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化学(天津卷01)(全解全析)
展开(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被称为“黑金”的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日本福岛核电站排放核污水的2种放射性同位素和中子数相同
C.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D.“深地一号”为进军万米深度提供核心装备,制造钻头用的金刚石为共价晶体
【答案】B
【解析】A.石墨烯是一种碳的单质,属于无机非金属,A正确;
B.的中子数为78,的中子数为82,B错误;
C.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C正确;
D.由于碳成四键,所以金刚石结构中碳原子与周围的四个碳原子以单键结合,形成立体网状结构,为共价晶体,D正确;
故答案为:B。
2.下列物质混合后,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的减小的是
A.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气体
B.向溶液中通入少量气体
C.向水中通入少量气体
D.向饱和溶液中通入少量气体
【答案】C
【解析】A.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向溶液中通入少量气体,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
C.向水中通入少量气体,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且溶液的减小,C符合题意;
D.向饱和溶液中通入少量气体,生成S单质,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但溶液的增大,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草酸:
B.电解饱和食盐水:
C.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
D.将足量通入溶液中:
【答案】B
【解析】A.草酸是弱酸,不能拆写,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草酸:,A错误;
B.电解饱和食盐水:,B正确;
C.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硫代硫酸根离子,C错误;
D.将足量通入溶液中:,D错误;
故选B。
4.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位于第四周期且基态原子中有5个未成对电子,基态原子的能级与能级的电子数相等,是的等电子体,四种元素形成的配合物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电离能:B.电负性:
C.配体ZW中配位原子为ZD.Y的最高价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
【答案】D
【分析】X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则X为H元素;Y位于第四周期且基态原子中有5个未成对电子,则Y为Mn元素;基态W原子的s能级与p能级的电子数相等,ZW是N2的等电子体,则Z为C元素、W为O元素。
【解析】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则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碳元素,故A正确;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O>C>H,则电负性的大小顺序为O>C>H,故B正确;
C.由图可知,一氧化碳是配合物的配体,给予孤对电子的配位原子是碳原子,故C正确;
D.七氧化二锰是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D。
5.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下列实例与解释不相符的是
【答案】D
【解析】A.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实例与解释相符,故A不符合题意;
B.F的电负性大,导致N原子核对其孤电子对的吸引力大,不容易提供孤电子对,不易与Cu2+形成配位键,实例与解释相符,故B不符合题意;
C.CO的沸点高于N2均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是CO的极性大于N2,导致CO沸点较高,实例与解释相符,故C不符合题意;
D.中S为sp3杂化存在1对孤电子对,而中碳为sp2杂化,故中的键角小于,实例与解释不相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淄博烧烤红遍全国,用嫩肉粉腌制后烤出的肉串鲜香滑嫩,嫩肉粉的有效成分为木瓜蛋白酶,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l该分子最多消耗5mlNaOHB.该分子中含有4种含氧官能团
C.该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3种D.该分子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答案】A
【解析】A.1ml该分子最多消耗5ml NaOH,分别发生在1ml羧基、1ml酚羟基、3ml酰胺基上,A正确;
B.该分子中含有3种含氧官能团,分别为羧基、酰胺基、酚羟基,B错误;
C.该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2种,分别为、,C错误;
D.该分子中不含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羟基和碳卤键,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错误;
故本题选A。
7.碱金属单质M和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sCl晶体是共价晶体
B.
