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兴城市第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1. 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都能以特定的方式生殖、发育、延续种族,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生物的生殖方式均为有性生殖
B. 图1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
C. 图2所示昆虫的发育类型为完全变态发育
D. 图3所示鸟卵结构中⑤是胚盘,受精后可发育成雏鸟
【答案】A
【解析】
【分析】图1是嫁接,图2是完全变态发育过程,①是受精卵、②是幼虫,③是蛹,④是成虫;图3表示鸟卵结构,⑤是胚盘。
【详解】A、图1嫁接属于无性繁殖,A错误。
B、图表示嫁接,嫁接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B正确。
C、图2表示的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过程,C正确。
D、图3表示鸟卵结构,⑤是胚盘,受精后可以发育成雏鸟,D正确。
故选A。
2. 在一次“细胞大会”上,人口腔上皮细胞对黄瓜表层果肉细胞说:“老兄真羡慕你有一身好盔甲(细胞壁)。”黄瓜细胞笑道:“老弟,我比你多的何止一件盔甲。”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黄瓜表层果肉细胞比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还多出什么结构吗( )
A. 细胞核、细胞膜B. 叶绿体、液泡
C. 液泡、细胞膜D. 叶绿体、线粒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动植物细胞的区别,首先明确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
【详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此黄瓜表层果肉细胞比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多出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故选B。
【点睛】关键是把握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3. 将萌发的黄豆种子平均分成两份,一份装入甲瓶;另一份煮熟,冷却一段时间后装入乙瓶并将两瓶密封。24小时后,将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入两瓶,甲瓶中蜡烛很快熄灭,乙瓶中的依旧燃烧。下列关于该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 煮熟种子也可以进行微弱的呼吸作用
B. 萌发的种子呼吸放出二氧化碳导致蜡烛熄灭
C. 萌发的种子呼吸消耗氧气导致蜡烛熄灭
D. 此实验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释放热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呼吸作用公式:有机物(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只有活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煮熟的种子没有生命了不能进行呼吸作用,A错误;
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加盖密封放置一夜后,里面的氧气被萌发的种子吸收消耗了,因此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B错误;C正确;
乙瓶中煮熟的种子不能呼吸,里面的氧气比甲的多,因此蜡烛会燃烧;通过这个实验验证了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消耗氧气,D错误。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只要是活细胞就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4.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B. 现存的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 脊椎动物进化的主要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D. 脑容量不同是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区别之一
【答案】C
【解析】
【分析】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
【详解】A.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A正确。
B.生物的多样性体现在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经过自然选择长期进化的结果,B正确。
C.脊椎动物进化历程:,C错误。
D.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并且产生了语言,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可见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增加,D正确。
故选C。
5. 新疆棉是世界上多数服饰的制造商首选的原材料采购源头,得益于新疆棉拥有较高的品质,如图是新疆棉结构层次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新疆棉种子的种皮属于图中A保护组织,该组织的作用是保护和分泌
B. 新疆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C. 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新疆棉的根与人体的唾液腺都属于器官
D. 新疆棉植株由同一受精卵经b和c过程,所产生的不同组织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详解】A.图中A是保护组织,B是输导组织,C是分生组织,D是营养组织,种皮具有保护作用,属于A保护组织,植物体的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没有分泌作用,A错误。
B.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B正确。
C.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其中属于营养器官的是:根、茎、叶;属于生殖器官的是:花、果实、种子。棉花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唾液腺属于动物体的消化器官,所以新疆棉和唾液腺都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器官,C正确。
D.细胞的分裂和分化都是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进行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a表示细胞生长,b表示细胞分裂,c表示细胞分化,所以同一受精卵经b和c过程,所产生的不同组织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相同,D正确。
故选A。
6. 某同学在打扫卫生时不小心被钉子扎了一下,立刻缩回手,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
A. 感受器B. 效应器C. 反射弧D. 神经元
【答案】C
【解析】
【分析】(1)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2)反射包括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完成反射的基本结构叫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详解】感受器的作用是感受刺激,将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兴奋,A不符合题意。
效应器的作用是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不符合题意。
完成反射的基本结构叫反射弧,C符合题意。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不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比较基础,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7.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审中心批准申请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将瑞德西韦注射液用于治疗新冠肺炎三期临床试验。投入试验一段时间后,新冠病毒会产生抗药性,使药效减弱。下列有关病毒产生抗药性原因分析符合达尔文进化论的是( )
