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统编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711644/0-171532676048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统编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711644/0-17153267605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统编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711644/0-171532676057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统编版)
展开高
频e
考
点
1.常以填空的形式考查古诗积累。
2.常以解释词语、句子的形式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3.抓住关键字词句,体会古诗表达的想想感情。
4.古诗的写作手法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①写出下面的古诗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②理解古诗句运用的写作手法有什么好处。
单
元e
检
测
一、基础检测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学完这些古诗词,我感受到了冬天“雨(yǔ yù)雪霏霏”的寒冷;欣赏了喜欢“随风潜(giǎn qián)人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领略了“水是眼波横(hén héng),山是眉峰聚”的美景;感受到了词人“百啭(zhuǎn zhuàn)无人能解”的遗憾,“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hái)”的思念,以及词人“休将白发(fā fà)唱黄鸡”的豪情。
2.查字典填空。
(1)“蕲”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再查( ),它在诗中的意思是( )。组词( )。
(2)“屐”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再查( ),它在诗中的意思是( )。组词( )。
3.仿写词语。
例:杨柳依依 雨雪霏霏
4.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 )里。
(1)下列不是词牌名的是( )。
A.浣溪沙 B.清平乐 C.卜算子 D.春夜喜雨
(2)对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莫知我哀(没有人) B.绝胜(远远胜过)
C.应怜(应当要怜惜) D.游园不值(没有遇到要见的人
(3)对下列诗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理解正确的是( )。
A.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拟人) B.谁道人生无再少?(反问)
C.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反问) D.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夸张)
5.写出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天街小雨润如酥天街:润如酥:
这句话的意思是:
(2)小扣柴扉久不开。小扣:柴扉:
这句话的意思是:
(3)休将白发唱黄鸡。 休: 唱黄鸡:
这句话的意思是:
6.读诗句,完成练习。
(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这句话中“怜”的意思是。诗人猜想“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原因是( )。
A.主人没有在家 B.叩击柴门的声音太小,主人没听见
C.主人担心自己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
(2)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①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啭: 因: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词的意思。
③黄鹂有没有告诉作者答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黄鹂和春天一同出现,有黄鹂的飞掠就有春天的存在。
B.黄鹂还是告诉了作者答案的,它把作者的视线引向夏季开放的蔷薇。
C.寻找春天的去处,答案并不重要,作者意在抒发对春天的爱惜和留恋之情。
二、积累运用
1.根据下面两句话,写出杜甫《春夜喜雨》中对应的四句诗。
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到来,使草木萌发。它随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
2.读句子,完成练习。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句话中不仅有的情谊,而且白含着对远行者的处境,心情的,包含着前路珍重的。
(2)“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句话中“无行路”指。”诗人要与( )“同住”。A.能找到春天的人 B.家人 C.朋友 D.春天
3.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何时:还:。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表达了诗人的之情!
