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展开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及下册第一至三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从统计学上讲,我们之中任何人来到我们现在待的地方的几率都是极小的。于是你会想,仅仅在这世界上存在这一件事实,就会让我们大家惊喜莫名。遗传学上的各种可能性多得惊人,而可能取代我们现在位置的人更是多得数不胜数。①我们活着,而他们少了点运气吧。
若从物质方面来看,我们的存在在统计学上的几率更是小得惊人。整个宇宙之间,物质的可预测的常态乃是随机性,是某种大致的平衡。各种原子及其粒子乱纷纷四散着。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则是完全组织好的物质结构,每一条共价键都有信息在蠕动着。我们活着,靠的是在电子被太阳光子激发的一刹那就捉住它们,偷来它们每一次跃迁时释放出的能量,把这些能量存入我们自己错综复杂的回路里。我们的本性是违反概率的。能够有条不紊地这样做,又是这么千态万状,从病毒到巨鲸一起都这样做,这是极其不可思议的。而我们在生存的漫长岁月中成功地继续了这一努力,没有漂回到那随机状态,这简直就是数学上的不可能。
另外,还有一种生物学上的不可思议,使我们这一物种的每一个成员都保持自己的独特性。每个人此刻都是几十亿中的一个,每一个都在描述着生的机遇。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自主的个体,细胞的表面都载有特殊蛋白质构型的标记,每个人都可由指尖那块皮上的指纹,甚至还可以由特殊混合的气味辨认出来。
此外,也有理由认为,我们其实并不像看上去那样,是一些绝对的、纯粹的实体。我们有种平凡感,这也使我们的惊异减轻。诚然,在我们的细胞和组织中,有一些证据表明,我们有生物学上的隐私(比如,除了同卵双生子,几十亿人中的任何两个人之间,他们的身体对对方细胞膜能加以辨认并且排斥),但在我们的头脑中,却存在某种滑动。实际上,没有一个人敢肯定地说,他的头脑有着像指纹或组织抗原所规定的特殊性。
人的大脑是大地上最公开的器官。它向一切开放,向一切发出讯息。当然,它掩藏在头骨之中,秘密地进行着内部的事务。但几乎所有的事务都是其他头脑里已经想过的东西的直接结果。我们在大脑之间传递着思想,如此具有强制性,如此迅速,致使人类的大脑在功能上处于融合的过程中。
想想这一点,可真是令人惊讶。关于自我的整个可爱的概念——认为自我具有自由意志、自由进取心,是自主的、独立的孤岛,这种古老的奇思妙想,原来是一个神话。
我们还没有强大到成为足以取代那个神话的一门科学。如果你能用某种类乎放射性同位素的东西,给我们周围像浮游生物一样不断游动的所有人类思想的片段都做上标记,也许你能从整个过程中看出某种系统的秩序。但为什么实际上整个过程看上去又几乎完全是杂乱无章的呢?那你这种视象一定有误。如果说,我们拥有这样复杂、有时看起来这样强有力的一个器官,这样大规模地应用它,只是为了制造某种背景噪声,那是说不过去的。在片段的谈话、几纸往日的书信、书刊的断章残篇、关于老影片的回忆以及纷乱的广播、电视节目的掩盖之下,一定有更加清晰可辨的信号存在。
或许,我们只是刚刚开始学着使用这个系统,而作为一个物种,我们整个的进化过程几乎还都在后头。我们今天产生并在大脑之间快速传播的思想,就好像在香港和波士顿的宴会桌上同时讲着的笑话,就好像我们发型的突然改变,就像今天流行的所有歌曲。它们不过是日后更复杂的聚合结构的原始阶段,可以跟生物进化早期漂游在浅水洼里的原核细胞相提并论。后来,时机适宜的时候,那些片段之间出现了融合与共生,那时,我们就会看到真核的思想,看到思维的后生动物,看到思维彼此生长在一起的巨大珊瑚礁。
这样的机制已经存在,并且无疑已经能够发挥作用,尽管迄今为止的全部产品基本上还是些片段。但不得不说,从进化的角度来看,②我们运用大脑的时间还极其短暂,不过区区几千年,而人类的历史怕要延续几十亿年。在这几千年中,人类思想一直是斑斑块块地分散在地球各处。这样的思想交流,或许有某些规律,规定了它可以有效地运行的临界浓度和质量。到了二十世纪,我们才大规模地彼此靠近,才得以在整个地球范围内开始融合,而从今往后,这一进程可以迅速向前了。
如果进展顺利,前景相当可观。很侥幸,我们已经看到,点点滴滴交流的思想汇集成今天的艺术和科学的结构。做到这一步,只需要把那些片段在大脑之间传播起来,直到某种自然选择做出最后的选择。选择的依据也是适者生存。