A. 抗药性病毒是为了适应药物环境而定向产生的变异
B. 抗药性病毒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增加是病毒所处药物环境选择的结果
C. 抗药性病毒是为了要在药物环境下生存而变得具有抗药性的
D. 药物环境对流感病毒起到了不定向的选择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详解】A.变异是不定向的,病毒的变异是在繁殖过程中就有的,不是为适应药物环境而产生的,故A错误。
B.病毒繁殖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药物时,把抗药性弱的病毒杀死,抗药性强的病毒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病毒大多是抗药性强的病毒。因此在使用同等剂量的药物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导致药效减弱。抗药性病毒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增加是受病毒所处药物环境的影响,这是病毒与药物之间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故B正确。
C.病毒的抗药性是在繁殖时产生的,药物环境只是对病毒起选择作用,故C错误。
D.自然选择是定向,因此药物环境对流感病毒起到了定向的选择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8. 如图甲为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外界物体反射来光线最终在④上形成物像
B. 图乙中,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在d内
C. 青少年用眼不当形成近视后可通过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D. 飞机降落时咀嚼食物可使a两侧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胀痛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①是角膜,②是晶状体,③是玻璃体,④是视网膜,⑤是视神经,a是鼓膜,b是听小骨,c是半规管,d是耳蜗。
【详解】图甲中,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④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A不符合题意;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受振动刺激能产生冲动,图乙中,能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在d耳蜗内,B不符合题意;青少年用眼不当形成近视后可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C符合题意;飞机降落时咀嚼食物可使a鼓膜两侧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胀痛,D不符合题意。
【点睛】掌握眼球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过程、耳的结构和听觉形成过程是本题解题关键。
9. 小华得了急性阑尾炎,验血时发现血液中增多的是( )
A. 血红蛋白B. 红细胞C. 白细胞D. 血小板
【答案】C
【解析】
【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详解】AB.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AB不符合题意。
C.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C符合题意。
D.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当有人被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如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其操作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此时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 膈顶部上升,胸腔缩小B. 膈顶部上升,胸腔扩大
C. 膈顶部下降,胸腔扩大D. 膈顶部下降,胸腔缩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1)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就是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平静呼吸),其动力来自于呼吸肌。
(2)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详解】海姆立克急救法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因此相当于呼气过程,冲击患者上腹部,使膈肌回升,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变大,部分气体沿呼吸道冲出,将异物排出。
故选A。
11. 据如图分析有关生物学知识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若M表示染色体,则1、2、3表示蛋白质、DNA、基因
B. 若M表示血液循环系统,则1、2、3表示血浆、血管、心脏
C. 若M表示叶片的结构,则1、2、3表示表皮、叶肉、气孔
D. 若M表示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则1、2、3表示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M包含1、2、3;而1、2、3之间是并列关系,据此答题。
【详解】A.染色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染色体包含蛋白质和DNA,蛋白质和DNA是并列关系,DNA包含基因,若M表示染色体,则1、2分别表示蛋白质、DNA正确;3表示基因错误,A错误。
B.血液循环系统是由血液、血管、心脏组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若M表示血液循环系统,则1表示血浆错误,应该表示血液;2、3分别表示血管、心脏正确,B错误。
C.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叶脉和叶肉,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气孔位于上、下表皮上。若M表示叶片的结构,则1、2、3表示表皮、叶肉、气孔,C错误。
D.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若M表示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则1、2、3分别表示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D正确。
故选D。
12.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两侧夹子可根据实验需求开闭,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装置在光照下,①内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透明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说明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
C. 将透明袋换成黑色不透光的塑料袋,植物仍能进行光合作用
D. 该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挤压透明袋,②中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答案】C
【解析】
【分析】(1)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2)绿色植物利用光,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
(3)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详解】A.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①试管通过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A正确。
