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实验学校(成都石室阳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考试时间 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下列关于生物遗传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基础
B. 基因分离和基因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
C. 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 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连续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的遗传规律主要包括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关于杂合子的自交问题:
【详解】A、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A错误;
B、基因分离和基因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不是受精作用过程中,B错误;
C、若控制这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那么它们的遗传就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连续自交,若连续自交n代,则子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2n,因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D正确;
因此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 生命科学实验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需采取相应的科学方法。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艾弗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减法原理
B. 研究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物理模型构建方法
C.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研究过程——假说-演绎法
D. 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演绎法
【答案】D
【解析】
【分析】1、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利用控制自变量的“减法原理”,将制成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与分别用蛋白酶、RNA酶、酯酶、DNA酶处理后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分别加入到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
2、沃森和克里克以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提供的DNA衍射图谱的有关数据为基础,推算出DNA双螺旋结构,运用物理模型构建法建立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3、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研究,运用假说—演绎法,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4、萨顿以蝗虫细胞为实验材料,在研究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将看不见的基因与看得见的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类比,根据其惊人的一致性,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详解】A、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利用控制自变量的“减法原理”,A正确;
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结构时,运用物理模型构建方法,建立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B 正确;
C、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发现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D、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D错误。
故选D。
3. 小明曾经问过妈妈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家的,妈妈开玩笑说是捡来的。小明发现自己在相貌等方面和家人确实有一些差别,例如自己是单眼皮,而他的爸爸妈妈和姐姐都是双眼皮。小明对自己是不是父母亲生的,产生了些疑虑。我们可以利用遗传学知识对此进行解释,让小明不再困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双眼皮的父母生了单眼皮和双眼皮的孩子, 这是性状分离现象
B. 双眼皮和单眼皮是同一种性状的两种表现型, 其中双眼皮是显性性状
C. 小明的姐姐与单双眼皮相关的基因型一定和父母相同
D. 对于小孩“如何来到这个家”的问题, 家长应科学回答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详解】A、双眼皮的父母生了单眼皮和双眼皮的孩子,发生了性状分离(杂种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A正确;
B、双眼皮和单眼皮是同一性状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型),父母都是双眼皮,生下了单眼皮的后代,则双眼皮是显性,B正确;
C、小明是单眼皮,父母是双眼皮,且是杂合子,所以姐姐的双眼皮有1/3可能是纯合子,有2/3可能是杂合子,C错误;
D、对于小孩“如何来到这个家”的问题,家长应科学回答 ,可以从遗传的角度进行解答,D正确。
故选C。
4. 芬芳怡人,人人夸的茉莉花的花色只受一对等位基因R和r决定,花匠进行茉莉杂交实验发现:红花和白花茉莉杂交后,大量F1茉莉全部为粉花,F1粉花茉莉自交所得F2茉莉有红花:白花:粉花=1:1:2,对茉莉花杂交的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杂交的F1茉莉全部为粉花,说明茉莉的基因R和基因r发生了融合
B. F1和任意一株红花杂交子代红花:粉花=1:1
C. F1和任意一株白花杂交的子代会出现红花
D. F2茉莉性状分离比例是红花:白花:粉花=1:1:2,所以基因R和基因r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杂交结果可推知:红花×白花→F1粉红花,F1粉红花自交→红花:白花:粉红花=1:1:2,说明是不完全显性,所以控制红花性状的基因为显性纯合子(RR)或隐性纯合子(rr),控制粉红花性状的基因为杂合子(Rr),控制白花性状的基因为隐性纯合子(rr)或显性纯合子(RR)。
【详解】A、F1自交的F2性状分离可以证明“遗传因子不会相互融合”,A错误;
