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2023-2024学年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623237/0-17133221134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8.1 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2023-2024学年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623237/0-171332211350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8.1 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2023-2024学年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623237/0-171332211353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8.1 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2023-2024学年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623237/0-1713322113553/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8.1 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2023-2024学年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623237/0-171332211357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8.1 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2023-2024学年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623237/0-171332211360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8.1 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2023-2024学年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623237/0-171332211368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8.1 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2023-2024学年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623237/0-1713322113697/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荒漠草原,著名畜种,温带草原,三河马,三河牛,细毛羊,冰雪融水,探究主题,探究步骤,探究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在地图上指出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地形。了解西北地区受干旱气候影响,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知识点一: 草原和荒漠
1.地形特点:______和盆地为主。
2.植被景观:东部高原以______、荒漠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中有沙漠分布。
3.植被变化:由东向西,呈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知识点二: 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1.牧场种类:内蒙古—__________牧场;新疆—______牧场。
(1)内蒙古牧场著名畜种是________、________。
(2)新疆牧场著名畜种是________。
3.种植业分布:______平原、______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
4.主要水源:河水和高山__________。
5.制约因素:气候______, 降水稀少。
认识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坎儿井是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长期为新疆绿洲居民所利用。
1.仔细观察左图并找到坎儿井。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有关当地自然环境的信息?
[答案] 气候干旱,位于山麓地带,有绿洲分布。
2.读上图,说说坎儿井的开凿利用了当地的哪些有利条件?为什么修建暗渠而不修建比较容易开凿的明渠?
[答案] 利用山麓地带的地下水为水源,利用山坡的坡度自然引水。暗渠可以减少蒸发。
3.围绕坎儿井工程这一人类利用自然的创举,说说你的感想。
[答案]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要注意顺应环境特征,做到人地和谐相处。
坎儿井是干旱地区的人民巧妙地利用地势倾斜,进行人工挖掘的地下引水工程。坎儿井由直井、地下暗渠、地面渠道和涝坝四部分组成。直井不是为了取水,而主要用于通风、挖掘时取土,以及用作维修时的通道口,最深直井可深达100米。地下暗渠是输水渠道,主要作用是截取地下水及把地下水引出地面;地下水在暗渠中流动,还可防止因气候干旱而被过多地蒸发。地面渠道的作用是从地下暗渠出口把水引到涝坝。涝坝是一个小型蓄水池,它的作用是蓄积来水,调节灌溉量。
[2023·鄂州模拟] 下图为内蒙古地表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及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据此第1~3题。
内蒙古地表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及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
1.甲、乙两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为( )
A.草地、荒漠B.林地、草地C.草地、林地D.戈壁、草地
2.与甲地相比,乙地( )
A.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B.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多C.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少D.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多
3.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土地盐碱化C.土地荒漠化D.环境污染
[2022·青岛期末] 宁夏是枸杞的原产地,人工种植枸杞已有500多年历史,宁夏枸杞种植面积占我国枸杞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读宁夏回族自治区降水量分布图和资料卡,完成第4~6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降水量分布图
4.下列关于宁夏枸杞生长优势条件,错误的是( )
A.有适宜的土壤B.气候干旱C.可利用黄河水灌溉D.昼夜温差大,白天日照充足
5.国家质检局对“宁夏枸杞”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有( )
①有利于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②提升宁夏枸杞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③提高当地农民种植枸杞的积极性④推动宁夏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6.下列地区不适合种植载入新中国药典的枸杞品种的是( )
A.四川省B.青海省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甘肃省
[2023·十堰模拟] G7京新高速公路连接了北京和新疆,贯穿大半个中国。这是一条真实存在的美景,草原、河流、森林、沙漠、戈壁、湖泊、冰川、高山、村庄、城市,各种风光满足人们对公路美景的所有幻想。结合G7公路路线图,完成第7~8题。
7.在G7高速公路沿线,盛夏时节,司机从北京出发向乌鲁木齐行驶,会发现沿途景观变化为( )
A.荒漠—草原—草原荒漠—森林B.草原—荒漠草原—森林—荒漠C.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荒漠D.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8.经过G7高速公路沿线的旅行,司机回来后整理了他的见闻感受。以下不正确的是( )
A.经过了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B.手鼓舞是维吾尔族的传统舞蹈C.沿途看到了牧民赶着牛羊放牧D.经过农田时看到人们正在插秧
[2022·深圳期中] 读图,完成第9~10题。
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
9.下列区域中,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的是( )
A.华北平原B.东北区C.西南区D.东南沿海区
10.制约蒙新区粮食生产地位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资源B.水资源C.经营规模D.机械化水平
11.[2023·娄底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在中国版图上,甘肃省宛若一柄玉如意,是我国东中部腹地通往西北地区乃至中亚各国的天然走廊和必经要道。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一场历经千年的文化之旅慢慢开启。材料二:种子是农业的希望。甘肃省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占据我国玉米制种70%,有“种子繁育的黄金走廊”美誉。玉米喜高温,生长期较短,苗期较耐旱,此后需水量大。
材料三:河西走廊是位于高山山麓的狭长堆积平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材料四:河西走廊示意图。
(1)因其狭长,位于流经兰州的____河以西,故名河西走廊;弱水在____季流量显著增加,进入汛期。
(2)图示山脉是____________走向,穿越河西走廊的铁路是______线。
(3)河西走廊号称“种子繁育的黄金走廊”,分析其成为玉米制种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
[答案] ①平原地带,地势平坦;②高山冰雪融水丰富,水源充足;③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成分的积累。
(4)请你为河西走廊在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①重视生态保护,发展节水农业;②合理利用太阳能资源,促进农业发展;③加速农业转型,发展现代化农业。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境荟萃,草原和荒漠,牧区和灌溉农业区,图释导学,因地制宜谋求发展,找水源,干旱西北,冰雪融水,灌溉农业,高山山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课堂教学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西北地区的位置,西北地区的范围,西北地区的东部地形,西北地区的西部地形,西北地区的河流,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贺兰山,西北的灌溉农业区,新疆的特色农产品,回顾书中走过的风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ppt课件,共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