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试卷说明:
(1)本卷共两大题,30小题,解答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
(2)考试过程中不得使用计算器或具有计算功能的电子设备。
第1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1—20每题2分,21—25每题4分;共25小题60分)
1.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B. 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新细胞可以通过有丝分裂产生
D.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B、细胞学说内容之一是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而不是一切生物,AB错误;
C、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并未说明细胞分裂的方式,C错误;
D、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需要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D。
2.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中,C的含量都最多
B. 植物缺Mg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但不影响暗反应
C. Zn参与人体中200多种酶的组成,说明Zn是人体内的大量元素
D. 在细胞中,C、H、O、N元素含量很高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其中有些含量多,有些含量很少。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中,含量较多的有C、H、O、N、 P、S、K、Ca、Mg等元素,称为大量元素; 有些元素含量很少,如Fe、Mn、Zn、Cu、B、M等,称为微量元素。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很高,其原因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关。
【详解】A、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中,O是含量最多,占48.6%。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中,O含量最高,为65.0%,因此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A错误;
B、Mg是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缺Mg会影响叶绿素的含量,从而影响光能的吸收而影响光反应,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减少,同样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B错误;
C、Zn是组成细胞内的微量元素,含量虽少,但是非常重要,参与人体中200多种酶的组成,C错误;
D、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很高,其原因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关,D正确。
故选D。
3.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结合水主要是水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是细胞中水的主要存在形式
B. 水具有流动性的原因是水分子之间氢键容易形成又容易断裂
C. 水温相对稳定的原因是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有较高的比热容
D. 水与亲水性物质结合使细胞抵抗干旱和寒冷等不良环境的能力增强
【答案】A
【解析】
【分析】水在细胞中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与细胞中的亲水性物质结合,称为结合水,一种是以游离形式存在,称为自由水,它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许多物质溶解在这部分水中,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与;多细胞生物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这部分水在生物体内还可以起到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作用。
【详解】A、自由水是细胞中水的主要存在形式,A错误;
B、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而水分子间氢键的不断断裂与形成,使水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态,具有流动性,B正确;
C、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水的温度不易发生改变,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C正确;
D、水与亲水性物质结合形成结合水,使细胞抵抗干旱和寒冷等不良环境的能力增强,D正确。
故选A。
4. 已知Mn2+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例如它能激活硝酸还原酶,当缺Mn2+时,植物就无法利用硝酸盐,这说明无机盐的离子( )
A. 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重要作用
B. 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
C. 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D. 对维持生物体内某些蛋白质的功能有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Mn2+能激活硝酸还原酶,当缺Mn2+时,植物就无法利用硝酸盐,说明无机盐能够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对维持生物体内某些蛋白质的功能有重要作用。D正确。
故选D。
【点睛】
5. 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糖类和脂肪的元素组成都是C、H、O
B. 糖类都是能源物质,脂质都是储能物质
C. 脂肪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比值比糖类大
D. 糖类和脂肪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脂质的种类及功能:(1)脂肪:良好的储能物质;(2)磷脂:构成生物膜结构的重要成分;(3)固醇:分为胆固醇(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详解】A、糖类和脂肪的元素组成相同,都是C、H、O,A正确;
B、并非所有的糖类都是能源物质,如纤维素是组成细胞壁的成分,不是植物细胞的能源物质;并非所有脂质都是储能物质,如脂质中的磷脂分子是构成生物膜的成分,不是储能物质,B错误;
C、脂肪中氢原子多氧原子少,因此氢原子与氧原子的比值比糖类大,C正确;
D、糖类和脂肪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例如葡萄糖与脂肪的相互转化,D正确。
故选B。
6. 下列活动与蛋白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
B. 咀嚼馒头变得有甜味
C. 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D. 植物矿质元素的吸收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是让机体在没有患病的情况下获得抗体,而抗体是蛋白质,属于蛋白质的免疫功能,A正确;
B、咀嚼馒头变得有甜味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属于蛋白质的催化作用,B正确;
C、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的是磷脂而非蛋白质,C错误;
D、植物矿质元素的吸收依赖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属于蛋白质的运输功能,D正确.
故选C.
