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4中考物理二轮专题课件+讲义+习题含答案
2024中考物理二轮专题5简单机械的分析与计算课件+讲义+习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中考物理二轮专题5简单机械的分析与计算课件+讲义+习题含答案,文件包含2024中考物理二轮专题5简单机械的分析与计算课件ppt、2024中考物理二轮专题5检测简单机械的分析与计算习题含答案docx、2024中考物理二轮专题5讲义简单机械的分析与计算学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概述本专题包含杠杆的种类、动态平衡的分析与计算,滑轮的种类及滑轮组的分析与计算,斜面的分析与计算。
类型一、杠杆1.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臂=阻力× ,或F1l1=F2l2。【例1】如图所示,OAB为一可绕O点自由转动的轻质杠杆,OA垂直于AB,且OA长度为40 cm,AB长度为30 cm,在OA中点C处挂一质量为1 kg的物块,要求在端点B处施加一个最小的力F,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则力F的力臂应是 cm,最小的力F是 N。
【解析】在B点施加一个力最小的力,则力臂应最大,当OB作为力臂时,动力臂是最大的,动力最小;OA=40 cm,AB=30 cm,根据勾股定理可知,OB 50 cm;OC=20 cm;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G×OC=F×OB,mg×OC=F×OB,即:1 kg×10 N/ kg×20 cm=F×50 cm,解得:F=4 N。【分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最小的动力的大小。
【例2】一台起重机在某次起吊设备时,吊起的设备重为1.6×105 N,OB的长度是OA的8倍,吊臂状态如图所示,则此时吊臂下的液压挺杆对吊臂A点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为 N。(与起吊的设备质量相比,吊臂的质量可忽略不计)
【解析】由图可知,起重吊臂是直的,OB的长度是OA的8倍,根据力臂的定义和数学关系可知,则物体拉力的力臂和支持力的力臂的比值为:L2:L1=OB:OA=8: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L2=F1L1,则支持力为: ×1.6×105 N=1.28×106 N。【分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即可求得在竖直向上的方向上施加的支持力。
2.杠杆的应用(1)省力杠杆:动力臂l1 阻力臂l2,则平衡时F1 F2,这种杠杆使用时可省力(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但却费了距离(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大于阻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并且比不使用杠杆,力直接作用在物体上移动的距离大)。
(2)费力杠杆:动力臂l1 阻力臂l2,则平衡时F1 F2,这种杠杆叫做费力杠杆。使用费力杠杆时虽然费了力(动力大于阻力),但却省距离(可使动力作用点比阻力作用点少移动距离)。(3)等臂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则平衡时F1=F2,这种杠杆叫做等臂杠杆。使用这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即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时不存在的。
【例2】家具用品中有很多被称为“神器”的小工具,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如图所示,下列“神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餐盘夹子B. 核桃夹子C. 手动榨汁机D. 压蒜器
【解析】A.餐盘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符合题意;B.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不合题意;C.手动榨汁机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不合题意;D.压蒜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不合题意。
【总结】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例4】如图所示,以O为转轴的轻质杠杆AOB,AB=4OA,物体C重240 N,底面积为200 cm2,在杠杆A端与物体的上端中点用一根轻质硬棒连接,当在B端用120 N的动力F竖直向上拉时,杠杆AOB在水平位置平衡,该杠杆为 杠杆(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此时物体C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Pa。
【解析】(1)由题知,O为支点,因为AB=4OA,所以OB=3OA,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此杠杆为省力杠杆;(2)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B×OB=FA×OA,杠杆A端受到的力:FA 360 N,方向竖直向上;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C受到硬杆的压力:F压=FA=360 N,此时物体C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F压=240 N+360 N=600 N,受力面积S=200 cm2=0.02m2,物体C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3×104Pa。
【总结】本题考查了杠杆分类,以及杠杆平衡条件、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求出硬杆对物体的压力。(1)根据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确定杠杆类型;(2)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求杠杆A端受到的力,由于动力方向竖直向上,杠杆A端受到的力也是竖直向上;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C受到硬杆的压力等于杠杆A端受到的力;此时物体C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加上硬杆的压力,再利用p求物体C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杠杆的动态平衡:①确定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和力臂;②分析转动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力或力臂;③分析转动过程中力臂或力的变化情况;④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确定相应的力或力臂的变化情况。
【例5】如图所示,长1米的粗细均匀的光滑金属杆可绕O点转动,杆上套一滑环,用测力计竖直向上拉着滑环缓慢向右移动,并保持金属杆处于水平状态。则测力计示数F与滑环离开O点的距离s之间的关系图象为( )A. B. C. D.
