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选择题高频热点特训习选择题专项突破专项突破07 氧化还原反应
展开考向分析:以生产、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为载体,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电子转移数目、氧化还原反应的简单计算等
(一)必备知识和方法
1.熟记15组物质,掌握常见变化规律
2.氧化性及还原性的强弱比较
(1)剂>产物:氧化剂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还原剂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
(2)根据活动性顺序: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置越靠前,其单质还原性就越强,其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弱。同理,依据非金属活动顺序表,位置越靠前,其单质氧化性越强,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就越弱。
(3)根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
(4)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的还原剂(或氧化剂)与同一氧化剂(或还原剂)反应时,条件越易或者氧化剂(或还原剂)被还原(或被氧化)的程度越大,则还原剂(或氧化剂)的还原性(或氧化性)就越强。
(5)根据电化学原理判断: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负极金属是电子流出的极,正极金属是电子流入的极,负极还原性强于正极。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液时,若混合液中存在多种金属阳离子时,在阴极先放电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较强(相应的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较弱),若混合液中存在多种阴离子,在阳极先放电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较强(相应的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较弱)。
(6)一般溶液的酸性越强或温度越高,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3.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判断中的7个“不一定
(1)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不一定被还原,也可以被氧化,如在反应2H2O2H2↑+O2↑中,氢元素被还原,而氧元素被氧化。
(2)得电子难的物质不一定易失电子,如第ⅣA族和稀有气体。
(3)含有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价态越高其氧化性不一定越强。如氧化性:HClO>HClO4。
(4)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3O2===2O3。
(5)某一原子在反应中得到或失去的电子数越多,其氧化性或还原性不一定越强。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到或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不是得到或失去电子数目的多少
(6)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时,要注意Fe对应的阳离子是Fe2+,而不是Fe3+。
(7)具有还原性物质与具有氧化性物质不一定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SO2与浓H2SO4、Fe3+与Fe2+不反应。
4.四大规律
(1)价态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物质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
(2)难易规律: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电子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电子后就越难失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反应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同时和多种氧化剂反应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
(3)转化规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若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而不交叉,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浓H2SO4与SO2不会发生反应,KClO3+6HC1(浓)=KCl+3C12↑+3H2O反应中,KClO3中+5价氯元素不会转化为KCl中-1价氯元素。
守恒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还原剂失电子,且得电子总数等于失电子总数。电子守恒法解题的思维流程:
A.找出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B.找出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目,从而确定1 ml氧化剂或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目(注意化学式中原子或离子个数,如1 ml K2Cr2O7被还原为+3价的Cr得电子数是3×2NA)。
C.根据题目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
n(氧化剂)×变价原子数×化合价变化值=n(还原剂)×变价原子数×化合价变化值,从而求算出答案。
5..配平的方法
(1)若氧化剂、还原剂中某元素化合价全部变化,一般从左边反应物着手配平。
(2)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包括分解、歧化)一般从右边着手配平。
(3)缺项配平法:先按得失电子数配平,再观察两边电荷。若反应物缺正电荷,一般加H+,生成物一边加水;若反应物缺负电荷,一般加OH-,生成物一边加水,然后配平两边电荷数。
(4)当化学方程式中有多个缺项时,应根据化合价的变化找准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例1.新型纳米材料MFe2Ox(3
B.SO2是该反应的还原剂
C.x
[解析] 由题目信息可知,SO2转化为固体S,说明SO2在反应中为氧化剂,则MFe2Ox为还原剂,A、B错误;MFe2Ox为还原剂,反应后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根据化合价变化,有2y-2>2x-2,即y>x,C正确;反应物为MFe2Ox和SO2,反应前没有单质参加,SO2没有发生置换反应,D错误。
例2.Fe3+、Fe2+、NO3-、NH4+、H+和H2O六种微粒属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还原产物为NH4+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C.Fe3+和Fe2+分别属于反应物和生成物
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2+-e-===Fe3+
