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1.考试时间60分钟本考场试卷序号
2.全卷共两道大题,满分100分(由监考教师填写)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 最先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是:( )
A.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B. 麦哲伦环球航行
C.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 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2. 有关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 经线和纬线都是圆
C.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D. 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神州十六号载人飞行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返回舱成功着陆期间,地球公转运动在图示中的( )
A. 甲--乙段B. 乙--丙段C. 丙--丁段D. 丁--甲段
4. 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之日,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
A. 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悉尼秋意正浓B. 齐齐哈尔昼短夜长
C. 印度受东北季风影响刚刚进入雨季D. 华北平原正值降水最集中时期
5. 造成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类的生产活动B. 全球的气候变化
C. 大量的水土流失D.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6. 有关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绝大部分位于西半球、北半球B. 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 亚洲东部和南部是热带雨林气候D.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气候复杂多样
7. 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湿热,适宜种植热带作物B. 殖民统治的结果
C. 火山较多,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D. 种植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
8. 黑种人的故乡是( )
A. 撒哈拉以北的非洲B.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C. 非洲东部D. 非洲西部
9. 美国在五大湖区及东北部地区布局乳畜带的原因是( )
A. 气候寒冷,不能生长农作物B. 工业污染严重,不能种植粮食作物
C. 地形崎岖,交通十分不便D. 气候适宜牧草生长,城市、人口分布密集
10. 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五个极地科学考察站,建站时间一般选在2月份,其主要原因是此时( )
A. 风力较大B. 是冬季,便于极地考察
C. 降水较多D. 气温相对较高,白昼时间较长
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行政区都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特点。读下列四个省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关于四省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省区B. ②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
C. ③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D. ④我国领土最东端所在的省区
12. 图中四省区行政中心的纬度位置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B. ④③②①C. ④③①②D. ③④①②
13. 读下列“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图,该山脉是( )
A. 秦岭B. 昆仑山脉C. 天山山脉D. 大兴安岭
14. 某华侨计划投资建设蔗糖厂,从原料来源考虑,选址最合理的一组是( )
A. 福建、山东、内蒙古B. 吉林、河南、广东
C. 山西、辽宁、吉林D. 福建、广东、海南
15. 历史上成语典故的“秦晋之好”是指哪两个省( )
A 陕西和山西B. 山东和山西C. 河南和河北D. 陕西和甘肃
16. 沿我国铁路干线,从乌鲁木齐乘火车到广州,线路最合适的是( )
A. 兰新—陇海—京沪线B. 兰新—陇海—京九线
C. 兰新—包兰—京广线D. 兰新—陇海—京广线
17. 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盛夏期间经常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A. 沙尘暴B. 地震C. 台风D. 寒潮
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漠公路将于2022年全面开通运营,该沙漠公路北起尉犁县,南至且末县,全长约334公里,跨越塔里木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自然原因有( )
①深居内陆②纬度较低
③距海遥远④山脉阻挡水汽
⑤植被破坏严重⑥河流数量稀少
A. ①②⑥B. ①③④C. ③④⑤D. ②⑤⑥
19. 沙漠公路的开通( )
A. 加大了塔中地区铁矿的开发力度B. 成为油、气资源外输的主要方式
C. 利于塔里木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D. 带动沿线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20. 青藏高原上不属于我国“三江源地区”的河流是( )
A 黄河B. 长江C. 澜沧江D. 雅鲁藏布江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60分)
2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A点经纬度位置:______。
(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地,有太阳直射的是______。
(3)从低、中、高纬度看,B在______纬度。
(4)从五带位置看,A在______带。
(5)B点所在位置位于C点______方向。
2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21年3月,一艘超级集装箱货轮在进入B______运河时意外搁浅,众多船只拥堵在A______和D______(填海域名称),成为该运河史上最严重的“塞船”事件。
(2)“塞船”事件使全球原油价格一度出现波动,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影响。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E______及其沿岸,油轮进出E地区的必经之路是F______海峡。主要产油国C是______。
(3)本区虽然石油资源丰富,但是______资源匮乏。