考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7. 如图表示生物体内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NA和RNA的不同点只在b方面B. DNA和RNA中的a表示含义不同
C. DNA中特有的c为TD. 人体内的c有4种,b有2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a是磷酸、b是五碳糖、c是含氮碱基。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在b和c两方面,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特有的碱基为T;RNA的五碳糖是核糖,特有的碱基为U。
【详解】A、DNA和RNA的不同点表现在五碳糖和碱基不同,即在b和c两方面不同,A错误;
B、DNA和RNA中的a表示含义相同,均为磷酸,B错误;
C、与RNA相比,DNA中特有的碱基c为T(胸腺嘧啶),C正确;
D、人体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因此c有5种(A、C、G、T和U),b有核糖和脱氧核糖共2种,D错误。
故选C。
8.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活细胞不一定都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 蓝细菌细胞中含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
C. 丙酮酸能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
D. 离体的叶绿体不能完成光合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并且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是少数生物也能够进行有氧呼吸,如蓝藻、硝化细菌、醋酸菌等。
【详解】A、原核细胞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A正确;
B、蓝细菌能进行有氧呼吸,细胞中含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B正确;
C、丙酮酸能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C正确;
D、离体的叶绿体含光合色素和光合作用相关的酶,能完成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D。
9. 黑藻是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是生物学实验的优质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直接选取黑藻叶片用于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
B. 可用纸层析法提取和分离黑藻叶绿体中的色素
C. 可用黑藻叶片中的叶绿体作参照物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D. 用黑藻的根观察有丝分裂时,压片有助于细胞分散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条件有:①必须是活细胞;②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必须有浓度差;③植物细胞必须有大的液泡(成熟的植物细胞),且液泡最好有颜色便于观察。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①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②分离色素原理: 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 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详解】A、黑藻叶片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因此可以直接选取黑藻叶片以叶绿体为参照物,用于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A正确;
B、可用纸层析法可以分离黑藻叶绿体中的色素,但提取色素需要用到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B错误;
C、黑藻叶片含有叶绿体,呈绿色,所以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的运动情况,观察细胞质的流动,C正确;
D、黑藻不是藻类植物,是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根,因此可用黑藻的根观察有丝分裂,而解离和压片都有助于细胞分散,D正确。
故选B。
10. 科学发现与科学家采用的科学方法密切相关,下列相关实验(或理论)与科学方法对应错误的是( )
A. 细胞学说的建立——完全归纳法
B.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同位素标记法
C. 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建构模型法
D. 分离细胞中的细胞器——差速离心法
【答案】A
【解析】
【分析】1、归纳法是指由一定程度的关于个别事物的观点过渡到范围较大的观点,也就是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2、细胞内不同的细胞器结构和功能不同,密度也不同,常用的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详解】A、施莱登与施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得出了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该结论是建立在动植物细胞基础之上,并未将所有生物的细胞都进行研究,因此不属于完全归纳法,A错误;
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研究用同位素标记法,可以用3H标记的亮氨酸,检测放射性物质的途径,B正确;
C、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C正确;
D、不同的细胞器比重不同,可以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D正确。
故选A。
11. 某研究小组从小鼠细胞中分离出了的三种细胞器,并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器甲是有氧呼吸的唯一场所
B. 细胞器乙一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
C. 细胞器丙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D. 小鼠体内的细菌和小鼠共有的细胞器有甲和丙
【答案】C
【解析】
