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复习试题(五)
展开一、基础知识综合
1.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A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也许是以为我等得太苦了罢,轻轻地来告诉我一句话。这jí刻使我愤怒而且悲哀,决心和猫们为敌。她说:隐鼠是昨天晚上被猫吃去了!
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
我的报仇,就从家里饲养着的一匹花猫起手,逐渐推广,至于凡所遇见的诸猫。最先不过是追赶,袭击;后来却愈加巧妙了,能飞石击中它们的头,或诱入空屋里面,打得它垂头丧气。这作战继续得颇为长久,此后似乎猫都不来近我了。但对于它们纵使怎样战胜,大约也算不得一个英雄;况且中国毕生和猫打仗的人也未必多,所以一切tā略、战绩,还是全部省略了罢。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jí( )刻 tā( ) 略 颇( ) 垂头丧( )气
(2)下列词语的词性与“饲养”相同的一项是( )
A.女工B.作战C.英雄D.恶念
(3)以上文段选自《 》中的 (散文篇名),A指的是 。
(4)请结合原著回答:①“那隐鼠”究竟是怎么死的?②作者借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隐鼠终却惨遭杀害的往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综合性学习
2.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优良的家风造就国之栋梁。学过《诫子书》后,同学们以“扬优良家风,承传统美德”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以下是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研读这两则材料,你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
材料一:
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洁”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
材料二:
我自己就是受父母影响,由淘气转向好学的。爸爸说话入情入理,出口成章。我佩服又好奇,请教秘诀,爸爸说:“哪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妈妈操劳一家大小衣食住用,得空总要翻翻古典文学、现代小说,读得津津有味。我学他们的样,找父亲藏书来读,果然有趣,从此好读书,读好书入迷。
(杨绛)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诵读诗歌要根据诗歌表达的情感进行,恰当的诵读往往更能让人理解诗歌蕴含的情感。请体会诗歌前两句蕴含的情感,说说前两句应该如何读才能把这种情感读出来。
4.请赏析这首诗借月抒怀诗的最后两句。
四、现代文阅读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一一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散步》)
5.阅读第③段,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2)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6.第④段中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下列句子,再简要说说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①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②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住藉河边
➀我上师范时,学校在藉河边。
➁藉河由西向东流经甘肃天水,于麦积汇入渭河,扬长而去。在天水,藉河穿城而过,将城市一分为二,隔着河,南北相望。城因河而润、因水而活,藉河让天水这座西北小城多了几分灵秀和恬淡。
