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部分学校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果榨汁B.白糖熔化C.葡萄酿酒D.丹桂飘香
2.液氮可做制冷剂,它属于( )
A.纯净物B.混合物C.氧化物D.化合物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B.过滤
C.加热液体D.熄灭酒精灯
4.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5.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西瓜汁显酸性B.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吃橘子
C.肥皂水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草木灰可改良酸性土壤
6.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牛肉鲜奶B.米饭红薯C.土豆D.苹果
7.2021年12月9日,“天空课堂”在中国空间站精彩开讲。铁酸镍(化学式:)可以将航天员呼出的废气转化为航天员需要的气体,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化,中若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则镍()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B.+4C.-1D.-2
8.合理施用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
A.尿素B.磷矿粉C.硝酸钾D.氯化钾
9.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是单质D.反应生成的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1
10.广东地区因气候等原因喜欢饮用凉茶,凉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功效,主要成分是黑芥子甙(),可以预防感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黑芥子甙中氢、氧、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7:9:2
B.1个黑芥子甙中含有39个原子
C.黑芥子甙中的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黑芥子甙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和
11.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m=0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发生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1D.丙一定作催化剂
1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时,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B.℃时,10g丙物质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60g溶液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丙
13.下列各组物质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B.、、
C.、、D.、、
14.下列物质的鉴别与除杂的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A.AB.BC.CD.D
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把铁钉放入少量的溶液中
B.20℃时向不饱和的溶液中加入固体
C.分别向等量同浓度的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金属镁和铝
D.向盐酸和混合溶液中滴加溶液
二、填空题
16.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金属的发现与使用历史体现了人们对其性质的认识和科技发展的水平。
(1)重要文物巨青铜面具,其制作材料属于_______(选填“有机”、“金属”或“合成”)材料。
(2)唐宋时期流行的“湿法炼铜”的原理是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铁生锈是铁跟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为了防止铁器生锈,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即可)。
(3)某同学为了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合理的是______。
A.B.
C.D.
17.生命离不开水,水是人体六大营养素之一,图1是水电解实验装置,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图1反应开始后,试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请写出水的电解化学方程式:_______;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前要_______。
(2)图2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x的值为_______,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图3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请将B框补充完整_______。
(4)查资料: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的酸根符号为_______。
18.根据图中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
(2)若选用装置A制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室可用装置C来制取二氧化碳,优点是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装置D可用来测量生成的体积,其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广口瓶上方残留的空气_______(填“会”或“不会”)对体积的测量造成影响。
(4)若用亚硫酸钠粉末和浓硫酸来制取,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收集二氧化硫常用的是E装置,其中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
19.我国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体现大国担当。丁仲礼院士认为“碳中和”是让人为排放的被人为努力和自然过程所吸收。
Ⅰ.碳排放
(1)查阅图1,动植物呼吸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释放。
Ⅱ.碳中和
(2)自然吸收:查阅图1,的自然吸收途径有_______(填图中序号)。
(3)人为努力:工业上一种利用溶液实现“碳捕集”技术的流程如图2所示。
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时可能会形成_______效应。
②反应、分离室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③高温反应室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反应。
④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
三、实验题
20.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发布最新考古成果,青铜神树、青铜面具等破土而出。化学兴趣小组从生活中的铜制品上提取绿色的铜锈,开启“课外考古”探究。
查阅资料:
①铜锈俗称铜绿,化学式为受热易分解;
②无水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③碱石灰是和的固体混合物,能吸收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④碳粉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稀盐酸。
发现问题:
小组同学将少量铜锈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现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
探究一:生成的黑色固体成分。
猜想与假设:
(1)猜想一:黑色固体是C粉;猜想二:黑色固体是;猜想三:黑色固体是_______。
设计方案:
(2)请完善下面表格。
探究二:铜锈受热分解还会生成哪些物质。
进行实验:选择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
(3)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步骤二:关闭弹簧夹,依次连接装置A→B→_______(选填“C→D”或“D→C”);
步骤三:点燃酒精灯,观察到固体由绿色变成_______色后,停止加热。当观察到无水CuSO4变蓝色,说明铜锈受热分解生成了_______。当观察到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则进一步说明铜锈受热分解生成了。
反思与评价:
(4)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
(5)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四、计算题
21.为测定某黄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20g黄铜样品放入盛有200g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试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g。