B、大量的F1全部粉花,可知亲本红花和白花是RR、rr两种不同纯种,F1粉花基因型一定是Rr,三种基因型分别决定花色的三种类型。Rr的F1和纯种红花杂交子代红花:粉花=1:1,B正确;
C、大量的F1全部粉花,可知亲本红花和白花是RR、rr两种不同纯种,F1粉花基因型一定是Rr,三种基因型分别决定花色的三种类型。Rr的F1和纯种白花杂交子代白花:粉花=1:1,没有红花,C错误;
D、F1的Rr在形成配子时分离,形成R配子:r配子=1:1,自交F2才会出现1:2:1的结果,基因R和基因r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D错误。
故选B。
5. 在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①F1产生配子种类的比例
②F1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
③F1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
④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⑤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 ②③⑤B. ③④⑤
C. ①③⑤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杂种子一代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有4种,比例为1:1:1:1;自交后代表现型有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有9种,比例为1:2:2:4:1:2:1:2:1。测交是指杂种子一代个体与隐性类型之间的交配,主要用于测定F1的基因型。
【详解】①在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杂种的基因型可表示为YyRr,其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为1:1:1:1,①正确;
②在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杂种F1(YyRr)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2:2:4:1:2:1:2:1,②错误;
③在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杂种F1(YyRr)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③正确;
④在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杂种F1(YyRr)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9:3:3:1,④错误;
⑤在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杂种F1(YyRr)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1:1:1,⑤正确。综上所述①③⑤正确,
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6. 番茄中存在多对相对性状,其中缺刻叶(D)对马铃薯叶(d)为显性,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现将紫茎、马铃薯叶的纯合植株与绿茎、缺刻叶的纯合植株杂交,在F2中得到9:3:3:1的性状分离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F1的表型为紫茎、缺刻叶,其基因型为AaDd
B. F1与绿茎、缺刻叶纯合植株杂交,所得子代中杂合子占3/4
C. F2中与亲本类型不同的表型有2种,占F2代的比例为3/8
D. F2紫茎缺刻叶中杂合子占8/9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F1自交得到的F2中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9∶3∶3∶1,说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基因型为AaDd,表现为紫茎缺刻叶,即紫茎、缺刻叶为显性性状。
【详解】A、根据题意分析可知:F1自交得到的F2中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9∶3∶3∶1,说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基因型为AaDd,表现为紫茎缺刻叶,即紫茎、缺刻叶为显性性状,A正确;
B、F1AaDd与绿茎、缺刻叶纯合植株aaDD杂交,所得子代中纯合子占1/2×1/2=1/4,杂合子占3/4,B正确;
C、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表现型为紫茎缺刻叶A_D_(9份)和绿茎马铃薯叶aabb(1份),占F2代的比例为10/16=5/8,C错误;
D、F2中紫茎缺刻叶杂合子的基因型为4AaDd、2AADd、2AaDD,纯合子的基因型为1AADD,因此F2紫茎缺刻叶中杂合子占8/9,D正确。
故选C。
7. 小麦粒色受不连锁的三对基因A/a.B/b.C/c控制。A、B和C决定红色,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b和c决定白色。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的自交后代中,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
A. 1/64B. 6/64C. 3/64D. 9/64
【答案】B
【解析】
【分析】考点是基因自由组合,考查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规律的理解和解决变式题中的应用及计算,属于能力层次的考查。
【详解】由题可知粒色最深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CC(6显),颜色最浅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cc(0显),此外,小麦粒色还存在5显、4显、3显、2显、1显的情况。AABBCC与aabbcc杂交得到F1(AaBbCc),F1自交后代中与Aabbcc(1显)表现相同的有Aabbcc(1/2×1/4×1/4)、aaBbcc(1/4×1/2×1/4)、aabbCc(1/4×1/4×1/2),合计6/64。B正确。
【点睛】关键点:无论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对应关系如何,基因的遗传规律不会改变;牢牢把握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对应关系对应分析即可。
多对基因自由组合时,逐对分析计算,结果再组合相乘。
8. 某高等动物体内的一些细胞分裂过程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图甲可知该个体是雄性
B. 图乙中核DNA含量是原始生殖细胞的两倍
C. 图丙细胞分裂产生两个卵细胞
D. 图丙中存在两对同源染色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形式,是有性生殖生物的原始生殖细胞(如动物的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成为成熟生殖细胞(精、卵细胞即配子)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它的特点是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分裂,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因此,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
