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教材高中化学第4章生物大分子第1节糖类课时作业(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616632/0-171317415342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新教材高中化学第4章生物大分子第1节糖类课时作业(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616632/0-171317415346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 糖类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 糖类同步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和结论错误的是,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淀粉经过下列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题组一 糖类
1.来苏糖()是可作为糖类代谢的单糖,能说明来苏糖是单糖的理由是( B )
A.它是糖类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糖
B.不能水解生成更简单的糖
C.它是和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糖
D.它是易溶于水且比蔗糖甜的糖
解析:糖类根据能否发生水解以及水解生成单糖的多少可分为单糖、寡糖和多糖,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这与相对分子质量、甜度等无关,答案选B。
2.糖原[(C6H10O5)n]是相对分子质量比淀粉更大的多糖,又叫“动物淀粉”。下列关于糖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糖原与淀粉、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糖原与淀粉、纤维素互为同系物
C.糖原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D.糖原具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
解析:由(C6H10O5)n可知,糖原是由若干个单糖单元组成的多糖,在这一点上与淀粉、纤维素相同,但由于n的取值不同,且糖原、淀粉、纤维素的分子组成也不是相差CH2原子团的整数倍,因此三者既不互为同系物,也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题组二 单糖
3.下列关于葡萄糖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葡萄糖能发生酯化反应
B.葡萄糖与新制Cu(OH)2加热时生成砖红色沉淀
C.葡萄糖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D.充分燃烧等质量的葡萄糖和甲醛(HCHO),所需氧气的物质的量不相同
解析:葡萄糖可以写为(CH2O)6,分子中各元素质量分数与甲醛相同,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各元素质量相同,充分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同。
4.葡萄糖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是( D )
A.加成反应 B.聚合反应
C.水解反应 D.氧化反应
解析:葡萄糖作为营养剂供给人体能量,最终转化为CO2和H2O,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6O2eq \(――→,\s\up7(酶))6CO2+6H2O,D正确。
题组三 二糖
5.下列实验操作和结论错误的是( D )
A.用新制Cu(OH)2可鉴别麦芽糖和蔗糖
B.用银镜反应可证明蔗糖是否转化为葡萄糖,但不能证明是否完全转化
C.浓硫酸可使蔗糖脱水变黑,证明蔗糖含C、H、O三种元素
D.蔗糖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硫酸,水溶液加热几分钟,加入银氨溶液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证明蔗糖不水解
解析:D项中蔗糖水解时用稀硫酸作催化剂,溶液显酸性,应先加碱调pH至碱性,再加银氨溶液。
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蔗糖的水解产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
B.蔗糖是多羟基的醛类化合物
C.麦芽糖不是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
D.麦芽糖是多羟基的醛类化合物
解析:蔗糖在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A正确;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B错误;淀粉在催化剂存在和加热的条件下逐步水解,最终生成还原性单糖——葡萄糖,麦芽糖不是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C正确;麦芽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D正确。
题组四 多糖
7.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它们都是混合物
B.它们都是天然高分子
C.它们是同分异构体
D.它们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解析: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都是天然高分子,但两者的n值不同,都是混合物,两者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8.以淀粉为基本原料可制备许多物质,如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A.淀粉是糖类物质,有甜味,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反应③是消去反应,反应④是加聚反应,反应⑤是氧化反应
C.乙烯、聚乙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均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D.反应②是葡萄糖发生水解生成了CH3CH2OH
解析:淀粉与纤维素均为多糖,本身无甜味,分子式均为(C6H10O5)n,但两者的n值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反应⑤为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是氧化反应,反应③是消去反应,反应④是加聚反应,故B正确;聚乙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不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而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故C错误;反应②是葡萄糖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乙醇,故D错误。
综合强化
9.淀粉经过下列变化:淀粉―→单糖―→酒精―→乙烯―→……―→草酸(HOOC—COOH),在该变化过程中,下列反应类型一定没有涉及的是( B )
①加成反应 ②氧化反应 ③还原反应 ④消去反应 ⑤取代反应 ⑥水解反应 ⑦酯化反应 ⑧加聚反应
A.①③④ B.⑦⑧
C.④⑤⑥ D.①②⑥
