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一0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等级考)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663616/0-171422356566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一0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等级考)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663616/0-171422356574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一0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等级考)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663616/0-171422356579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一0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等级考)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一0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等级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4,考生要认真填写考试信息,本试卷共10页,分为两个部分,右图所示为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人:高一生物备课组
考 生 须 知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试信息
2.本试卷共10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35个小题(共5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5个小题(共50分)。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答题卡。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1.在植物杂交育种实验中,将纸袋套在花上是为了( )
A.给花保温B.防止花粉被风吹走C.防止自花授粉D.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2.某种家鼠中,当用短尾鼠与正常鼠交配,得到的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类型相互交配,子代中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对上述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家鼠的这对性状中正常尾对短尾为显性B.该种家鼠中正常尾个体均为纯合子
C.该种家鼠中的显性杂合子有致死现象D.家鼠尾长短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3.下列遗传学概念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B.伴性遗传: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C.显性性状:两个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D.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4.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
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
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
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5.在完全显性条件下,具有下列基因型的个体,表现型相同的一组是( )
A.EEFF与EeffB.EeFF与EeffC.eeFF与EeFfD.EeFf与EEFF
6.来航鸡羽毛的颜色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其中B、b分别控制黑色和白色,A能抑制B的表达,A存在时表现为白色。某人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亲本(P)组合子一代(F₁)子二代(F₂)
表现型白色(早)×白色( )白色白色:黑色=13: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色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
B.F₂中白色羽毛来航鸡的基因型共有5种
C.F₂的纯合子中白色个体占3/16
D.若对F₂中黑色羽毛来航鸡进行测交得F3,则F₃中黑色个体占2/3
7.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生殖细胞中都表达
C.男性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含有Y染色体
D.女性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含有X染色体
8.用纯系的黄果蝇和灰果蝇杂交得到下表结果,请指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灰色基因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黄色基因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C.灰色基因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黄色基因是常染色体隐性基因
9.右图所示为鸡(ZW型性别决定)羽毛颜色的杂交实验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对性状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B.芦花性状为显性性状
C.亲、子代芦花母鸡的基因型相同D.亲、子代芦花公鸡的基因型相同
P 芦花δ × 芦花早
F₁ 芦花δ 芦花早非芦花早
10.下列关于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C.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11.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是指( )
A.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B.细胞中有四个配对染色体
C.体细胞中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D.细胞中有四对染色体
12.下列表示次级卵母细胞继续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配的示意图是( )
A.BC.D.
13.已知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若该动物睾丸中m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则这些精细胞基因型种类最多为( )
A.2”B.4”C.4”D.4m