(2)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在下列坐标中画出上述反应中生成硫酸锌的变化关系图,要求有图像和坐标值。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水果榨汁只是将其汁液提取出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白糖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丹桂飘香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A
解析:A、液氮是液态氮气,由氮气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B、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液氮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液氮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液氮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C
解析:A、用试剂瓶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有以下注意事项: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故A错;
B、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尖嘴部分要紧靠烧杯内壁,故B错;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是: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地方,夹试管时从底部往上套,套到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故C正确;
D、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故D错。故选C
4.答案:B
解析:A、镁条在空气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现象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现象描述正确,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现象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现象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答案:B。
5.答案:C
解析:A、西瓜汁pH为5~6,小于7,显酸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橘子pH为3~4,小于7,显酸性。所以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吃橘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肥皂水pH为10,大于7,显碱性。所以肥皂水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草木灰pH为11,大于7,显碱性。所以草木灰可改良酸性土壤,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A
解析:A、牛肉鲜奶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A正确;
B、米饭红薯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B错误;
C、土豆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C错误;
D、苹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D错误;
故选:A。
7.答案:A
解析: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故设镍元素化合价为
解得
故答案为:A
8.答案:C
解析:A、尿素含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磷矿粉含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钾含氮元素、钾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D、氯化钾含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C。
9.答案:A
解析:A、由微粒的变化及方程式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选项正确;
B、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生成了两种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选项错误;
C、根据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微粒的变化及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甲、丙、丁都是化合物,选项错误;
D、由微粒的变化及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选项错误;
答案为:A。
10.答案:C
解析:A、黑芥子甙中氢、氧、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7):(16×9):(32×2)=17:146:64,故错误;
B、1个黑芥子甙分子中含有39个原子,故错误;
C、黑芥子甙中碳、氢、氮、氧、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0:17:14:146:64,则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说法正确;
D、黑芥子甙中含有碳、氢、氮、氧、硫元素,则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水,故错误;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5g-1g=14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4g;同理可以确定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5g-2g=3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0g-3g=17g;由质量守恒定律,m=15+5+3+3-1-2-20=3,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m的数值为3,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14g:3g=14:3,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2.答案:B
解析:A、℃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因为降温后乙的溶解度大于甲,丙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要按照℃时的溶解度计算,还是最小,故选项正确;
B、℃时丙溶解度为10g,即100g水最多能溶解10g丙,故50g水能溶解丙的质量为5g,形成溶液质量为55g,故选项错误;
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若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选项正确;
D、由曲线图可知:℃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丙,故选项正确。
故选B。
13.答案:D
解析:A、是黄色,且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B、、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C、、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D、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4.答案:C
解析:A、分别点燃,甲烷和氢气燃烧,均能发出淡蓝色火焰,现象相同,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B、加入足量稀硫酸,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和稀硫酸不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铜,反而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C、取样后,加水溶解,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现象不同,可以区分,符合题意;
D、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答案:D
解析:A、把铁钉放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即,56份质量的铁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固体质量增加,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B、20℃时,向不饱和的溶液中加入固体,硝酸钾继续溶解,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待达到饱和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变化,但是溶质质量分数不是从零开始增加,不符合题意;
C、分别向等量同浓度的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金属镁和铝,镁比铝活泼,反应速率快,金属过量,酸不足,故最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不符合题意;