(2)“门前流水尚能西”,既是眼前,又暗藏佛经的典故。东流水亦可西回,又何必为年华老大呢?看似,却值得回味,洋溢着一种的人生态度。
(3)《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三部分。
(4)《春夜喜雨》此诗运用手法,以极大的之情,赞美了的春雨。杜甫一听到雨声,就感到,这喜悦恰好反映了诗人关心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
(6)在我们读过的古诗中,寄托诗人思乡之情的诗作有《》;写友人送别情景的诗作有《》;托物言志,表现诗人坚忍不拔、不怕任何打击的诗作有《》,这首诗的后两句是:“,。”
(7)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说明美好、新生事物的发展壮大是外力无法遏制的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清平乐》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
(2)“谁道人生无再少?”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岁月虽然流逝,但是人也要乐观向上。 ( )
(3)《浣溪沙》虽然是苏轼被贬时所作,但是却表现出一种在逆境中乐观向上的精神。 ( )
5.从语言连贯和修辞运用的角度看,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唐诗以韵胜,故丰腴;宋诗以意胜,故瘦劲。譬如花,则。
A.唐诗如芍药海棠,浓花繁枝;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
B.唐诗如寒梅秋菊,浓花繁枝;宋诗如芍药海棠,幽韵冷香。
C.宋诗如芍药海棠,幽韵冷香;唐诗如寒梅秋菊,浓花繁枝。
D.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芍药海棠,浓花繁枝。
6.选择正确的答案。
(1)对《春夜喜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全文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
B.“喜”是这首诗的情感主线,全诗不着一个“喜”字,字里行间却处处洋溢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C.诗的最后两句是想象雨后清晨的景色:红花带着晶莹的雨珠,鲜润浓艳,垂满枝头。
D.全诗按照“盼雨—看雨—听雨—悲雨”这一顺序来写的。
(2)对《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题目点名了时间和人物。
B.这首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诗人运用简朴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早春的独特景色。
D.这首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对《泊船瓜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通过描写生机盎然的景色来抒发思念故乡的感情。
B.一个“绿”字用得非常绝妙,充满了色彩感,而且又富有动感,创造出了一种春满江南的意境。
C.“京口”与“瓜洲”之间隔着一条江,与诗人所在的家乡钟山隔了几重山,路途很遥远,所以诗人无法返回家乡。
D.“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采用疑问的形式,进一步加深了思乡之情。
7.综合实践。
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分类】班委会准备将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 )。
①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②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④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⑤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诗人竞猜】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诗人。
(谜面)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谜底)
(3)【新闻撰写】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賽,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课内阅读
(一)(2023—2024·海南省 怀化市 通道·六年级期末)默写古诗,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
,。
,。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有“”之称,与合称“王孟”,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2.默写古诗。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朝: 浥: 客舍:
更: 故人: 柳色新:
4.这是一首诗,时间是,从“”字中体现出来,而景物“”则说明了当时的时令是“”。
5.按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1)“送元二使安西”中的“使”的意思是()。
A.让,致使B.奉使命办事的人C.出使D.使用
(2)结合地域特点和唐代的交通特点可知,“使安西”必定是一段()的行程。
A.风光无限B.通畅无阻C.繁荣热闹D.充满艰辛
(3)下列哪一项不是后两句诗所表现出来的画面?()
A.设宴饯别D.殷殷相送B.把酒话别C.对酒当歌
6.发挥想象,理解诗中前两句的意思。
7.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8.这样的古诗还有很多,请写出一两句。
(二)(2023—2024·徐州市 云龙区·六年级期末)补充古诗,完成练习。
采薇(节选)
昔我矣,杨柳依依。今我思,雨雪霏霏。
迟迟,载渴载饥。我心,莫知我哀!
1.这首诗选自《》。诗的主人公是一位。
2.选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读音或意思,在括号里打“√”。
雨:A.yǔ( ) B.yù( ) 迟迟:A.迟到( ) B.迟缓的样子( )
载:A.zǎi( ) B.zài( ) 莫:A.不要( ) B.没有人( )
3.诗中与“昔”相对的字是“”,由此呈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情景,分别是:①;②。
4.从诗中可知,主人公现在所处的地点是,处境是。一个“”字体现了此时主人公内心无限的之情。