[解析] 结合给出的这组离子知,该氧化还原反应为酸性条件下NO3-将Fe2+氧化为Fe3+,自身被还原为NH4+,A正确,C错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3-+10H++8Fe2+===8Fe3++NH4++3H2O,氧化剂NO3-和还原剂Fe2+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和8,B正确;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正确。
(二)真题演练
1.[2020浙江7月选考]反应MnO2+4HCl(浓)加热MnCl2+Cl2↑+2H2O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2B.1:1C.2:1D.4:1
2.[2020浙江7月选考]Ca3SiO5是硅酸盐水泥的重要成分之一,其相关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发生反应:Ca3SiO5+4NH4Cl Δ CaSiO3+2CaCl2+4NH3↑+2H2O
B.具有吸水性,需要密封保存
C.能与SO2,反应生成新盐
D.与足量盐酸作用,所得固体产物主要为SiO2
3.[2020年山东(新高考)]下列叙述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谷物发酵酿造食醋B.小苏打用作食品膨松剂
C.含氯消毒剂用于环境消毒D.大气中NO2参与酸雨形成
4.[2019北京]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5.[2019浙江4月选考]反应8NH3+3Cl2N2+6NH4Cl,被氧化的NH3与被还原的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3B.8∶3C.6∶3D.3∶2
6.[2018北京]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三)热点强化训练
1.已知反应:①Cl2+ 2NaBr=2NaCl+ Br2 ;②KClO3+6HCl(浓)=KCl+ 3Cl2↑+ 3H2O;③2KBrO3+Cl2=2KClO3+B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三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1:6
C.反应③中若1个KBrO3反应,则还原剂得电子的数目为5
D.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Br2<Cl2<KClO3<KBrO3
2.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相关方程式如下:
①
②
关于反应①、反应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分别是、
B.反应①中每生成3mlFeS时,共转移12ml电子
C.反应②说明高温下Sb的还原性比C强
D.每生成4mlSb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因具有杀菌能力强,对人体、动物没有危害以及对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等特点,备受人们的青睐。下图是一种制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只有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
B.该反应中,作氧化剂
C.该条件下,氧化性:
D.制取,有失去电子
4.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NaClO与NaClO3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7,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氧化的氯原子与被还原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9:1B.1:9C.2:9D.9:2
5.电视剧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仙境美轮美奂,其中所需的烟雾是在放于温热石棉网上的NH4NO3和Zn粉的混合物中滴几滴水后产生的白烟:NH4NO3+Zn=ZnO+N2↑+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被1mlZn氧化的氮原子为0.4mlB.常温下每消耗1.3gZn粉,即可产生448mlN2
C.氮气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D.每生成1mlZnO共转移2ml电子
6.H2S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2、CuCl2、FeCl3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可回收S,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图示转化关系中,化合价不变的元素有铜、氢、氯
B.过程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
C.通入过量的氧气或者增大Fe3+的浓度可以减少回收的S中CuS的含量
D.转化过程中参加循环反应的离子只有Fe2+、Fe3+
7.已知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
②
③
若某溶液中、和共存,要想除去而又不影响和,可加入的试剂是( )
A.B.C.D.
8.用0.2ml/L Na2SO3溶液32mL,还原含4×10-3ml的溶液,过量的Na2SO3用0.2ml/L KMnO4酸性溶液氧化(其中KMnO4被还原成Mn2+),共消耗KMnO4溶液0.8mL,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1B.+2C.+3D.+4
9.已知还原性顺序:SO>I-> Fe2+> Br-。向含SO、Fe2+、Br-、I-各0.1 ml的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l2,通入Cl2的体积和溶液中相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
A.B.
C.D.
10.PM2.5细颗粒物含有的毒性物质来源之一是汽车尾气排放。通过排气管加装催化装置,可有效减少CO和NO的排放,催化装置内发生的反应:NOx+ CON2 + CO2。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涉及元素中原子半径: C>N>O
B.当x = 2时,每生成1ml N2,转移电子数为4ml
C.等物质的量N2和CO2中,共价键的个数比为3︰4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NOx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
11.科学研究发现在不同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密闭容器中的可高效转化酸性溶液中的硝态氮,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铱的表面发生反应:
B.导电基体上消除含氮污染物的总反应为
C.若导电基体上只有单原子,含氮污染物也能被消除
D.导电基体上的颗粒增多不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
12.把碎纸片b补充到a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离子方程式(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微粒是S、SO、OH-
B.该反应可能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C.每生成2ml S2-反应转移的电子为6ml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2∶1
13.已知离子方程式:①2Fe3++2I-=2Fe2++I2,②Br2+2Fe2+=2Fe3++2Br-,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化性强弱为:Br-