【分析】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2、题图分析,甲蛋白质含量最多,其次是脂质和核酸,据此推测甲可能是线粒体,由于取自小鼠细胞,因而甲不可能是叶绿体;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不含核酸,据此推测乙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则乙可能是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或溶酶体;丙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不含脂质,这说明丙不具有膜结构,据此推测丙是核糖体。
【详解】A、该细胞为动物细胞,甲有膜结构和核酸,可推断甲细胞器为线粒体,而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A错误;
B、细胞器乙含有蛋白质和脂质,但不含核酸,可推断乙细胞器为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其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合成有关,而溶酶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无关,B错误;
C、细胞器丙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但没有脂质,故是核糖体,它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C正确;
D、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即小鼠体内的细菌和小鼠共有的细胞器只有丙,D错误。
故选C。
12. 将细胞加热到43℃,荧光素酶会错误折叠并与伴侣蛋白结合进入核仁暂时储存,以保护细胞,条件适宜时这些蛋白质被重新折叠并从核仁释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荧光素酶与伴侣蛋白结合后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B. 伴侣蛋白能防止因蛋白质错误折叠导致的细胞损伤
C. 核仁能够将发生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重新合成和加工
D. 核仁既能参与某种RNA的合成,又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依据题干信息“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与伴侣蛋白结合进入核仁,以防止细胞免受损伤”可知,伴侣蛋白对细胞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据此答题。
【详解】A、荧光素酶与伴侣蛋白结合属于生物大分子,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A正确;
B、伴侣蛋白与错误折叠蛋白质结合进入核仁,可保护细胞免受损伤,B正确;
C、根据题意,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核仁中暂时储存,条件适宜时再被重新折叠并释放,但核仁并不能重新合成错误折叠的蛋白质,C错误;
D、细胞核中的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正确。
故选C。
13. 研究人员在海洋细菌中发现了视紫红质,它利用光将H+泵出细胞,从而在H+回流时产生能量,细菌可以利用这些能量生长。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视紫红质将H+泵出细胞与水分子出细胞的运输方式相同
B. 含有视紫红质的细菌其胞外H+浓度低于胞内H+浓度
C. 通过上述途径合成的ATP在叶绿体中用于有机物的合成
D. 含有视紫红质的细菌可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1、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和能量,被动运输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二者均顺浓度梯度,前者不要载体,后者需要载体。
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原核细胞只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
【详解】A、视紫红质将H+泵出细胞需要载体和光能,属于主动运输,水分子出细胞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A错误;
B、含有视紫红质的细菌,H+从细胞外回流至细胞内时为协助扩散,说明其H+细胞外浓度大于细胞内浓度,B错误;
C、含有视紫红质的细菌为原核生物,无叶绿体,C错误;
D、含有视紫红质的细菌可利用光将H+泵出细胞,从而在H+回流时产生能量,细菌可以利用这些能量生长,即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D正确。
故选D。
14. 研究人员将32P标记的磷酸注入活的离体肝细胞,1~2min后迅速分离得到细胞内的ATP。结果发现ATP的末端磷酸基团被32P标记,并测得ATP与注入的32P标记磷酸的放射性强度几乎一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表明,细胞内全部ADP都转化成ATP
B. 32P标记的ATP水解产生的腺苷没有放射性
C. 32P在ATP的3个磷酸基团中出现的概率相等
D. ATP与ADP相互转化速度快,且转化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
【答案】B
【解析】
【分析】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不能说明细胞内全部ADP都转化成ATP,A错误;
B、根据题干信息“结果发现ATP的末端磷酸基团被32P标记,并测得ATP与注入的32P标记磷酸的放射性强度几乎一致。”说明:32P标记的ATP水解产生的腺苷没有放射性,B正确;
C、根据题干信息“放射性几乎只出现在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可知,32P在ATP的3个磷酸基团中出现的概率不同,C错误;
D、该实验不能说明转化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D错误。
故选B
15. 采摘后的梨常温下易软化。果肉中的酚氧化酶与底物接触发生氧化反应,逐渐褐变。密封条件下4℃冷藏能延长梨的贮藏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常温下鲜梨含水量大,环境温度较高,呼吸代谢旺盛,不耐贮藏
B. 密封条件下,梨呼吸作用导致O2减少,CO2增多,利于保鲜
C. 冷藏时,梨细胞的自由水增多,导致各种代谢活动减缓
D. 低温抑制了梨的酚氧化酶活性,果肉褐变减缓
【答案】C
【解析】
【分析】1、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新陈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
2、水果、蔬菜的储藏应选择零上低温、低氧等环境条件。
【详解】A、常温下鲜梨含水量大,环境温度较高,呼吸代谢旺盛,细胞消耗的有机物增多,不耐贮藏,A正确;
B、密封条件下,梨呼吸作用导致O2减少,CO2增多,抑制呼吸,有氧呼吸减弱,消耗的有机物减少,故利于保鲜,B正确;
C、细胞中自由水含量越多,则细胞代谢越旺盛,C错误;
D、酶活性的发挥需要适宜的温度等条件,结合题意“果肉中的酚氧化酶与底物接触发生氧化反应,逐渐褐变,密封条件下4℃冷藏能延长梨的贮藏期”可知,低温抑制了梨的酚氧化酶活性,果肉褐变减缓,D正确。