(三)(2023—2024·河北省 秦皇岛市·六年级期末)课内阅读。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诗人。诗的题目“春夜喜雨”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是“”,表示描写对象的词语是“”,表示作者感情的词语是“”。
2.诗句中“发生”的意思是( )。
A.使植物萌发、生长 B.原来不存在的事情出现了 C.出现
3.用自己的话说说“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句诗的意思。
4.这首诗的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这一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再写一句运用同样修辞手法的诗句。
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喜”是这首诗的感情主线,全诗虽然没有一个“喜”字,字里行间却洋溢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B.“花重锦官城”一句中,“重”读作“ chóng",表示花朵的数量多。
C.诗的最后两句写雨后清晨的景色,红花带着晶莹的雨珠,装点着成都。
D.作者描写春雨融情于景,由近及远。从夜写到晓,由写内心的感觉到写客观景物,由听觉到视觉,充满诗情画意。
(四)(2023—2024·北京通州市·六年级期末)课内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诗人。
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第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润如酥”写出小雨细腻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又滋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B.“最是一年春好处”是说早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应该抓住早春时节早做打算。
C.前两句写早春景色,以“小雨”“草色”为描写对象,小雨滋润小草,而小草使小雨更亮、更湿润,两者相得益彰。
D.“绝胜烟柳满皇都”作者认为初春的景色要远远胜过暮春的景色。
4.“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四、拓展提升
(一)(2023—2024·湖北省 枣阳市·六年级专题练习)对比阅读古诗,完成下面练习。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l.这两首诗都是描写(季节)的,却各有特色。《钱塘湖春行》看似白描, 实则重点描写了、、、等景物。《春夜洛城闻笛》中触发诗人故园之情的原因是: (用诗句回答)。(3分)
2.对比这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3.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钱塘湖舂行》这首诗,诗人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美丽的景象。
B.《钱塘湖春行》结尾两句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感叹。
C.《春夜洛城闻笛》首句中“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D.《春夜洛城闻笛》着重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二)(2023—2024·山东 泰安市 宁阳县·六年级专题练习)阅读《渔家傲》,体会不同的军旅情怀。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所写的时间是,地点是。
2.①“风景异”中“异”的意思是。
②戍守边塞的士兵与“秋雁”的不同之处是( )。
A.秋雁能飞翔空中,士兵却只能守在陆地。
B.秋雁能离开边塞南飞,士兵却不能归乡。
3.以下不是“燕然未勒归无计”所体现出的情感的一项是( )。
A.思乡 B.哀婉 C.忧心 D.爱国
4.“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泪”是为( )而流。
A.边塞的艰苦 B.不平遭遇 C.羌笛的曲声 D.壮志难酬,归期无望
5.请你将以下军旅诗句补充完整
①黄沙百战穿金甲,。
②羌笛何须怨杨柳,。
(三)(2023—2024·北京 石景山区·六年级专题练习)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感受不一样的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从这首诗的题目上看,这是一场(季节)的雨。
2.诗中描写“雨前”的诗句是“”;描写“雨中”的诗句是“”;描写“雨后”的诗句是“”。
3.①从全诗来看,诗人所描写的雨是( )
A.和风细雨 C.连绵阴雨 B.毛毛细雨 D.疾风骤雨
②这样选择是因为诗中的“”四个字和“”三个字给出了答案。
(四)(2023—2024·四川 成都 锦江区·六年级专题练习)阅读《春雨》,感受韩愈笔下不同的景。
春雨
[宋]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注释】①耕人:农民。②耒:古代用来耕地翻土的农具。③语:谈论。④林丘:泛指山林。⑤验:证实。⑥野塘:野外的池塘或湖泊。
1.“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写出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2.诗中的“漫”字好在哪里?
3.周邦彦的《春雨》跟杜甫的《春夜喜雨》表达的情感一样,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呢?
4.本诗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五)(2023—2024·北京市海淀区·六年级专题练习)阅读《春雨》,感受韩愈笔下不同的景。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①国破:长安沦陷。②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③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指战事。④浑:简直。⑤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1.首联中体现国家凄凉残破景象的字是、。
2.用“”画出体现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的诗句,这两句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
,。
4.简单说说最后两句诗刻画了诗人什么样的形象?
