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监测物理·化学试题-初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u-63.5 Fe-56
一、选择题(共25小题,1~12题为物理题,每小题2分;13~25题为化学题,13-20每小题2分,21-25每小题1分,共42分)
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是
A. 自来水B. 红糖水C. 蒸馏水D. 矿泉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自来水由水、可溶性杂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红糖水由糖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蒸馏水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D、矿泉水由水、可溶性矿物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缺铁会引起贫血,这里的“铁”应理解为
A. 元素B. 原子C. 分子D. 单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缺铁会引起贫血,这里的“铁”应理解为元素,因为粗略地描述了物质的组成。
故选:A。
3. 市售的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在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A. +2B. +3C. +4D. +5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在碘酸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设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3=0,得到x=+5。
故选D。
4. 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公园城市”这一目标的是
A. 露天焚烧垃圾B. 加强森林保护
C. 共享单车出行D. 自带布袋购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造成污染,符合题意;
B、加强森林保护,故有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
C、共享单车出行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减轻污染,不符合题意;
D、自带布袋购物,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称量固体 B. 量取液体
C. 固液混合 D. 搅拌溶解
【答案】B
【解析】
【详解】A.称量固体需要左物右码,正确;
B.量取液体,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齐平,错误;
C.固液混合,将液体加入到固体中,正确;
D.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正确。
故选:B。
6. 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室内着火,打开门窗B. 燃气泄漏,开灯检查
C. 火灾逃生,匍匐前进D. 加油站内,接打电话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反而为燃烧提供了大量的氧气,故室内起火时,不能急于打开门窗,故错误;
B、燃气具有可燃性,泄露起火时,要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降低其浓度,不能立即开灯,不然可能会引起电火花,引发爆炸,故错误;
C、火灾发生时,浓烟中含有很多有害成分,并受热膨胀上升。浓烟首先充满屋顶,后渐渐从上往下扩散。故低处浓烟较少,空气相对较好,视野清晰,易于呼吸与逃生,所以火灾逃生时最好匍匐前进,故正确;
D、在加油站附近含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不能在加油站接打电话,故错误。
故选C。
7. 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C. 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D. 硅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A、硅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说法不正确;
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故B说法正确;
C、根据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周期数,由硅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硅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故C说法正确;
D、由硅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硅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8. 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如果出现异常,则可能导致疾病。下表是人体内的一些体液和排泄物的正常pH范围: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当胆汁pH<7.1或pH>7.3时,人体可能导致疾病
B. 胃液一定显酸性,尿液一定显碱性
C. 可使用广范pH试纸测定血浆的pH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D. 胆汁、血浆都呈碱性且胆汁的碱性比血浆强
【答案】A
【解析】
【分析】溶液的pH=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7时,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7时,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详解】A.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胆汁的pH在7.1~7.3之间,当胆汁pH<7.1或pH>7.3时,人体可能导致疾病;正确;
B.胃液的pH值范围为0.9~1.5小于7,一定显酸性;人体的尿液pH值范围为 4.7~8.4,有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碱性,还可能是中性;错误;
C.广范pH试纸测定得到的pH值是整数值,不能精确到小数位,血浆的pH是在7.35~7.45范围内,则不能用广范pH试纸测定;错误;
D.人体胆汁的pH在7.1~7.3之间,大于7,呈碱性,血浆的pH是在7.35~7.45,大于7,呈碱性,所以人体胆汁的碱性比血浆弱;错误;
故选:A。
9. 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①: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说明浓硫酸有腐蚀性
B. 实验②:试管壁发烫,说明物质溶解过程伴随热量变化
C. 实验③:反应后总质量减小,说明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实验④: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说明纸被腐蚀炭化,说明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正确;
B、生石灰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该实验不能说明溶解过程伴随热量变化,错误;
C、一切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总质量减小,是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从烧杯中逸出,未被称量,错误;
D、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错误;
故选A。
10. 化学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灼烧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真假黄金
B. “钻石恒久远”说明金刚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在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
C. 生活中常用铁做炊具,利用了铁的导热性,也可以用来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
D. 焊锡具有熔点高的特性,常用来焊接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
【答案】D
【解析】
【详解】A.假黄金是铜锌合金,灼烧会变成黑色,黄金化学性质稳定,灼烧不变色,用灼烧观察颜色方法可以鉴别,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钻石恒久远”说明金刚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在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生活中常用铁做炊具,利用了铁的导热性,用铁锅炒菜,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焊锡属于合金,合金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选项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故选D。
11. 如图是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2∶3
B.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CO=CO2+N2
C.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都发生改变
D. 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比为7∶11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氮气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2:2=1:1,说法错误;
