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定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定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
    定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
    定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定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定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4年2月10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下列有关春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春节燃放烟花时生成的易造成酸雨
    B.春节燃放鞭炮时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春节挂的纸灯笼的主要成分为无机硅酸盐材料
    D.做豆腐使用的生石膏的主要成分为
    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B.、、
    C.、、D.、、
    3.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在爆炸时,发生的反应为。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
    A.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
    B.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的电子式:
    D.的形成过程:
    4.钼()在合金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钼及其化合物均为金属材料
    B.的中子数为42
    C.与非金属单质反应时可能作氧化剂也可能作还原剂
    D.向钢中添加适量可提高钢的高温强度
    5.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漂白性,因此可使酸性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B.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硫
    C.常温下,铜粉与稀硫酸不反应,若再加入适量溶液,铜粉会逐渐溶解
    D.易液化,液氨属于电解质
    6.某小组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探究其部分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和
    B.一段时间后,乙处溶液会变红,丁处湿润的淀粉试纸会变蓝
    C.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丙处湿润的石蕊试纸先变蓝后褪色的现象
    D.戊处的溶液为浓溶液,用于吸收尾气中的
    7.化学知识助力乡村振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乡村中的通信光纤的主要成分为高纯硅
    B.因其具有强还原性,常常被用来漂白香菇
    C.水泥路进村助推农村建设,水泥的主要原料为黏土和石灰石
    D.为节约用电,将挥洒到池塘中代替增氧机为鱼类供氧
    8.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中键的数目为2
    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1
    C.1铁粉加入稀硫酸中转移的电子数为3
    D.将0.5通入水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碳酸氢钠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
    B.通入溶液中:
    C.通入氯水中:
    D.通入过量氨水中:
    10.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下列生产活动所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
    A.AB.BC.CD.D
    11.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1装置探究氨气喷泉实验中三颈烧瓶内压强变化。图1中的三颈烧瓶收集满氨气后关闭,用在冰水中浸泡后的湿毛巾敷在三颈烧瓶上,50s时拿走毛巾并打开,整个过程中测得三颈烧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X可选择,试剂a可选择浓氨水
    B.20s~50s时,氨气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三颈烧瓶内压强减小
    C.70s时,三颈烧瓶内的喷泉现象最明显
    D.固体X和试剂a分别为锌片和稀硫酸时,实验过程中也能观察到喷泉现象
    1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化学沉淀法去除100g质量分数为87.75%的粗盐中的、和,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20℃时,的溶解度为3.89g/100g水,的溶解度为35.7g/100g水。
    A.试剂a、试剂b分别为溶液、溶液
    B.滤渣c的主要成分为、、和
    C.为了以更低的成本除去,工业生产中常用溶液代替溶液
    D.不考虑实验损耗,最终获得的的物质的量为1.5
    13.硝酸的生产工艺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63%的浓硝酸的密度约为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催化反应器内发生了固氮反应
    B.焚化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与水反应时,每转移1电子,同时会生成1
    D.63%的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7
    14.1986年,化学家用化学法制氟,其原理如下:
    ①(未配平);
    ②;
    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B.能与溶液发生反应
    C.因为其具有强酸性而被用于刻蚀玻璃
    D.用上述方法制备1,理论上需要消耗30
    二、填空题
    15.硒是动物和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河南焦作的山药富含硒(),有抗癌、抗衰老等重要功能。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
    (2)氧、硫、硒位于同一主族,其性质具有一定的递变性。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还原性:
    B.浓硒酸可能具有强氧化性、吸水性
    C.稳定性:
    D.氧化性:
    ②通入的水溶液中会生成不溶于水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和,则浓硫酸、和三者中,氧化性最弱的为______________。
    (3)某混合物中硒主要以和的形式存在,工业上常用硫酸化焙烧法提取硒,主要步骤如下:
    ⅰ.将该混合物与浓硫酸混合焙烧,产生、的烟气
    ⅱ.用水吸收ⅰ中烟气,可得固体
    已知:的熔点为315℃,沸点为684.9℃。
    ①可用足量溶液吸收烟气中的,二者反应生成一种盐,该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②中的化合价为_________价;焙烧时,与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理论上该反应每转移1电子,得到的的质量为_________g。
    16.二氧化碲()是一种性能优良声光晶体材料,一种以铜碲渣(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为原料制备并获得海绵铜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碱浸液的主要成分为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浸渣b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2)“氧化酸浸”时,为了加快反应速率,除将铜碲渣粉碎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写一种即可);配平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稀硝酸代替,不足之处可能是_________。
    (3)“净化中和”时,转化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用到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的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制备的海绵铜中含有杂质和,可以用__________(填标号)除去海绵铜中的杂质。
    A.稀硝酸B.稀盐酸C.溶液D.溶液
    17.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质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丙为白色固体,其悬浊液在空气中会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A→B表示一定条件下A能一步转化为B,A-----B表示一定条件下A能与B反应。
    (1)根据分析可知丙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甲可能是__________(填标号,下同),乙可能是__________。
    A.稀硝酸
    B.溶液
    C.
