组织运输到叶片,参与叶片中的生理过程。
(2)已知各处理叶片气孔的数量相差不大,在其他条件保持一致的情况下,根据图中气孔张开的程度推测,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升高叶片蒸腾速率应呈现 的趋势。蒸腾速率越大越有利于根吸收 。
(3)表中,通过测定 来反应水芹叶片的光合速率。结合图和表分析,T2组光合速率最高,可能是因为1.0mml·L⁻¹的钙离子促进了 从而促进光合速率的提升。
(4)若要测定各组水芹的呼吸速率,可以将各组植株置于密闭且 环境中,测定 的吸收速率。
【答案】(1)输导
(2) 下降 水分/水
(3) 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 气孔张开程度
(4) 黑暗 氧气
【分析】(1)绿色植物利用光,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
(2)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3)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详解】(1)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包括导管和筛管,导管能由下往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由上往下运送有机物;因此,水芹根系吸收的钙离子等无机盐通过输导组织运输到叶片,参与叶片中的生理过程。
(2)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状态从气孔散失到体外的过程;根据图示可知,钙离子浓度大于1.0mml·L-1之后,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升高,气孔张开的程度越来越小;由此推测叶片蒸腾速率应呈现下降的趋势。蒸腾作用的意义包括:①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②促进水的吸收,促进了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③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因此,蒸腾速率越大越有利于根吸收水分。
(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表中,通过测定氧化碳的吸收速率来反应水芹叶片的光合速率。由表格可以看出,T2组光合速率最高;由题图可以看出,T2组气孔张开程度最大;由此推测,可能是因为1.0mml·L⁻¹的钙离子促进了气孔张开程度从而促进光合速率的提升。
(4)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会给呼吸作用提供氧气;因此,若要测定各组水芹的呼吸速率,可以将各组植株置于密闭且黑暗环境中,测定氧气的吸收速率。
32.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你一定听说过基围虾吧!其实“基围"并不是某种虾的名字,而是指一种近海的养殖模式:“基”指基堤,“围”指围起来,人们为了防御海水侵袭近海内陆的田地,在周围修筑堤围,称为“基围”。有些虾苗会在涨潮时进入堤内,无法游出,这些虾苗就在这里慢慢长大,故名“基围虾”。
红树林由热带、亚热带海边的植物构成,其植物根系发达、能在海水中生长,构成了陆地向海洋过渡的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下有丰富的蜗牛、沙蚕等底栖动物,可供虾苗捕食,红树林叶也能成为它们的饵料来源。养殖半年后,随着退潮人们开闸放水,下网捕虾。此时苍鹭、白鹭以及黑脸琵鹭等候鸟也会加入这场“海鲜盛宴”,捕食搁浅的鱼虾。候鸟们会平均停留2~3周,因此红树林湿地成为了它们迁徙途中的重要食物补给站。
红树林湿地不仅能发展基围养殖,其防浪护堤和净化海水的功能也十分显著。盘根错节的根系能有效地阻挡陆地来沙,茂密高大的枝条能有效抵御风浪对陆地的袭击。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可通过土壤-植物-微生物复合系统,过滤、富集和转化污染物,有效去除大部分的氮和磷,减少赤湖发生,净化海域环境。
人类活动的增加也给红树林生态系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海堤建设和围海造地会导致红树林面积减少,过度挖掘会危害植物的根系和幼苗等。我国已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多个法律法规,可以更好地保护红树林湿地。
(1)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是生活中俗称的“基围虾”,Meltapenaeus是 ,(填“属名”或“种加词”)。
(2)海桑,秋茄和桐花树等红树林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不仅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也提供了生存、繁衍的家园。野生虾苗成长过程中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为 。依据文中信息,写出一条含有虾的食物链:
(3)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但也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说明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7月26日定为“国际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日”。学校即将开展红树林保护志愿活动,请你为此设计一个活动任务: 。
【答案】(1)属名
(2) 生产者 太阳能 海桑→虾→苍鹭
(3)自我调节
(4)调查我国红树林自然资源、撰写调研报告;制作微视频,宣传我国保护红树林的法律、法规;制作红树林生态系统模型;设计保护红树林的宣传海报
【分析】(1)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双名命名法,物种的正式名称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构成,属名在前,种名在后。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一般为动物)、分解者(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
(3)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详解】(1)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双名命名法,物种的正式名称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构成,属名在前,种名在后。所以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是生活中俗称的“基围虾”,Meltapenaeus是属名。
(2)海桑,秋茄和桐花树等红树林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于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所以野生虾苗成长过程中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为太阳能。依据文中信息,含有虾的食物链为海桑→虾→苍鹭。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以维持自身的稳定状态,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4)为了开展保护红树林的活动,可用先调查我国红树林自然资源、撰写调研报告;制作微视频,宣传我国保护红树林的法律、法规;制作红树林生态系统模型;设计保护红树林的宣传海报等。
组别
一
二
三
四
五
不同蒸馏水
配置的烟草
浸出液
蒸馏水
等量烟
丝+20mL蒸馏水
等量烟
丝+30mL蒸馏水
等量烟
丝+40mL蒸馏水
等量烟
丝+50mL蒸馏水
每10秒心
跳次数
35
42
39
37
36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75
2.50
3.15
3.8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75
1.10
1.65
2.25
3.00
2.35
组类
处理方法
Sham组
?
MI组
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ME组
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有氧运动
处理
钙离子浓度mml·L-1
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μml·m-2·s-1)
叶绿素含量mg·g-1
T1
0.5
6.13
1.005
T2
1.0
8.77
1.272
T3
1.5
6.27
1.234
T4
2.0
4.93
1.168
T5
2.5
2.50
0.85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河北卷01)生物(全解全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动物中体内无脊柱的是,下列属于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辽宁卷)-生物(全解全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百色是芒果之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泰州卷)-生物(全解全析),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