5.结合全诗内容,说出试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
6.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作者看到花,听到鸟鸣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念亲人的情感。
【答案】
一、1.yù qián héng zhuàn huán fà
2.(1) 艹 12 Q qí 今湖北浠水县 蕲水
(2)尸 7 J jī 木鞋 屐齿
3.示例:千里迢迢 小心翼翼 兴致勃勃 风尘仆仆
4.(1)④ (2)③(3)②
5.(1)京城街道 形容春雨滋润细腻。 京城的街道上空丝雨纷纷,雨丝就像乳汁般细密而滋润。
(2)轻轻地敲 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3)不要 感叹时光的流逝。 不必烦恼叹年老,感慨时光的流逝。
6.(1)(1)怜惜 C
(2)①鸟婉转地鸣叫 凭借 ②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 ③A
二、1.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2.(1)依依惜别 深情体贴 深切祝愿
(2)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D
3.(1)吹绿了 什么时候。 回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思乡
(2)实景 徒然悲哀 浅显 向上
(3)风 雅 颂
(4)拟人 喜悦 来得及时、滋润万物 无限喜悦 人民疾苦
(5)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6)示例:游子吟 送元二使安西 石灰吟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7)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4.(1)√(2)×(3)√
5.A
6.(1)D (2)B (3)③
7.(1)③ (2)杜甫 (3)示例:我在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
三、(一)
1.唐王维诗佛孟浩然
2.略
3.早晨 湿润,沾湿旅店再
老朋友柳树的枝叶清新翠绿
4.送别早晨 朝 柳色新春天
5.(1)C(2)D(3)C
6.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的灰尘,旅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更加清新。
7.不仅体现了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饱含着对友人的祝福。
8.示例:(1)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2)桃花溧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
往 来 行道 伤悲
1.诗经·小雅 解甲退役的征夫
2.B(√) B(√) B(√) B(√)
3.今 ①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②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4.返乡途中 行路艰难,又渴又饥 哀 悲伤
(三)
1.唐 杜甫 春夜 雨 喜
2.A
3.田野间的小路也和云一样黑沉沉的,只有江边船上的灯火是亮的。
4.“潜、细、无”这三个字用得好。形象地突出了春雨不好声张、无意讨“好”的品格。这一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示例: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B
(四)
1.韩愈 唐
2.B
3.B
4.写出了早春的草色柔嫩饱含水分,刚萌芽时的绿色若隐若现因为它象征着大地的特点。春回、万象更新,而烟柳已是“满”城皆是,不稀罕了。所以诗人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四、(一)
1.春 早莺 新燕 乱花 浅草 此夜曲中闻折柳
2.
3.D
(二)
1.秋天 边塞
2.①不同 ②B
3. B
4.D
5. ①不破楼兰终不还 ②春风不度玉门关
(三)
1.夏季
2.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望湖楼下水如天
3.①D ②白雨跳珠 忽吹散
(四)
1.示例:雨后,一群农民在小树林里扶着农具交谈着。花朵经春雨的润泽,竞相开放,娇艳美丽。而花丛外,鸥鸟拍打着翅膀,时而飞起又时而落下,悠然自在。
2.“漫”是指水很满,溢出来了。因为下过几场春雨,水势大涨。都说“春雨贵如油”,下了这么多,人们自然很高兴。一个“漫”字,将水涨得不知不觉的景象形容得恰到好处,透露出诗人的欣喜。
3.杜诗:①春雨来得及时;②春雨默默地滋润万物。
周诗:①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②春雨水量可观。
4.本诗第二句描写清新自然的风景,第一、三、四句借农民们的喜悦和春雨满塘的景象表达了自身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五)
1.破 深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拟人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未老先衰、忧国忧民的悲怆形象。
5.“望”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与亲人团聚。
6.C
《春夜洛城闻笛》
《钱塘湖春行》
诗的体裁不同
表达的情感不同
给人的感受不同
《春夜洛城闻笛》
《钱塘湖春行》
诗的体裁不同
七绝
七律
表达的情感不同
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对西湖早春风景的喜爱
给人的感受不同
令人伤感
轻松喜悦
第六单元(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统编版): 这是一份第六单元(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统编版),共14页。
第五单元(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统编版): 这是一份第五单元(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统编版),共15页。
第四单元(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统编版): 这是一份第四单元(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统编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