故选C。
16. 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②或过程①和③
B. 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和过程④均产生[H]
C. 低温下苹果细胞的过程①和②速率会降低
D. 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都能进行过程①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过程①表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过程②表示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③、④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类型的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①和②表示有氧呼吸过程;①和③表示乳酸发酵,马铃薯块茎能进行过程①和③;①和④表示乙醇发酵,苹果果实能进行过程①和④;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ATP。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①和②过程是有氧呼吸,①和③过程是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乙醇发酵,故酵母菌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②或过程①和③,A正确;
B、分析题图可知,④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产生[H],而是消耗第一阶段产生的[H],B错误;
C、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故低温下苹果细胞的过程①和②速率会降低,C正确;
D、图中①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即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都能进行,D正确。
故选B。
17. 下列生化反应一定不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
A. 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B. 水光解生成NADPH和O2
C. O2和[H]结合生成水
D. ADP和Pi合成ATP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膜系统:(1)概念:细胞膜、核膜以及各种细胞器膜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作用:使细胞具有稳定内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为各种酶提供大量附着位点,是许多生化反应的场所,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详解】A、生物膜是指细胞内的膜结构,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不在生物膜上,A符合题意;
B、水光解生成NADPH和O2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B不符合题意;
C、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中O2和[H]结合生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C不符合题意;
D、ADP和Pi合成ATP,可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也可以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 食品保存有干制、腌制、低温保存和高温处理等多种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干制降低食品的含水量,使微生物不易生长和繁殖,食品保存时间延长
B. 腌制通过添加食盐、糖等制造高渗环境,从而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
C. 低温保存可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温度越低对食品保存越有利
D. 高温处理可杀死食品中绝大部分微生物,并可破坏食品中的酶类
【答案】C
【解析】
【分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详解】A、干制能降低食品中的含水量,使微生物不易生长和繁殖,进而延长食品保存时间,A正确;
B、腌制过程中添加食盐、糖等可制造高渗环境,从而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B正确;
C、低温保存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但不是温度越低越好,一般果蔬的保存温度为零上低温,C错误;
D、高温处理可杀死食品中绝大部分微生物,并通过破坏食品中的酶类,降低酶类对食品有机物的分解,有利于食品保存,D正确。
故选C。
19. 与大棚种植蔬菜相关的措施及分析中,正确的是
A. 施用农家肥,可提高大棚中CO2的浓度
B. 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可不断提高蔬菜的产量
C. 阴雨天适当提高大棚内温度,可明显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
D. 用红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A、施用农家肥,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提高大棚中的二氧化硅的浓度,利于作物增产, A正确;
B、蔬菜要进行合理密植,种植密度过大会影响产量,B错误;
C、阴雨天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可以降低呼吸作用,增加产量,C错误;
D、用白色塑料膜更利于蔬菜的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A。
20. 如图为细胞周期中部分细胞核的示意图,此过程发生在( )
A. 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
B. 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
C. 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解体
D. 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裂间期:主要是染色体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有丝分裂过程的特点: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