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氮气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说法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与反应的有4个分子,生成3个分子,分子的数目也发生了改变,说法正确;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比=[2×(12+16×2)]:(14×2)=22:7,说法错误。
故选C。
12. 《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硫酸铜晶体)。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流以为涧”中清澈的“苦泉”——溶液
B. “挹其水熬之”——蒸发溶剂
C.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铁比铜活泼
D. “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后剩余的“苦泉”——不饱和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题意可知,“苦泉”的溶质之一为硫酸铜,“挹其水熬之”说明溶剂为水,则清澈的“苦泉”为溶液,该选项叙述正确;
B、“挹其水熬之”是指将溶剂水蒸发的过程,该选项叙述正确;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指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说明铁比铜活泼,该选项叙述正确;
D、由于有晶体析出,则说明剩余的“苦泉”为饱和溶液,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故选D。
13. 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 3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C. 60s时,加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
D. 该实验是将稀盐酸加入稀NaOH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由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有热量放出,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30s时溶液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盐酸未完全反应,故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说法正确;
C、由图可知60s时,pH大于7,所以溶液显碱性,加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说法正确;
D、根据pH图,反应前溶液显酸性,pH小于7,反应后溶液pH大于7,是氢氧化钠加入稀盐酸中,说法错误。
故选:D。
五、非选择题(本题共8个题,共32分)
14.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许多化学知识。
(1)洗涤剂能洗掉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_作用。
(2)“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近年来提倡的“低碳生活”是为了减少______的排放。
(3)铁制品很容易生锈,写出用盐酸除铁生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1)乳化 (2)二氧化碳##CO2
(3)6HCl+Fe2O3=2FeCl3+3H2O
【解析】
【小问1详解】
洗涤剂能洗掉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小问2详解】
近年来提倡的“低碳生活”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小问3详解】
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和水,化学方程式为:6HCl+Fe2O3=2FeCl3+3H2O。
15.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天然气不仅是优质的能量来源,还是宝贵的化工资源。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
方法一:煤气化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和“甲烷化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别与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其中“甲烷化催化剂”在这两个化学反应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方法二:开发煤层气。煤层气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烃类物质,俗称“瓦斯”,是与煤伴生、共生的气体资源。
方法三:开发可燃冰。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水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压强和温度范围如图所示。可燃冰一旦离开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发生井喷意外,还可能会破坏地壳稳定平衡,引发海底塌方,导致大规模海啸,所以可燃冰的开采困难。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方法一中提到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别转化为甲烷的关键反应条件是使用______。
(2)方法一中一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原理可以表示为:CO+3H2CH4+H2O,则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原理为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方法三,判断有关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在15℃和100atm时,可燃冰能稳定存在
B. 可燃冰开采时若出现差错,可能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
【答案】(1)甲烷化催化剂
(2)CO2+4H2CH4+2H2O (3)B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题给信息可知,方法一中提到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别转化为甲烷的关键反应条件是使用“甲烷化催化剂”。
【小问2详解】
参照一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原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4H2CH4+2H2O。
【小问3详解】
A、由图可知,在15℃和100atm时,可燃冰不能稳定存在,已经转化为甲烷气体和水,此选项错误;
B、可燃冰一旦离开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发生井喷意外,还可能会破坏地壳稳定平衡,引发海底塌方,导致大规模海啸,故可燃冰开采时若出现差错,可能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此选项正确。
故选B。
16. 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处理,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下面是对废弃的镀铜电路板垃圾进行处理,回收金属铜,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后进行的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写出其中发生置换反应的相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步骤③加入稀盐酸,充分搅拌,当观察到现象为______时,说明已完全反应。
(3)步骤②③所得的FeCl2溶液可与一种单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eCl3,实现循环使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该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答案】(1) ①. 烧杯、玻璃棒、漏斗 ②. Fe+CuCl2=FeCl2 +Cu (2)没有气泡产生
(3)Cl2
【解析】
【小问1详解】
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后得到了溶液和滤渣,则进行的操作名称是过滤,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产生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其中发生的置换反应: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 +Cu;
【小问2详解】
步骤②后得到的滤渣是铁和铜,滤渣加入稀盐酸,充分搅拌,铁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盐酸反应,当观察到现象为没有气泡产生时,即铁已经完全反应,说明已完全反应;
【小问3详解】
氯气能把氯化亚铁氧化成氯化铁,氯气的化学式是Cl2。
17. 下表是氯化钠和氯化钾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_____g。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____。
(3)某同学用氯化钾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实验过程中水分损失忽略不计)。
①A~D中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
②D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是_____g。
【答案】(1)36.3
(2)氯化钾##KCl