    D.溶液
    (2)实验室保存溶液时,为了防止其被氧化,可以往溶液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填药品名称);可以用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来检验溶液中的是否被氧化。
    (3)丙的悬浊液在空气中变色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工业上高炉炼铁可以实现③的转化,所得到的炽热的铁水注入模具之前,模具必须进行充分的干燥处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18.亚硫酸氢铵()可用作防腐剂、还原剂,也用于制造二氧化硫、保险粉等,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省略)制备亚硫酸氢铵,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1)盛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实验开始时,先关闭,打开,戊装置的试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乙中仪器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关闭,打开,甲装置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先通的原因是___________;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丁装置用于吸收多余的,则丁装置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
    (3)亚硫酸氢铵有较强的还原性,设计实验检验制备的亚硫酸氢铵样品是否被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现象及相应的结论,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硝酸、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烟花的成分复杂,但有含硫元素的化合物,燃烧时会产生,春节时燃放烟花量较大时导致过多,易造成酸雨,A正确;
    B.春节燃放鞭炮燃烧,是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
    C.春节挂的纸灯笼的主要成分为有机纤维,C错误;
    D.生石膏的主要成分为,D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A
    解析:A.三种离子在溶液中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正确;
    B.溶液中氢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溶液中氢氧根离子与钙离子、铵根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四羟基合铝酸根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3.答案:C
    解析:A.结构为O=C=O,空间结构为直线形,A正确;
    B.硫原子为16号元素原子,质子数、电子数均为16,结构示意图:,B正确;
    C.的电子式:,C错误;
    D.钾失去电子、硫得到电子形成离子化合物硫化钾,D正确;
    故选C。
    4.答案:D
    解析:A.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形成的化合物很多,但不是都具有金属特性,即并非均是金属材料,A错误;
    B.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96-42=52,故B错误;
    C.M是过渡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只能作为还原剂,故C错误;
    D.合金钢和铁中添加钼,可既高效又经济地提高高温强度,改善焊接性等作用,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5.答案:C
    解析:A.具有漂白性,但是使酸性褪色是因为具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出现褪色,A错误;
    B.硫元素可以以游离态存在于火山口附近,B错误;
    C.当溶液中同时存在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时,相当于拥有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铜溶解,C正确;
    D.氨水能导电不是氨气分子电离而是一水合氨电离,液氨属于非电解质,D错误;
    故选D。
    6.答案:C
    解析:A.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得到漂白粉,其主要成分为和,A正确;
    B.由分析可知,一段时间后,乙处溶液会变红,丁处湿润的淀粉试纸会变蓝,B正确;
    C.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丙处湿润的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现象,C错误;
    D.戊处的溶液为浓溶液,用于吸收尾气中的,防止污染,D正确;
    故选C。
    7.答案:C
    解析:A.光纤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故A错误;
    B.有毒的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和防腐性,在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可以用二氧化硫漂白香菇,故B错误;
    C.水泥是常见的硅酸盐材料,制备水泥的主要原料为黏土和石灰石,故C正确;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溶液的碱性强,具有强腐蚀性,会使鱼类死亡,所以不能将过氧化钠挥洒到池塘中代替增氧机为鱼类供氧,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B
    解析:A.的结构为,没有,故A错误;
    B.,1个过氧化钠中含有1个过氧根,0.1ml过氧化钠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1,故B正确;