【详解】有丝分裂前期特点: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分析题图可知,部分核膜解体,染色体散乱排列,可见题图表示细胞分裂前期,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1. 几丁质是昆虫外骨骼和真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中国科学家首次解析了几丁质合成酶的结构,进一步阐明了几丁质合成的过程(单糖→几丁质糖链→几丁质),该研究结果在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核是真菌合成几丁质的控制中心
B. 几丁质是以碳链为骨架的多糖物质
C. 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将几丁质运到胞外
D. 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可用于防治病虫害
【答案】C
【解析】
【分析】几丁质是一种多糖,又称壳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真菌的细胞壁中。分析题图可知,几丁质合成的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几丁质合成酶将细胞中的单糖转移到细胞膜上用于合成几丁质糖链。第二阶段,新生成的几丁质糖链通过细胞膜上的转运通道释放到细胞外。第三阶段,释放的几丁质链自发组装形成几丁质。
【详解】A、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真菌合成几丁质属于细胞代谢,A正确;
B、N-乙酰葡萄糖氨是几丁质的单体,几丁质是由多个这样的单体脱水缩合而成的多糖,是以碳链为骨架的多糖物质,B正确;
C、据图分析可知,因为几丁质的合成是在细胞膜上进行的,所以几丁质运到胞外的过程没有跨膜运输,C错误;
D、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该酶的活性,打断生物合成几丁质的过程,从而让缺乏几丁质的害虫、真菌死亡,故可用于防止病虫害,D正确。
故选C。
22. 水淹时,玉米根细胞由于较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使液泡膜上的H+转运减缓,引起细胞质基质内H+积累,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也使细胞质基质pH降低。pH降低至一定程度会引起细胞酸中毒。细胞可通过将无氧呼吸过程中的丙酮酸产乳酸途径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延缓细胞酸中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常玉米根细胞液泡内pH高于细胞质基质
B. 检测到水淹的玉米根有CO2的产生不能判断是否有酒精生成
C. 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释放的ATP增多以缓解能量供应不足
D. 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消耗的[H]增多以缓解酸中毒
【答案】B
【解析】
【分析】无氧呼吸全过程:(1)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2)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丙酮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或乳酸。
【详解】A、玉米根细胞由于较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使液泡膜上的H+转运减缓,引起细胞质基质内H+积累,说明细胞质基质内H+转运至液泡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液泡中H+浓度高,正常玉米根细胞液泡内pH低于细胞质基质,A错误;
B 、玉米根部短时间水淹,根部氧气含量少,部分根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检测到水淹的玉米根有CO2的产生不能判断是否有酒精生成,B正确;
C、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无ATP的产生,C错误;
D、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消耗的[H]与丙酮酸产乳酸途径时消耗的[H]含量相同,D错误。
故选B。
23. 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利用完全培养液,对某种植物离体的叶肉细胞进行悬浮培养,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测定,绘制成如下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在35℃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B. 该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温度对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C. 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相关酶比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最适温度更高
D.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突然增强光照时,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将增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光下氧气的释放速率代表净光合速率,氧气的吸收代表的是呼吸速率。植物的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当真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净光合速率为0。
【详解】A、35℃时,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那么真光合速率是呼吸速率的两倍,A错误;
B、根据图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和黑暗条件下温度对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B正确;
C、根据图像分析,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大约在25℃,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不低于50℃,因此叶肉细胞中与呼吸作用有关酶的最适温度更高,C错误;
D、突然增强光照时,C3的还原速率加快,而CO2的固定不变,因此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将减少,D错误。
故选B。
24. 玉米叶片具有特殊的结构,其维管束鞘细胞周围的叶肉细胞可以利用PEP羧化酶固定较低浓度的CO2,并转移到维管束鞘细胞中释放,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能进行正常的光反应
B. 维管束鞘细胞中暗反应过程仍需要ATP和NADPH