真正让我们吃惊的,总是那些突变型。我们已有过这么几个伟大的人物,他们像彗星一样,周期性掠过人类思想的原野。他们对从其他头脑倾泻而来的信息有着稍为不同的感受器,还有着稍为不同的处理器,因此,经他们的大脑流出来再汇入整个大流的是新思想,充满了种种新的意义。巴赫就是这样,从他那儿来、汇入音乐大流的,是原基。从这个意义上说,③巴赫的《赋格的艺术》是进化途中的人类思想之鸟生出的有羽的翅膀。
但是,从今往后,我们也许不会这样依赖突变型。或者,我们周围有了更多的突变型,多到我们认不出来。我们需要的,是更密集、更不受限制、更执着的交流,需要更多开通的渠道,甚至是更多的噪声,还需要更多一点的运气。我们既是参与者,同时又是旁观者,扮演这样的角色让人困惑。作为参与者,我们对事物的进程没有选择;作为一个物种,我们就是这样的。④作为旁观者,我的劝告是,站开点,给这个进程让点地方。
(摘编自刘易斯•托马斯《关于几率和可能性》)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短语)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一努力”指能够有条不紊地把电子每一次跃迁时释放出的能量存入我们自己错综复杂的回路里。
B.“生物学上的隐私”即每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生物学上的特点,如对别人(孪生除外)的细胞膜能辨认且排斥。
C.“一个神话”的说法,表明“认为自我”“是自主的、独立的孤岛”的奇思妙想就如同神话一样完美。
D.“突变型”指那些真正让我们吃惊的经过伟大人物的大脑流出的新思想,这些新思想充满了新的意义。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宇宙中各种原子及其粒子一般处于随机状态,乱纷纷四散着,而人类却是完全组织好的物质结构,所以人是万物之灵。
B.每个人细胞的表面都载有特殊蛋白质构型的标记,根据指纹或特殊混合的气味可以辨别出每个人,根据气味更容易辨别。
C.人类能够运用大脑才几千年的时间,人类思想还是分散各处,相信不久的将来人类思想会大规模地彼此靠近并开始融合。
D.属于“突变型”的伟大人物像彗星一样,会周期性地出现,他们掠过人类思想的原野,带给人们震撼,给人们以启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类可通过大脑互相交流思想,大脑在功能上处于融合的过程中,很难说有像指纹或组织抗原所规定的特殊性。
B.人类的思想看起来像浮游生物一样不断游动,几乎完全是杂乱无章的,但可能有着某种系统的秩序。
C.人类现在产生并在大脑之间快速传播的思想,还处于原始阶段,类似于生物进化早期漂游在浅水洼里的原核细胞。
D.更密集、不受限制和执着的交流,更多渠道,甚至是更多的噪声就会让人类思想的进化产生更多的“突变型”。
4.下列选项,对文中画横线句子语言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句子①用毋庸置疑的语气,铿锵有力地阐述了人的生命的偶然性。
B.句子②中用“怕要”修饰“延续几十亿年”,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C.句子③运用比喻,语言生动,阐述了巴赫的《赋格的艺术》的意义。
D.句子④作者说得轻松,富有幽默感,劝告不要干扰思想的交流与进化。
5.本文关于几率和可能性的阐述带给我们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水中之鱼莫言
1996年8月5日,你率领着装甲兵指挥学院数十名官兵,乘大卡车赴河北赞皇县境内的白草萍水库执行抗洪抢险任务。连日暴雨,导致山洪暴发,县境内几座小型水库决堤,道路多处被冲断。你们的卡车挣扎到赞皇县城时,再也无法前进。大雨时断时续,城内一片汪洋。你与战友浑身水湿,忍着饥饿和寒冷,站在车上待命。你们熬过了一个漫漫长夜。你患痢疾已经一周,妻子去东北探亲未归。①昨天临行,你把两个熟鸡蛋装进衣兜,但此时你把它们忘记了。黑暗中雨声、水声喧哗。你心急如焚,肠胃绞痛。
8月6日凌晨,一个消息传来:在县城东10余公里处,槐河的河心岛上,有九名虹环拔丝厂的工人,已被洪水围困了一天一夜。地方政府派人乘木筏营救,但因水流湍急,没能成功。据气象预报,下午还将有特大暴雨,槐河上游的白草萍水库有可能决口,情况万分紧急。你主动请缨,挑选了26名识水性的官兵,组成突击队,拖着营救器材,蹚着没膝的浊水,冒着淅沥的冷雨,来到虹环拔丝厂的对面。面前的槐河,此时已与宽阔河滩上的庄稼地连成了一片汪洋。高大的电线杆被冲断,倒卧在水中;河中激流处,浊浪滚滚,水面上漂游着被连根拔出的树木和淹死的牲畜;河心岛上,虹环拔丝厂的厂房只露着灰色的房顶。九个工人站在大房顶上,显得很小。