(3) ①. BCD ②. 4.5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表格可知,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3g。
【小问2详解】
由表格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KCl。
【小问3详解】
①BD中明显有未溶解的KCl晶体,故BD一定为饱和溶液,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故50g水可以溶解17gKCl,故A中只溶解了10gKCl,A为不饱和溶液,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故50g水可以溶解20gKCl,C中刚好溶解了20gKCl,故C为饱和溶液。
故BCD为饱和溶液。
②10℃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1.0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15.5g氯化钾;所以D中析出晶体的质量=10g+10g-15.5g=4.5g。
18. 铁铜金属粉末常用于生产机械零件。为测定某铁铜金属粉末中铁粉的含量,取20g样品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设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计算:
(1)该金属粉末中铁粉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70% (2)解:设参与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x
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4.5%。
【解析】
【小问1详解】
铜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故由图可知铁粉质量=20g-6g=12g,故该金属粉末中铁粉的质量分数=。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19. 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装置______(填字母标号,从A-E中选)。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F装置有多种用途。用于气体干燥、除杂时,气体应从______处进入(选填导管口编号);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时,瓶中液体可以是______。(选填下列试剂编号)
①浓硫酸 ②烧碱溶液 ③稀硫酸 ④蒸馏水
【答案】(1)BC或BD
(2)
(3) ①. c ②.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应选择固液常温型装置,故选B;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即可选择C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又可选择D装置排水法收集;
故选BC或BD;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问3详解】
用于气体干燥、除杂时需要气体和液体充分接触,所以从长管c通入;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时需要使用药品不和一氧化碳反应且和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可使用 ②烧碱溶液,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名,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和一氧化碳不反应。
20.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
(1)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都能反应产生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2)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Ⅰ:只有CaCl2;猜想Ⅱ:有______;猜想Ⅲ:有CaCl2和Ca(OH)2。
【实验探究】
(3)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探究。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
(4)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_。
(5)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
【答案】(1)Ca(OH)2+2HCl=CaCl2+2H2O
(2)有HCl和CaCl2 (3)溶液变成蓝色
(4)CaCl2与Na2CO3反应也会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因此并不能证明一定有Ca(OH)2存在 (5)反应物是否过量
【解析】
【小问1详解】
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小问2详解】
溶质中所含物质与两反应物相对的量有关,根据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稀盐酸过量时、氢氧化钙过量的情况分析并做出猜想,故猜想II为:有HCl和CaCl2。
【小问3详解】
根据结论中溶液中含有Ca(OH)2,Ca(OH)2呈碱性可知实验现象为石蕊溶液变蓝。
【小问4详解】
因为CaCl2与Na2CO3反应也会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因此并不能证明一定有Ca(OH)2存在。
【小问5详解】
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21. 兴趣小组同学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进行了“无形变有形”的创新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仪器省略。提示:2Na+2HCl=2NaCl+H2↑)。
(1)图1中,打开塑料瓶瓶盖,同时打开氧气传感器开关,得到了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AB段氧气体积分数逐渐降低,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
(2)图2中,打开弹簧夹,向试管Ⅰ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关闭弹簧夹(保持导管口在液面以下)。观察到试管Ⅰ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且有液体流入试管Ⅱ中,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反应结束后,试管Ⅱ中的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无沉淀生成,试管Ⅱ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除酚酞以外),确定试管Ⅱ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使用的试剂是______(写一种)。
【答案】(1)分子不断运动,氧气分子运动到塑料瓶外
(2) ①. 试管Ⅰ中钠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压强增大 ②. NaCl##氯化钠 ③. 碳酸钠溶液(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氧气体积分数减小,说明氧气减少,从瓶内逸出,微观解释为分子不断运动,氧气分子运动到塑料瓶外。
【小问2详解】
Ⅰ中推入稀盐酸后,盐酸和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气,加入的稀盐酸没过导管,气体无法通过导管排出,则试管内压强增大,将试管内液体沿导管压入Ⅱ试管中。所以产生试管Ⅰ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且有液体流入试管Ⅱ中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试管Ⅰ中钠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压强增大;
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气,则进入Ⅱ中的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盐酸,因为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则进入Ⅱ中的溶液中溶质一定含有盐酸和氯化钠,Ⅱ中发生了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且盐酸将氢氧化钠全部消耗,故试管II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
试管Ⅱ中一定有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可能含有过量的盐酸,故可以向试管II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若产生气泡,则试管II中含有未反应的稀盐酸,若无气泡产生,则试管II中只有氯化钠(合理即可)。血浆
胃液
胆汁
尿液
pH
7.35~7.45
0.9~1.5
7.1~7.3
4.7~8.4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氯化钾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实验方案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通入CO2
滴加Na2CO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是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线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东湖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东湖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说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面各种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