C. PEP羧化酶对环境中较低浓度的CO2具有富集作用
D. 玉米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使其更适应高温干旱环境
【答案】A
【解析】
【分析】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具有发达的基粒,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类囊体薄膜上有光合色素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故光反应阶段在叶肉细胞中完成;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几乎无基粒,却有很多的淀粉粒,在暗反应中C3被还原成C5和糖类等有机物,故暗反应阶段在维管束鞘细胞中完成。
【详解】A、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基粒是由类囊体堆叠而成的,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没有基粒,所以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反应,A错误;
B、维管束鞘细胞中的暗反应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B正确;
C、由图2可知,PEP羧化酶可富集环境中较低浓度的CO2,C3与低浓度的CO2生成C4 ,C正确;
D其维管束鞘细胞周围的叶肉细胞可以利用PEP羧化酶固定较低浓度的CO2,并转移到维管束鞘细胞中释放,高温、干旱时植物会关闭气孔,玉米在外界二氧化碳供应不足时,C4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继续供暗反应正常进行,故玉米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使其更适应高温干旱环境,D正确。
故选A。
25. 如下图表示人体红细胞成熟经历的几个过程及各阶段的细胞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造血干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均具有细胞周期
B. 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和吸收的氧气相等
C. 过程③在脱去细胞核的同时还排出核糖体等细胞器
D. 成熟红细胞的凋亡由基因控制,其凋亡基因在④之前已表达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中表示人体成熟红细胞的形成过程,过程①②③④均为细胞分化过程,原红细胞开始合成血红蛋白,幼红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幼红细胞脱去细胞核形成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合成蛋白质最旺盛,说明网织红细胞仍含有核糖体,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在合成蛋白质。
【详解】A、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网织红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A错误;
B、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进行有氧呼吸,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没有释放的二氧化碳和吸收的氧气,B错误;
C、①②③④为细胞分化过程,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车间,据图可知,过程③在脱去细胞核后,形成的网织红细胞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说明过程③没有排出核糖体等细胞器,C错误;
D、细胞凋亡是程序性死亡,由基因表达调控,成熟红细胞不含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含基因,说明凋亡基因在④之前已表达,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五大题,共40分)
26. 科研人员对新冠病毒侵染细胞,完成增殖并出细胞的过程有了进一步发现,下图为此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刺突蛋白首先识别并与受体ACE2结合,在宿主细胞膜上蛋白的作用下,依赖于细胞膜的_______性,病毒的包膜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发生融合,从而使病毒进入细胞。
(2)在病毒RNA 指导下,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_______(细胞器)合成病毒蛋白质。在病毒蛋白质的作用下,进入细胞的病毒RNA 可被_______(细胞器)包裹形成双层囊泡,病毒RNA可在其中以_______为原料进行复制,并通过由病毒蛋白质参与形成的分子孔将子代病毒RNA 运出。
(3)子代病毒RNA 与病毒结构相关蛋白完成组装,形成囊泡,以_______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
(4)病毒侵染使得宿主细胞大量死亡,据本研究结果,分析防治新冠病毒可能的思路包括 (多项选择)。
A. 阻断病毒与 ACE2 的识别
B. 抑制细胞核糖体的功能
C. 抑制分子孔的形成
D. 抑制病毒RNA 的复制
【答案】(1)流动 (2) ①. 核糖体 ②. 内质网 ③. 核糖核苷酸
(3)胞吐 (4)ACD
【解析】
【分析】各种生物膜之间的联系:1、在成分上的联系(1)相似性:各种生物膜都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2)差异性:每种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2、在结构上的联系: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分布其中,大都具有流动性。
【小问1详解】
分析题图,新冠病毒棘突蛋白首先识别并与受体ACE2结合,在宿主细胞膜上蛋白的作用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病毒的包膜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发生融合,从而使病毒进入细胞。
【小问2详解】
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在病毒RNA指导下,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病毒蛋白质。据图分析,在病毒蛋白质的作用下,进入细胞的病毒RNA可被内质网包裹形成双层囊泡,病毒RNA可在其中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进行复制,并通过由病毒蛋白质参与形成的分子孔将子代病毒RNA运出。
【小问3详解】
据示意图分析,在双层囊泡完成子代病毒RNA的复制,与病毒结构相关蛋白在高尔基体中完成组装,形成囊泡,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
【小问4详解】