D、向盐酸和混合溶液中滴加溶液,氢氧化钾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溶液中溶质氢离子置换成钾离子,溶质质量增加,待盐酸完全反应后,氯化铜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钾,即,112份质量的氢氧化钾置换出98份质量的氢氧化铜,溶质质量增加,但是增加幅度变小,待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溶质质量增加,符合题意。
故选D。
16.答案:(1)金属
(2);氧化铁;刷漆
(3)C
解析:(1)青铜是一种铜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2)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铁生锈是铁跟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为了防止铁器生锈,通常在其表面刷漆;
(3) A、将银放入硫酸锌溶液中,无现象,说明银不能置换出锌,锌的活动性比银强,将铜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溶液,说明铜能置换出银,铜的活动性比银强,但不能证明锌与铜的活动性,故选项错误;
B、将锌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在锌表面会析出银白色物质,说明锌能置换出银,锌的活动性比银强,将铜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铜表面析出银白色物质,说明铜能置换出银,铜的活动性比银强,但不能证明锌与铜的活动性,故选项错误;
C、将锌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在锌表面会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将铜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溶液,说明铜能置换出银,铜的活动性比银强,故可得金属活动性顺序:锌>铜>银,故选项正确;
D、将银放入硫酸锌溶液中,无现象,说明银不能置换出锌,锌的活动性比银强,将铜放入硫酸锌溶液中,无现象,说明铜不能置换出锌,锌的活动性比铜强,但不能证明铜与银的活动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7.答案:(1)氢气或;;验纯
(2)8;得到
(3)
(4)
解析:(1)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试管a与电源负极相连,收集的气体为氢气;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气为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会发生爆炸,则点燃前要验纯。
(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x=2+6=8;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电子。
(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且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则B中应补充2个氢分子,图为:。
(4)次氯酸是由氢离子和次氯酸构成,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则次氯酸的化合价为-1价,则1个次氯酸根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符号为。
18.答案:(1)锥形瓶
(2)
(3)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不会
(4)B;吸收过多的的气体,防止污染空气(或尾气处理等)
解析:(1)据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
(2)装置A需要加热,试管口没有棉花,可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干燥管上下移动起到的作用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装置D可用来测量生成的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造成实验误差;无论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是多少,实验过程中,能够产生多少二氧化碳,就排出多少水,因此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无明显影响;
(4)若用亚硫酸钠粉末和浓硫酸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因为亚硫酸钠是粉末,用装置C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二氧化硫有毒,进入空气会污染环境,所以收集二氧化硫常用的是E装置,其中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19.答案:(1)能
(2)④和⑥
(3)温室;;;分解;或氢氧化钠
解析:(1)根据图1可知,动植物呼吸可以产生;
(2)由图可知,该图中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有植物光合作用、海水吸收等,即填④⑥;
(3)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时可能会形成温室效应;
②反应、分离室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高温反应室中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④由流程图可知,和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循环利用。
20.答案:(1)C和的混合物
(2)全部;蓝
(3)C→D;黑;水;浑浊
(4)除去空气中的和水蒸气
(5)
解析:(1)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都是黑色固体,根据猜想一和猜想二可推测,猜想三:黑色固体是C和的混合物;
(2)碳和硫酸不反应,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根据实验结论猜想二正确,则黑色固体是氧化铜,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蓝色,则可说明该黑色固体为氧化铜;
(3)根据无水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则可用于检验水蒸气,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澄清石灰水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步骤二:若先检验二氧化碳,会从澄清石灰水中带出水蒸气,导致无法确定是否有水生成,所以检验物质时要先检验是否含有水蒸气,然后检验二氧化碳,所以依次连接装置A→B→C→D;步骤三:根据查阅资料“无水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可知,当观察到C中无水变蓝,说明铜锈受热分解生成了水;当观察到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进一步说明铜锈受热分解生成了;
(4)空气中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如直接通入无法判断是否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避免影响生成物的检验;
(5)装置B中碱式碳酸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答案:(1)0.2
(2)67.5%
(3)
解析:(1)由图像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
(2)解:设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x=6.5g
则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3)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则有
解得x=6.5g,
解得y=1.61g,
则当加入锌的质量为6.5g时,产生硫酸锌的质量为1.61g,画图为:。
物质
橘子
西瓜
牙膏
肥皂
草木灰
pH
3~4
5~6
8~9
10
11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15
5
3
3
反应后的质量/g
1
2
m
20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和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B
除去铁粉中少量的铜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
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取样后,加水溶解,测溶液温度
D
除去中少量的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加热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黑色固体_______溶解(填“全部”或“部分”),溶液变_______色
猜想二正确
河北省张家口市部分学校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张家口市部分学校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广东省韶关市部分学校中考模拟联考化学试卷 (一)(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韶关市部分学校中考模拟联考化学试卷 (一)(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广东省韶关市部分学校中考模拟联考化学试卷一原卷版docx、2024年广东省韶关市部分学校中考模拟联考化学试卷一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部分学校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部分学校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