岸这边,你和战友们,听到了他们的呼救声。你克制着焦急的心情,与院军务处刘处长和教练团刘参谋长沿河勘察了地形、水情,决定先涉水斜插到河心岛上游那两个隐约可见的浅滩上,然后再带绳泅渡到河心岛,架起绳桥,让受困群众扶绳脱险。你命令修理连指导员李明生第一个下水。这小伙子水性好,身强力壮。你打开一瓶白酒,让李明生喝了几口,又用酒搓红了他的身体。你盯着他的眼睛,反复叮嘱:“小心,小心!”李明生涉水冲上第一险滩。稍事休息,又冲向第二险滩,但水深流急,浸水后的绳子沉重无比,他退了回来。你让刘参谋长带12名突击队员冲向第一险滩,支援李明生。李明生又向第二险滩冲去,前进30米,又退回,专业军士张永红接过李明生身上的绳子下了水。他前进了40米,被激流冲倒,滩上的同志们用绳子把他拖回来。战士阮波接过绳子下水,无功而返。
②你心急如焚,脱衣下水,冲向第一险滩,与战友们汇合。你挂上绳子,冲向第二险滩。水势湍急,你的腿感觉到像篮球那么大的卵石在水下滚动。你和战友们终于站在了第二险滩上,面对着浊浪翻滚的主河道。在河的下游200米处,虹环拔丝厂的厂房像脆弱的玩具一样。一缕从乌云中透出来的血红阳光照耀着河道,也照耀着站在岌岌可危的房顶上的九名工人苍白的脸。他们已停止了喊叫,静静地向这边张望着。
你观察了几分钟水势,跟身边的刘参谋长商量,要亲自带绳子泅渡主河道。战友们急了,都争着抢绳子。你火了,指指正在那儿翘首盼望的群众说:“别争了,论水性你们谁也没我好,我曾经是你们的游泳教员!”你仔细地检查了绑在自己身上的救生绳,又检查了粗大的桥绳。你是那样的仔细,然后你要下水了。你回头望望身后的战友,用平常的目光。你对身边的刘参谋长说:“我现在感觉到肚子真有点饿了。”刘参谋长看着你灰白的面孔和乌紫的嘴唇,刚想劝你不要下水,你已经把粗大的绳子挂在肩上,扑进了激流。你在水中走了几步,便开始游泳。你感到彻骨的寒冷。沉重的绳子拖拽着你,使你无法施展游泳技术。在湍急冰凉的浊水中,你感到人的力量是那么微小。你是从浑江里游出来的孩子,浑江穿越你的故乡辽宁桓仁县城,注入鸭绿江,然后汇入波涛万里的渤海。现在你游在槐河里,槐河注入子牙河,同样汇入波涛万里的渤海。你已在河北大地上工作了十七年,你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你爱这里的父老乡亲,就像爱你家乡的父老乡亲一样。你奋力地挥动双臂,克服着水的冲力,克服着绳索的压力,高高的浪头打湿了你的头颅,腥冷的浊水灌进你的嘴巴和鼻腔,你真的感觉到了人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是那么微小,但前有待救的父老,后有亲爱的战友,你的身上,又充溢着力量。你斜着身体,冲击最汹涌的中流,水面上的漂浮物,像疾速的箭矢一样。你躲着它们,看着它们奔腾而下。虹环拔丝厂遥遥在望。
厂房顶上的人们都站了起来,为你担心,为你欢呼。一个小伙子,手持一根长长的竹竿,伸向你,想助你一臂之力,你也对着那竹竿伸出了手。但就在你的手即将抓住那竹竿时,一股暗流把你冲走。伸到面前的竹竿一闪而过。这时你如果回头往后游,不远处就是一片露出水面的乱石滩。③你没有回头,继续往前游,凭你的水性和意志你可以游到对岸。你奋力地挥动双臂,但你突然感到身体不由自主地旋转起来,有一股力量把你往下拽。你知道自己陷入了漩涡。随即你感到头颅一阵剧痛,一棵倒在水中的大树撞向了你。你沉入了水底,像鱼儿游归了大海。
你是从浑江游出来的孩子,十二岁时你曾在浑江里救起过一个八岁的女孩。但现在你沉在槐河的水底,像一条鱼。第二险滩上的战友们紧急地往后拽着那套在你肩上的救生绳,但他们手里没了重量。绳子早已脱落了。战友们热泪滚滚,齐声呼唤着你。他们要扑进激流去寻找你,但被眼含热泪的刘处长和刘参谋长止住了。兵分两路,一部分战友继续营救群众,一部分沿河寻找你。县里的领导闻讯赶来了。周围的百姓闻讯赶来了。④淅沥的雨止住了,太阳从云缝里钻出来,槐河上铺满光芒。战友们的哭喊声与百姓的哭喊声合在一起,震动着茫茫的水世界。但是你已经听不到这些了。你从水里游来,又从水里游去。你是一条鱼,游进了比大海还要宽广的人心。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介绍了此次执行抗洪抢险任务的背景和遇到的困难,还交代了主人公“你”身患痢疾上抗洪前线的情况。
B.虹环拔丝厂的九名工人被困洪水之中,未能脱险,他们身处槐河的河心岛上,水流湍急,进行救援的难度非常大。
C.李明生水性好,身强力壮,他第一个下水,下水前“你”让他喝白酒并用酒搓红他的身体,表明“你”对战士的关心。
