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81659/0-171461708445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81659/0-171461708453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飞天凌空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飞天凌空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计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新闻特写的写作特点。
2.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课文,把握新闻特写的结构和要素。
2.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新闻特写的生动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体育新闻,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为国争光的情怀。
【教学重点】
抓住新闻特写特点,欣赏描写的画面。
【教学难点】
抓住新闻特写特点,体会为国争光的主题,体会准确精炼的语言。
【课时计划】
2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飞天”,原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敦煌兴起的著名壁画之一,画面内容是飘飘欲飞的仙女,衣裙飘曳,巾带飞舞,横空而飞,四周天花飞落。这里喻指中国跳水队员吕伟。“凌空”,意为高升到天上或耸立在空中,通常用来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课题交代了人物,概述了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妙用比喻,形象描写,展示了我国年轻跳水新秀在世界舞台上的精彩瞬间。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夏浩然,男,汉族,光明日报体育记者。2009年在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上获荣誉奖。
樊云芳,女,汉族,1945年5月生,光明日报社湖北记者站原站长、主任记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首届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中共十三大代表。
2、背景链接:第9届亚运会于1982年11月19日~1982年12月4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共有33个国家4500队职员,3345名运动员,参加21种运动196项比赛。该届运动会共破90多个亚运会纪录。参赛国家和选手规模都超过以往各届亚运会。中国运动员在比赛中共夺得61枚金牌、51枚银牌和41枚铜牌,在金牌总数上超过了历届亚运会第一名——日本队,首次居于第一位。
3、基础积累
4、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旨内容。
【点拨】这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生动地描写了中国跳水姑娘夺取桂冠的精彩瞬间,体现了中国健儿的沉静拼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5、本文这种新闻写法叫什么?好处是什么?
【点拨】本文属于新闻特写,好处是犹如慢镜头一样,将连贯的行为动作分解为多个部分,能够更加充分地展现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一)品味亮点词语
1.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点拨】“轻舒”“举起”“蹬”“飞”这些动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吕伟灵活矫健的身姿,将她起跳的动作展现得淋漓尽致。
2.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点拨】“像……的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吕伟快而敏捷的情态;“插”字对应前面的“箭”,用词准确形象,十分生动。
3、找出文中亮点词语的句子评味。
感悟精彩句子
1.“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简要分析句子的表现手法。
【点拨】神态描写。体现了新闻特写生动而集中地再现人物的特点。
2.“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试分析句子运用的修辞及其作用。
【点拨】比兴。写吕伟宛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写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巧妙的比兴,不但写出了运动员完美的跳水技术,而且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
3、文章结尾引用了一个印度观众的话,有什么作用?
【点拨】通过侧面描写,写出了吕伟对国家的贡献之大,也能够激发读者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
4、在文中找出其他精彩句子评析。
体会特写:新闻特写就是要对报道的某些局部做突出的重点的描绘,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之笔。这篇新闻特写的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呢?
【点拨】这篇特写没有写整个紧张曲折的过程,没有写赢得金牌后五星红旗如何在赛场上冉冉升起,也没有写她平时怎样刻苦练功终于今日为国争得荣誉。因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之笔。这篇特写仅靠记者现场观察,所摄取的只是跳水冠军吕伟最后夺冠的一刹那,并把这一刹那及一连串的跳水动作用电影分镜头的艺术表现手法,逐一摄下、定格、放大。如“轻舒双臂,向上高举”、“轻轻一蹬”、“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插进碧波之中”等等。 把吕伟的“5136”高难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特写镜头、慢镜头,描摹出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让读者产生了比看电视还要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典型的特写形态。
(四)写法探究
1.落笔集中,突出一点。
【点拨】这是这篇特写剪裁上的突出特点。在一秒七的时间跨度里,记者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 画卷。从“轻轻一蹬” 到“凌空翔舞”;由“疾如流星”到“插进碧波之中”,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就让人尽收眼底。
2.起伏跌宕,动静穿插。
【点拨】飘浮的白云、飞鸟与吕伟的“沉静自若”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托” 字犹如“定格”静静停留在空中,与“疾如流星” 形成强烈反差;“哧”地插进碧波中的身体,与悄然不惊的水花以及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构成动与静的协奏曲。以静反衬动,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3.文字优美,用词准确
【点拨】文中多处运用比喻、拟人、对照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仅一组跳水动作,作者就用了7个比喻,其中既有明喻又有暗喻,如“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像轻盈的、笔直的箭”是明喻,“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是暗喻。精彩的比喻不但增加了特写的文采,而且使“飞天” 凌空的动作更加可视可感。
四、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学校开展运动会中,你对哪一位运动健儿印象深刻?请选择一位运动健儿,抓住他(她)的一个瞬间写一个不少于200字片段作文。
读准字音
酷似(kù) 翘首(qiá) 轻盈(yínɡ) 潇洒(xiā)
悄然(qiǎ) 震耳欲聋(lónɡ) 由衷(zhōnɡ)
屏息敛声(bǐnɡliǎn) 慷慨(kānɡ kǎi) 眼花缭乱(liá)凌空翔舞(línɡ xiánɡ) 如梦初醒(xǐnɡ)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翘首:抬起头来。 一刹那:极短的时间,一念之间。
酷似:极像。
轻盈:轻巧柔美。 新秀:新出现的人才。
悄然:形容寂静无声。
屏息敛声: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屏:抑止。敛:收束。
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缭乱:纷乱。
如梦初醒: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形容刚刚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觉醒过来。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飞天凌空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知识链接,读音释义,整体把握,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3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精品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3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