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2024届高考考点知识填空练习系列0418(细胞工程+胚胎工程)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2024届高考考点知识填空练习系列0418(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抗隆抗体,胚胎工程,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部分 细胞工程
一、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1.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然具有产生完整生物体或分化成 的潜能,即细胞具有全能性。但是,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表现出全能性,比如,芽原基的细胞只能发育为芽,叶原基的细胞只能发育为叶。这是因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细胞中的 。(P34)
2.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形成 的技术。(P35)
3.植物细胞一般具有全能性。在一定的激素和营养等条件的诱导下,已经分化的细胞可以经过脱分化,即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转变成未分化细胞,进而形成不定形的薄壁组织团块,这称为 。愈伤组织能重新分化成芽、根等器官,该过程称为 。植物激素中 和 是启动细胞分裂 、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激素,它们的浓度、比例等都会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P35“探究·实践”)
4.诱导愈伤组织期间一般 光照,在后续的培养过程中,每日需要给予适当时间和强度的光照。(P36“探究·实践”)
5.在进行体细胞杂交之前,必须先利用 酶和 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P37)
6.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包括 、 等;化学法包括 融合法、高Ca2+—高pH融合法等,融合后得到的杂种细胞再经过诱导可形成愈伤组织,并可进一步发育成完整的杂种植株。(P37~38)
7.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在打破 隔离,实现远缘杂交育种,培育植物新品种等方面展示出独特的优势。(P38)
8.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植物的 技术,也叫作微型繁殖技术。它不仅可以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还可以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P39)
9.单倍体育种可以先通过花药(或花粉)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经过诱导 ,当年就能培育出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纯合二倍体植株,这极大地缩短了育种的年限,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P40)
10.植物细胞培养是指在离体条件下对单个植物细胞或 进行培养使其增殖的技术。(P41)
二、动物细胞培养
1.动物细胞培养是指从动物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 细胞,然后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技术。(P43)
2.在体外培养细胞时,必须保证环境是 的,即需要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以及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培养液还需要定期更换,以便清除 ,防止细胞代谢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P44)
3.动物细胞培养所需气体主要有O2和CO2。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 。在进行细胞培养时,通常采用培养皿或松盖培养瓶,并将它们置于含有 的混合气体的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P44)
4.动物细胞培养时细胞往往贴附在培养瓶的瓶壁上,这种现象称为 。悬浮培养的细胞会因细胞密度过大、有害代谢物积累和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缺乏等因素而分裂受阻。贴壁细胞在生长增殖时,除受上述因素的影响外,还会发生 现象,即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通常会停止分裂增殖。(P44)
5.人们通常将分瓶之前的细胞培养,即动物组织经处理后的初次培养称为 培养,将分瓶后的细胞培养称为 培养。在进行传代培养时,悬浮培养的细胞直接用离心法收集;贴壁细胞需要重新用 酶等处理,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再用离心法收集。之后,将收集的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分瓶培养(如图)。(P45)
6.在一定条件下,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其他类型的细胞。干细胞存在于早期胚胎、骨髓和脐带血等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包括 干细胞和 干细胞等。(P46)
7.2006年,科学家通过体外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获得了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一种细胞,将它称为 干细胞(简称iPS细胞),并用iPS细胞治疗了小鼠的镰状细胞贫血。(P46)
8.科学家已尝试采用多种方法来制备iPS细胞,包括借助载体将 导入细胞中,直接将特定蛋白导入细胞中或者用小分子化合物等来诱导形成iPS细胞。iPS细胞最初是由 细胞转化而来的,后来发现已分化的T细胞、B细胞等也能被诱导为iPS细胞。(P46“相关信息”)
三、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抗隆抗体
1.动物细胞融合技术(cell fusin technique)就是使 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技术。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细胞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的遗传信息。(P48)
2.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有PEG融合法、电融合法和 法等。(P48)
3.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的局限,使 杂交成为可能。(P48)
4.制备单克隆抗体需要的技术手段: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原理: 和细胞增殖。(P49)
5.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 ,方法是 。经过筛选后未融合的细胞或者融合后具有同种核型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 才能生长。(P49)
6.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 ,方法是 。(P49)
7.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将细胞毒素与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 结合,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P50“思考·讨论”)
第二部分 胚胎工程
四、胚胎工程
1.胚胎工程是指对生殖细胞、受精卵或 细胞进行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然后将获得的胚胎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生产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胚胎工程技术包括体外受精、 和胚胎分割等。(P56)
2.在自然条件下,哺乳动物的受精在 内完成。(P56)