➂上学时,藉河仅是一条普通河流,河面并不宽阔,河水在河道内肆意流淌。有段时间上课,我临窗而坐。一侧头,目光跳过校门,再跳过河堤和一排垂柳,便是藉河。只见河滩上杂草丛生,还有一些并不高大的树木随意生长着。在河滩空旷处,一些老天水人开辟出地块,种了蔬菜。一块块菜地挨挨挤挤。春天时,菜地里常有人忙着翻耕、栽种。大多是老人,蹲在地里,小心侍弄。到了夏天,菜地便葱郁起来。河中不缺水,浇灌起来很方便。
➃那时的我,常常望着窗外。一则缓解疲劳的眼睛,二则想想心事。望着望着,河流便成了少年岁月的一部分。
➄毕业后,我住到了南城根。那是2007年秋。南城根是一个城中村,面积不大,但在城中心,颇为方便。
➅南城根在藉河北面,隔条马路,便是藉河。我租住的那间房子,有个窗户正好朝南。闲暇时,立于窗前,目光越过民房的屋顶,越过屋顶上花花绿绿的衣衫,便是藉河。
➆我在南城根住时,藉河已非旧时模样,也有了另一个名字——藉河风情线。市政府对藉河进行了综合治理。在主城区河滩上完成清淤后,从西到东筑了一面四米多高的水泥中隔墙,墙顶种上了花草。由此将藉河进行改道,挪到墙的南面。墙北面,完成坝底防渗工程后,安装了六个橡胶坝,全长五公里,每个坝中都蓄了水,蓄水量达七十万立方米,形成五个湖,取名“天水湖”。北面的河堤,实施景观工程,重新修筑了步道,修建了水面平台,安装了健身器材,以供人们休闲娱乐。为了绿化,人们栽种了大量树种。天水气候温润,这些树木都能成活,带来一片盎然绿意。天水湖和河堤共同组成了这条藉河风情线。
➇藉河风情线修好后,我常去河边散步。看湖水粼粼,鱼翔浅底。春天,看玉兰、贴梗海棠、红叶李、鸢尾花等渐次开放;夏天,看竹林茂密,鸭子在湖面上悠闲觅食,游人带着孩子在岸上玩耍;秋天,看叶子落下,大雁南归,梧桐树的果实一颗颗掉下来;冬天,看湖面结冰,落了白雪的湖面犹如宣纸一般,静静铺着,留守在北方的鸟儿滑过“纸面”,写下长长的“句子”。
➈在南城根,我换过几处房子。可我依然喜欢那间窗户朝南的房子,偶一抬头,看见窗外,熙熙攘攘的车流,河边行走的人群,高过墙头的竹林,盛开在护栏中的榆叶梅,绿如碧玉的水面,都让人心生美好。
➉我就那样看着窗外,看见了这座城市的迷人之处。
⑪再后来,也就是前几年,我来到了城市西侧,住上了楼房。楼房仍在藉河边,中间隔一条马路。新家在十六楼,房子南北朝向,透过卧室的窗户,藉河尽收眼底。
⑫我刚搬到新家时,面对的这段藉河上修了一座便桥,名叫天慈桥。桥上立着几座白色凉亭,形如蘑菇,下方“根部”是两层圆形台阶,人可坐于其上纳凉。不知何时起,人们便将这桥叫做蘑菇桥了。晚上,蘑菇桥因安了彩灯,五颜六色,甚是好看。
⑬蘑菇桥下是河道,河水在荒草中出没。橡胶坝没有延伸上来,河流纤细,河道除了荒草,便是石块。偶有蛙声在水坑中传出,也有昆虫在草丛间鸣叫。
⑭后来,河滩上开进了各种大型器械,挖、运、埋、接、修、栽,整个河道喧闹起来。这段项目叫藉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期工程,起点位于天润大桥上游五百米处,终点至一号橡胶坝,全长五点二公里。主要利用河滩天然形态,重点进行生态修复,改建现有河堤,包括河道疏浚、左右岸堤防加固改建、景观绿化工程等。
⑮三期工程完成后,河道中的石块、杂物被清理干净。河道两侧,修成了人行步道,安了护栏,有些路段还铺设了橡胶跑道。步道内侧,修筑了花坛,栽种了各种花草。到了春夏时节,花团锦簇,尤为好看。
⑯如今,全长约二十公里的藉河风情线犹如碧绿的腰带系在天水城区,它扮靓着这座城,滋养着这座城。
⑰现在,我会抱着孩子,立于窗前,一起俯瞰藉河。看河道里芳草萋萋,河水因上游生态好转,变得清澈起来;看那几株高大的紫薇,开出了芬芳的花朵;看有人在河边钓鱼,一个下午一动不动,不知何时河里竟有了鱼;看某一天突然到来的野鸭,它们成群结队,在河中觅食、追逐,俨然成了河流的主人;看孩子们在健身器材上荡秋千,开心快乐地笑着……
⑱我们自然也带着孩子去河边,闲走,找昆虫,看花草,或放风筝。风吹来,天空中飘满风筝。孩子偶尔跑得不稳当,跌坐在沥青跑道上,也不疼,反而坐着玩耍起来。有时,还会站在蘑菇桥上吹泡泡。斑斓的泡泡随风而去,孩子欢快的笑声也随风在河上飘得很远……这些,都让我们感到无比欢喜。
⑲我依然会站在窗前看藉河。十多年了,藉河依然流淌,似乎未曾改变,但实际却几番变迁。它承载着人们过往的时光和故事,也记录着一座城市前进的脚步和日新月异的面貌。
《人民日报》(2023年05月22日 第20版)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政府对藉河沿线生态的治理,藉河由一条普通的河变为城市重要的风景线。
B.毕业后,作者最喜爱南城根那座窗户朝南的房子,因为窗外有藉河的风情美景。
C.第⑭段画线句,通过多个动词连用,体现城市无序扩张给藉河带来的喧闹破坏。
D.作者围绕自己生活的亲身经历,回顾了藉河风光在政府支持下逐步治理的变化。
8.文中作者回忆了哪几个阶段的藉河风光?它们分别有怎样的特点?
