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图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图片课件ppt,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二环境问题的危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掌握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培养综合思维2.了解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能够针对不同环境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培养地理实践力3.认识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培养人地协调观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1.自然环境的稳定机制自然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 太阳能 持续供给能量,物质能够从 无机环境 进入 生命体 ,最终又回到无机环境,从而完成 物质的循环 与能量的流动,同时自然环境能够通过 自我调节 维持稳定。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大量 自然资源 ,维持城市、农田等人类系统的运行,将所形成的 废弃物 排入自然环境。 (2)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在某些方面超过自然环境的 调节 能力,损害自然环境的 支撑服务 功能,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 稳定 状态。 3.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 、水污染、生态退化、 全球变暖 等。
4.人类对环境的影响(1)影响因素: 人口数量 、人均资源消费量和 技术水平 。(2)关系。① 人口数量 增加,所需要的自然资源数量和 排放的废弃物 数量也会增加。 ② 人均资源消费量 越高,对环境的影响越大。由于 经济发展 水平的不同,人均资源消费量具有显著的 区域差异 。
③技术进步对环境的影响具有 两面性 。技术越发达,人类对 自然环境 影响的程度越大;人类通过研发 环境友好 技术,能够提高 资源利用率 和废弃物处理能力,降低对自然环境的 负面 影响。
微思考1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提示: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都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而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都会引发环境问题,当前人为原因引发的环境问题尤为严重;部分自然灾害是环境问题的一个方面。
二、环境问题的危害1.影响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1)自然环境的 供给服务 功能下降,使人类难以获得足够的自然资源,导致自然资源 稀缺 甚至枯竭。 (2)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失常,使 环境污染 与生态退化加剧,并增加 自然灾害 的风险。 (3)自然环境的 文化服务 功能降低,会降低人的舒适感、 审美体验 等。
2.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大气、 水 、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污染,会直接损害人的 生活质量 和健康。 3.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环境问题不仅直接造成 生命财产 的损失,也对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造成损害,进而制约 社会经济 发展。 微思考2企业应如何避免“先污染、后治理”?提示:实行清洁生产或发展循环经济;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利用清洁能源,加大技术投入。
一 环境问题的类型及原因
重难归纳1.环境问题的类型按环境问题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发生机制,一般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工业生产的发展。
(2)世界人口高速增长。
(3)科学技术的发展。
海伦娜岬角位于智利南端,那里几乎所有的动物都丧失了视力。下图为南极臭氧层空洞变化示意图。
(1)分析海伦娜岬角地区的动物丧失视力的原因。(2)分析导致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提示:(1)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面积不断扩大,臭氧含量减少,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损害动物的视力。(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大量使用氟氯烃等,破坏了臭氧层。
典例剖析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 ℃是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可以判断,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 ①南方近岸海域 ②城市近岸海域 ③北方近岸海域 ④乡村近岸海域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赤潮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①工业废水的排放 ②生活污水的排放 ③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施用化肥与农药 ④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扩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第(1)题,赤潮易发生在20~30 ℃的温度范围内,我国南方纬度低,热量条件好,适宜赤潮生物的生长。城市近岸海域向海洋排放大量废水,为赤潮生物提供了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第(2)题,据材料可知,有机物、营养盐、维生素、微量元素都有利于赤潮生物生长,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施用化肥与农药以及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扩大等都会产生这些物质。
学以致用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及郊区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冬季最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沙尘暴B.水体污染C.酸雨D.雾霾(2)该城市冬季上述环境问题比周边城市严重,其原因可能是( )A.降水丰富,水汽充足B.风力较小,大气稳定C.城市绿地面积大D.废水排放量大答案:(1)D (2)B
解析:第(1)题,华北地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该城市西北部为山地,阻挡西北风,背风坡风力较小,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因此冬季易形成雾霾,D项正确。背风坡风力较小,不易形成沙尘暴,A项错误;水体污染和季节无关,B项错误;该地冬季降水少,不易形成酸雨,C项错误。第(2)题,该地西北部为山地,阻挡冬季风,使得该地风力较小,大气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因此冬季雾霾问题比周边城市严重,B项正确。山地背风坡,降水较少,A项错误;城市绿地面积大会减轻雾霾,C项错误;废水排放量与雾霾形成无关,D项错误。