    C.铁粉与稀硫酸反应只能生成二价铁,因此转移的电子数为2,故C错误;
    D.与水反应为可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小于,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9.答案:D
    解析:A.碳酸氢钠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正确;
    B.氯化氢气体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硅酸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二氧化硫与氯水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
    D.二氧化硫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铵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A.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不是不反应,A错误;
    B.用小苏打蒸馒头,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B错误;
    C.氮磷钾是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磷酸氢二铵为复合肥,C正确;
    D.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不是氯化钙,D错误;
    故选C。
    11.答案:A
    解析:A.CaO溶于水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促使浓氨水分解放出大量氨气,故固体X可选择,试剂a可选择浓氨水,A正确;
    B.20s~50s时,氨气极易溶于水,导致三颈烧瓶内压强减小,为物理变化,B错误;
    C.压强最小时,喷泉最剧烈,50s时压强最小,此时喷泉最剧烈,C错误;
    D.锌片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难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不能观察到喷泉现象,D错误;
    故选A。
    12.答案:B
    解析: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试剂a为氢氧化钠,试剂b为碳酸钠,A错误;
    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滤渣c为碳酸钙、硫酸钡、碳酸钡、氢氧化镁等沉淀,B正确;
    C.因为氢氧化钡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钡,故工业生产中不使用氢氧化钡替代氯化钡,C错误;
    D.溶液中原有的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为:,但在反应过程中,也会生成氯化钠,所以不考虑损失,溶液中的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会大于1.5ml,D错误;
    故选B。
    13.答案:D
    解析:A.由分析可知,催化反应器内发生的反应为合成氨反应,合成氨反应属于固氮反应,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焚化炉中发生的反应为在催化剂作用下氨气与氧气共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B正确;
    C.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反应转移1ml电子时,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1ml,故C正确;
    D.由可知,63%的浓硝酸的浓度为ml/L=14ml/L,故D错误;
    故选D。
    14.答案:D
    解析:A.①中氧化产物为、还原产物为,根据分析可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A错误;
    B.F2会与水反应,,故B错误;
    C.HF因为其具有腐蚀性而被用于刻蚀玻璃,反应为:,故C错误;
    D.根据分析可知关系式为:、,制备1需要消耗2ml,4mlSbF5,而产生2ml需要消耗10mlHF,产生4ml需要消耗20mlHF,可知制备1,理论上需要消耗30,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5.答案:(1);第四周期第ⅥA族
    (2)BD;;
    (3);-2;;18.5
    解析:(1)是第34号元素,其核外电子数为34,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ⅥA族;
    (2)①A.由于同族元素非金属性从上到下依次减弱,所以非金属性:O>S>Se,非金属性越强,其阴离子还原性越弱,因此还原性:,故A错误;
    B.同族元素性质具有相似性,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吸水性,浓硒酸可能也具有这些性质,故B正确;
    C.由于原子半径:OSe,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氧化性越强,因此氧化性:,故D正确;
    故选BD;
    ②通入的水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不溶于水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和,反应方程式为:,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比氧化产物强的规律,可知氧化性:浓硫酸>,当通入的水溶液中做氧化剂,做还原剂,因此氧化性:>,即浓硫酸、和三者中,氧化性最弱的为:;
    (3)①S和Se同族,元素性质具有相似性,与NaOH的反应类似于与NaOH的反应,因此用足量溶液吸收烟气中的,二者反应生成一种盐的化学式为:;
    ②CuSe中Cu为+2价,因此Se的化合价为-2价;焙烧时,与浓反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理论上该反应每转移1ml电子,生成mlSeO2,质量为。
    16.答案:(1)256;
    (2)搅拌;;稀硝酸被还原生成的氮氧化物会污染环境
    (3);漏斗、玻璃棒