C.若M分别为Na和K,则:Na
【答案】B
【解析】A.CsCl晶体是离子晶体,A错误;
B.根据盖斯定律:,B正确;
C.若M分别为Na和K,失电子过程中需吸收能量,为正值,K半径更大,失去电子所需能量更小,则:Na>K,C错误;
D.氯气分子断键为氯原子需吸收能量,;离子结合形成离子键需放热,,D错误;
答案选B。
8.联合和制取时,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
②
将、和按一定比例通入填充有催化剂的恒容反应器,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内(反应均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测得的值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①②可知,
B.反应条件不变,若反应足够长时间,①比②先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①②反应的v、K、均增大
D.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原料中的浓度可以提高产物中的值
【答案】D
【分析】由图可得,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内(反应均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测得的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解析】A. ①CH4(g)+H2O(g)CO(g)+3H2(g) △H1=+206kJ·ml-1,②CH4(g)+CO2(g) 2CO(g)+2H2(g) △H2=+247kJ·ml-1,由①-②可知,CO(g)+H2O(g) CO2(g)+H2(g) △H=206kJ·ml-1-247kJ·ml-1= -41kJ·ml-1,故A错误;
B. 反应条件不变,若反应足够长时间,无法确定2个反应的速率,无法确定谁先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B错误;
C. 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增大,①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②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①②反应增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K增大,但不变,故C错误;
D. 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原料中H2O的浓度,①CH4(g)+H2O(g)CO(g)+3H2(g)平衡正向移动,氢气增大的幅度大于CO,可以提高产物中的值,故D正确;
答案选D。
9.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性质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Ⅰ:向NaCl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呈绿色。
实验Ⅱ:向溶液中加入表面打磨掉氧化膜的金属Mg,产生大量气泡同时溶液中产生绿色沉淀。
实验Ⅲ:向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溶液变为深蓝色。
实验Ⅳ:向实验Ⅲ的深蓝色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资料显示:为黄色,为绿色不溶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Ⅰ:在NaCl溶液中部分转化为
B.实验Ⅱ:Mg消耗了溶液中的从而产生了
C.实验Ⅲ:有生成
D.实验Ⅳ:获得的蓝色沉淀为
【答案】D
【解析】A.向NaCl溶液中加入溶液后溶液呈绿色,是在NaCl溶液中部分转化为,A正确;
B.为绿色不溶物,实验Ⅱ:产生大量气泡同时溶液中产生绿色沉淀,Mg消耗了溶液中的从而产生了,B正确;
C.实验Ⅲ溶液变为深蓝色是因为有生成,C正确;
D.实验Ⅳ产生蓝色沉淀为,D错误;
故答案为:D。
10.我国科研团队研究发现使用双金属氧化物可形成氧空位,具有催化氧化性能,实现加氢制甲醇。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用“*”表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增大反应物或分压均能提高甲醇的产量
B.氢化步骤的反应为
C.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
D.催化剂表面甲醇及时脱附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附
【答案】C
【解析】A.由反应机理图可知总反应为,增大反应物或分压均能提高甲醇的产量,A正确;
B.根据反应机理图可知氢化步骤的反应为,B正确;
C.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C错误;
D.催化剂表面甲醇及时脱附后有空位,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附,D正确;
故选C。
11.复旦大学设计了一种新型碱性H2/Na0.44MnO2气体可逆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放电时N为电池正极
B.放电时负极反应:
C.充电时Na+由N极向M极移动
D.充电时阳极反应:
【答案】D
【分析】由图可知,放电时,M极氢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故M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N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Na0.44-xMnO2+(x+y)Na++(x+y)e-=Na0.44+yMnO2,充电时,M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N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Na0.44+yMnO2-(x+y)e-=Na0.44-xMnO2+(x+y)Na+,据此作答。
【解析】A.放电时,M极氢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故M极为负极,N极为正极,故A正确;
B.放电时M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故B正确;
C.充电时Na+由N极(阴极)向M极(阳极)移动,故C正确;
D.充电时,N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Na0.44+yMnO2-(x+y)e-=Na0.44-xMnO2+(x+y)Na+,故D错误;
答案选D。
12.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某些碳酸盐溶液及碳酸氢盐溶液的性质。
已知:。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1溶液中:
B.实验1测得的值
C.实验2溶液中:
D.实验3所得溶液中:
【答案】D
【解析】A.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存在物料守恒,可得质子守恒为,A不正确;
B.,,则溶液中,以的水解为主,水解显碱性,实验1测得的pH值a>7,B不正确;
C.实验2溶液中,,<1,所以,C不正确;
D.将两种浓度均为和溶液等体积混合,测量其,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程度,另外溶液中以电离为主,水解是微弱的,,D正确;
故选D。
13.(14分)铜氨溶液含有,具有溶解纤维素的性能,在溶解纤维素后所得溶液中再加酸时纤维素又可以沉淀析出,利用这种性质来制造人造丝。用硫酸铜溶液和氨水反应可以制得铜氨溶液。
(1)溶液呈蓝色是因为含有水合铜离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制备铜氨溶液。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得到浅蓝色的碱式硫酸铜的沉淀;若继续加入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的含的铜氨溶液。
①比较键角:NH3 N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该实验中,与结合能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与结合能力,解释原因: 。
③经实验发现:金属铜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反应也可得到。金属铜单独与氨水或单独与过氧化氢都不能反应,但可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反应,其原因是 ,反应的离子方应程式为 。
(3)某种铜的氯化物晶胞形状为立方体,结构如图所示。
已知该晶胞的密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则该晶胞的边长为 (列出计算式)。
【答案】(1)(2分)
(2)①小于(2分)
②>(2分) 电负性:O>N,因此与形成的配位键极性比与形成的配位键要强,更易断裂,即与的结合能力更强(2分)
③过氧化氢作氧化剂,氨与Cu2+形成配离子,两者相互促进使反应进行(2分) (2分)
(3)(2分)
【解析】(1)基态Cu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①NH3价层电子对数为4,有1个孤电子对,为sp3杂化,价层电子对数为4,没有孤电子对,为sp3杂化,由于孤电子对对键合电子对的排斥力比键合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大,因此的键角更大;
②电负性:O>N,因此与形成的配位键极性比与形成的配位键要强,更易断裂,即与的结合能力更强;
③过氧化氢作氧化剂,氨与Cu2+形成配离子,两者相互促进使反应进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由均摊法可知,1个晶胞中Cu2+数目为,Cl-数目为4,晶胞的质量为:,晶胞的边长为:。
14.(18分)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解热镇痛的效果,其解热作用缓慢而持久,刺激性小,极少有过敏反应.某科学小组设计如下转化流程在实验室制备对乙酰氨基酚(部分产物已略去):
(1)苯酚的俗称是 .步骤Ⅰ反应温度须控制在,采用的控温方法为 .