B.塑料袋绑在植物的基部,通过夹子防止两端的水分蒸发进入塑料袋。因此,透明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出来形成的,可以说明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故B正确。
C.将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不透光的塑料袋,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仍然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故C错误。
D.该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在黑暗处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挤压塑料袋,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②,使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故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0.5分,共18分。)
13.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如图是水稻农田生态系统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添加的成分有___和___。
(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该食物网中有___条食物链,写出该食物网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
(3)若该稻田常用杀虫剂进行杀虫,则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少的生物是___。
【答案】(1) ①. 非生物部分 ②. 分解者
(2) ①. 吃与被吃(或捕食) ②. 3 ③. 水稻→田鼠→蛇
(3)水稻
【解析】
【分析】(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小问1详解】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添加的成分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小问2详解】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该食物网中食物链:水稻→田鼠→蛇、水稻→昆虫→小鸟→蛇、水稻→昆虫→蜘蛛→小鸟→蛇,共计3条。其中最短的食物链是:水稻→田鼠→蛇。
【小问3详解】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水稻的营养级最低,因此,水稻体内毒素含量最少。
14. 据《科技日报》2020年4月15日报道,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袁院士介绍道,我们还将不断挖掘水稻耐盐碱基因,将其转育到第三代超级稻上,培育出既耐盐碱又高产的“海水稻”。该技术成功后将使我国大片荒芜的盐碱地变成粮仓。请分析以上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春天来了,农民伯伯又开始播种水稻了。那么完好的水稻种子播种后,它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水分过多会导致种子萌发时缺少___无法萌发。
(2)水稻种子因具有___片子叶被称之为___植物。
(3)秋天到了,农民伯伯收获大量的水稻等粮食,供人们食用。水稻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水稻种子的___中,人体食用后,最终在消化道的___被吸收。
(4)袁隆平爷爷等科学家为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在节约粮食方面你能做到哪些___(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1) ①. 一定的水分 ②. 空气
(2) ①. 1 ②. 单子叶
(3) ①. 胚乳 ②. 小肠
(4)光盘行动等(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小问1详解】
结合分析,春天来了,水稻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水分过多会导致种子和空气隔绝,萌发时缺少充足的空气无法萌发。
【小问2详解】
水稻种子由种皮、胚、胚乳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一片子叶组成,胚乳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它具有一片子叶,属于单子叶植物。
【小问3详解】
根据(2)可知,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中的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人体的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水稻种子中的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等营养物质最终在消化道的小肠中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在小肠中被吸收进入血液。
【小问4详解】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全世界的大问题,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学会节约粮食,如:光盘行动;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等。
15. 某科研团队研究利用转基因技术治疗肺气肿的新方案。人体如果缺乏α1-抗胰蛋白酶会导致肺气肿,该团队经过不懈努力,培育出携带α1-抗胰蛋白酶基因的转基因母山羊,培育过程如图1所示。这种转基因母山羊进入泌乳期后,其乳汁中含有α1-抗胰蛋白酶,分离、提取羊乳中的α1-抗胰蛋白酶即可用于治疗肺气肿。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所用到的技术是___,转入的基因是α1-抗胰蛋白酶基因,从而获得了含有α1-抗胰蛋白酶的乳汁。由此可知,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是___。从转基因母山羊的培育过程来看,获得转基因母山羊的生殖方式属于___(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2)含有所需基因的载体,需要导入到受精卵的___(填细胞结构)中才可能有效。
(3)已知山羊毛色的黑色和白色是一对___性状,分别用字母D、d表示控制该性状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由图2的遗传图解可知,___为隐性性状,1的基因组成为___。
【答案】(1) ①. 转基因技术 ②.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③. 有性生殖
(2)细胞核 (3) ①. 相对 ②. 黑色 ③. Dd
【解析】
【分析】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生物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小问1详解】
材料中转基因技术的事例,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因为,转入的基因是α1-抗胰蛋白酶基因,从而获得了含有α1-抗胰蛋白酶的乳汁。
转基因母山羊的培育过程经历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故属于有性生殖。
【小问2详解】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因此含有α1-抗胰蛋白酶基因的载体需要导入到细胞核中才可能有效。
【小问3详解】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所以,山羊毛色的黑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从遗传图解可知,通过4、5、6三只山羊的毛色可以判断毛色的黑色是隐性性状,山羊3的基因组成分别是dd,那么山羊1的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下:
16. 运动需要多个器官、系统协调配合。如图是某同学踢足球时心脏与相关器官X的关系示意图。据图答下列问题。
(1)运动后补充糖类被吸收进入血液后依次经过心脏腔室的顺序是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心脏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___,以保证血液将营养物质运送到骨骼肌细胞,供运动所需。