9.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1)可我依然喜欢那间窗户朝南的房子,偶一抬头,看见窗外,熙熙攘攘的车流,河边行走的人群,高过墙头的竹林,盛开在护栏中的榆叶梅,绿如碧玉的水面,都让人心生美好。(从加点词的角度赏析)
(2)请自选角度,赏析第➇段划线句。
10.如何理解作者在文章结尾⑰⑱两段中具体描写“我会抱着孩子”“我们自然也带着孩子去河边”去欣赏藉河风景的用意。
11.《植树的牧羊人》一文中,作者称牧羊人“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请结合原文与以下材料,谈谈牧羊人的行为与藉河的改造有什么意义。
链接材料: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每个人都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积极行动起来,促进人与自然双向奔赴、和谐共生。
(刘毅《大家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人民日报)
五、作文
12.本文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用一家人一同散步这件极为普通的生活琐事,表达出“尊老爱幼,中年人要肩负起承上启下的历史责任”这一深刻的主题。请你也运用这种写作手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
六、文言文阅读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
乙
魏文侯(1)与虞人(2)期猎。明日(3)会天疾风(4),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5)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
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1)魏文侯:名斯,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2)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3)明日:第二天。(4)疾风:风的速度很快。(5)以:因为。
13.解释下列加点词。
(1)相委而去 委:
(2)下车引之 引:
(3)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期:
(4)失信 信:
14.翻译下面的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
15.从甲、乙两文中我们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做具体分析。
阅读《<论语>十二章》中的八章内容,按要求完成后面各题。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学而不思则罔 (2)逝者如斯夫
(3)匹夫不可夺志也 (4)博学而笃志
17.翻译(1)(2)两句,用“\”为第(3)句断句。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进一步说明,请具体说一说。
19.结合这八章内容,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论语》,有怎样的意义?
七、名著阅读
20.从下面描述中选一位老师,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他”是如何成为鲁迅心中的“灯塔”的。
(1)黑黑瘦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衣服黑框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2)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参考答案:
1.(1) 即 韬 pō sàng
(2)B
(3) 朝花夕拾 《狗·猫·鼠》 长妈妈(或阿长)
(4)①隐鼠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踏死了。②表达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2.①先人留下的祖训。 ②父母言传身教。
3.第一句,“杨花”“子规”渲染出伤感的气氛,应该读得轻而缓慢。第二句,“闻道龙标”要轻读,“过五溪”要重读。“五溪”在当时是偏远之地,要传达出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情感。 4.示例:这两句诗想象奇特。诗人和王昌龄天各一方,不能当面向王昌龄诉说自己的关怀,但明月当空,千里可共,于是自然想到让明月把他的“愁心”带到“夜郎”去。这就将明月人格化,诗人把它看成友好的使者,认为它了解自己此刻的心情,愿意承担这项使命。
5.(1)①“总算”既写出了“我”对春天的急切盼望;②又写出了“我”对经历了漫长严冬的年迈母亲的担心(流露出了“我”的欣慰,即庆幸自己的母亲又走到了春天)。
(2)①“熬”字既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在漫长的冬天所遭受的痛苦,表现了母亲的坚强;②又流露出“我”的欣慰(庆幸自己的母亲“挺住”了严冬)。 6.(1)①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南方早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生命新生的活力。②为散步设置了背景(写出了一家人散步的目的),同时烘托出一家人散步时感受春天之美的幸福愉悦心情。