(2)步骤Ⅱ的反应原理为 ,反应装置如图甲所示.该科学小组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对氨基苯酚钠的产率,数据如表:
①盛装溶液的仪器名称是 .
②通过实验数据,可知最佳反应温度为 ℃.
(3)步骤Ⅲ中硫酸的作用是析出对氨基苯酚,若加入硫酸过多或过快,可能导致发生的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的空间结构为 .
(4)步骤Ⅳ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其中,冷凝管的作用是 ;反应结束后,得到的晶体需用冰水洗涤,其目的是 .
(5)该科学小组用苯酚进行实验,该实验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总产率为55%,实际得到对乙酰氨基酚 g.
【答案】(1)石炭酸(2分) 冰水浴(2分)
(2)三颈烧瓶(2分) 45℃(2分)
(3)(2分) 正四面体形(2分)
(4)冷凝回流(2分) 洗去杂质并降低对乙酰氨基酚的损失(2分)
(5)33.22(2分)
【分析】苯酚在0~5℃与HNO2反应,生成,与Na2S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生成的在硫酸的作用下析出,与(CH3CO)2O反应生成。
【解析】(1)苯酚俗称石炭酸;步骤Ⅰ反应温度须控制在0~5℃,采用的控温方法为:冰水浴;
(2)①,由图可知,盛装Na2S溶液的仪器名称是:三颈烧瓶;
②由实验数据可知,产率越高,对应的反应温度越合适,最佳反应温度为45℃;
(3)步骤Ⅱ除了生成还生成Na2S2O3,若加入硫酸过多或过快,可能导致Na2S2O3与硫酸反应生成SO2和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中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无孤电子对,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4)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反应结束后,得到的晶体需用冰水洗涤,其目的是:洗去杂质并降低对乙酰氨基酚的损失;
(5)用0.4ml苯酚进行实验,理论上生成对乙酰氨基酚0.4ml,质量为:0.4ml×151g/ml=60.4g,对乙酰氨基酚的总产率为55%,实际得到对乙酰氨基酚:60.4×55%=33.22g。
15.(18分)有机物G是合成一种抗癌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CH3I+HI
②+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 ,E的结构简式为 。
(2)C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3)实际上是经过两步反应,其反应类型分别是 , 。
(4)为了使转化率更高,条件X最好选择 (填标号);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d.稀盐酸
(5)有机物C能使溴水褪色,写出C与足量的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有机物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比为的是 (填结构简式) 。
①能与反应产生气体
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③苯环上只有两侧链
(7)设计以和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示例见本题题干)。
【答案】(1) 对甲基苯酚(1分) (2分)
(2)醚键、醛基(2分,各1分,写错不得分)
(3)加成反应(1分) 消去反应(1分)
(4)b(1分)
(5)(2分)
(6)18(2分) (2分)
(7)(4分,每步合成1分)
【分析】A和CH2=CHCH2Br反应生成B,根据信息①,由B逆推,可知A是;D和CH3I反应生成E,根据信息①,可知E是。
【解析】(1)根据以上分析,A是,名称是对甲基苯酚,E的结构简式为;
(2)根据C的结构简式,可知C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醚键、醛基;
(3)经过两步反应,第一步和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第二步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其反应类型分别是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4)
D和CH3I反应生成和HI,加入碱性溶液与HI反应,降低HI的浓度能促进反应正向进行,但氢氧化钠能与D中的酚羟基反应,与酚羟基不反应,所以为了使转化率更高,条件X最好选择溶液,选b;
(5)有机物C能使溴水褪色, 中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醛基与溴水发生氧化反应,与足量的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①能与反应产生气体,说明含有羧基;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含有不饱和键;③苯环上只有两侧链,两个侧链为-COOH、-CH2-CH=CH2或-COOH、-CH=CH-CH3或-COOH、或-CH2COOH、-CH=CH2或-CH3、-CH=CHCOOH或-CH3、,两个侧链在苯环上的位置异构有3种,符合条件的的同分异构体有18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比为的是。
(7)水解生成,氧化为,和反应生成,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合成路线为。
16.(14分)黄铁矿[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FeS2)]、焦炭和适量空气混合加热发生如下反应:
i.3FeS2+2C+3O2=3S2+Fe3O4+2CO
(1)反应i生成1mlS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l。
(2)反应i所得气体经冷凝回收S2后,尾气中还含有CO和SO2。将尾气通过催化剂进行处理,发生反应ii,同时发生副反应iii。
ii.2SO2(g)+4CO(g)S2(g)+4CO2(g) ΔH<0
iii.SO2(g)+3CO(g)COS(g)+2CO2(g) ΔH<0
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600~1000K范围内,SO2平衡转化率接近100%。其他条件相同,不同温度下,S2、COS平衡产率和10min时S2实际产率如图。
①从资源和能源利用的角度说明用反应ii处理尾气的好处: 。
②随温度升高,S2平衡产率上升,推测其原因是 。
③900K,在10min后继续反应足够长时间,推测S2实际产率的变化趋势可能为 。
(3)处理后的尾气仍含少量SO2,经Na2CO3溶液洗脱处理后,所得洗脱液主要成分为Na2CO3、NaHCO3和Na2SO3.利用生物电池技术,可将洗脱液中的Na2SO3转化为单质硫(以S表示)回收。
①该装置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一段时间后,若洗脱液中的物质的量减小了1ml,则理论上减小了 ml。
(4)常温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中、、的分布系数随pOH的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时,溶液显酸性
C.N点对应的溶液,对水的电离起到抑制作用
【答案】(1)4(2分)
(2)①回收单质硫,处理尾气不需要另加氧化剂或还原剂;利用反应ii放热为反应i提供能量(2分)
②温度升高,反应iii平衡逆向移动,使c(SO2)、c(CO)增大;对于反应ii,浓度改变对平衡的影响超过温度改变的影响,平衡正向移动(2分)
③先增大后减小至900K时S2的平衡产率后保持不变或:减小至900K时S2的平衡产率后保持不变(2分)
(3)(2分) 2(2分)
(4)AC
【分析】原电池中,葡萄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碳的化合价在升高,作负极,Na2SO3中硫的化合价在降低,则正极电极反应为:,据此回答。
【解析】(1)根据题目所给反应方程式可知,每当生成3mlS2,理论上转移12ml电子,则生成1mlS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l;
(2)①反应ii处理尾气的好处有:回收单质硫,处理尾气不需要另加氧化剂或还原剂,利用反应ii放热为反应i提供能量;
②随温度升高,S2平衡产率上升,其原因是:温度升高,反应iii平衡逆向移动,使c(SO2)、c(CO)增大,对于反应ii,浓度改变对平衡的影响超过温度改变的影响,平衡正向移动;
③通过观察图像可知,10min时S2的实际产率大于平衡产率,所以最终要减小到与900K时产率相等,则900K,在10min后继续反应足够长时间,S2实际产率的变化趋势可能为:先增大后减小至900K时S2的平衡产率后保持不变,或:减小至900K时S2的平衡产率后保持不变;
(3)①根据分析可知,该装置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根据电极方程式可知,当消耗1ml亚硫酸根离子,转移4ml电子,同时消耗6ml碳酸氢根离子,生成6ml碳酸根离子,根据电荷守恒,则有4ml的H+通过质子交换膜来到正极,4ml氢离子可以结合4ml的碳酸根离子生成4ml的碳酸氢根离子,则理论上碳酸氢根离子减小了2ml。
(4)pOH越大,pH越小,酸性越强,则表示,表示,表示,由,当时,,即,,当时,,即
,A正确;
,即,即为M点,pOH=6.8,即溶液呈碱性,B错误;
N点对应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是,的电离常数为,水解常数为,电离大于水解,对水的电离起到抑制作用,C正确。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金属是电的良导体
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
B
NF3不易与Cu2+形成配位键
F的电负性大,导致N原子核对其孤电子对的吸引力大
C
CO的沸点高于N2
CO的极性大于N2
D
中的键角小于
S的原子半径较大,其价层σ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较小
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测量溶液的,测得为
2
测量某浓度的溶液的,测得约为9.4
3
将两种浓度均为和溶液等体积混合,测量其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
温度/℃
25
45
55
65
产率/%
52.6
64.7
62.5
58.8
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化学(北京卷01)(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化学(北京卷01)(全解全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化学(广东卷01)(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化学(广东卷01)(全解全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处处呈现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天津卷)-化学(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天津卷)-化学(全解全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共64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