14.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空气起到稀释ClO2的作用,防止ClO2浓度大发生爆炸。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入的H2O2起氧化作用
B.吸收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ClO2发生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 SO2 ═ 2ClO2 + SO
D.操作②实验方法是重结晶
15.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及所得到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
A.AB.BC.CD.D
氧化剂
Cl2
O2
浓H2SO4
HNO3
KMnO4(H+)、
MnO2
Fe3+
KClO3、
ClO-
H2O2
对应还原产物
Cl-
O2-
SO2
NO或NO2
Mn2+
Fe2+
Cl-
H2O
还原剂
I-(HI)
S2(H2S)
CO、C
Fe2+
NH3
SO2、SO32-
H2O2
对应氧化产物
I2
S
CO2
Fe3+
NO
SO42-
O2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FeCl2溶液(FeCl3)
Fe粉
B
NaCl溶液(MgCl2)
NaOH溶液、稀HCl
C
Cl2(HCl)
H2O、浓H2SO4
D
NO(NO2)
H2O、无水CaCl2
A
B
C
D
实验
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
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
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
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
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
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
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淀粉溶液中加适量20%溶液,加热、冷却后加新制溶液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淀粉未水解
B
将浓盐酸与混合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苯酚钠溶液,产生浑浊
酸性:碳酸>苯酚
C
向3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振荡、再滴加1 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
的氧化性比的强
D
向0.1 溶液中滴加0.1 溶液,溶液褪色
具有漂白性
参考答案
真题演练
1.B
【解析】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物MnO2中的Mn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生成物MnCl2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物H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生成物Cl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故MnCl2是还原产物,Cl2是氧化产物,由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可知,n(Cl2):n(MnCl2)=1:1,B符合题意;
答案选B。
2.D
【解析】将Ca3SiO5改写为氧化物形式后的化学式为:3CaO·SiO2,性质也可与Na2SiO3相比较,据此解答。
A.Ca3SiO5与NH4Cl反应的方程式为:Ca3SiO5+4NH4Cl ≜ CaSiO3+2CaCl2+4NH3↑+2H2O,A正确;
B.CaO能与水反应,所以需要密封保存,B正确;
C.亚硫酸的酸性比硅酸强,当二氧化硫通入到Ca3SiO5溶液时,发生反应:3SO2+H2O+ Ca3SiO5=3 CaSO3+H2SiO3,C正确;
D.盐酸的酸性比硅酸强,当盐酸与Ca3SiO5反应时,发生反应:6HCl+ Ca3SiO5=3CaCl2+H2SiO3+2H2O,D不正确;故选D。
3.B
【解析】A.涉及淀粉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氧化成乙醇,乙醇氧化成乙酸,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小苏打即NaHCO3,NaHCO3受热分解产生无毒的CO2,因此可用小苏打作食品膨松剂,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符合题意;
C.利用含氯消毒剂的强氧化性消毒杀菌,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
D.NO2与水反应有HNO3产生,因此NO2参与了硝酸型酸雨的形成,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4.B
【解析】发生的反应中,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反之,不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以此解答该题。
A.FeCl3与Fe反应生成FeCl2,FeCl3+Fe=2FeCl2,此过程中Fe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涉及到了氧化还原法应,故A不符合题意;
B.MgCl2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MgCl2+2NaOH=Mg(OH)2 +2NaCl,过量的NaOH溶液可用HCl除去HCl+NaOH=NaCl+H2O ,此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符合题意;
C.部分氯气与H2O 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反应过程中氯元素化合价变化,涉及到了氧化还原法应,故C不符合题意;
D.NO2 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反应过程中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涉及到了氧化还原法应,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
5.A
【解析】该氧化还原反应用双线桥表示为,可知实际升价的N原子为2个,所以2个NH3被氧化,同时Cl2全部被还原,观察计量数,Cl2为3个,因而被氧化的NH3与被还原的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故答案选A。
6.C
【解析】A项,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产生白色Fe(OH)2沉淀,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时的反应为4Fe(OH)2+O2+2H2O=4Fe(OH)3,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B项,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HCl+HClO,由于氯水呈酸性,石蕊溶液滴入后溶液先变红,红色褪色是HClO表现强氧化性,与有色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白色沉淀变为黑色时的反应为2AgCl+Na2S=Ag2S+2NaCl,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Cu与稀HNO3反应生成Cu(NO3)2、NO气体和H2O,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时的反应为2NO+O2=2NO2,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C项,答案选C。