【详解】A、由图乙细胞不均等分裂,属于初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裂后期,该个体为雌性,A错误;
B、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核DNA处于加倍状态,图乙中核DNA含量是原始生殖细胞的两倍,B正确;
C、图丙细胞只产生1个卵细胞,C错误;
D、图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D错误。
故选B。
9. 如图为果蝇X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摩尔根运用同位素标记法将白眼基因定位在X染色体上
B. 图示中所示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都和性别相关联
C. 雄果蝇的体细胞中分叉毛基因最多有4个
D. 白眼和石榴红眼是一对相对性状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且呈线性排列。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最终证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错误;
B、图示中所示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会随着X染色体传递给子代,属于伴性遗传,因此其控制的性状遗传都和性别相关联,B正确;
C、雄果蝇的体细胞只有一条X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经过DNA复制后细胞内分叉毛基因最多有2个,C错误;
D、控制白眼和石榴红眼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不属于等位基因,因此白眼和石榴红眼不是一对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B。
10.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孟德尔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I、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发生在过程②中
B. 乙同学模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和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发生在过程③中
C. 上述每个小桶内不同类型小球的数量一定相同,且抓取记录组合后放回原处
D. 甲、乙同学经过多次抓取小球实验后,统计得到的Dd、ab组合概率分别约为1/4、1/2
【答案】C
【解析】
【分析】孟德尔定律模拟实验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详解】A、依题意,甲同学每次分别从I、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I、Ⅱ桶中所含小球种类和数量相同,因此,甲同学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分别发生在过程②、③中,A错误;
B、依题意,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Ⅲ、Ⅳ小桶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小球,代表非等位基因,因此,乙同学模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过程②中,B错误;
C、上述每个小桶内不同类型小球的数量一定相同,模拟杂合子个体的性器官产生的配子比为1:1。抓取的小球记录组合后放回原处,以保证每个桶中模拟的配子比例始终保持1:1,C正确;
D、甲同学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统计得到的Dd组合的概率约为1/2。乙同学模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统计得到的ab组合概率约为1/4,D错误。
故选C。
11. 蜜蜂无性染色体,体内32条染色体。雌蜂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形成,进行“假减数分裂”。雄蜂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如图,图中仅绘出细胞内两条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雌蜂和雄蜂在减数分裂Ⅰ前期都会发生联会现象,形成了8个四分体
B. 雌蜂和雄蜂染色体数目减半都发生在减数分裂Ⅰ时期
C. 蜜蜂精细胞和卵细胞中均含有16条染色体
D. 雌蜂的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末期出现了细胞板
【答案】C
【解析】
【分析】蜜蜂无性染色体,雌蜂是二倍体(2N=32),雌蜂细胞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有同源染色体;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成的单倍体,细胞内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不含同源染色体。
【详解】A、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成的单倍体,体内不含同源染色体,因此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不会发生联会现象,A错误;
B、雄蜂属于单倍体,据图分析,雄蜂进行假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不发生减半,B错误;
C、雌蜂是二倍体(2N=32),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卵细胞染色体是16条,雄蜂是单倍体,染色体是16条,进行“假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染色体数也是16条,所以蜜蜂的精细胞和卵细胞中均含有16条染色体,C正确;
D、细胞板出现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动物减数分裂不会出现细胞板,D错误。
故选C。
12. 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时含有DNA和RNA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B.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C.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D. 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非细胞生物(病毒)中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详解】A、同时含有DNA和RNA的生物,即细胞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A正确;
B、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
C、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
