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03《论语》十二章 (最新模拟)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
展开一、(2023•上海浦东新区模拟)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各题。
【甲】《论语》十二章(节选)
ㅤㅤ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ㅤ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ㅤㅤ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ㅤㅤ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丙】与元九书(节选)
ㅤㅤ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之”字、“无”字示仆者,仆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则知仆宿习之缘,已在文字中矣。及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声韵。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1)【甲】文中的“子”是指 (人物),他是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乙】文的作者是 (朝代)的宋濂。
(2)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七十而从心所欲
②媵人持汤沃灌
③及五六岁
(3)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用【甲】的内容来印证【乙】【丙】的观点,搭配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思而不学则殆
B.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则知仆宿习之缘,已在文字中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5)三篇选文都介绍了个人的求学经历,你从中汲取到哪些关于学习的有益启示?
【答案】
(1)孔子 儒 明代
(2)①跟从;②拿着;③等到
(3)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穿不如人。
(4)D
(5)孔子:要活到老,学到老。/学习要早立志。/学习要循序渐进。
宋濂:学习要勤奋刻苦。/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专注学习,才能学有所成。
白居易:学习要早立志。/学习要勤奋刻苦。
【解析】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甲】文中的“子”是指孔子,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乙】文的作者是明的宋濂。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从,跟从。
②句意为:服侍的人拿着热水为我洗浴。持,拿着。
③句意为:到五六岁。及,等到。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句中重点词语有:以,因为;若,如,比得上。句意为: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穿不如人。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
A.不对应,求师之难/要学思结合。
B.不对应,安贫乐道/追求道义。
C.不对应,和文字有缘/爱好对学习影响很大。
D.对应,十五六岁就发奋苦读。
故选:D。
(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甲文讲的是人要终生学习,要早立志,要循序渐进;乙文记述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表明自己笃志求学,不慕荣利的意志品质;丙文主要讲人要及早立志,要勤奋刻苦,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二、(2023•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镇二模)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ㅤㅤ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ㅤㅤ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ㅤㅤ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ㅤㅤ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ㅤㅤ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ㅤㅤ⑥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ㅤㅤ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ㅤㅤ⑧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甲】文中的意思。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吾日三省吾身
③思而不学则殆
(2)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
孔子谈水
ㅤㅤ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焯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渢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荀子•宥坐》)
(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乙】中的意思。
①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
②似善化
(4)请用“/”给【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
(5)【甲】文中有“匹夫不可夺志也”,【乙】文中有“其万折也必东,似志”,两文都谈到“志”的内涵一样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①生气、恼怒;
②自我检查;
③疑惑。
(2)①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②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3)①同“予”,给予;
②善于教化。
(4)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
(5)不一样。【甲】文中的“志”,是“志向、理想”的意思,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乙】文中的“志”,是“意志”的意思,赞扬了水历经千曲万折却一定东流的顽强意志。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愠:生气、恼怒。
②句意: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省:自我检查。
③句意: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使精神受到损害。殆:疑惑。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①重点词:故,旧的知识;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可以凭借。句意: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②重点词:善者,好的方面,优点。句意: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3)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①句意:普遍地养育万物而无所作为。与:同“予”,给予。
②句意:就好像善于教化。善化:善于教化。
(4)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摆开堵塞,使它通行,它就随即奔腾向前,好像回声应和原来的声音一样,即使百丈深谷也不怕,就好像勇敢。故断为: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甲】文中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意思是“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这里的“志”,是“志向、理想”的意思,强调一个人能否成才,有所作为,立志是非常重要的,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乙】文中“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意思是“它百转千回必然向东,就好像意志”,这里的“它”指的是河水,体现了河水的意志顽强,赞扬了水历经千曲万折却一定东流的顽强意志。
三、(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四模)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①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②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注释】①质讷:朴实敦厚。②苦渴:苦于。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思而不学则殆