分析题图,阻断病毒与ACE2的识别会阻断新冠病毒的侵染,抑制分子孔的形成、抑制病毒RNA的复制会阻断新冠病毒的增殖过程,抑制细胞核糖体的功能对细胞的影响更大,故选ACD。
27.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之一,膜蛋白的种类和功能多种多样。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肠上皮细胞面向肠腔侧形成很多微绒毛,以增加细胞膜上______的数量,高效地吸收来自肠腔的葡萄糖等物质。小肠上皮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二糖的膜蛋白,说明膜蛋白还具有______功能。此外细胞膜表面还存在______,其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注:甲:协同转运(间接提供能量的主动运输),乙:ATP驱动泵(ATP直接提供能量的主动运输)
(2)如图1所示,常见的主动运输有甲、乙两种类型。图2所示,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Na+—K+泵会将Na+运输到肠腔,以维持肠腔中高浓度的Na+。Na+运输到肠腔的方式是图1中______(填“甲”或“乙”)类型的主动运输。在小肠腔面,当蛋白S将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葡萄糖与Na+相伴随也进入细胞。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图1中______(填“甲”或“乙”)类型的主动运输。
(3)根据上述信息判断若Na+—K+泵停止工作,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会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据图2分析,原因是______。
【答案】(1) ①. 转运蛋白 ②. 催化 ③. 受体
(2) ①. 乙 ②. 甲
(3) ①. 降低 ②. 小肠上皮细胞内外Na+浓度差降低,Na+提供的势能下降,葡萄糖进入细胞速率降低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甲乙均属于主动运输。甲:协同转运(由某种离子消耗势能间接提供能量的主动运输),乙:ATP驱动泵(ATP直接提供能量的主动运输)。
【小问1详解】
小肠上皮细胞面向肠腔侧形成很多微绒毛,以增加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数量,高效地吸收来自肠腔的葡萄糖等物质。小肠上皮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二糖的膜蛋白,说明膜蛋白还具有催化功能。此外细胞膜表面还存在受体,其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甲属于间接提供能量的主动运输,乙属于消耗ATP的主动运输。图2所示,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Na+—K+泵会将Na+运输到肠腔,以维持肠腔中高浓度的Na+。此过程消耗ATP,所以Na+运输到肠腔的方式是图1中乙类型的主动运输。在小肠腔面,当蛋白S将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葡萄糖与Na+相伴随也进入细胞。此过程葡萄糖的运输消耗Na+的势能,因此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图1中甲类型的主动运输。
【小问3详解】
根据上述信息判断若Na+—K+泵停止工作,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会降低,据图2分析,原因是小肠上皮细胞内外Na+浓度差降低,Na+提供的势能下降,葡萄糖进入细胞速率降低。
28. 为研究酶的特性,科研人员做了如下研究。图1是一个含有淀粉的琼脂块,1~4代表分别用不同方法处理的4个位置。图2为某些酶抑制剂(抑制酶催化作用的物质)的作用机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1所示方法处理后的含有淀粉的琼脂块,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h后,用等量碘液滴在4个三角形位置,观察到的现象是三角形________(填数字)呈蓝色,由此说明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依据作用机理,①若抑制剂分子在外形上与作用底物相似,能与底物竞争结合酶的活性位点,这种抑制剂称为酶的竞争性抑制剂;②若抑制剂不是与酶活性位点结合,而是与活性位点以外的位点结合,则属于非竞争性抑制剂。据图2判断抑制剂A属于____________,抑制剂B属于____________(填“竞争性抑制剂”或“非竞争性抑制剂”)
(3)已知某物质X为淀粉酶抑制剂,为探究其是竞争性抑制剂还是非竞争性抑制剂,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预期实验结果: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物质X为竞争性抑制剂;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物质X为非竞争性抑制剂。
【答案】(1) ①. 1、2、3 ②. 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
(2) ①. 竞争性抑制剂 ②. 非竞争性抑制剂
(3) ①. 乙组反应速率与甲组大致相同 ②. 乙组反应速率小于甲组
【解析】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的特性。
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
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小问1详解】
图1的处理中,强酸和高温都会使淀粉酶变性失活,蔗糖酶不能催化淀粉水解,故将图1所示方法处理后的含有淀粉的琼脂块,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h后,用等量碘液滴在4个三角形位置,观察到的现象是三角形1~3呈蓝色,由此说明酶具有专-性、作用条件较温和的特点。
【小问2详解】
图2中,底物与抑制剂A竞争同一活性部位,属于竞争性抑制剂;抑制剂B与酶结合后,会改变酶的空间构象,从而使底物无法与酶结合,因此属于非竞争性抑制剂。
【小问3详解】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物质X是竞争性抑制剂还是非竞争性抑制剂,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是否加入物质X,因变量是反应速率的改变,预期实验结果为:
由于加入的淀粉是足量的,若物质X为竞争性抑制剂,当淀粉的量足够大时,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乙组反应速率与甲组大致相同;
若物质X为非竞争性抑制剂,非竞争性抑制剂会使酶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因此乙组反应速率小于甲组。
