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2023-2024学年高一下册语文 信息类文本阅读(知识点梳理)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627773/0-171342560252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2023-2024学年高一下册语文 信息类文本阅读(知识点梳理)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627773/0-171342560266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2023-2024学年高一下册语文 信息类文本阅读(知识点梳理)
展开一、文本特点
信息类文本阅读最大的特点是非连续性,有人可能认为对信息类文本不必像对连续性文本一样,在做题前先进行整体阅读,只需对每个单篇阅读一番就直接做题了。事实证明,这条路看似快捷,实则带来了不少后续麻烦,诸如理不清头绪导致反复阅读等。这就表明信息类文本在做题前同样需要整体阅读和把握,表现在:
(1)信息类文本形式上是“断”,内容上有“联”,阅读时需要把这“联”找出来,从而能居高临下,更好地掌握多则文本的异和同。
(2)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有涉及多则文本间异同比较的内容,如果不能整体阅读和把握,恐怕答题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在答题过程中,多数选项并没有明确注明是“材料一”“材料二”之类,如果有了整体阅读和把握后,就会快速而准确地锁定范围。
总之,有了整体阅读和把握,理解会更精准,判断会更快捷。
二、论述类文本“三要素”
1.论点。
(1)概念:又叫论断,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的见解、主张、观点和表示的态度。
在逻辑学上,论点就是真实性需要加以证实的判断。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明确地表示着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2)分类: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论点的有力论据。
(3)位置:文章标题(文题)、文章开头、文章结尾、文章中间,有的则需要读者概括。中心论点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分论点一般在段落开头。当开头与结尾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的是呼应论点。
2.论据。
(1)概念:是用来证实(明)论点的根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在逻辑学上,它是用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那些判断。
(2)分类
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论据的种类可分为:
①事实论据→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事实胜于雄辩。
事实论据包括个别事例、具体事例、概括性事实、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亲身经历等。
②理论论据→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通过讲道理来说明一个问题。它也可以是对问题的分析、解释说明的过程。对某个问题或者观点进行论证说明其正确或错误→以理服人。
3.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道理论证 引用论证
三、分析论证结构和思路
结构,是指文章材料组织和安排的方法;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二者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面,结构为表,思路为里,相互映照。
1. 明确结构特点
(1)一般结构
论述类文本一般由引论(提出论点或论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三部分组成。但它又是富有变化的:有的只有引论、本论,无结论;有的只是在开头提出论题,在结尾点明论点;有的文章是驳论文,采用破立结合的结构方法。我们应了解其结构中的共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2)“三论”特点
A. 引论。引论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入式,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或论题;二是引入式,由一个“由头”引入论点或论题,这个“由头”多是一个故事,或者一句名言。辨析引论最重要的是看它是提出论题还是论点。
B. 本论。这是文本最关键的部位。本论内部的层次有以下几种:
①并列式;②对照式;③层递式;④综合式:综合运用几种结构方式,如先并列,再层递;先对照,再层递等;⑤特殊式:针对驳论文的破立式,有的先破后立,如《拿来主义》一文;有的先立后破;有的边破边立。
C. 结论。它主要有以下方式:总结上文,重复或强化中心论点;卒章显志,得出论述结论或中心论点;补充论证;发出号召或劝勉。
2. 理清论述思路
要理清论述思路,除了从上面论述的论述文结构特点出发外,还要:(1)从文章各段内容入手,弄清每一段的意思。各段段意我们知道了,全文内容我们就把握了,文章思路也就理清了。(2)从弄清材料与材料之间、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入手。针对本论部分各段,根据所用材料的性质、角度,我们可以搞清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顺序。常见的逻辑顺序有: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由概念到应用,由总到分,由破到立(或由立到破)。(3)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借助标志思路、层次的词语、句子。如表示转折的“但是”“反而”“实际上”,表示归结的“总而言之”“可见”等等。
四、四步读文,三步解题
四步读文
1.辨明文体,注意出处:体察文本特征,判断材料性质,概括核心内容,明确主要话题。
2.聚焦关键,提炼要点:注意抽取节选材料的中心观点或关键词语,聚焦五种句式:段首句、段尾句、总领句、归结句、观点句。
3.比较阅读,求同存异:比较各则材料,求同存异,提炼归纳。
4.视图察表,注重变化:(1)关注图表名称,明确图表所示内容;(2)关注图表整体结构、发展倾向、变化轨迹等;(3)关注图表关键要素,如对象、项目、数据等;(4)关注图表局部,尤其是图表拐点、关键细节、节点数据等;(5)关注图表图注、表注、图例、表中文字等信息。
三步解题
1.定向速读-厘清关系,提取碎片信息。
阅读文本前,可先阅读文本后的题目,初步确定在阅读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然后根据自己对题目的印象,对文本进行定向速读,在速读的过程中圈画关键词,提取碎片化信息,以便做题时随时回归原文,进行比对。
2.概括阅读-统观全文,概括材料内容。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中的材料,重在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筛选出有效信息,归纳整理。同时,根据初步阅读时的圈画,比对原文和客观选择题的选项(主要包括比对词语、比对关系、比对依据和结论,判定正误。
深度阅读整合要点,善于反思问题。
非连续性文本的主观题往往要求归纳文中的重要信息,或根据文本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在阅读中进行质疑、探究、发现,才能对文本进行正确的整合、推理、判断。筛选信息需把握住表面的和隐含的要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需反思文本中提出的问题。只有真正吃透文本,才能随机应变。
整体感知:
①快速浏览文本,知道文本由几则材料组成,找出多则文本的中心话题(或事件)②关注材料出处,了解作者、材料主要内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或某个问题,经容、文体等信息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后,将调查中收集到概感③浏览图表,包括图表名、图例、图注等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念知大概了解作者的研究核心面形式陈述出来的一种文体阅④留意注释,理解材料中涉及的专业术语、有单标题和双标题(正标和副标)两标重难点信息的解释种形式题
辨析关系:
①当多则材料是用不同的主体来说明同一前辨个话题时,要读出对比关系有提要式、交代式和问题式三种形式②当多则材料是从共同话题的不同角度进四解析有三种形式:用观点串联材料,以材关行说明时,要读出互补关系,全面认识事料的性质归类分层,以调查过程中的构告系物,对其价值优劣做出合理评价不同阶段自然形成层次体③当多则材料是从共同话题的不同发展阶段来介绍时,要读出互补关系,纵向分概括全文,明确主旨;提出问题,启结发思考;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尾析把握事物的发展脉络,从而推断事物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期中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2023-2024学年高一下册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知识点梳理): 这是一份【期中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2023-2024学年高一下册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知识点梳理),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人物形象,情节,环境,主题与标题, 高考中常见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小说的常用开头及作用,小说的常用结局及效果,语言鉴赏品味题解题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高考语文文本阅读总复习学案18信息类文本阅读: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语文文本阅读总复习学案18信息类文本阅读,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科普文阅读,访谈,消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高考语文文本阅读总复习学案18:信息类文本阅读: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语文文本阅读总复习学案18:信息类文本阅读,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科普文阅读,访谈,消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