(2)若血液从B出发,经血管①→X后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则X代表的器官是___,血液经血管②___回到C左心房。
(3)图中某同学在踢足球活动中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主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___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如果你是一个足球迷,看一场激烈比赛时大脑皮层会特别兴奋,因而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使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以上生命活动主要受到______调节的影响,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答案】(1) ①. A→B→C→D ②. 瓣膜
(2) ①. 肺 ②. 肺静脉
(3)过滤 (4)神经(神经系统)
【解析】
【分析】图中A右心房,B右心室,C左心房,D左心室。
【小问1详解】
运动后补充的糖类被吸收进入小肠中的毛细血管内,经下腔静脉进入A右心房→B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C左心房→D左心室。在心脏的结构中,AB之间、CD之间都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房室瓣;在B与肺动脉、D与主动脉之间也具有瓣膜——动脉瓣。因此,运动后补充的糖类被吸收进入血液后依次经过心脏腔室的顺序是A→B→C→D。心脏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以保证血液将营养物质运送到骨骼肌细胞,供运动所需。
【小问2详解】
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在人体内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组成了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左心室和右心室同时收缩,分别把血液压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开始进行体循环和肺循环。其中肺循环:B右心室→①肺动脉→X肺部毛细血管→②肺静脉→C左心房。
【小问3详解】
尿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小问4详解】
人在遇到激动或紧急情况时,神经系统会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有力,以应对出现的情况。这些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调节的影响,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17. 新冠肺炎能通过飞沫传播,科学佩戴口罩可以阻隔病毒和细菌,不仅保护自己,还能保护他人,起到双向防护的作用。
(1)新冠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___,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佩戴口罩属于___。
(2)不同类型的口罩适用范围各不相同,过滤效率是检测口罩防护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人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口罩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图一所示。请分析回答:
①该实验的变量是___。
②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能力不同,防护能力最强的是___。
③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___(填“能”或“不能”)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来直接培养新冠病毒。
(3)为指导人们科学佩戴口罩,研究人员将30位健康志愿者佩戴过的一次性口罩按佩戴时长分类收集,并在同一口罩内外两侧,选取位置、面积相同的区域进行取样,适宜条件下培养48小时。统计培养后得到的菌落数,结果如图二:
①佩戴初期,口罩内侧出现少量菌落,说明佩戴者___(吸入/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细菌。
②___小时之间,口罩内侧菌落数陡升,且高于外侧,说明需要更换口罩。
(4)研究人员根据病毒的结构及传染病的特点,研究出三种方法来进行诊断:
①核酸检测,我们通常做的鼻拭子或咽拭子这种方法,通常是检测新冠病毒的___。
②抗原检测,新上市的新冠抗原自测试剂盒用的该方法,该方法通过检测新冠病毒的“外衣”___来确定检测的目标。
③抗体检测,新冠病毒感染人体的过程中,会诱发人体产生抗体,这是依据___免疫原理进行的检测。
【答案】(1) ①. 病原体 ②. 切断传播途径
(2) ①. 口罩的类型 ②. N95口罩 ③. 不能
(3) ①. 呼出 ②. 2~4
(4) ①. 遗传物质 ②. 蛋白质外壳 ③. 特异性
【解析】
【分析】(1)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如隔离患者、封锁疫区、给生病的人打针吃药,让生病的人在家休养、对携带病原体的动物进行焚毁、掩埋处理等;②切断传播途径:如喷洒消毒液,自来水消毒、杀灭蚊虫,搞好个人卫生,流感流行时戴口罩出门等;③保护易感人群:如注射疫苗,加强体育锻炼、远离疫区等。(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成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3)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小问1详解】
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新冠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佩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小问2详解】
①根据题意,既坐标图中的信息可知,该实验探究的是不同类型的口罩的防护能力,因此变量是不同类型的口罩。
②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防护能力不同,其中N95口罩防护能量最强,棉布口罩防护能量最差。
③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才能制造出新的病毒,培养基中没有活细胞,所以不能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来直接培养新冠病毒。
【小问3详解】
①由图中,柱形图可知,佩戴1小时,口罩内有30个菌落,即在佩戴初期,口罩内侧会出现少量菌落,说明佩戴者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细菌。
②2~4小时间,口罩内侧菌落数急剧上升,且高于外侧,说明需要更换口罩。
【小问4详解】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可以根据病毒结构进行诊断:
①用核酸检测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通常做的鼻拭子或咽拭子就是这种方法,
②抗原检测,检测新冠病毒的“外衣”,现在大多是用一种叫作“N蛋白”的蛋白质作为目标抗原,新上市的新冠抗原自测试剂盒用的该方法;
③抗体检测,当新冠病毒感染人体的过程中,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这是依据特异性免疫原理进行的检测。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兴城市第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辽宁省兴城市第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辽宁省兴城市第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辽宁省兴城市第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滨州邹平市梁邹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滨州邹平市梁邹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滨州邹平市梁邹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滨州邹平市梁邹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