23. 读俄罗斯和美国本土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俄罗斯和美国都是领土跨两大洲的国家。俄罗斯地跨亚洲和欧洲,但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______(大洲)国家。美国地跨北美洲和大洋洲,其中太平洋中的______属于大洋洲。
(2)两国的平原面积都广大,其中俄罗斯有欧洲最大平原A______平原。两国也都有山脉分布,其中美国的山脉B属于______山脉。
(3)两国也都有淡水湖分布。其中俄罗斯有世界最深的淡水湖C______湖,而美国北部有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D______湖。
(4)两国的工业发展中,俄罗斯______工业发达,轻工业薄弱。而美国拥有世界最发达的工业体系,高新技术产业更为著名,美国的硅谷位于E______(城市)。
24.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23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强调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它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发展。张同学沿海上丝绸之路对各地进行了地理概况调查,请结合“一带一路”示意图,帮他完善下列资料。
(1)“一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泉州、广州出发,经过A______海峡,穿越②______(大洋),到达①______(大洲)的内罗毕,再经远航最终抵达欧洲。
(2)“海上丝绸之路”沿途自然景观秀丽,人文景观各异。A海峡两岸气候类型是______,内罗毕当地的主要人种是______人种,雅典居民主要信奉______(宗教)。
(3)当船只到达欧洲鹿特丹时,会发现当地畜牧业发达,请从气候或地形两方面(任选其一)分析其畜牧业发达原因______,所以草场广布牧草多汁。
25.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区确定界线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____,此界线大致与我国______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2)驼队景观出现在______地区(填字母),此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______。
(3)长江三角洲位于图中的地区______。(填字母),由于气候湿热盛产水稻,河湖众多淡水渔业发达,因此被称为“______”。
(4)黄河中游流经丙______(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其下游地势平坦,流速变慢,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抬高,形成______。
26. 国庆期间,生活在上海的小刚一家到拉萨旅行。出行前他为家人设计了攻略,并沿途记录了见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刚一家坐飞机到西宁,乘火车经______铁路到达拉萨。
(2)图1所示火车旅途中,能够看到高山草甸广布、牛羊成群,推测当地______业(农业部门)占有重要地位。
(3)去拉萨前,小刚购买了图2示物品。这反映了当地具有______的自然环境特征。
(4)青藏地区藏族的特色日常主食主要是______,藏族的民族节日是______。
(5)图1中A是______山脉,B山脉走向______。
(6)小刚了解到,被称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存在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等生态问题。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7. 在我国北方,一树繁花是春,枝头绿叶亦是春。下图示意全国树叶变绿进程预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主要分布的植被是________。
(2)与西安相比,拉萨树叶变绿的时间更________(早/晚),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拉萨比西安________。
(3)西安与长春两地中,秋季树叶先变黄的是________。
(4)我国东部地区由南向北树叶变绿的进程,反映该地区春季气温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产生这种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28. 某学校地理社团在暑假开展了“环游世界”的网络模拟旅游学习活动,通过软件来考察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读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网络模拟旅游路线图
材料二:图2所示:我国皖南古村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西递、宏村为代表,保持了中国传统的古村落面貌,村庄背依青山,清流穿村而过,白墙黑瓦的古民居与秀美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被誉为“桃花源里人家”。
学习主题1探究自然环境与聚落的关系
(1)图1所示D地区受气候条件影响,传统民居可能是甲、乙、丙中的______;
(2)由材料二可知,聚落分布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皖南古村落以______和______为代表,从景观特色看,皖南古村落属于______(填“乡村”或“城市”)聚落。
(3)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我国的传统聚落正在逐渐减少,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皖南古村落?(回答一条即可)______。
学习主题2探究自然环境与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4)图1所示,C地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所面临的是人口、粮食、______问题。G地区人口稠密,国家众多,是世界上______(发达/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5)图1所示,E位置所在国家因为服务外包产业发达,被形象的称为“______”。
(6)图1所示,F地区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
学习主题3——探究地理现象的原因
(7)地理社团成员发现,在七月份A和B两地的人们衣着差异较大,请你帮他分析原因。______。
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一模地理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一模地理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云南省保山市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云南省保山市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云南省保山市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云南省保山市中考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