    (4)B
    解析:(1)的摩尔质量为256;经过上述分析可知浸渣b的主要成分为,故答案为:256;。
    (2)“氧化酸浸”时,为了加快反应速率,除将铜碲渣粉碎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为搅拌、适当提高硫酸浓度,适当升温等;
    铜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为+2价,Te从-2价升高到+4价,氯元素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1价,根据配平方法可知:;
    的作用是氧化剂,若用稀硝酸代替,不足之处可能是稀硝酸被还原生成的氮氧化物会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搅拌;;稀硝酸被还原生成的氮氧化物会污染环境。
    (3)“净化中和”时,转化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过滤操作时,需要用到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答案为:;漏斗、玻璃棒。
    (4)海绵铜中含有杂质和,可知:
    A.稀硝酸不仅与和反应,还会与Cu反应,A错误;
    B.稀盐酸可以与生成氯化铜与水,和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水,但不会与Cu反应,B正确;
    C.溶液可以与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水解出的氢离子可以与氧化铜反应,而还会与Cu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C错误;
    D.溶液只能与反应产生铜单质,不能除掉氧化铜,D错误;
    故答案为:B。
    17.答案:(1);B;D
    (2)铁粉;
    (3);
    解析:(1)根据颜色变化可知,丙为;
    A-B表示一定条件下A能与B反应,说明甲是既能与反应又能与反应的物质,A选项稀硝酸只能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选项与,均能与溶液产生沉淀,故B选;C选项的只能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选项的溶液只能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选B;
    同样分析,说明乙是既能与反应又能与反应的物质,A选项稀硝酸,作为碱性氧化物也可以与之反应,故A不选;B选项只能与反应,故B不选;C选项的只能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选项的溶液既能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作为碱性氧化物也可以与之反应,故选D;
    故答案为:;B;D。
    (2)实验室保存溶液时,氧气会将氧化为,为了防止其被氧化,可以往溶液中加入适量铁粉,发生的反应为:;是否被氧化为,可以用溶液,若变为红色说明被氧化,故答案为:铁粉;。
    (3)的悬浊液在空气中变色的原因为:;高炉炼铁会产生铁单质,温度很高,若模具未进行充分的干燥处理,高温下会有水蒸气产生,发生反应为:,故答案为:;。
    18.答案:(1)分液漏斗;;防倒吸
    (2)(浓);氨气极易溶于水,先通氨气,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更多的,提高的产率;吸收尾气中的,防止污染空气;碱石灰
    (3)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足量稀盐酸酸化后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说明样品未被氧化,反之,则被氧化
    解析:(1)盛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戊装置是用于制备氨气的,氯化铵和熟石灰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化学方程式为:;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a装置是用来防倒吸的;
    (2)甲中Cu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浓);先通氨气后通是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先通氨气,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更多的,提高的产率;丙装置中的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可以吸收尾气中的,防止其污染空气;丁装置用于吸收多余的,由装置可知,丁中试剂为固体,即为碱石灰;
    (3)亚硫酸氢铵有较强的还原性,亚硫酸氢根易被氧化为硫酸根,检验制备的亚硫酸氢铵样品是否被氧化的实质是检验样品中是否存在硫酸根,实验步骤为: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足量稀盐酸酸化后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说明样品未被氧化,反之,则被氧化。
    选项
    生产活动
    化学知识
    A
    用铁罐车运输浓硝酸
    常温下,铁与浓硝酸不反应
    B
    制作馒头时加入苏打
    苏打受热易分解,产生的气体能使馒头疏松多孔
    C
    给农作物施用磷酸氢二铵
    N、P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D
    用漂白粉给游泳池杀菌
    漂白粉中的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

    相关试卷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pdf、答案-咸阳实验高一化学二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定州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定州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定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定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