重难归纳1.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
3.雾霾的成因及危害(1)成因。①自然原因:冬春季节多沙尘天气,降水少;地形较封闭(盆地或周边多山等);大气比较稳定(逆温或少风),细颗粒物不容易扩散。②人为原因:冬季取暖消耗大量煤炭,排放的细颗粒物较多;汽车尾气大量排放;工地扬尘等。
(2)危害。能见度降低,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交通事故多发;加剧大气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诱发结膜炎、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对航空事业造成不利影响。
海洋酸化即海水吸收了空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酸碱度降低的现象。海水应为弱碱性,海洋表层水的酸碱度值约为8.2。当空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进入海洋时,海洋就会酸化。科学研究表明,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预计到2100年,海洋表层水的酸碱度将下降到7.8。(1)分析工业革命以来海洋酸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2)指出海洋酸化的危害。
提示:(1)人口数量增加、工业发展消耗了大量矿物燃料,植被破坏、绿地面积减少,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进入海水的二氧化碳增多,加快海洋酸化。(2)破坏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渔业减产,对船舶、建筑工程等腐蚀加剧。
典例剖析下图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反映的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B.不合理的灌溉C.过度开采地下水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2)该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安全B.影响京广铁路线等重要交通线路的安全C.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D.增加该地的降水,易形成涝灾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图中反映的是地面沉降问题,地面沉降是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第(2)题,地面沉降会影响地面建筑物及工程的安全;京广铁路并不经过该地区;地面沉降会使河流泄洪能力降低;并不会增加该地区的降水。
方法技巧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的问题过度开采地下水,会造成潜水水位下降而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导致地面下沉,沿海地带可能因此引起海水入侵等问题。
学以致用土壤盐碱化是指在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在表层土壤累积的过程。干燥度是指某地一定时间内的可能蒸发量与同期降水量的比值。下图为某地干燥度、地下水埋深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土壤表层含盐量最高的月份可能是( )A.3月B.5月C.9月D.11月(2)土壤盐碱化对当地农业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A.生物物种减少B.水土流失加剧C.土壤肥力下降D.地下水位下降
解析:第(1)题,影响土壤表层含盐量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和蒸发,降水量越大,淋溶作用就越强,土壤的含盐量就越低;而盐分随着水分的蒸发向地表集聚,蒸发越强,表层土壤中的盐分含量就越高。由图可知,5月份干燥度最大,降水补给较少,地表水分蒸发量大,表层土壤盐分含量高,故选B项。
第(2)题,土壤盐碱化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生长,使其产量降低,但不会导致物种减少,A项错误、C项正确。水土流失的强度与降水强度、地形和植被覆盖率等有关,与土壤盐碱化无关,B项错误。在半湿润、半干旱区,土壤盐碱化往往是由地下水位高引起的,土壤盐碱化不会引起地下水位下降,D项错误。故选C项。
读下面四幅图,完成1~2题。
1.四幅图片表示的环境问题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 )A.①B.②C.③D.④2.四幅图片表示的环境问题是由科学技术进步造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原生环境问题是由自然因素造成的,如洪水、旱灾、虫灾、台风、地震、火山爆发等。①是由地震引起的,属于原生环境问题;②③④都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第2题,④图中的污染物是电子产品淘汰后形成的垃圾,是由科学技术进步造成的环境问题。
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据此完成3~4题。
3.与图中①②两国相比,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 )A.人均资源拥有量多B.城镇化问题严重C.居民生活水平低D.人口总量大,人口压力大4.分析下列生态问题的原因,分别由资源利用方式不当和资源利用强度过大造成的是( )A.矿产枯竭、土地荒漠化B.土壤盐碱化、物种减少C.水源枯竭、水土流失D.物种减少、森林减少答案:3.D 4.B
解析:第3题,与①②两国相比,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较少,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压力大;图示不能反映城镇化问题严重以及居民生活水平低。第4题,矿产枯竭、森林减少、物种减少、水源枯竭主要是资源利用强度过大造成的,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则是资源利用方式不当造成的。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每到夏季,上海的大多数公共场所会将空调温度调至26 ℃以上。据统计,每节约1亿度电,则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00万吨。(1)简述为减缓全球变暖可采取的措施。(2)请你从个人角度谈谈如何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做出贡献。答案:(1)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大量植树造林;加强全球合作。(2)节约用电;环保出行;资源循环利用;避免使用一次性购物袋;植树种草等。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说课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二环境问题的危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背景图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随堂训练,课标定位,素养阐释,技术水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堂教学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突破•储素养,太阳能,自我调节,废弃物,调节能力,自然资源,环境友好,2人均资源消费量,3技术水平,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