强化训练
参考答案
1.D
【解析】A.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KClO3+6HCl=3Cl2+KCl+3H2O反应中生成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A错误;
B.②KClO3+6HCl=3Cl2+KCl+3H2O中氧化剂是氯酸钾,还原剂是HCl,但6mlHCl中只有5mlHCl是还原剂,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B错误;
C.KBrO3中Br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至0价,得到5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反应③中若1个KBrO3反应,则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为5,C错误;
D.Cl2+2KBr=2KCl+Br2中氧化剂是氯气,氧化产物是溴,所以氯气的氧化性大于溴,②KClO3+6HCl=3Cl2+KCl+3H2O中氧化剂是氯酸钾,氧化产物是氯气,氯酸钾的氧化性大于氯气,③2KBrO3+Cl2=Br2+2KClO3中氧化剂是溴酸钾,氧化产物是氯酸钾,所以溴酸钾的氧化性大于氯酸钾,总之,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Br2<Cl2<KClO3<KBrO3,D正确;
答案选D。
2.D
【解析】A.反应①中,Sb的化合价没有变化,Sb2S3不是氧化剂,故A错误;
B.反应①中Fe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2价,则每生成3ml FeS时,共转移6m电子,故B错误;
C.反应②中C还原Sb4O6生成Sb,说明高温下C的还原性比Sb强,故C错误;
D.由4mlSb~6Fe~6C~12e-,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C
【解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制二氧化氯的反应为氯气与亚氯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NaCl+ 2ClO2。
A.亚氯酸钠和氯化钠均为离子化合物,由图可知,氯气与亚氯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氯时有离子键的破坏与形成,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反应中亚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亚氯酸钠是反应的还原剂,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反应中亚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氯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氯气是反应的氧化剂,二氧化氯是氧化产物,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可知氯气的氧化性强于二氧化氯,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反应中氯气是反应的氧化剂,亚氯酸钠是反应的还原剂,135g二氧化氯的物质的量为=2ml,由方程式可知有1ml氯气得到电子,故D错误;
故选C。
4.C
【解析】Cl2生成NaClO、NaClO3是被氧化的过程,Cl2生成NaCl是被还原的过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目相等,根据NaClO、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计算失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进而可计算得到电子的总物质的量,可计算被还原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则可计算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氣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
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NaClO与NaClO3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7,假设反应产生NaClO的物质的量是1 ml,则反应产生NaClO3的物质的量是7 ml,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n(e-)=1 ml×1+7 ml×5=36 ml,则根据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反应产生NaCl的物质的量为36 ml,故该反应方程式为:22Cl2+44NaOH=36NaCl+NaClO+7NaClO3+22H2O。在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在参加反应的22 ml Cl2含有的44 ml Cl原子中,有1 ml+7 ml=8 ml作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有36 ml Cl作氧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所以反应时被氧化的氯原子与被还原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 ml:36 ml=2:9,故合理选项是C。
5.C
【解析】A.锌元素化合价升高,锌作还原剂,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被1mlZn还原的氮原子为,故A错误;
B.常温下,不能由Zn的质量计算氮气的体积,故B错误;
C.价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到0价,价氮元素降低到0价,则反应中即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C正确;
D.由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每生成1mlZn共转移5ml电子,故D错误;
故选C。
6.D
【解析】A.观察题图中各种物质可知,H、Cl、Cu三种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其他元素如O(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2价)、Fe(Fe3+与Fe2+相互转化)、S(S2-转化为S)的化合价均有变化,故A正确;
B.由图示可知,Fe2+和O2在过程Ⅰ中发生反应生成Fe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过程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故B正确;
C.要减少回收S中的CuS含量,S2-不能过量,可以通入过量的氧气或者增大Fe3+的浓度与S2-反应以减小S2-的浓度,故C正确;
D.据图可知,过程Ⅰ发生的反应为:4Fe2++O2+4H+=4Fe3++2H2O,过程Ⅱ发生的反应为:Cu2++H2S=2H++CuS,过程Ⅲ发生的反应为:CuS+2Fe3+=S+2Fe2++Cu2+,据此可知参加循环反应的离子有Fe2+、H+、Cu2+、Fe3+,故D错误;
答案选D。
7.C
【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根据三个氧化还原反应可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Cl2>FeCl3>I2,为除去I-而不影响Fe2+和,加入的氧化剂的氧化性要弱于Cl2而强于I2,则可加入FeCl3除去I-;
答案选C。
8.C