【解析】由题意可知,杠杆是粗细均匀的一只金属杆,重心在杠杆的中点,即阻力和阻力臂是保持不变的,离开O点的距离s为动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s=GLG,则动力为:F ,即F与S成反比,所以图象B是正确的。【分析】杠杆是粗细均匀的一只金属杆,重心在杠杆的中点,即阻力和阻力臂是保持不变的,然后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F与S之间的关系。
【例6】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圆柱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由实线位置匀速转到虚线所示位置,整个过程中,拉力F始终作用于A点且与OA保持垂直(OA为圆柱体横截面的直径),圆柱体在转动过程中不打滑。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拉力F逐渐变小B.拉力F逐渐变大C.由于拉力F的力臂始终保持最长,拉力F始终保持最小值不变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解析】整个过程中,拉力F始终作用于A点且与OA保持垂直;由图可知,动力F的力臂L(L=OA)始终保持不变,阻力为圆柱体的重力G始终大小不变,由实线位置转到虚线位置时,重力的力臂逐渐减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L=GL′,所以动力F逐渐变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个方面的知识:(1)力臂的概念: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力臂;(2)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FL=GL′分析动力的大小变化。
【例7】如图所示的杠杆平衡,若F1为动力,则该杠杆为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若F1、F2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它们的作用点同时向支点O移动相同的距离,则杠杆会 。(选填“A端下倾”、“B端下倾”或“仍然平衡”)
【解析】由图可知,动力臂要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原来平衡时,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1•AO=F2•BO,因为AO>BO,所以F1<F2;设向支点O移动相同的距离为L,则A端力与力臂的乘积为:F1(AO﹣L)=F1AO﹣F1L,B端力与力臂的乘积为:F2(BO﹣L)=F2BO﹣F2L,因F1<F2,则F1L<F2L,所以F1(AO﹣L)>F2(BO﹣L),则杠杆的A端向下倾斜。
【分析】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判定杠杆的种类;根据杠杆原来平衡,设移动的距离为L,再比较F1(L1﹣L)和F2(L2﹣L)即可作出判断。
类型二、滑轮组1.定滑轮(1)定义:工作时,中间的轴 的滑轮叫定滑轮(2)实质:是个等臂杠杆。轴心O点固定不动为支点,其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圆的半径r,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因为重物匀速上升时不省力。
(3)特点: ,但可改变力的 。所谓“改变力的方向”是指我们施加某一方向的力能得到一个与该力方向不同的力(图中得到使重物G上升的力)。(4)动力移动的距离与重物移动的距离相等。对于定滑轮来说,无论朝哪个方向用力,定滑轮都是一个等臂杠杆,所用拉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G。(不计绳重和摩擦)
【例8】为探究定滑轮的特点,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拉升同一重物。若在相同的时间内使重物匀速上升相同高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这个滑轮能省力B.甲拉力大小等于乙拉力大小C.甲拉力做的功大于乙拉力做的功D.甲拉力比乙拉力使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小
【解析】A.由图可知,图中的滑轮是定滑轮,使用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故A错误;B.定滑轮是等臂杠杆,由于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即甲、乙拉力的力臂相等,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甲拉力大小等于乙拉力的大小,故B正确C.由题意可知,重物上升的距离相同;在使用定滑轮中,绳子移到的距离等于重物上升的距离;由于甲、乙拉力大小相等,根据W=Fs可知甲、乙拉力做功的大小相等,故C错误;D.由题意可知,重物在相同时间内上升的距离相同,即重物上升的速度相同;在使用定滑轮中,绳子移动的距离等于重物上升的距离,绳子移动的时间和重物上升的时间相同,根据v 可知,甲、乙拉力移动的速度都等于重物上升的速度,故D错误。
【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的滑轮是定滑轮,使用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由此得出结论;(2)定滑轮是等臂杠杆,由于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出结论;(3)由题意可知,重物上升的距离相同;在使用定滑轮中,绳子移动的距离等于重物上升的距离;由于甲、乙拉力大小相等,根据W=Fs可知甲、乙拉力做功的大小,由此可得出结论;(4)由题意可知,重物在相同时间内上升的距离相同;在使用定滑轮中,绳子移动的距离等于重物上升的距离,由此可得出结论。
