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山居秋暝第一课时一课一练
展开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第一课时古诗三首《 山居秋暝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和课后作业及答案这九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本课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第七单元 第一课时古诗三首《 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描绘了初秋薄暮、雨后初晴的山中图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描绘出山间傍晚的美好景色,“竹喧”,”莲动”衬托出月夜山村的清幽宁静。诗人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描写了秋天夜晚的景色,借景抒情。本诗写于辋川别墅,正值诗人对朝廷失望,无心追求仕途,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之时,流露出长久隐居于此地的心愿,即使春去花落,也不会为之改变的高洁情怀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孩子们已经有五年的学习经历,五年级学生基本上可以借助注释、工具书等多种方法来大体把握诗词的大意,也能基本体会作品的情感。但是在教学中,师生往往困惑于“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环节。本诗还有一个难点就是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需要突破。
1.会认“浣、聒”等6个生字,会写“孙、泊”等6个生字,掌握“更”这个多音字。2.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诗,掌握这三首诗的意思,并背诵这三首诗,默写《枫桥夜泊》。3.体会诗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4.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读中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通过师生的朗读、理解、感悟、想象,找景物——想画面——识动静——悟诗情,再造形象思维,感受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1.今天,我们来学习王维的一首诗《山居秋暝》。(板书:山居秋暝)2.作者介绍(出示课件3)王维(约701-约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其诗似浅而实深,似淡而实腴,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具有独特成就。他又精通绘画,擅作平远之景,擅绘人物、丛竹等。有《王右丞集》。【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能让学生们了解作者,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二)、诗歌朗读指导1.听朗读。2.结合注释,读懂全诗。3.诵读全诗。诵读指导 【出示课件5】诗的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可用叙述口吻读。颔联、颈联是诗的主体部分,写的是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当用轻快的调子诵读。尾联出句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慢读出,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心情。【设计意图:在朗读中既能理解诗歌的意境,又能品味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诗中有画1、题解【出示课件6】标题:“山居秋暝”,“山居”即其隐居的别墅,点明了地点;“秋”点明了季节;“暝”,傍晚,点明了具体时间。整首诗所写的景物即秋天傍晚在山居所见的景物。2、诗中有画【出示课件7】诗人用淡淡的几笔就勾画出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这里犹如世外桃源一般。(板书:诗中有画)【出示课件8 】既然说“诗中有画”,我们就把诗还原为一幅古典的卷轴画。(1).我们首先找出诗中的写景部分。【出示课件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写出了什么样的意境?(出示课件10)明确: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清新,景色美妙。这给全诗创造了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板书:寂静,清新,幽雅)首联与诗题有什么联系? 【出示课件11】明确:首联紧扣诗题,点出了时间、地点、季节。(3).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都是写景,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12】明确:颔联用了“明月、松、清泉、石”等意象,表现出山村的自然美。颈联用了竹、莲、浣女、渔舟等意象,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颔联侧重写物,颈联侧重写人。(板书:山村生活美)颔联与首联有何联系? 【出示课件13】空气清新方可见月光之皎洁;新雨之后才能显清泉之声响。
(4). 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与作者要创造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是否和谐?并说说原因。【出示课件14】明确:是。写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烘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如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勃勃生机。这里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5). 六句写景的句子,哪几句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学生概括。【出示课件15】明确: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6).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画面具体地描绘出来。【设计意图:先从题目入手,紧接着抓住重点诗句来品味诗中的意境,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拓展延伸 网上搜集王维的其他诗,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背诵下来。(五)、布置作业。1.背诵这首诗。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3.预习。【设计意图:设置拓展延伸这个环节,有利于扩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积累。】
根据五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古诗三首《 山居秋暝》板书 诗中有画 寂静,清新,幽雅 山村生活美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不同的情感。《山居秋暝》体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通过引导学生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并通过小练笔的形式梳理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在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的基础上,把握整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这样处理,提高了学生对这三首诗的理解。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九、课后作业。(一)、背诵《山居秋暝》这首诗,并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参考答案】: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2023-2024年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第一课时 古诗三首《山居秋暝》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一、作者介绍:王维(701-761,一说699—761),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二、译 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三、注 释:⑴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⑵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⑶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⑷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⑸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⑹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四、赏析这首诗为山水名篇,对山水描写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首联是写雨后山中秋景,由于这里人迹罕至,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犹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
四颈联中诗人先写“竹喧”再写“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写到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劈开,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和谐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希望过闲适无忧无虑呃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黑暗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尾联则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其喜归自然,寄情山水,崇尚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不愿同流合污的感受。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第一课时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086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枫桥夜泊第一课时巩固练习</a>,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太阳第一课时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083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太阳第一课时课后作业题</a>,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第一课时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084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慈母情深第一课时随堂练习题</a>,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