D.文章回顾了“你”的成长经历,从浑江到槐河,表明“你”与渤海不可分割的联系,突出“你”的水性好,就像是一条鱼。
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句子①中忘记鸡蛋的细节,表明了“你”的“忘我”,也为后面“肚子真有点饿了”做铺垫。
B.句子②中“心急如焚”的心理,“脱衣下水”的动作,表现出“你”敢于担当的精神。
C.句子③中“凭”字,表明“你”对水性的自信,也表明“你”对自己顽强意志的自信。
D.句子④的景物描写具有象征意义,“铺满光芒”象征了抗洪抢险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8.文章第五自然段写出了文中“你”的哪些身心感受?请简要说明。(5分)
9.文章采用第二人称进行叙述,并将人幻化成鱼,分别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萧翼①遂改冠微服,衣黄衫,极宽长潦倒,得山东书生之体。日暮入寺,巡廊以观壁画。过辩才院,止于门前。辩才遥见翼,乃问曰:“何处檀越②?”翼乃就前礼拜云:“弟子是北人,将少许蚕种来卖。历寺纵观,幸遇禅师。”寒温既毕,语议便合。因延入房内,即共围棋抚琴,投壶握槊,谈说文史,意甚相得。通宵尽欢,明日乃去。辩才云:“檀越闲即更来此。”翼乃载酒赴之。兴后作诗如此者数四诗酒为务僧俗混然。遂经旬朔,翼示师梁元帝自画《职贡图》,师嗟赏不已。因谈论翰墨,翼曰:“弟子先世,皆传二王楷书法,弟子自幼来耽玩,今亦数帖自随。”辩才欣然曰:“明日来,可把此看。”翼依期而往,出其书以示辩才。辩才熟详之曰:“是即是矣,然未佳善。贫道有一真迹,颇亦殊常。”翼曰:“何帖?”辩才曰:“《兰亭》。”翼佯笑曰:“数经乱离,真迹岂在?必是响拓伪作耳。”辩才曰:“禅师在日保惜,临亡之时,亲付于吾。付受有绪,那得参差。可明日来看。”及翼到,师自于屋梁上槛内出之。翼见讫,故驳瑕指颣,曰:“果是响拓书也。”纷竞不定。自示翼之后,更不复安于梁槛。并萧翼二王诸帖,并借留置于几案之间。辩才时年八十余,每日于窗下临学数遍,其老而笃好也如此。自是翼往还既数,童弟等无复猜疑。后辩才出赴灵汜桥南严迁家斋。翼遂私来房前,谓童子曰:“翼遗却帛子在床上。”童子即为开门。翼遂于案上取得《兰亭》及御府二王书帖。即使人召辩才,萧翼报云:“奉敕遣来取《兰亭》,《兰亭》今得矣,故唤师来取别。”辩才闻语,身便绝倒,良久始苏。
(选自《法书要录》,有删改)
材料二:
王羲之尝书《兰亭会序》。隋末,广州好事僧得之。僧有三宝,宝而持之。一曰右军《兰亭》书,二曰神龟,三曰如意。太宗特工书,闻右军兰亭真迹,求之得其他本,若第一本,知在广州僧,而难以力取。故令人诈僧,果得其书。僧曰:“第一宝亡矣,其余何爱。”乃以如意击石,折而弃之;又投龟一足伤,自是不能行矣。
(选自《纪闻》,有删改)
[注]①萧翼,唐朝官员。太宗时,命为监察御史,奉命取王羲之《兰亭序》真迹于越僧辩才。他设酒酣乐,探韵赋诗,成功窃取《兰亭序》而归。②檀越,指施主。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兴后A作B诗C如此者D数四E诗酒F为务G僧H俗混然。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投壶,古时宴会时的一种游戏。以矢投壶中,投中多者为胜。
B.参差,指差错,与“参差十万人家”(《望海潮》)中的“参差”含义不同。
C.遗,遗失、丢失,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石钟山记》)中的“遗”含义相同。
D.宝,把……当作宝贝,与“前辟四窗”(《项脊轩志》)中的“前”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为了接近辩才,萧翼不仅换了衣服和帽子,装扮成从山东来的书生模样,还故意在辩才的禅房门前站着,好让辩才注意到他。
B.萧翼以诗酒为借口和辩才混在一起,让辩才逐渐对自己放松警惕;接着用自己带的二王字帖,诱骗辩才拿出《兰亭序》书帖。
C.萧翼终于等来了获取《兰亭序》的时机,他趁辩才外出做法事之际,私自拿走书帖,之后召来辩才告诉他真相,辩才被气得当场昏倒。
D.僧人将《兰亭会序》书帖和神龟、如意视为“三宝”,被骗走了书帖后,僧人精神崩溃,损坏了神龟、如意,僧人自己也不能行走了。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遂经旬朔,翼示师梁元帝自画《职贡图》,师嗟赏不已。(4分)
(2)翼佯笑曰:“数经乱离,真迹岂在?必是响拓伪作耳。”(4分)