14.“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得出这一结论的关键是( )
A.用S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后的R型细菌分别对小白鼠进行注射,并形成对照
B.用杀死的S型细菌与无毒的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白鼠体内,测定小白鼠体液中抗体的含量
C.从死亡小白鼠体内分离获得了S型细菌
D.分别除去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中的不同物质后,与R型菌混合培养,观察是否发生变化
15.用噬菌体侵染被S标记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子代噬菌体带S标记的情况是( )
A.只有DNA带标记B.DNA和蛋白质均不带标记
C.只有蛋白质带标记D.部分DNA和蛋白质带标记
16.下列有关“艾弗里研究组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完成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都巧妙地设计了对比实验进行研究
B.都使用同位素示踪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都选用了结构简单、繁殖快的生物作实验材料
D.都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观察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
17.下列关于DNA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组成DNA的两条链是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的
B.DNA双链上的每个脱氧核糖均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C.DNA双链上的碱基严格配对且通过氢键相连
D.组成DNA分子的两条单链的碱基数相等
18.以下所示四个双链DNA分子中,稳定性最差的是( )
A.双链DNA中A占25%B.双链DNA中T占30%
C.双链DNA中G占25%D.双链DNA中C占30%
19.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以AUCG四种游离碱基为原料B.DNA聚合酶催化子链延伸
C.配对碱基间通过氢键相互连接D.子代DNA一条链来自亲代
20.真核细胞中DNA复制如图所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多起点双向复制能保证DNA复制在短时间内完成
B.每个子代DNA都有一条核苷酸链来自亲代
C.复制过程中氢键的破坏和形成都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
D.DNA分子的准确复制依赖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1.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
A.①或② B.①或④C.②或③D.③或④
22.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直翅(B)对弯翅(b)、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图表示某一个体的基因组成,若不考虑交叉互换,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右图中A与B互为等位基因,A与D互为非等位基因
B.该个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有四种
C.控制翅长与翅形的两对等位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若该个体与隐性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1:1:1
23.下图表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甲病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病,Ⅱ-5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4个体的基因型只有一种
C.Ⅲ-9患两种病的原因是Ⅱ-4形成卵细胞时发生了交叉互换
D.Ⅲ-11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患病概率是1/8
24.血友病男患者的一个正常次级精母细胞处于着丝粒刚分开时,该细胞可能存在( )
A.两条Y染色体,没有致病基因B.X、Y染色体各一条,一个致病基因
C.两 条X染色体, 一个致病基因D.X、Y染色体各一条,没有致病基因
25.果蝇的有眼与无眼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眼色的红色与白色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只无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交配,F₁全为红眼,让F₁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₂,F₂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有眼与无眼中有眼是显性性状B.红眼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F₁红眼雌蝇测交子代中无眼占1/2D.F₂红眼雌蝇的基因型有两种
26.蝗虫的性别决定为XO型,即雄虫仅有一条性染色体(X染色体)。染色体A和B为一对同源染色体。研究人员统计了300个细胞在同一时期的染色体行为(下图示其中某一细胞)。发现X染色体与染色体A的组合出现146次,与B的组合出现154次。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注:蝗虫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一端)
A.上述事实说明同源染色体分离后随机移向两极
B.上述事实支持基因的分离定律
C.上述事实支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7.如图为二倍体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的显微图像,关于此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含有12条染色体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C.含有同源染色体D.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28.下图为某植物形成配子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其中能够体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时期是( )
A.甲B.C.D.
29.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细菌过程中的功能,搅拌离心后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细菌未裂解,否则细胞外P放射性会增高
B.通过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S和 P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噬菌体,再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蛋白质和DNA 的变化