D、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没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A。
13. 鸽子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腹部羽毛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将纯合白色雌鸽与纯合灰色雄鸽交配、F1中雌鸽均为灰色,雄鸽均为白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鸽子腹部羽毛颜色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
B. 基因A/a位于Z染色体上,W染色体不含等位基因,且无法判断显隐性
C. 若令F1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2灰鸽中,雄鸽所占比例为1/2
D. 在该种鸽子群体中,雌鸽白色个体的比例远大于雄鸽白色个体的比例
【答案】C
【解析】
【分析】将纯合白色雌鸽与纯合灰色雄鸽交配,F1中雌鸽均为灰色,雄鸽均为白色可推知:亲本纯合白色雌鸽基因型为ZAW,纯合灰色雄鸽为ZaZa,F1雌鸽为ZaW,表现为灰色,雄鸽为ZAZa,表现为白色。
【详解】A、该鸽子腹部羽毛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遵循分离定律,A错误;
B、将纯合白色雌鸽(ZW)与纯合灰色雄鸽(ZZ)交配,F1中雌鸽(ZW)均为灰色,雄鸽(ZZ)均为白色,遗传与性别有关,故基因A/a位于Z染色体上,W染色体不含等位基因,且白色为显性,B错误;
C、亲本纯合白色雌鸽基因型为ZAW,纯合灰色雄鸽为ZaZa,F1雌鸽为ZaW,雄鸽为ZAZa。F1自由交配,F2中白色雌鸽(ZAW):灰色雌鸽(ZaW):白色雄鸽(ZAZa):灰色雄鸽(ZaZa)=1:1:1:1,因此F2灰鸽中雄鸽占1/2,C正确;
D、白色为显性,鸽子为ZW型性别决定,在该种鸽子群体中,雄鸽(ZZ)白色个体的比例远大于雌鸽白色个体的比例,D错误。
故选C。
14. 在研究核酸是遗传物质的历程中,有如下重要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感染不具放射性的细菌,沉淀中有少量放射性35S,可能主要原因是混合培养时间过久
B. 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感染烟草,烟草中不会有子代病毒
C. S型菌的DNA会进入活的R型菌,使R型菌发生基因重组转化成S型菌
D.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离心,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感染不具放射性的细菌,沉淀中有少量放射性35S,可能主要原因是搅拌不重复,少量噬菌体外壳未与细菌分离,A错误;
B、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因此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感染烟草,烟草中会有子代病毒,B错误;
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部分DNA片段进入R型菌内并整合到R型菌的DNA分子上,使R型菌发生基因重组转化成S型菌,C正确;
D、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而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并随着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因此用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后沉淀物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D错误。
故选C。
15. 图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⑨是磷酸二酯键,可以连接两条链上的碱基
B. 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C. DNA的两条链按正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D. ⑦是胞嘧啶,与鸟嘌呤配对形成三个氢键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DNA片段的结构图,其中①为磷酸,②为脱氧核糖,③为胞嘧啶,④包括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⑤为腺嘌呤,⑥为鸟嘌呤,⑦为胞嘧啶,⑧为胸腺嘧啶,⑨为氢键。
【详解】A、⑨为氢键,A错误;
B、①为磷酸,②为脱氧核糖,③为胞嘧啶,①磷酸和②脱氧核酸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错误;
C、DNA分子的两条链是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C错误;
D、根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⑦是胞嘧啶,胞嘧啶与鸟嘌呤配对形成三个氢键,D正确。
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16. 月季为雌雄同株植物,其花色由基因A、a,D、d共同决定,其中基因D决定红色,基因d决定粉色。基因A对a为显性,且基因a会抑制基因D、d的表达,当基因a存在时,花色为白色。研究者选取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表现为红花,F1自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粉花:白花=9:3:4。答下列问题:
(1)两亲本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
(2)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种,其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
(3)现有各种花色的纯合品系植株,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某白花植株的基因型。
实验思路:_____。
实验结果预测:
①若后代全部表现为粉花,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
②若_____,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Dd;
③若_____,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DD。
【答案】(1)AADD、aadd
(2) ①. 3 ②. 1/2
(3) ①. 用纯合的粉色植株(AAdd)与该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②. aadd ③. 红色:粉色=1:1. ④. 全部表现为红色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红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_D_,浅粉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_dd,白色的基因型为aa__;红花植株(A_D-)与白花植株(aa__)杂交,子一代全部为红花(A_D_),说明亲本红花基因型为AADD,白花基因型为aadd,子一代基因型为AaDd;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4,是9∶3∶3∶1的变形,说明控制该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小问1详解】