14.两则材料在对唐太宗获取《兰亭序》真迹一事的记叙上有何不同?请从详写、略写的角度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少年游 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①,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②。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③。一曲《阳关》④,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⑤。
[注]①灞陵桥:在长安东(今陕西西安),古人送客至此,折杨柳枝赠别。②楚宫腰:史载楚灵王好细腰。③蘅皋:长满杜蘅的水边陆地。④《阳关》:古人送别之曲,王维《渭城曲》中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的诗后入乐而成《阳关曲》。⑤兰桡:代指船,桡即船桨。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长安东灞水边,风俗依旧和往朝一样,人们折杨柳枝来送别亲人。
B.“楚宫腰”非常形象,词人写自己近来像楚宫里的细腰女人一样消瘦。
C.“夕阳”“秋光”渲染了气氛,离别的忧思如长满的杜蘅,绵延不尽。
D.冯煦评柳永词“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这评语也适合此词。
16.这首词的“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是如何表现“愁”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乐景写哀情,描写了祠堂外的景色,抒发了诗人的凭吊之情。
(2)《陈情表》中,李密表明自己无论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报答晋武帝恩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去来兮辞并序》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人们要告别过去,放眼未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武夷山是闽地茶叶的发源地。武夷山下梅村茶商云集,采茶的茶农与运茶的竹筏汇集在梅溪码头,莫道山高水远,此地银货两讫。一方水土种植的农产品开始脱离地域的限制进入商业网络,越走越远,走向 A 。当时有人很多意识到这是农业文明与商业文明的一个历史性交接吗?当然没有。《万里茶道溯武夷》重塑了这个交接的历史场面。无利不起早,茶叶集市之间热切涌动的商业气氛隐藏了巨大的历史动力。这种动力不仅造就了13000公里的运输线,给世界带来 B 的茶香,而且附送了虚静、优雅、洗尘清心的茶文化。
《万里茶道溯武夷》的画面将这种动力追溯至人物的造型——他们制茶、论价、过秤、挑担、撑船乃至 C 、谈天说地,场面热闹,彼此关切,一片祥和。这时,青山绿水之间的风俗画与漫长的历史形成有机衔接,二者之间的呼应甚至决定了画面色彩的选择。张永海的创作札记写道,为了转述历史的厚重之感,曾经倾向使用纯墨色构图。然而,丹山碧水,春茶漫坡,古时难道就没有绚烂的风光?他改变了主意,以蓝、绿、紫为基调,辅以橙、褐、黄等色。这就是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万里茶道溯武夷》。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下列选项中加点的“给”与文中加点的“给”,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妈妈陪我到医院看病,人非常多,妈妈先给我挂了号。
B.大清早走在这田埂上,我的裤脚都给露水打湿透了。
C.自从上大学后,妈妈每个月都给我1500元的生活费。