C.细胞外的“P含量仍有30%,可能的原因是有部分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细菌
D.本实验证明噬菌体传递和复制遗传特性的过程中DNA起着重要作用
30.某DNA的一个单链中(A+G)/(T+C)=0.2,该比值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
A.0.4和0.6B.5和1C.0.4和0.4D.0.6和1
31.用¹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B.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C.含有¹N的DNA分子占1/8D.含有“N的DNA分子占7/8
32.正在进行复制的DNA分子上的“Y”形交叉点称为复制叉。在每个复制起始位点处形成两个复制叉,它们朝相反方向移动,在“复制机器”的作用下沿途打开母链合成新的子链。图示为果蝇早期胚胎细胞正在进行 DNA复制的电镜照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DNA多起点双向复制提高了合成效率
B.图中DNA上的可见颗粒可能是蛋白质
C.该图证明DNA子链延伸方向是从5’到3’
D.“复制机器”含有DNA聚合酶和解旋酶等
33.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与翻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录和翻译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转录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翻译以氨基酸为原料
C.遗传信息既可以从DNA流向蛋白质,也可以从蛋白质流向DNA
D.在真核细胞中,染色体上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是在细胞内的不同区室中进行的
34.一条肽链有500个氨基酸,则作为合成该肽链模板的mRNA和用来转录mRNA的DNA的碱基至少有( )
A.500个和1000个B.1000个和2000个
C.1500个和1500个D.1500个和3000个
35.下图为中心法则图解,①-⑤表示相关生理过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②、③过程只能在细胞分裂时进行
B.图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只有①、②、④
C.结构完整的活细胞都可以发生①、②、③
D.图中所有过程都可在细胞内发生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36.(8分)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₂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_______。
(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
(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₁,F₁相互交配得到F₂。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₁表现型是________,F₂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________,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₂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
37.(12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正常雌果蝇的性染色体如图1。科学家发现了在自然界能够正常存活的某品系雌果蝇,其性染色体中含有Y染色体和并联X染色体,组成如图2。
图1图2
(1)正常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在进行减数分裂时,这两条染色体会在________期分开,最终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2)科学家将图2品系雌果蝇与正常雄果蝇交配,发现子代的性染色体组成只有2种,说明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的果蝇不能存活。
(3)基因型为K*Y的雌果蝇与基因型为xY的雄果蝇连续交配多代,b基因在此过程中的遗传特点是________
(4)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然而在研究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实验能够证明交叉互换是发生在染色体复制之后,直到某实验室利用图3品系雌果蝇进行了研究。
注:并联X染色体的一条X臂上携带A基因,另一条X臂上携带a基因。Y染色体上无相关基因
图3
有研究表明X染色体臂之间可以进行“交叉互换”。当图3果蝇与正常雄果蝇杂交,若后代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说明交叉互换发生在染色体复制之前:若后代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说明交叉互换发生在染色体复制之后。
38.(8分)miRNA是真核细胞中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短序列RNA,其主要功能是调控其他基因的表达,在细胞分化、凋亡、个体发育和疾病发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Bcl-2是一个抗凋亡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该基因的表达受MIR-15a基因控制合成的成熟miRNA的调控,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过程是________,需要________酶的催化。
(2)B过程中能与①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物质是________,该物质在B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物质②是指________。
(3)据图分析可知,miRNA调控Bc1-2基因表达的机理是________。
(4)若MIR-15a基因缺失,则细胞发生癌变的可能性___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10分)学习科普短文,请回答问题。
精原干细胞的命运
在雄性哺乳动物精子发生中,精原干细胞(SSC)的命运分两种,一种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自我更新;另一种是在维甲酸(RA)的刺激下启动减数分裂产生精子。SS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之间的平衡与转换的有序进行是精子发生的关键。
SSC在睾丸内各种胞外生长因子和激素作用下,结合SSC胞内关键基因的表达,形成了一个对SSC命运精细而复杂的调控网络(图1)。研究者发现,gdnf基因表达的GDNF蛋白是维持SSC数量的重要因子,该基因广泛表达于睾丸内多种细胞。缺失一个gdnf等位基因的小鼠出现SSC耗竭的现象,gdnf基因过表达的小鼠SSC的数量多于野生型,并且无法响应RA的刺激进入减数分裂。表明GDNF能维持SSC的有丝分裂,并拮抗其进入减数分裂。
雄性哺乳动物性成熟前,睾丸内的支持细胞可以表达RA降解酶来降低睾丸内的RA水平,使减数分裂无法启动。性成熟后,促性腺激素(FSH、LH等)水平上升,作用于支持细胞,促进GDNF、FGF、CSF等因子的分泌,同时还可以促进RA的合成与释放,提高睾丸内RA的水平。RA能诱导多种减数分裂相关基因的表达,合成减数分裂所需蛋白质,如:黏连蛋白复合体REC8和RAD21L,REC8有利于姐妹染色单体的黏连,RAD21L介导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黏连,作用效果如图2。