结合分析可知,亲本红花基因型为AADD,白花基因型为aadd。
【小问2详解】
F1基因型为AaDd,则子二代中白花植株有aaDD、aaDd、aadd,基因型3种,其中杂合子aaDd所占的比例 1/2。
【小问3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白色的基因型为aa__,可能为aaDD、aaDd、aaddb,现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其基因型,应该用纯合的粉色植株(AAdd)与该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①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dd,则后代基因型为Aadd,全部表现为粉色。
②若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Dd,则后代基因型为AaDd、Aadd,表现为红色:粉色=1:1。
③若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DD,则后代基因型为AaDd,子代全部表现为红色。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质,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写出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再根据亲子代的表现型确定相关个体的基因型,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17. 图甲是某种高等动物进行细胞分裂时某个时期的示意图(图中只画出部分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动物不同细胞的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关系,图丙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比的曲线变化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细胞处于___(填细胞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期,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___。
(2)图甲细胞与图乙中的细胞___(填图乙中字母)对应,与图丙中___(用图丙中字母表示)段对应。
(3)图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细胞___(填图乙中字母)。图丙中EF段对应的是减数分裂Ⅱ___期。
【答案】(1) ①. 减数分裂Ⅰ后期 ②. 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2) ①. b ②. CD
(3) ①. d和e ②. 后期、末
【解析】
【分析】①图甲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正在发生分离,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是初级卵母细胞。②在图乙中,细胞a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二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b→d染色体数目减半,是由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的。b细胞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且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2。③图丙的BC段,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由1减至1/2,说明正在进行DNA复制并形成染色单体;在DE段,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由1/2增至1,说明发生了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消失。可见,CD段存在染色单体,AB段与EF段不存在染色单体。
【小问1详解】
图甲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又因该细胞进行不均等分裂,所以该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小问2详解】
图甲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关系是1∶2,且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分别与图乙中的b细胞和图丙中的CD段相对应。
【小问3详解】
在图乙中,细胞d和e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而同源染色体分离会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细胞d和e。在图丙中,DE段的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由1/2增至1,说明发生了着丝粒分裂,因此EF段对应的是减数分裂Ⅱ后期、末期。
18. 图1为某家族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甲、乙病分别用基因A/a、B/b表示),5号个体不携带乙病基因;图2表示5号个体生殖腺中某个细胞的连续分裂示意图。请回答:
(1)12号个体的X染色体来自于第Ⅰ代的___号个体;14号个体是纯合子的概率是___。
(2)图2中细胞b2的基因型是___,若该细胞产生的精子中e1的基因型为AXB(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则精子e4的基因型为___。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是通过图2的___(填图中数字)过程实现的。
(4)若图1中11号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Y,则产生该个体的原因是___。
【答案】(1) ①. 2 ②. 1/6
(2) ①. AaXBY ②. aY
(3)② (4)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导致的
【解析】
【分析】分析图1:由“5号、6号和9号个体的表型”可推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5号、6号和11号个体的表型”与题意“5号个体不携带乙病基因”可推知,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析图2:①过程是有丝分裂,②过程是减数第一次分裂,③过程是减数第二次分裂,④过程是精细胞变形形成精子。
【小问1详解】
5号和6号表型正常,其女儿9号个体患甲病,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5号和6号表型正常,其儿子11号个体患乙病,已知5号个体不携带乙病基因,据此可推知: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只考虑乙病:1号、7号、8号和12号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XbY、XBXb、XBY和XBY,所以12号个体的X染色体来自于第Ⅰ代的2号个体,14号个体是纯合子(XBXB)的概率是1/2。只考虑甲病:13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7号和8号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14号个体是纯合子(AA)的概率是1/3。将甲病和乙病综合考虑:14号个体(正常女性)是纯合子(AA XBXB)的概率是1/3×1/2=1/6。