3.在精子触及卵细胞膜的瞬间,卵细胞膜外的 会迅速发生生理反应,阻止后来的精子进入透明带。然后,精子入卵。精子入卵后, 也会立即发生生理反应,拒绝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内。(P57)
4.精子入卵后,尾部脱离,原有的核膜破裂并形成一个新的核膜,最后形成一个比原来精子的核还大的核,叫作 。与此同时,精子入卵后被激活的卵子完成减数分裂Ⅱ,排出 后,形成雌原核。(P57)
5.多数哺乳动物的第一极体不进行减数分裂Ⅱ,因而不会形成两个第二极体。在实际胚胎工程操作中,常以观察到 或者雌、雄原核作为受精的标志。(P58“相关信息”)
6.聚集在胚胎一端的细胞形成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 ;而沿透明带内壁扩展和排列的细胞,称为滋养层细胞,它们将来发育成 。(P58)
7.哺乳动物的体外受精技术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 和受精等步骤。(P60)
8.采集到的卵母细胞和精子,要分别对它们进行 和获能处理,然后才能用于体外受精。(P60)
9.胚胎移植是指将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 、 的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其中提供胚胎的个体称为“ ”,接受胚胎的个体叫“ ”。通过任何一项技术(如转基因、核移植和体外受精等)获得的胚胎,都必须移植给受体才能获得后代。(P61)
10.以牛的胚胎移植为例,胚胎移植主要包括供体、受体的选择和处理, ,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胚胎的移植,以及移植后的检查等步骤(下图)。(P61)
11.胚胎移植实质上是 。(P62“思考·讨论”)
12.进行胚胎移植的优势是 。(62)
13.超数排卵是指应用外源 激素,诱发卵巢排出比自然情况下更多的成熟卵子。(P62“相关信息”)
14.胚胎分割所需要的主要仪器设备为 和显微操作仪。在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 ,将它移入盛有操作液的培养皿中,然后在显微镜下用 分割。在分割囊胚阶段的胚胎时,要注意将 均等分割。(P62)
五、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1.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将动物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 细胞中,并使这个重新组合的细胞发育成新胚胎,继而发育成动物个体的技术。(P52)
2.减数分裂Ⅱ中期(MⅡ期)卵母细胞中的“核”其实是 复合物。文中所说的“去核”是去除该复合物。(P52“相关信息”)
3.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 细胞核移植和 细胞核移植。由于动物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表现全能性相对容易,而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高,表现全能性十分困难,因此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 胚胎细胞核移植。(P52)
4.目前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中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 。也有人采用梯度离心、紫外线短时间照射和化学物质处理等方法。这些方法是在没有穿透卵母细胞透明带的情况下去核或使其中的DNA变性。(P54“相关信息”)
附:参考答案
一、
1.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然具有产生完整生物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即细胞具有全能性。但是,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表现出全能性,比如,芽原基的细胞只能发育为芽,叶原基的细胞只能发育为叶。这是因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细胞中的基因会选择性地表达。(P34)
2.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P35)
3.植物细胞一般具有全能性。在一定的激素和营养等条件的诱导下,已经分化的细胞可以经过脱分化,即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转变成未分化细胞,进而形成不定形的薄壁组织团块,这称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能重新分化成芽、根等器官,该过程称为再分化。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 、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激素,它们的浓度、比例等都会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P35“探究·实践”)
4.诱导愈伤组织期间一般不需要光照,在后续的培养过程中,每日需要给予适当时间和强度的光照。(P36“探究·实践”)
5.在进行体细胞杂交之前,必须先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P37)
6.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包括电融合法、离心法等;化学法包括聚乙二醇(PEG)融合法、高Ca2+—高pH融合法等,融合后得到的杂种细胞再经过诱导可形成愈伤组织,并可进一步发育成完整的杂种植株。(P37~38)
7.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在打破生殖隔离,实现远缘杂交育种,培育植物新品种等方面展示出独特的优势。(P38)
8.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植物的快速繁殖技术,也叫作微型繁殖技术。它不仅可以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还可以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P39)
9.单倍体育种可以先通过花药(或花粉)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经过诱导染色体加倍,当年就能培育出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纯合二倍体植株,这极大地缩短了育种的年限,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P40)
10.植物细胞培养是指在离体条件下对单个植物细胞或细胞团进行培养使其增殖的技术。(P41)
二、
1.动物细胞培养是指从动物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技术。(P43)
2.在体外培养细胞时,必须保证环境是无菌、无毒的,即需要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以及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培养液还需要定期更换,以便清除代谢物,防止细胞代谢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P44)
3.动物细胞培养所需气体主要有O2和CO2。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在进行细胞培养时,通常采用培养皿或松盖培养瓶,并将它们置于含有95%空气和5%CO2的混合气体的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P44)
4.动物细胞培养时细胞往往贴附在培养瓶的瓶壁上,这种现象称为细胞贴壁。悬浮培养的细胞会因细胞密度过大、有害代谢物积累和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缺乏等因素而分裂受阻。贴壁细胞在生长增殖时,除受上述因素的影响外,还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即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通常会停止分裂增殖。(P44)
5.人们通常将分瓶之前的细胞培养,即动物组织经处理后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将分瓶后的细胞培养称为传代培养。在进行传代培养时,悬浮培养的细胞直接用离心法收集;贴壁细胞需要重新用胰蛋白酶等处理,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再用离心法收集。之后,将收集的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分瓶培养(如图)。(P45)
