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一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5月教学质量调研试题(PDF版,含答案)
展开一、积累运用(29分)
(10分)
山岛竦峙
年少万兜鍪
到乡翻似烂柯人
曲径通幽处
闻说鸡鸣见日升 自缘身在最高层
提携玉龙为君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尚思为国戍轮台
(答对一句得 1 分,满分不超过 10 分。每错、漏、多 1 字,扣 0.5 分,扣完该句分数为止。)
(2分)
“箫”和“鼓”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乐器。描摹了南宋初期的农村风俗画卷,赞美了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因此写为“箫”。
“萧关”,谷关隘名,是古代中原通往西北边疆的重要通道,这里不仅指明了诗人行程的具体地理位置,还暗示了边塞的荒凉与军事气息。因此写为“萧”。
(能够结合知识卡片内容和诗句分别进行分析,各得 1 分,共 2 分。)
(3分)(1)熏陶 (2)矫揉造作 (3)滋养
(每空1分,每空只要错、漏、多一字,该空不得分)
(2分)C 【解析】“积淀”指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沉积”,指水流、风等流体在流速减慢时,所携带的砂石、尘土等沉淀堆积起来,也比喻沉淀,积聚。第一空搭配“传统文化”,用“积淀”更合适,排除B、D两项。“不知不觉”意思是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由“心灵”“品格气质”可知,用“潜移默化”更合适,排除D项。故选C项。
5. (2分)D 【解析】阅读画线句,首先,语序不当,“模仿”比“复制”稍进一层,应该是“复制和模仿”,排除A、C;其次,词语搭配不当,“传统文化”与“继承”搭配不当,应搭配“传承”,也可以排除B、C;此外,逻辑不当,结合前文的“过分追求形式和仪式”和下文“只有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传统文化才能真正融入当代社会”可知,对于传统文化,作者的观点是“不应只有形式上的复制和模仿”,也可以排除A、B,故选D。
6.【参考答案】 示例一:种下绿色希望,共筑美好明天
示例二:手执绿色画笔,共绘生命华章
【评分标准】句子通顺,符合主题,且修辞使用恰当即可得2分,超过20字,扣1分。
7.【参考答案】
示例一:我选择的是白杨树,白杨树树干笔直和叶片向上集中,象征着正直、进取的精神风貌,它鼓励广大学生要像白杨树一样,无论处于怎样的环境中,面临什么样的风雨,都要有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成长的路上树立高远的理想,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力争成为更好的自己。
示例二:我选择的是木棉树,木棉高大雄壮,树干笔直,盛开时红花满树,犹如燃烧的火焰,代表着青春的活力与热情,象征着学生们蓬勃向上、充满激情的学习生活状态。木棉花又被称为“英雄花”,象征着奋发有为、不畏艰难的品格,这有助于激励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培养坚强意志,勇往直前,激励每一位学子在学业与人格发展上不断追求卓越,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的风采。
示例三:我选择的是松树,松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不屈、正直的崇高品质。它四季常青,无论严冬酷暑都能保持生机盎然,这寓意着学生们的求知精神应当像松树一样,无论面临何种困难和挑战都要坚持不懈,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评分标准】选择备选树木并能从象征意义或文化内涵的角度合理阐述理由,得2分;仅选择树木,但无阐述理由或理由不当,不得分;
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8.(2分)D
【解析】《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而非严格按照历史事件和人物来创作的历史小说。
【参考答案】
示例一:
小福子:“福”通常代表好运、幸福,而“子”常常用于女子名字中表达怜爱和珍视之情。小福子的名字看似寓意吉祥,充满祝福,但在小说中,她却是生活在社会底层、饱受欺凌和剥削的苦命女子,尽管名为“福子”,却一生未曾真正享受到幸福,反而经历了一系列艰难困苦,反映出旧社会女性的无奈与悲惨境遇。
示例二:
范进:"范"有模范、规范之意,"进"即进取、晋升,范进对功名利禄有着近乎疯狂的追求,他将自己的人生几乎全部押注在科举考试之上,尽管多年屡试不中,仍矢志不渝,即便生活陷入极度贫困,甚至不惜让家人忍饥挨饿,也要继续参加科举考试。他性格软弱且自卑,在未中举之前备受邻里嘲笑和岳父胡屠户的羞辱,但始终坚守自己的科举之路,直到晚年终于中举,却又因过于激动而发疯,尽显丑态。“范”“进”二字尖锐地讽刺了他对功名之追求的病态执着,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对士人精神世界的扭曲和戕害。
【评分标准】(1)能正确合理地解释名字的含义,得1分
能结合名著内容,对人物的名字进行具体分析,得1分
能写出名字的深意(体现了……人物性格,或暗示了……人物命运,或寄寓了作者……态度,或暗示了文章……主旨),写出一点即可得2分
二、阅读(41分)
(一)(17分)
10. (3分)(1)同“溟”,海 (2)盘旋飞翔 (3)气息,这里指风
11. (4分)(1)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好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看天一样罢了。
【参考译文】【乙】东海的小岛上有位神,长着人面鸟身,用两条黄蛇作耳饰,脚下(还)踩着两条黄蛇,这位神名叫禺䝞。黄帝生了禺䝞,禺䝞生了禺京。禺京住在北海,禺䝞住在东海,他们都是海神。东海中有一座山,名叫流波山,这座山距离海岸有七千里远。山上有一种兽,它的形状与牛相似,长着苍色的身子,头上没有角,只有一条腿,它出入水中时,一定会有风雨相伴,这种兽发出的光像日月一般明亮,它发出的声音像是打雷声,它的名字叫夔。黄帝捕到它之后,用它的皮作鼓面,用雷神身上的骨头来敲打这面鼓,鼓声能传到五百里之外,黄帝以此来震慑天下。
12. (3分)B 【解析】A项中“面”的意思分别为“脸”“面向”;B项中“处”的意思均为“居住”;C项中“入”的意思分别为“进入”“在国内”;D项中“苍”的意思分别为“青色”“苍老”。故选B项。
13. (3分)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解析】按句子成分分析,“黄帝”作主语,承前省略,以其皮为(谓语)鼓(宾语)/橛(谓语)以雷兽之骨(状语后置)/声(主语)闻(谓语)五百里(补语)/以威(谓语)天下(宾语)。
14. (4分)(1)【甲】文通过大鹏借六月大风展翅高飞去南海的神奇想象,阐明庄子“万物皆有所凭借”的观点;(1分)【乙】文通过对夔“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的描写从侧面突出黄帝的神奇、勇武。(1分)
(2)两文都使用了夸张手法,【甲】文对鲲鹏的形体力量进行了夸张描写,(1分)【乙】文对夔发出的光之亮、声之大做了夸张描写。(1分)
(二) (10分)
15.(3分)C(A.网络用语反映了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是促进;B.2019年比2018年有下降趋势;D.农村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在2021年首次超过城镇。)