D.班上学习风气好,课还没上完,学生就把练习给做完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很多人都会为了控制体重而进入误区——每天少吃一餐或两餐,以为减少餐次能量摄入就会较少。为了避免长胖, ① ,结果却事与愿违。科学研究发现,不吃早餐往往会因为饥饿感的增强而增加下一餐的进食量,从而加重代谢的负担,结果是体重 ② 。另外,常见的误区就是认为“减肥等于不吃或极少吃主食”。当然,为了保持体重,我们饮食中可以适当减少一些主食,或用粗杂粮替换一部分精制主食,同时增加一些蔬菜或肉类。但不吃或极少吃主食,以此来减肥不可取,这会增加下一餐的进食量,不利于长期控制体重,也 ③ 。因为人们饥饿感明显而很难坚持,还会使血糖异常者出现低血糖;并且在这样的“极端做法”后,恢复正常饮食结构后的体重非常容易增加。所以,合理的饮食结构对长期控制体重和保持身体健康是有益的。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请简述上述文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两个否定句,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语文兴趣学习小组开展以“我看阿Q的‘精神胜利法’”为主题的探究学习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甲同学说: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令人印象深刻,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我们民族落后的“国民性”的集中体现。乙同学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应该在不同的情况下具体分析。丙同学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蕴含着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是人类摆脱绝望处境的一种常见的精神反应……语文兴趣学习小组召集人最后总结:阿Q的“精神胜利法”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和探究。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C(“如同神话一样完美”理解错误,表明的应是“这不符合实际”,也就是不存在的)
2.D(A项,强加因果。B项,“根据气味更容易辨别”分析不当,原文是“细胞的表面都载有特殊蛋白质构型的标记,每个人都可由指尖那块皮上的指纹,甚至还可以由特殊混合的气味辨认出来”。C项,“相信不久的将来人类思想会大规模地彼此靠近并开始融合”不合文意,原文是“到了二十世纪,我们才大规模地彼此靠近,才得以在整个地球范围内开始融合,而从今往后,这一进程可以迅速向前了”)
3.D(说法绝对,原文是“从今往后,我们也许不会这样依赖于突变型。或者,我们周围有了更多的突变型,多到我们认不出来。我们需要的,是更密集、更不受限制、更执着的交流,需要更多开通的渠道,甚至是更多的噪声,还需要更多一点的运气”)
4.A(分析不当,并不是“毋庸置疑的语气”“铿锵有力”,应是“调侃的语气”,语言富有趣味性,阐述了人的生命的偶然性)
5.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任何人来到世上的几率极小,而可能取代我们现在位置的人更是多得数不胜数。②尊重生命的个性差异。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自主的个体,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应得到尊重。③人类的思想需要更广泛地交流汇聚,这有利于人类思想的进化,出现“突变型”的伟大人物,经他们的大脑流出来再汇入整个大流的是新东西,充满了种种新的意义。(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6.D(“突出‘你’的水性好,就像是一条鱼”分析不当,突出的是“你”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
7.D(句子④的景物描写没有象征意义,表达的意思是“雨停了,天晴了”)