6.在一定条件下,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其他类型的细胞。干细胞存在于早期胚胎、骨髓和脐带血等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等。(P46)
7.2006年,科学家通过体外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获得了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一种细胞,将它称为诱导多能干细胞(简称iPS细胞),并用iPS细胞治疗了小鼠的镰状细胞贫血。(P46)
8.科学家已尝试采用多种方法来制备iPS细胞,包括借助载体将特定基因导入细胞中,直接将特定蛋白导入细胞中或者用小分子化合物等来诱导形成iPS细胞。iPS细胞最初是由成纤维细胞转化而来的,后来发现已分化的T细胞、B细胞等也能被诱导为iPS细胞。(P46“相关信息”)
三、
1.动物细胞融合技术(cell fusin technique)就是使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技术。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细胞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的遗传信息。(P48)
2.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有PEG融合法、电融合法和灭活病毒诱导法等。(P48)
3.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P48)
4.制备单克隆抗体需要的技术手段: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增殖。(P49)
5.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方法是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培养。经过筛选后未融合的细胞或者融合后具有同种核型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P49)
6.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方法是专一抗体检验。(P49)
7.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将细胞毒素与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结合,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P50“思考·讨论”
四、
1.胚胎工程是指对生殖细胞、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细胞进行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然后将获得的胚胎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生产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胚胎工程技术包括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等。(P56)
2.在自然条件下,哺乳动物的受精在输卵管内完成。(P56)
3.在精子触及卵细胞膜的瞬间,卵细胞膜外的透明带会迅速发生生理反应,阻止后来的精子进入透明带。然后,精子入卵。精子入卵后,卵细胞膜也会立即发生生理反应,拒绝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内。(P57)
4.精子入卵后,尾部脱离,原有的核膜破裂并形成一个新的核膜,最后形成一个比原来精子的核还大的核,叫作雄原核。与此同时,精子入卵后被激活的卵子完成减数分裂Ⅱ,排出第二极体后,形成雌原核。(P57)
5.多数哺乳动物的第一极体不进行减数分裂Ⅱ,因而不会形成两个第二极体。在实际胚胎工程操作中,常以观察到两个极体或者雌、雄原核作为受精的标志。(P58“相关信息”)
6.聚集在胚胎一端的细胞形成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沿透明带内壁扩展和排列的细胞,称为滋养层细胞,它们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P58)
7.哺乳动物的体外受精技术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精子的获能和受精等步骤。(P60)
8.采集到的卵母细胞和精子,要分别对它们进行成熟培养和获能处理,然后才能用于体外受精。(P60)
9.胚胎移植是指将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其中提供胚胎的个体称为“供体”,接受胚胎的个体叫“受体”。通过任何一项技术(如转基因、核移植和体外受精等)获得的胚胎,都必须移植给受体才能获得后代。(P61)
10.以牛的胚胎移植为例,胚胎移植主要包括供体、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配种或人工授精,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胚胎的移植,以及移植后的检查等步骤(下图)。(P61)
11.胚胎移植实质上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P62“思考·讨论”)
12.进行胚胎移植的优势是可以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62)
13.超数排卵是指应用外源促性腺激素,诱发卵巢排出比自然情况下更多的成熟卵子。(P62“相关信息”)
14.胚胎分割所需要的主要仪器设备为体视显微镜和显微操作仪。在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葚胚或囊胚,将它移入盛有操作液的培养皿中,然后在显微镜下用分割针或分割刀分割。在分割囊胚阶段的胚胎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P62)
五、
1.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将动物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并使这个重新组合的细胞发育成新胚胎,继而发育成动物个体的技术。(P52)
2.减数分裂Ⅱ中期(MⅡ期)卵母细胞中的“核”其实是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文中所说的“去核”是去除该复合物。(P52“相关信息”)
3.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由于动物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表现全能性相对容易,而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高,表现全能性十分困难,因此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P52)
4.目前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中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显微操作法。也有人采用梯度离心、紫外线短时间照射和化学物质处理等方法。这些方法是在没有穿透卵母细胞透明带的情况下去核或使其中的DNA变性。(P54“相关信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2024届高考考点知识填空练习系列0410(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人与环境生态工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人与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2024届高考考点知识填空练习系列(细胞器+生物膜系统+被动运输+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光合作用的作用与原理)(附参考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细胞器,生物膜系统,被动运输,主动运输与胞吞,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细胞的能量“货币”ATP,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2024届高考考点知识填空练习系列(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组成+特异性免疫+免疫失调+…+种群与群落)(附参考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组成,特异性免疫,免疫失调,免疫学的应用,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综合,植物生物活动调节,种群与群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