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案设计
展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地方,近距离地了解一下这个人间仙境!
二、预习检查
课前搜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热点事件、音乐、图片,如世博会、自贸区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学习任务一
四、学习任务二
五、过程性评价
随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温暖湿润、湖泊星罗,被称为“鱼米之乡”。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之地,现在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人们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借助远洋航线通往世界各地。
七、作业布置
全部同学完成《七彩作业》本课时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
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谈谈对“鱼米之乡”的认识与印象。
1.读教材第50—51页图文资料,总结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等,体会“鱼米之乡”的独特自然风光和物产。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1页图文资料,从沿海、沿江两方面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并了解各组的展示方法、准备材料等。
小结:
江:位于“黄金水道”长江的下游。
海:位于东部“黄金海岸”的航运中枢。
【自主完成】
学生指图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在长江入海口附近,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地势低平,温暖湿润,湖泊星罗。
鱼: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米:地势低平,雨热同期,河湖众多,灌溉便利,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
【小组合作】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依托“黄金水道”长江干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2)长江三角洲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位于东部“黄金海岸”,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通过读图、指图让学生认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和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联系生活实际和所学知识,完成教材第51—52页活动。
指导:1.注意指导学生认识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地形平坦,河流没有发电功能。
2.走进小组,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文字、分析地图,认识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利和弊,以及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发展的重要作用。
【小组合作】
1.利:塑造肥沃的平原、提供充足的水源等。弊:洪涝灾害、水污染等。
2.(1)利: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弊:可能带来水患。
(2)都江堰水利工程有效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灌溉水源,又免受水患灾害。由此,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利用图文资料,培养学生从单要素分析问题到多要素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思维的进阶和能力的提升的目的。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a href="/dl/tb_c9499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教案</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本章课标要求,本章教材分析,本章学情分析,本章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a href="/dl/tb_c9500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情境,预习检查,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过程性评价,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a href="/dl/tb_c9500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案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情境,预习检查,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过程性评价,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