解析:淀粉―→单糖(葡萄糖),水解反应(取代反应);葡萄糖―→酒精(+C+4O2),氧化还原反应;酒精―→乙烯,消去反应;乙烯―→1,2-二溴乙烷,加成反应;1,2-二溴乙烷―→乙二醇,水解反应(取代反应);乙二醇―→乙二醛―→乙二酸,氧化反应。
10.现有通式为(CH2O)n的六种有机化合物,性质如下:
①甲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②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甲的2倍,戊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3倍,己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6倍;
③乙、戊的水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还可以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酯化,乙和戊之间也能酯化;
④戊结构中含有—CH3,两分子戊可形成环酯;
⑤丙不溶于水,丁、己两种物质的水溶液均呈中性;丙既能水解,又能发生银镜反应;丁能与钠反应放出H2,且能与新制的Cu(OH)2加热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己能发生银镜反应,它可由淀粉水解制得。
(1)推断各物质的结构,写出其结构简式。
甲HCHO,乙CH3COOH,丙HCOOCH3,丁HOCH2—CHO,戊,己CH2OH(CHOH)4CHO。
(2)甲~己中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乙、丙、戊,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乙、丁、戊、己,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甲、丙、丁、己。
解析:据①可知,甲为HCHO;乙、丙、丁的分子式为C2H4O2,乙具有酸性,则乙为CH3COOH;丙不溶于水,能水解,又能发生银镜反应,则丙为HCOOCH3;丁能与钠反应放出H2,且能与新制的Cu(OH)2加热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则丁为HOCH2—CHO;由②③④知,戊的分子式为C3H6O3,分子中含有—OH、—CH3和—COOH,故戊为;己的分子式为C6H12O6,能发生银镜反应,可由淀粉水解制得,则己为葡萄糖。
11.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 ℃的水浴加热5~6 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丙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
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1)写出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2)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温度对淀粉水解的影响,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催化剂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3)实验1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加入碱中和稀硫酸。
(4)实验3中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碘反应。
(5)下列结论合理的是abcd(填字母)。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
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
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
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可能出现预期的现象
解析:(2)甲与乙的反应物均相同,但甲加热,乙未加热,所以甲、乙实验是探究温度对淀粉水解的影响;甲中有稀硫酸,而丙中无稀硫酸,所以甲、丙是探究催化剂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4)加入的碘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碘无法与淀粉反应,所以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5)根据实验可知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a正确;因为碘易升华,而且温度较高时,碘与淀粉不能显色,所以冷却后加入碘,可判断淀粉是否完全水解,b正确;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根据砖红色沉淀的产生判断产物的还原性,c正确;唾液中含有淀粉酶,且为中性,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所以可用唾液代替稀硫酸进行实验1,可达到预期的现象,d正确,答案选abcd。
12.某制糖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同时得到大量的甘蔗渣,对甘蔗渣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能防止环境污染,现按下列方式进行综合利用。
已知H是具有香味的液体。
(1)A的名称是纤维素,H的名称是乙酸乙酯,H的同类同分异构体还有HCOOCH2CH2CH3、HCOOCH(CH3)2、CH3CH2COOCH3(写结构简式)。
(2)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CuOeq \(――→,\s\up7(△))CH3CHO+Cu+H2O。
写出B→C的离子方程式:CH2OH(CHOH)4CHO+2[Ag(NH3)2]++2OH-eq \(――→,\s\up7(△))CH2OH(CHOH)4COO-+NHeq \\al(+,4)+2Ag↓+3NH3+H2O。
解析:(1)甘蔗渣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因此A为纤维素。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醇,乙醇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醛,乙醛被氧化成乙酸,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作用下生成乙酸乙酯,H的名称为乙酸乙酯,与其同为酯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HCOOCH2CH2CH3、HCOOCH(CH3)2、CH3CH2COOCH3。
(2)根据(1)的分析,乙醇和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把羟基氧化成醛基,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uOeq \(――→,\s\up7(△))CH3CHO+Cu+H2O。葡萄糖是多羟基醛,能被银氨溶液氧化,其离子方程式为CH2OH(CHOH)4CHO+2[A g(NH3)2]++2OH-eq \(――→,\s\up7(△))CH2OH(CHOH)4COO-+NHeq \\al(+,4)+2Ag↓+3NH3+H2O。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 糖类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和结论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 糖类课时作业,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 糖类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