②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③性质讷而好学
④人有从学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4)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不思则罔/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B.思而不学则殆/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C.或问“三余”之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D.当以“三余”/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5)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习的问题。其中,甲文第二章讲学习方法,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第三章讲 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乙文则讲述要充分利用 学习。
【答案】
(1)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2)①疑惑。②以……为乐。③喜欢。④跟随。
(3)①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②读书读得遍数多了,自然就会理解书的内容和涵义。
(4)A
(5)兴趣 空闲时间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无法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故断为: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殆:疑惑。
②句意: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乐:以……为乐。
③句意:为人朴实敦厚,喜欢学习。好:喜欢。
④句意:有人想跟着懂遇学习。从:跟随。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而,表承接关系;可,可以;以,凭借。句意: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②重点词:见,同“现”,句意:读书读得遍数多了,自然就会理解书的内容和涵义。
(4)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而:表转折关系/表转折关系;
B.则:就/就是;
C.之: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以:用/因为。
故选:A。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这一则说明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结合乙文“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可知,要利用一切空闲时间读书。
四、(202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模拟)古文阅读。
【甲】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董遇,字季直,性质讷①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②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注释】①质讷:朴实敦厚。②苦渴:苦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性质讷而好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习的问题。其中,甲文第二章讲学习方法,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第三章讲 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乙文则讲述要充分利用 学习。
【答案】
(1)①以……为快乐;
②喜欢。
(2)①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②读书读得遍数多了,自然就会理解书的内容和涵义。
(3)兴趣;空闲时间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乐:以……为快乐。
②句意:为人朴实敦厚,喜欢学习。好:喜欢。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故,旧的知识;以,凭借。句意为: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②中重点词语有:见,同“现”,表露出来。句意为:读书读得遍数多了,自然就会理解书的内容和涵义。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这一则说明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结合乙文“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可知,要利用一切空闲时间读书。
五、(2023•安徽省芜湖市部分学校模拟)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甲】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①取舍于其间。
(选自朱熹《训学斋规》)
【丙】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②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选自吴兢《贞观政要》)
[注]①遽:匆忙,仓促。②比来:近来。③墙面:言以面向墙,目无所见。比喻不学无术。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学而不思则罔 罔:
②思而不学则殆 殆:
③然后可以有得尔 得:
④不能自执书卷 执: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②躬亲戎事,不暇读书。
(3)【甲】语段中对于“学”与“思”的主张,在【乙】【丙】两个语段中都有体现,请简要分析。
【答案】
(1)①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②疑惑。③收获。④拿着。
(2)①大概读书首先要熟读,让书里的话都好像从我自己口中说出来(的一样)。
②亲自参与战事,没有空闲读书。
(3)【乙】语段强调首先要熟读书,然后对书中的内容精心思考,领悟其中道理;对于书中道理有疑惑时,静心思考,不仓促下结论。【丙】语段强调通过学习可以领悟到书中君臣父子的伦常、政治教化的道理;同时要以读书所得反思之前的行为,发现不对之处。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②句意: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殆:疑惑。
③句意:这样以后可以有所收获了。得:收获。
④句意:不能亲自拿着书卷。执:拿着。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使,让;若,好像;之,的。句意:大概读书首先要熟读,让书里的话都好像从我自己口中说出来(的一样)。
②重点词:躬,亲自;暇,空闲。句意:亲自参与战事,没有空闲读书。
(3)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根据“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可知,【乙】语段强调首先要熟读书,然后对书中的内容精心思考,领悟其中道理;根据“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可知,作者认为,对于书中道理有疑惑时,静心思考,不仓促下结论。根据“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可知,【丙】语段强调通过学习可以领悟到书中君臣父子的伦常、政治教化的道理;根据“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可知,要以读书所得反思之前的行为,发现不对之处。
《论语十二章》考题训练 (原卷版)中考真题+模拟原题 2024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项: 这是一份《论语十二章》考题训练 (原卷版)中考真题+模拟原题 2024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项,共17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论语十二章》: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论语十二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子曰,曾子曰,子在川上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专题06 课内文言文阅读《论语十二章》(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专题06 课内文言文阅读《论语十二章》(含答案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