2.动滑轮(1)定义:工作时,轴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 。(2)实质: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 的杠杆。(3)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 。(4)动力移动的距离是重物移动距离的 倍。对于动滑轮来说:1)动滑轮在移动的过程中,支点也在不停地移动;2)动滑轮省一半力的条件是:动滑轮与重物一起匀速移动,动力F1的方向与并排绳子平行,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例9】如图所示,物体M重100 N,滑轮重10 N,若不计摩擦及绳重,当滑轮在恒力F作用下,以0.2 m/s的速度匀速上升,物体M的的速度及拉力F的大小分别为( )A.0.1 m/s,110 NB.0.2 m/s,55 NC.0.4 m/s,210 ND.0.4 m/s,110 N
【解析】由图可知是动滑轮的特殊使用方法,根据动滑轮的特点可知:F=2G物+G轮=2×100 N+10 N=210 N;物体上升距离是拉力F和滑轮移动的距离的二倍,滑轮以0.2 m/s的速度匀速上升,故物体上升速度为2v=2×0.2 m/s=0.4 m/s。【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轮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是动滑轮,如图拉动滑轮时,拉力的大小是物重的2倍,但移动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一半,所以使用这样使用动滑轮费力但可以省距离。
【例10】 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重490 N,物体B重294 N,物体B在匀速下降了40 cm的过程中,拉动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移动了一段距离;若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使物体A在5 s内匀速移动0.5 m(不计动滑轮、绳重以及滑轮轮轴间摩擦),则拉力F为 N,绳子拉力对物体B所做的功为 J,物体A与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 N。
物体A匀速运动,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物体A所受摩擦力:f=F′=147 N。(2)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拉力:F=f+F′=147 N+147 N=294 N;(3)绳子拉力对物体B所做的功:W=GBh=GB294 N 73.5 J。
【分析】(1)根据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已知物体B重294 N,不计动滑轮、绳重以及滑轮轮轴间摩擦,可求出绳子自由端的拉力,物体A匀速运动,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可知物体A所受摩擦力大小。(2)若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拉力F的大小等于物体A所受摩擦力与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之和。(3)已知物体A移动0.5 m,根据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可知物体B上升的距离,根据W=Gh可求出对物体B做的功。
3.滑轮组:(1)定义: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2)特点:可以 ,也可以改变力的 。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 ,即 (条件: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注意:如果不忽略动滑轮的重量则: 。(3)动力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移动的距离h的关系是: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n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 倍,即S=nh。(4)绳子端的速度与物体上升的速度关系: 。
【例11】如图所示,如果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重不计,物重G=300 N,则图甲中的拉力F甲= N,图乙中的拉力F乙= N;如果不计绳重及摩擦,每个滑轮的重力为30 N,物重G=300 N,则拉力F甲= N,拉力F乙= N。
(1)当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重不计时,(2)当不计绳重及摩擦时,
【总结】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省力情况的判断,注意关系式:当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重不计时,拉力F G;当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拉力F (G+G动)。
【例1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重为800 N的物体,某人利用滑轮组拉着物体匀速运动时,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60 N,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则人的水平拉力F大小为 N,物体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1)由图可知,n=2,则不计滑轮重及绳与轮之间的摩擦,人的水平拉力F=1/2f=1/2×160 N=80 N。(2)某人利用滑轮组拉着物体匀速运动时,物体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物体并没有被举高,势能不变,则机械能不变。