【小问2详解】
图2表示5号个体生殖腺中某个细胞的连续分裂示意图。由图1可知5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细胞b2是通过①所示的有丝分裂过程形成的子细胞,所以细胞b2的基因型也是AaXBY。若该细胞产生的精子中e1的基因型为AXB(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而e1与e2是由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的,具有相同的基因型,因此e2的基因型为AXB,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另外两个精子e3、e4的基因型都是aY。
小问3详解】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因此是通过图2的②过程实现的。
【小问4详解】
若图1中11号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Y,则其基因型为XbXbY,而6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5号个人不含b基因,据此可推知11号个体的“XbXb”均来自于母方,由此可见,产生该个体是由于其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导致的。
19.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种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b)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几乎全部为男性,在成年前因所有肌肉纤维坏死而死亡,无生育能力。
(1)请简要说明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几乎全部为男性的原因:___。
(2)下面是某已妊娠的妇女到医院做遗传咨询时,医生绘制的该家庭的遗传系谱图。
①该女子与她姐姐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该女子与正常男子婚配,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___。
②你是医生,你给出的建议是___,理由是___。
【答案】(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性患者的父亲必是患者,而该病男性患者在成年前已经死亡,不能生育后代,故该病的患者几乎全部为男性
(2) ①. 1/2 ②. 1/8 ③. 选择女性胎儿 ④. 她的后代中女性不会患该病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已知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症的遗传方式为伴X隐性遗传病,受隐性基因b控制,则该病具有无中生有、隔代遗传、交叉遗传等特点;由于该病的患者在成年前因所有肌肉纤维坏死而死亡,无生育能力,所以男性患者不可能生出后代,也就不可能存在患病的女性了。
【小问1详解】
已知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症的遗传方式为伴X隐性遗传病,由于女性患者的一个致病基因一定来自父方,而该病的男性患者在成年前已经死亡,故该病的患者几乎全部为男性。
【小问2详解】
①依系谱图信息,该女子有个患病的弟弟或哥哥,由此可知该女子父母的基因型为XBY 、XBXb ,故该女子的基因型是1/2XBXB 或1/2XBXb ,而其姐姐有一个患病的儿子,故其姐姐的基因型为 XBXb,故她与姐姐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该女子产生两种配子XB和Xb的比例为3/4和1/4,正常男子产生两种配子XB和Y的比例为1/2和1/2,婚配生出患病孩子XbY的概率为 1/4×1/2=1/8。
②医生建议选择女性胎儿,因为她的后代中女性不会患该病,男性有1/2概率会患病。
20. 干叶病毒可导致菠菜得干叶病,为探究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请补充相关内容:
材料用具:苯酚的水溶液(可以将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分离)、健康生长的菠菜植株、干叶病毒样本、DNA水解酶、RNA水解酶、蒸馏水等。
(1)实验步骤:
①选取生长状况相似的健康菠菜植株若干,___。
②用苯酚的水溶液处理干叶病毒,将其蛋白质和核酸分离,获得核酸提取液。
③用下表所列的溶液处理菠菜叶片。(请将表中内容补充完善)
④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各组菠菜的生长情况。
(2)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___,说明D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②___,说明R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答案】(1) ①. 随机均分成四组,分别编号为A、B、C、D ②. DNA水解酶 ③. 蒸馏水
(2) ①. B、C组感染病毒,A、D组未感染 ②. A、C组感染病毒,B、D组未感染
【解析】
【分析】要探究干叶病毒的核酸种类,必须把组成病毒的两种物质分离,单独地去观察核酸的作用;注意对照实验的设计,依据提供的实验材料不难设计出步骤。
【小问1详解】
①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控制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应选取生长状况相似的健康菠菜植株,随机均分成四组,分别编号为A、B、C、D。
③探究实验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因此还需要设置对照组。要探究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实验组用病毒核酸提取物处理叶片,对照组需用不含遗传物质的提取物处理叶片。根据酶的专一性,DNA水解酶可以催化DNA水解,RNA水解酶可以催化RNA的水解。因此表中A处加入的是DNA水解酶。另外为增强实验的说服力,还应设计空白对照,D处应该加入的是蒸馏水。
【小问2详解】
①若D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则A组DNA被水解,而B、C组DNA完好,因此B、C组感染,A、D组未感染;
②若R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则B组RNA被水解,而A、C组RNA完好,因此A、C组感染,B、D组未感染。组别
A
B
C
D
处理叶片所用溶液
病毒核酸提取物和___
病毒核酸提取物和RNA水解酶
病毒核酸提取物
___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生物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生物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生物试卷原卷版docx、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