8.①强烈感受到九名工人的危险,对解救他们感到非常急迫,亲自带绳子泅渡主河道,进行救援。②长时间没有进食,感觉到肚子真有点饿了。③扑进了激流,感到彻骨的寒冷。④救援极其困难,感觉到了人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的微小。⑤前有待救的父老,后有亲爱的战友,感到身上又充溢着力量。(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9.(1)第二人称的艺术效果:①用第二人称,直接称呼主人公,更加自然亲切,可以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抗洪英雄形象。(1分)②用第二人称,直接和主人公进行对话,便于表达对英雄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使读者获得更多的情感共鸣。(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2)将人幻化成鱼的艺术效果:这符合人物从小就会“游”的经历,是对英雄牺牲结局的一种美好的想象,富有浪漫色彩,也是对英雄的崇高礼赞。(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10.CEG[(原文标点)兴后作诗,如此者数四。诗酒为务,僧俗混然。]
11.C(“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中的“遗”意思是“遗留、残存、陈旧”)
12.D(原文是说神龟不能行走了,并非僧人不能行走)
13.(1)于是过了十天或一个月,萧翼带来梁元帝亲自画的《职贡图》给辩才和尚看,辩才感叹赞赏不停。(关键点“旬朔”“示”“嗟赏”各1分,大意1分)
(2)萧翼假装笑着说:“几经战乱流离,《兰亭序》真迹怎么存在呢?必定是拓本伪造的罢了。”(关键点“佯”“乱离”“响拓伪作”各1分,大意1分)
14.①材料一详细记叙了萧翼从辩才和尚那里为唐太宗获取《兰亭序》的经过。②材料二记述此事只简略一句“故令人诈僧,果得其书”。(每点1分,两点都对得满分,意思答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萧翼于是换了帽子和衣服,穿着黄衫,作随意无拘束状,像是一位从山东来的书生。傍晚时走进寺院,他装作观赏寺院的壁画。他路过辩才的院子时,在禅房门前站着。辩才和尚远远看见萧翼,于是问他说:“你是哪里的施主?”萧翼于是走上前拜见说:“弟子是北方人,带了一些蚕种来卖。遇到寺庙都看看,幸运地遇到您。”寒暄过后,二人觉得言谈很投缘。辩才于是邀请萧翼到禅房中,就一起下围棋弹琴,玩投壶、握槊,谈文论史,更是意趣相投。整个晚上都尽情快乐,第二天萧翼才离开。辩才和尚说:“施主得闲就请再来。”萧翼就带着酒又来到寺院里。极尽兴致后吟诗,这样往来多次。用诗酒为由头,僧人和俗人混然一片。于是过了十天或一个月,萧翼带来梁元帝亲自画的《职贡图》给辩才和尚看,辩才感叹赞赏不停。于是谈论到书法上来,萧翼说:“弟子的先世,都继承王羲之父子的书法,弟子自幼年以来沉迷、爱好他们的书法,今天也有几本帖随身带着。”辩才高兴地说:“明天来时,可将它们带来给我看看。”萧翼按照约定前往,拿出字帖来给辩才看。辩才和尚仔细端详后说:“确实是真迹,然而不是最佳的上品。贫僧有一件真迹,很不寻常啊。”萧翼问:“什么字帖?”辩才和尚说:“《兰亭序》。”萧翼假装笑着说:“几经战乱流离,《兰亭序》真迹怎么存在呢?必定是拓本伪造的罢了。”辩才说:“智永禅师在世时非常珍惜它,临死前亲自托付给我。交与接都有头绪,怎么会出现差错呢?可以明天来看。”等到萧翼来到寺院,辩才大师从屋梁上的暗穴内取出《兰亭序》书帖。萧翼看了之后,故意挑出指点所谓的毛病说:“果然是拓书伪品啊!”二人纷争不定。辩才大师自从将《兰亭序》拿给萧翼看后,便不再将它放回梁上暗穴中。而是一起将《兰亭序》和萧翼拿来的二王字帖,一块儿放在书案上。辩才此时已八十多岁了,每天还临窗将这些字帖临摹学习几遍,可见他是这样的老而好学。从此萧翼往来寺院的次数多了,辩才的童仆和徒弟们也不再猜疑他。后来辩才到灵汜桥南严迁的家中做法事。萧翼就私下来到辩才大师的禅房前,对童仆说:“我将一块手帕遗失在大师床上。”童仆就替他打开门。萧翼于是从书案上取走《兰亭序》和他拿来的二王书帖。立即派人召来辩才大师,萧翼通报说:“我是特奉皇帝命令来取《兰亭序》的,《兰亭序》现在已经拿到手,特地召唤大师告别。”辩才听到这话,立刻昏厥倒地,许久才苏醒过来。
材料二:
王羲之曾经写过《兰亭会序》。隋朝末年,广州一位好事的僧人得到了它。僧人有三样宝物,把它们当作宝贝一样地收藏。一是王羲之的《兰亭会序》,二是(铜制)神龟,三是(铁制)如意。唐太宗非常爱好书法,听到有王羲之的书法真迹,设法寻求得到了其他的,唯独这份《兰亭会序》,听说在广州僧人手中,却很难强行得到。所以(唐太宗)派人用欺骗的手段,果然从这位僧人手里得到了《兰亭会序》。僧人说:“第一宝物没有了,其余的宝物还有什么值得收藏的。”他于是用如意击打石头,打断了扔了;又扔出铜龟,铜龟的一只脚摔坏了,从此不能行走。