【分析】(1)由图可知,左侧滑轮为动滑轮,右侧滑轮为定滑轮,此滑轮组能省一半力。不计滑轮重及绳与轮之间的摩擦时,根据F f求出拉力大小。(2)影响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其中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在分析各个能量的变化时,根据各自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例13】工人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50 s内将重1500 N的物体A匀速提升1 m,拉力F为500 N。在此过程中,不计绳重和轮与轴间的摩擦。求:(1)绳子自由端的移动速度v绳;【解析】不计绳的重力和摩擦,n=4(1)物体上升的速度:v 0.02 m/s,绳子自由端的移动速度:v绳=4v=4×0.02 m/s=0.08 m/s;【分析】(1)根据v绳=4v求出自由端移动的速度。【答案】(1)绳子自由端的移动速度0.08 m/s;
(2)动滑轮的总重G动。【解析】(2)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重:G轮=500 N。【分析】(2)不计绳重和摩擦,知道拉力和物重的大小,利用F (G轮+G物)求动滑轮的重。【答案】(2)动滑轮的总重500 N。
类型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对机械、活动有用的功。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斜面:W有用= Gh。2.额外功:并非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额= 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 W额=fL。3.总功: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 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斜面:W总= fL+Gh=FL。
【例14】小明值日时用水桶提水从一楼上到三楼,下列关于小明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B.对水所做的功是额外功C.对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D.对水所做的功是总功
【解析】AC.小明目的是提水,对水做的功为有用功,故A正确、C错误;B.对桶做的功为额外功,故B错误;D.小明把水、桶、自身提升做的功为总功,故D错误。
【例15】用如图甲的滑轮组提升重200 N的物体,已知拉力F为80 N,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和绳子自由端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反映绳子自由端运动的图线是 (选填“A”或“B”),动滑轮重为 N,3 s内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 J。
【解析】(1)由图甲可知,n=3,则拉力端移动距离s=3 h,所以图乙中上面的倾斜直线A是绳子自由端运动的s﹣t图像,而下面的倾斜直线B是物体运动的s﹣t图像;(2)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 (G+G动),则动滑轮重力:G动=3F﹣G=3×80 N﹣200 N=40 N;(3)由图乙可知,t=3 s时,物体运动的高度h=1.5 m,对物体做的有用功:W有用=Gh=200 N×1.5 m=300 J。
【总结】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重力、有用功的计算,要利用好关系式: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 (G+G动)。
4.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机械效率计算公式: 。 【例16】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用功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高B.额外功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低C.总功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低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高
【解析】A.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总功不确定,机械效率不能确定。此选项错误;B.有用功不确定,总功不能确定,总功不确定,机械效率不能确定。此选项错误;C.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有用功不确定,机械效率不能确定。此选项错误;D.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比值越大,说明机械效率越高。此选项正确。
【总结】理解机械效率的定义,明确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①总功=有用功+额外功;②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③由机械效率的定义可知,机械效率的高低只与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有关,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计滑轮重以及摩擦时)(1)滑轮组(竖直方向提升物体): (G为物重,h为物体提升高度,F为拉力,S为绳子自由端走的距离)。 (2)滑轮组(水平方向拉动物体): (f为摩擦力,l为物体移动距离,F为拉力,S为绳子自由端走的距离)。