(2)①语言朴素亲切,却又精心营构。除了两处景物描写外,本文没有多少形容词和细致描摹,多用短句,仿佛是拉家常。②语句简约而耐人咀嚼,多用回环句和对称句,大词小用,彰显幽默。
7.C 8.上学时,藉河是一条原生态的普通河流;毕业后,政府对藉河进行综合治理,藉河变成绿意盎然的风情线;前几年,河段上新修建了蘑菇桥,河道堆满了荒草石块;如今,在政府的三期综合治理下,藉河生态被修复,称为城市靓丽风景线。 9.(1)“偶”有偶然之意,在文中写出了我在不经意间看到眼前的美好景象,体现了我对眼前景象的喜爱之情。
(2)例: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写出了河边四季不同的景象,体现藉河风情线的美丽,表达了我对藉河风情线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体现了市政府对藉河的综合治理卓有成效。 10.这两段不仅写“我”带着孩子欣赏藉河美景,在藉河边上玩耍的欢乐情景,体现了藉河治理后生态好转,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也体现了这条河流不仅承载着人们过往的时光和故事,也记录着一座城市前进的脚步和日新月异的面貌。“孩子”象征着希望和未来,作者借此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希冀。 11.《植树的牧羊人》中,牧羊人凭借一己之力,植树造林,拯救被人类破坏的自然生态,最终化荒原为绿洲;本文中,政府运用集体力量,花大力保护藉河的生态环境。二者的行为都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都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12.示例:从四年级开始,我学会了下象棋,多年来,渐渐发现这小小的棋盘也反映着偌大的人生。
棋逢对手的确是一件快事。双方坐定,大战三百回合,直杀得天昏地暗,仍不分胜负,双方都免不了心情烦躁。偶尔大意失荆州,被对手抓住机会,穷追不舍,似乎败局已定,胜利无望,忽又眼前一亮,柳暗花明,回马一枪,直捣黄龙。对手亦无防备,终以败局告终。此时顿觉特别畅快,回味无穷……
其实人生也是一局棋,生活便是对手,是不易言败的对手,自己也只有在行棋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不断完善自我,方能取得胜利。我总想,能在这一方小天地中发现这生命的玄机,也就不枉此生了。
所以,与其说棋如人生,不如说人生如棋。
13.委:丢下,舍弃
引:牵拉,拉
期:约定
信:信用 14.(1)过了正午后(友人)仍没有到达,太丘便丢下(他)而离开,(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
(2)不要因为刮大风的缘故而失掉信用,这样的事我不做。 15.为人要讲诚信,需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16.(1)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2)往、离去(3)改变(4)坚定 17.(1)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2)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
(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包含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进一步解释说明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9.首先,《论语》包含了许多超越特定时代的内容,如这八章,有的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的提出个人修养的要求,在今天都是可以学习借鉴的,对我们的学习、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其次,《论语》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重要的位置,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典籍之一,读《论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身的文化传统。
20.例1:藤野先生:帮我修改讲义,关心我的实验,既展现了其治学严谨、正直真诚的个性又因其没有民族偏见让我敬佩不已。他与日本留学生对国人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让鲁迅坚定了”弃医从文“的决心。所以可以称得上是鲁迅的“灯塔”。
例2:寿镜吾:他是鲁迅的启蒙老师,教鲁迅不要死记硬背,只要理解即可。他正直偏执爱国,他学习了大量中国古典诗歌、诗文,为鲁迅以后从事文学创作,以文学救国,成为国学大师奠定了基础。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复习试题(十八):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复习试题(十八),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复习试题(十三):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复习试题(十三),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复习试题(十五):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复习试题(十五),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