【解析】过量Na2SO3的物质的量为n(Na2SO3)×(6-4)=1.6×10-3×0.1×(7-2),n(Na2SO3)=4×10-4ml,设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x,(32×10-3×0.2-4×10-4)×2=2×10-3×2×(6-x),解得x=+3,故选项C正确
9.C
【解析】A.还原性顺序:SO>I-> Fe2+> Br-,所以通入氯气时SO先被氧化成硫酸根,根据电子守恒可知0.1ml SO可以还原0.1mlCl2,消耗标况下2.24L氯气,故A错误;
B.当0.1ml SO完全反应后I-开始反应,所以n(I-)应在2.24L之后下降,故B错误;
C.0.1ml SO完全反应后I-开始反应,0.1ml I-可以消耗0.05ml氯气,标况下体积为1.12L,之后Fe2+的物质的量开始下降,此时通入的氯气共3.36L,而0.1mlFe2+可以消耗0.05ml氯气,即1.12L氯气,所以到4.48L时Fe2+的物质的量为0,故C正确;
D.当Fe2+完全反应后Br-开始反应,根据C选项可知此时通入的氯气为4.48L,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0.B
【解析】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C>N>O,故A正确;
B.当x = 2时,元素由NO2中+4价降低为N2中0价,每个N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l,每生成1ml N2转移电子数为4ml×2=8ml,故B错误;
C.N2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1ml N2含有3ml共价键,CO2分子中含有2个C=O,1mlCO2含有4ml共价键,故等物质的量N2和CO2中,共价键的个数比为3:4,故C正确;
D.令NOx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a,则1×(a-0)=1×(4-2),计算得出a=2,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1.C
【解析】A.根据图示可知,氢气与一氧化二氮在铱(Ir)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反应为,A正确;
B.根据图示可知,导电基体上H2、为反应物,NO为中间产物,N2O为产物,故导电基体上消除含氮污染物的总反应可表示为,B正确;
C.由图示可知,导电基体Cu上的转化原理是在单原子Pt和单原子Cu协同催化作用下,将溶液中的转化为N2O气体,在气体中又在铱的催化作用下将氢气和N2O转化成无污染的N2,C错误;
D.从图示可知,硝酸根离子在Pt颗粒上得电子变为铵根离子,导电基体上的Pt颗粒增多不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D正确;
故答案为C。
12.D
【解析】把碎纸片b补充到a中,得到的离子方程式为3S+6OH-=2S2-++3H2O;
A.反应物微粒是S、OH-,SO是生成物,故A错误;
B.有OH-参与反应,该反应不能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故B错误;
C.每生成2ml S2-转移的电子为4ml,故C错误;
D.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2∶1,故D正确;
选D。
13.B
【解析】A.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原理分析,①2Fe3++2I-=2Fe2++I2,氧化性Fe3+>I2,I-还原性:I->Fe2+,②Br2+2Fe2+=2Fe3++2Br-,氧化性Br2>Fe3+,还原性:Fe2+>Br-,结合得:还原性:I->Fe2+>Br-,故A错误;
B.反应①中,Fe3+得到1个电子形成Fe2+,则生成1 mlFe2+转移1ml电子,即NA个电子,故B正确;
C.反应②中Br2得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
D.Br2具有氧化性,I-具有还原性,反应为Br2+2I-=I2+2Br-,故D错误。
故选B。
14.A
【解析】A.在吸收塔里二氧化氯生成亚氯酸钠,氯元素化合价由+4变为+3,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有氧化必有还原,H2O2做还原剂起还原作用,故A不正确;
B.在吸收塔里二氧化氯生成亚氯酸钠,氯元素化合价由+4变为+3,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过程中1ml二氧化氯失去1ml电子;H2O2生成氧气,氧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过程中1mlH2O2得2m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1ml电子,需0.5mlH2O2参与反应,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2:1,故B正确;
C. ClO2发生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 SO2 ═ 2ClO2 + SO,故C正确;
D.将粗晶体进行精制,可采用重结晶,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15.C
【解析】A.检验淀粉水解生成的葡萄糖,需先加入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否则Cu(OH)2被H2SO4反应,无法检验葡萄糖,A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反应生成的气体CO2中混有挥发的HCl,故苯酚的生成不一定是CO2制得,需在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之前,经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装置排除HCl干扰,B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溶液显蓝色,说明有I2生成,即发生反应2FeCl3+2KI=I2+2FeCl2+2KCl,说明氧化性FeCl3>I2,C符合题意;
D.H2O2与K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KMnO4具有强氧化性将H2O2氧化,体现H2O2的还原性,D结论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新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选择题高频热点特训习选择题专项突破专项突破06 离子反应方程式正误判断: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选择题高频热点特训习选择题专项突破专项突破06 离子反应方程式正误判断,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 离子方程式中的拆写原则,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新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选择题高频热点专项突破--专项突破12 化工流程: 这是一份2021年新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选择题高频热点专项突破--专项突破12 化工流程,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化工流程为载体,考查,以物质制备和提纯为情境,考查,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新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选择题高频热点专项突破--专项突破07 氧化还原反应: 这是一份2021年新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选择题高频热点专项突破--专项突破07 氧化还原反应,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三个氧化还原反应,已知还原性顺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