【例17】甲装置中,空吊篮A重25 N,B处绳子承受的拉力足够大,C处绳子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 N。小壮将A提升到高处,施加拉力F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A上升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忽略绳重、摩擦、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15 NB.第2秒内克服滑轮重做的额外功为30 JC.此装置最多能匀速运载160 N重的货物D.此装置运载货物最高机械效率为92.5%
【解析】A.由图丙可知,在1~2 s内(第2 s内)A被匀速提升,由图乙可知拉力F=20 N,由图知,n=2,忽略绳重及摩擦,动滑轮重力G动=nF﹣GA=2×20 N﹣25 N=15 N,故A正确;B.由图丙可知,第2 s内A上升的速度vA=2 m/s,第2 s内滑轮上升的高度h=vAt=2 m/s×1 s=2 m,第2秒内克服滑轮重做的额外功为W额=G动h=15 N×2 m=30 J,故B正确;
C.忽略绳重及摩擦,绳子拉力为:F (G+GA+G动),则提升货物的最大重力为:G=2F最大﹣GA﹣G动=2×100 N﹣25 N﹣15 N=160 N,故C正确;D.此装置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随提升物重的增大而增大,则此装置提升重物的最大机械效率为:η 80%,故D错误。
【分析】(1)忽略绳重、摩擦、空气阻力,根据F (G+G动)求出动滑轮的重力;(2)根据图丙得出A上升的速度,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动滑轮上升的高度,根据W额=G动h求出额外功的大小;
(3)忽略绳重、摩擦、空气阻力,根据F (G+GA+G动)求出物体的最大重力;(4)忽略绳重、摩擦、空气阻力,根据η 求出滑轮组的最高机械效率。
6.斜面的机械效率:(1)斜面是省力费距离的简单机械;(2)沿粗糙斜面匀速上拉时拉力和摩擦力不是一对平衡力;(3) (h为斜面高,S为斜面长,G为物重,F为沿斜面对物体的拉力)。
【例18】如图所示,固定的斜面长s=1.2 m,高h=0.3 m。沿斜面向上用5 N的拉力在2 s内把一个重16 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的功率为 W,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解析】(1)拉力所做的总功为:W总=Fs=5 N×1.2 m=6 J;拉力的功率为:P 3W;(2)此过程所做的有用功为:W有=Gh=16 N×0.3 m=4.8 J;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 80%。
【分析】(1)根据公式W=Fs求出拉力做的功,即总功;再根据公式P 求出拉力的功率。(2)根据W=Gh求出有用功;然后根据公式η 求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7.杠杆的机械效率: (h为物体被提升的高度,S为动力移动的距离,G为物重,F为动力)。
【例19】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一形状规则,质量均匀的杠杆的机械效率(不考虑摩擦)。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钩码总重G为1.2 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 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力×动力臂=G×OAB.杠杆自重为0.2 NC.钩码位于A和B机械效率不变D.机械效率是66.7%
【解析】A.根据图示可知,阻力大小等于钩码总重G,只有当杠杆在水平位置时,阻力臂才为OA,所以该关系式不一定成立,故A错误;B.有用功:W有用=Gh=1.2 N×0.1m=0.12J;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1 N,读数为0.5 N;测力计的拉力做的总功:W总=Fs=0.5 N×0.3m=0.15J;则W额=W总﹣W有=0.15J﹣0.12J=0.03J;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为0.3m,质量均匀的杠杆的重心在杠杆的中心,根据几何关系可知,杠杆重心上升的高度为弹簧测力计上升高度的一半,即h杠杆=0.15m;不计摩擦,克服杠杆自重做的功是额外功,由W额=G杠杆h杠杆可得杠杆自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中考物理二轮专题10电学作图课件+讲义+习题含答案,文件包含2024中考物理二轮专题10电学作图课件ppt、2024中考物理二轮专题10检测电学作图习题含答案docx、2024中考物理二轮专题10讲义电学作图学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中考物理二轮专题8电路设计与电路故障分析课件+讲义+习题含答案,文件包含2024中考物理二轮专题8电路设计与电路故障分析课件ppt、2024中考物理二轮专题8检测电路设计与电路故障分析习题含答案docx、2024中考物理二轮专题8讲义电路设计与电路故障分析学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中考物理二轮专题7动态电路分析课件+讲义+习题含答案,文件包含2024中考物理二轮专题7动态电路分析课件ppt、2024中考物理二轮专题7检测动态电路分析习题含答案docx、2024中考物理二轮专题7讲义动态电路分析学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