16.(3分)不需要。因为语言的“通货膨胀”往往出现在社交媒体中,如微博、微信、抖音、论坛等。正是由于互联网普及率和未成年网民规模的增加,才使得网络用语得到了运用和发展。
(评分标准:共3分,网络语言运用平台1分,网络普及率增加对网络语言发展的意义2分)
17.(4分)
示例一:我赞同小文。首先,因为语言通货膨胀诞生了很多新词汇,如“狂赞”“怒批”等,表达生动有趣;其次,如给力、破防、内卷等词语反映了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既满足了网民的表达需要,又丰富了现有词汇。再者,语言本来就是发展变化的,很多我们现在熟悉的用语多年前也是新生词汇,这是语言发展的魅力所在。
示例二:我赞同小明。首先,如“美女”“亲爱的”等很多词语在“通货膨胀”后会失去精准表意的作用;再者,错别字、扭曲本意的成语在网络上泛滥,没有辨别能力的青少年很有可能被误导,并养成不良语言表达习惯。再者,也不利于传统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示例三:我觉得两者皆有道理,需要辩证看待。首先,很多新词新奇有趣,丰富了语言表达;其次,语言的发展史一个必然的趋势,这正是语言魅力所在。但是,也会存在弊端,例如过度使用,容易养成不规范的语言表达,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评分标准:共4分,结合材料分析2分,结合生活分析2分)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4分)
18. (2分) ①使劲吹响军号(1分) ②久久凝望军号(1分)
19. (3分)示例:吹唢呐是我的强项,可是现在是在部队了,我能吹得好吗?这吹的可是军号,连长瞧得上我,我可不能辜负了连长啊,我能行!(符合人物身份1分 心理活动2分)
20. (4分)
示例:
我选择 A 句,赏析:“跃出”即迅速跳起,飞出。(1分)“猛扑”指向某人或目标猛冲(1分)。这两个动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战士们出战壕时的动作十分迅速和勇猛,体现了战士们冲锋陷阵的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2分)
我选择 B 句,赏析: 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战士们冲锋杀敌的模样比喻成猛虎下山和长剑出鞘(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战士们冲锋杀敌的姿态,表现出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勇猛刚强地特征(2分)。
21.(5分)
示例:①刘娃子在前线吹响军号,与战友们一起杀敌(1分),“号魂”体现了战士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守护阵地的信念(1.5分);②刘娃子回乡后,把军号挂在墙上激励自己,带领乡亲们建设家乡(1分),“号魂”体现了乡亲们建设家乡的坚毅、拼搏的品质(1.5分);③一代代刘家人,被刘娃子军号的精神所鼓励,成为优秀的人(1分),“号魂”是滋养着一代代刘家坳人的心灵,激励了一代代刘家坳人磨砺意志、战胜国难、成家立业的精神信念(1.5分);④在新时代,刘娃子的儿子返乡带领家乡人建设家乡(1分),“号魂”是激励他带领乡人们脱贫致富的精神名片(1.5分)。(答到两点即可满分;结合内容1分,赏析标题1.5分,意思接近,酌情赋分)
三、作文(50分)
22.
评分标准
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
一类卷
(45—50分)
1.切合题意,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富有真情实感。
2.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3.语言得体、流畅。
二类卷
(40—44分)
1.符合题意,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有真情实感。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规范、通顺。
三类卷
(30—39分)
1.基本符合题意,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有情感。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错别字较少。
四类卷
(29—15分)
1.不符合题意,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缺乏情感。
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
(0—14分)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加分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1~3分(加至本题满分): 1.情真意切,立意深刻。2.构思独特,富有创意。
3.语言优美,富有个性。4.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扣分
1.没有标题扣2分。2.不足5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
3.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的错别字不计),最多扣3分。4.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1-3分。5.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者扣1-3分。6.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 名、地名、人名的扣1-3分。
补充
只有一类卷、二类卷加分,加分1-3分。
完全抄袭试卷中阅读材料的,只给2分。抄袭杂志、报纸故事材料 且占大量篇幅的,或确定大部分内容抄袭他人作文的评为五类卷。
广东省中山市纪中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中山市纪中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调研语文试卷,共4页。
广东省中山市中山一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中山市中山一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2024年春季学期中山一中教育集团教学质量阶段调研七年级语文科期中考试试题pdf、2024年春季学期中山一中教育集团教学质量阶段调研七年级语文科期中考试参考答案pdf、2024年春季学期中山一中教育集团教学质量阶段调研七年级语文科期中考试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惠州一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阶段性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惠州一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阶段性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