15.B(“词人写自己近来像楚宫里的细腰女人一样消瘦”理解错误,应是“写‘衰杨古柳’像楚宫里的细腰女人一样消瘦”)
16.①“一曲《阳关》,断肠声尽”,借用典故,从听觉角度写“愁”,在传统的离别之地,听到《阳关》曲,自然使词人肝肠寸断。②“独自凭兰桡”从视觉角度写“愁”,以人物行动表达愁绪。依依难舍的离愁,孤身飘零的悲愁,尽在“独自倚靠”的动作之中。(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17.(1)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2)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3)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每空1分,多字、错字、漏字等均不给分)
18.A天涯海角 B沁人心脾 C嘘寒问暖(每处1分,如有符合语境的其他成语,也可给分。
①天涯海角:天的边际,海的尽头,指非常遥远的地方。②沁人心脾:吸入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进清凉的饮料,使人感到很舒适。③嘘寒问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十分关切)
19.示例:当时有很多人意识到这是农业文明与商业文明的一个历史性交接吗?当然没有。《万里茶道溯武夷》重现了这个交接的历史场面。(每处错误修改正确给2分。如有其他修改方式,修改后无语病且不改变原意的可给分。原句有两处语病:①语序不当,将“有人很多”改为“有很多人”;②搭配不当,将“重塑”改为“重现”)
20.A(A项加点的“给”与文中加点的“给”意义和用法相同,均为介词,替、为。B项,介词,被。C项,动词,给予、交付。D项,助词,进行强调)
21.①有些人不吃早餐②反而增加了③不利于身体健康(每处2分,意思答对即可)
22.示例:①不吃早餐和不吃主食不可取,②这样做无益于长期控制体重和保持身体健康。(每句2分,概述不准确的、表达不流畅的、没有使用否定句的、超过字数的酌情扣分)
23.【写作提示】
(一)材料解读和参考立意
材料讲述班级语文兴趣学习小组开展以“我看阿Q的‘精神胜利法’”为主题的探究学习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大家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材料引导我们思考和探究阿Q的“精神胜利法”,辩证地看待它,阿Q有时自负而要强,有时自贱而奴性重,他总是善于自我安慰,阿Q的“精神胜利法”体现了我们民族落后的“国民性”。我们每个人身上可能有阿Q的影子,“阿Q精神”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普遍存在的,但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蕴含着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是人类摆脱绝望处境的一种常见的精神反应,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要经历各种挫折和失败,有时不妨“阿Q”一下,自我安慰一番,转换心境,迎接挑战。
参考立意:①辩证地看待阿Q的“精神胜利法”;②反思“精神胜利法”落后的“国民性”;③人类需要“精神胜利法”;④“阿Q”一下又何妨。
(二)写作任务和要求
1.确定立意
写作必须紧扣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立意不准确的,不能评为一类文和二类文。
2.结合材料
材料的内容必须在行文中有所体现,有概述或分析,要由材料引出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3.明确文体
文体不限,自定文体,但要有文体意识,选择使用什么文体,就要符合相应的文体规范。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8页。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答案docx、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卷docx、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