SSC的分裂是人和动物繁衍的重要一环。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相继发现了众多与SSC分裂相关的调控基因和功能蛋白,这些基因的作用机制及途径还需进一步探索,以完善其调控网络。
(1)减数分裂过程中与有丝分裂过程相似的________是分裂,该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过程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REC8和RAD21L两种黏连蛋白的功能推测,Rec8和Rad21L两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表达的时期和两蛋白质降解的时期可能的是________。
注:MI为减数分裂I;MII为减数分裂II
(3)SSC有丝分裂的进行对GDNF存在剂量依赖性,原文中的依据是:________。
(4)哺乳动物性成熟之后在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SSC启动减数分裂产生成熟的精子。随着该过程持续进行,并不会出现SSC耗竭的现象。请从稳态平衡的角度利用文中信息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12分)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亮红眼突变型果蝇,为探究亮红眼基因突变体的形成机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
(1)亮红眼突变型果蝇与野生型果蝇进行________实验后,F₁均为野生型,F₂野生型与亮红眼表现型比为3:1,亮红眼果蝇雌雄个体数相当,说明亮红眼是一种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突变。
(2)红眼突变型果蝇还有朱红眼、朱砂眼和猩红眼等类型,朱红眼(a)、朱砂眼(b)和猩红眼(d)三个基因分别位于2号、X和3号染色体上,为探究亮红眼突变基因(用字母E或e表示)与上述三种基因的关系,以四种突变型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①亮红眼与朱红眼果蝇杂交,F₂2性状分离比接近于9:7,可知控制亮红眼与朱红眼的基因
位于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________定律。
②亮红眼与朱砂眼果蝇杂交,F₁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
③亮红眼与猩红眼果蝇杂交,F₁、F₂果蝇中没有出现野生型,则可以推测亮红眼基因与猩
红眼基因的关系是________
(3)果蝇的黑檀体基因是3号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减数分裂时,雄果蝇染色体不发生交叉互换,雌果蝇发生。为确定亮红眼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用纯合的亮红眼果蝇与纯合的黑檀体果蝇杂交产生F₁,再将________,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1:1,说明亮红眼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
(4)果蝇的眼色与色素合成细胞产生的眼黄素有关,眼黄素由色氨酸(必需氨基酸)经过酶促反应合成。研究发现亮红眼果蝇眼睛中眼黄素显著偏低,而色氨酸酶促反应途径没有受到影响。由此推测,亮红眼基因与色氨酸________有关。
北京一零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答案
(每小题2分,共30分)
(共70分)
16.(10分)
(1)氮源
(2)A 菌大量繁殖
(3)等比稀释 透明圈
(4)假设一:P菌释放可溶性物质溶解A菌。
假设二:P菌被A菌刺激后释放可溶性物质溶解A菌。
17.(12分)
(1)多 葡萄糖
(2)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3)BanHI、SmaI
(4)接种了降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枯草芽孢杆菌(B菌)
(5)利用该工程菌处理植物秸秆等废弃物
18.(12分)
(1)细胞质基质
(2)① 包含BamHI的识别序列 将GTG改为ATG
②原核生物复制原点 不能
③不含尿嘧啶,含氨苄青霉素
(3)B
19.(12分)
(1)纤维素酶、果胶酶 PEG 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脱分化 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PPQQR 38-45
(3)① 一致
②仅有甘蓝型油菜-菘蓝单体附加系G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
20.(12分)
(1)A:RNA B:DNA 使DNA解旋为单链
(2)新冠病毒的N蛋白
(3)进行PCR扩增,使得核酸含量增多,检测更灵敏
越来越多的人接种了新冠疫苗,引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体内已经产生抗体,因此无法检测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4)BC
21.(12分)
(1)只有人、猩猩和树齣的肝细胞表面有HBV受体
(2)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 pre-Sl
(3)①与NTCPmRNA结合后抑制翻译(抑制表达)
与实验组siRNA碱基数量和种类相同但序列不同的RNA(不与NTCPmRNA互补结合的RNA)
②乙组的NTCPmRNA含量和HBV的RNA含量均明显低于甲组,即siRNA抑制NTCP表达时HBV的感染率也降低
(4)①a:含NTCP基因的质粒 b:不加入
亲本
子代
灰雌性×黄雄性
全是灰色
黄雌性×灰雄性
所有雄性为黄色,所有雌性为灰色
红眼
白眼
无眼
雌蝇
3/8
0
1/8
雄蝇
3/16
3/16
1/8
选项
Rec8基因表达
REC8蛋白降解
Rad21L基因表达
RAD21L蛋白降解
A
MI中期
MII后期之前
MII前期之后
MII后期之后
B
间期
MII后期之前
MI前期之前
MI后期之前
C
间期
MI后期之前
MII前期之后
MII后期之后
D
MI中期
MI后期之前
MI前期之前
MI后期之前
杂交后代
亮红眼δ×朱红眼早
亮红眼δ×朱砂眼早
亮红眼$×猩红眼¥
野生型
突变型
野生型
突变型
野生型
突变型
F₁
57A:66早
0
77早
63δ
0
114古:110早
F₂
116含,
1189
90A:92早
75δ:
79早
110否: 109早
0
227A:272早
lA
2C
3C
4B
5C
6A
7C
8D
9D
10C
11B
12D
13A
14C
15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07,上海市建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等级班),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黏多糖贮积症,光合作用的探究,精神分裂症的发生,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与遗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13页。
这是一份上海市建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等级班),共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