【点睛】本题以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情境,考查酶的特性,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29. 近年来,海洋微塑料污染已成为不可忽略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为探究微塑料对小球藻(海洋藻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1)研究者为验证了不同浓度的微塑料对小球藻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实验组以含不同浓度微塑料的培养液培养小球藻,研究中对照组的处理是用______培养小球藻。
(2)为探究抑制小球藻生长的原因,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______提取小球藻中的叶绿素,并测定其含量。由图1结果可知,随微塑料浓度增加,处理时间延长,叶绿素含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
②PEPC是小球藻固定CO2的关键酶,能催化CO2与______生成C3,据图2结果分析,随微塑料浓度增加,处理时间延长,短时间内会提高PEPC的活性,来维持逆境下小球藻细胞的正常代谢。但随处理时间延长,PEPC活性______。
(3)请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和光合作用过程,说明微塑料导致小球藻光合作用速率降低的机理:一是叶绿素的含量减少,导致______,二是PEPC活性下降,导致______,最终光合作用速率降低,细胞内的有机物含量下降,不能满足小球藻的生长需求,生长受到抑制。
【答案】(1)等量不含微塑料
(2) ①. 无水乙醇 ②. 不断下降 ③. C5 ④. 降低
(3) ①. 使光反应速率下降,产生的ATP和NADPH减少 ②. CO2固定量减少,使暗反应速率下降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1显示随微塑料浓度增加,处理时间延长,叶绿素含量不断下降;图2显示,在24h时,高浓度的微塑料处理组的PEPC酶活性高于对照组,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高浓度的微塑料处理组的PEPC酶活性低于对照组。
【小问1详解】
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该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微塑料,对照组的微塑料浓度应为0,其余处理和实验组相同,故对照组的处理是用等量不含微塑料的培养液培养小球藻,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
【小问2详解】
①提取叶绿素的实验中应选择无水乙醇作为提取剂,因为叶绿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较高。结合图1结果可知,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实验组叶绿素含量低于对照组,且随微塑料浓度增加,叶绿素含量更低。
②CO2的固定过程指的是在相关酶的催化下,CO2与C5结合生成2分子C3。结合图2结果可知,短时间内高浓度的微塑料处理会提高PEPC的活性,但随处理时间延长,高浓度微塑料使PEPC酶活性降低,并且对于对照。
【小问3详解】
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且两个阶段相互影响,结合图1和图2结果可知,微塑料一方面降低叶绿素含量,使光反应速率下降,产生的ATP和NADPH减少;另一方面降低PEPC酶活性,CO2固定量减少,使暗反应速率下降,最终导致光合速率下降,合成的有机物减少,小球藻积累的有机物不足,抑制小球藻的生长和繁殖。
30. 药物甲常用于肿瘤治疗,但对正常细胞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某小组利用试剂K(可将细胞阻滞在细胞周期某时期)研究了药物甲的毒性与细胞周期的关系,实验流程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G₂期:分裂准备期:M期:分裂期
(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G1期+S期—+G2期)+分裂期(M期)。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______期,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______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2)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试剂K可以将细胞阻滞在______期。去除试剂K后,试剂K对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______(填“是”或“否”)解除,依据是______。若药物甲主要作用于G2+M期,与另外两组相比较,Ⅱ组的凋亡率应______(填“最高”或“最低”或“介于Ⅰ组和Ⅱ组之间”)。
(3)纺锤丝由微管构成,微管由微管蛋白组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移动依赖于微管的组装和解聚。紫杉醇可与微管结合,使微管稳定不解聚,阻止染色体移动,从而抑制细胞分裂。培养癌细胞时加入一定量的紫杉醇,一段时间后检测细胞周期,推测添加紫杉醇后,G2+M期细胞的占比会______。
【答案】(1) ①. 分裂间 ②. DNA
(2) ①. S ②. 是 ③. 与Ⅱ组相比,Ⅲ组的 S 期细胞占比降低 ④. 最低 (3) 升高
【解析】
【分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完成时结束的一段时间。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包括G1、S、G2,此时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做物质准备,此后进入分裂期(M)。
【小问1详解】
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G1期+S期+G2期)+分裂期(M期)。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其占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在分裂间期,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小问2详解】
与Ⅰ组相比,Ⅱ组添加了试剂K,分析题图中的表格可知,Ⅱ组处于S期的细胞数量多于Ⅰ组,说明试剂K可以将细胞阻滞在S期。与Ⅱ组相比,Ⅲ组的 S 期细胞占比降低,G2+M 期细胞占比提高,说明去除试剂K后,试剂K对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解除。若药物甲主要作用于G2+M期,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与另外两组相比较,II组G2+M期的细胞最少,故其凋亡率应最低。
【小问3详解】
紫杉醇可与微管结合,使微管稳定不解聚,阻止染色体移动,从而抑制细胞分裂,故添加紫杉醇后,G2+M期细胞的占比会升高,G1期和S期细胞占比会减少。组别
实验处理
观测实验结果
甲组
足量淀粉溶液+淀粉酶
分别测定各组的酶促反应速率
乙组
足量的淀粉溶液+淀粉酶+物质X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一模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