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真题专练2宇宙中的地球
展开1.K地位于Q地的( C )
A.东北 B.东南
C.西南 D.西北
2.K、Q两地相比( C )
A.甲日日落地方时,K地比Q地大
B.甲日晨线与经线夹角,K地比Q地大
C.乙日白昼的时间,K地比Q地长
D.乙日正午太阳高度角,K地比Q地小
[解析] 第1题,由所学太阳视运动知识可知,夏至日,日出东北,且最偏北,影子朝向西南;冬至日,日出东南,且最偏南,影子朝向西北;其余日期的日出方位和影子均位于夏至日和冬至日之间,故张角两边的甲、乙分别为夏至日或冬至日;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乙两日K地日出变化时间为1小时56分,Q地日出变化时间为3小时14分,Q地昼长年变化幅度大于K地,说明Q纬度位置更高,两地都位于北半球,说明Q更靠北,K更靠南。甲日日出早,为夏至日;乙日日出晚,为冬至日。冬至日和夏至日日出时间关于地方时6时对称。由图中可计算出,K地冬至日和夏至日日出关于北京时间(120°E经线地方时)6时18分对称,可计算K地经度为115.5°E;Q地冬至日和夏至日日出关于北京时间5时33分对称,可计算Q地经度约为127°E;可知K位于Q地的西侧。综合上述分析可知,K地位于Q地的西南(也可根据乙日日出时间判断,因Q地更靠北,冬至日Q地日出较早,冬至日晨线呈东北—西南走向,可知K地位于Q地西南),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2题,图示为日出杆影年变化,甲日日出地方时更早,两地都位于我国,所以甲日应为夏至日,根据上题分析可知,Q纬度位置更高,所以甲日的日落地方时Q地更大,A错误;同一日期的晨线与经线夹角相同,B错误;乙日为冬至日,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位置越高,昼越短,Q纬度位置更高,昼长更短,C正确;乙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两地都位于北半球,纬度位置更低的K地太阳高度角更大,D错误。故选C。
(2023·福建卷)局部强降雨后,在某些角度,光通过水汽的折射,形成彩虹奇观。结合下图完成3~4题。
3.暑假某日,小明同学来到武夷山游玩,降雨过后,看见了彩虹,则小明看见彩虹时最可能的时间与朝向是( D )
A.7:00~8:30面朝太阳
B.10:00~11:30面朝太阳
C.13:00~14:30背对太阳
D.16:00~17:30背对太阳
4.我国北方夏季彩虹出现频率高于南方的可能原因是( C )
A.降雨较多 B.太阳高度角大
C.白昼时间长 D.可见度较高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彩虹应出现在太阳对面,所以小明看见彩虹时应背对太阳,AB错误;读图分析,当h>42时,彩虹应在地平面以下,13:00~14:30接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此时不能看见彩虹,C错误;16:00~17:30为下午,接近日落,太阳高度角小,可能h<42,此时小明最可能看见彩虹,D正确。故选D。第4题,北方降雨少于南方,A错误;北方太阳高度角小于南方,B错误;夏季北方昼长较南方长,昼长时间长,出现彩虹的频率高,C正确;南方北方的能见度差异小,D错误。故选C。
(2023·海南卷)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要素。左图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右图为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5~6题。
5.观测当日( D )
A.甲地昼长夜短 B.乙地昼短夜长
C.甲地昼长大于乙地 D.甲乙两地昼夜等长
6.甲地位于乙地( A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解析] 第5题,读图可知,甲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昼夜平分;甲地正午日影朝北,说明太阳直射点没有直射甲地。据此可知,该日为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甲乙两地昼夜等长。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6题,根据上题可知,此日为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方时6时日出,18时日落。甲地北京时间5:40日影朝正西,正值日出,因此可推知甲地位于125°E;乙地日影朝正北方向时为正午12:00,对应北京时间12:20,可知乙地位于115°E,因此甲地位于乙地偏东方。甲乙两地该日正午日影均朝北,说明两地位于北半球。甲地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说明其正午太阳高度为45°,而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30°,小于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因此甲地纬度更低,位于乙地偏南方。综上所述,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3·浙江6月选考)一天内电力网络的供电量应与实际需求相匹配。下图为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一周每日不同时刻,平均发电量按来源划分的统计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完成第7题。
7.当太阳能发电量在7日达到最大值时,北京时间约为( C )
A.7日1-2时左右 B.7日7-8时左右
C.8日3-4时左右 D.8日8-9时左右
[解析] 太阳能发电量在正午前后最大,美国东部为西5区,西部为西8区,故大部分地区位于西6—西7区,太阳能发电最多时,应该是西6—西7区为12点左右,由时间计算可知,北京时间比美国东部时间早13小时,当美国7日西6—西7区为12点左右时,北京时间为8日2—3时左右,故C正确;当北京时间为7日1—2时,西五区为6日12—13时,不符合题意,A错误;北京时间7日7—8时左右时西五区时间为6日18—19时左右,太阳落山,发电量小,B错误;北京时间8日8—9时左右时,西五区时间为7日19—20时左右,为夜间,太阳能发电量小,几乎为0,D错误。故答案选C。
(2023·江苏卷)2022年4月27日黎明时分,某地出现金星、火星、木星与土星“四星伴月”的天文现象。此时中国空间站过境该地上空,与“四星伴月”同框,形成壮美景观。下图为“某时刻中国空间站在轨位置上方俯视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与图示时刻中国空间站在轨位置相符的是( C )
9.“四星伴月”这一天文现象难得一见,主要是因为各天体( D )
A.自转周期不同 B.体积大小不同
C.自转方向不同 D.公转周期不同
[解析] 第8题,由图中陆地轮廓形状可知图中极点为南极点,因此可知图中90°为东经度,图中每相邻两条经线经度相差30°,故中国空间站位于120°E以东附近,选项中A图中的中国空间站位于30°E以东附近,A错误;B图中中国空间站位于60°E以东附近,B错误;D图中中国空间站位于150°E以东附近,D错误;C图中中国空间站位于120°E以东附近,C正确。故选C。第9题,“四星伴月”这一天文现象难得一见,主要是因为各天体公转周期不同,难以同框,D正确;难以同框与自转周期不同、体积大小不同、自转方向不同无关,A、B、C错误。故选D。
10.(2022·北京卷)图示意寒武纪至新近纪生物多样性和地表温度的变化。图中( C )
A.寒武纪比奥陶纪生物种类更加丰富
B.侏罗纪是哺乳类动物的繁盛时期
C.第三次物种大灭绝与地表升温有关
D.生物演化主要依赖于地球的内能
[解析] 从生物多样性来看,奥陶纪比寒武纪生物物种更加丰富,A选项错误。从所学知识可知,侏罗纪是大型爬行类生物恐龙所在的时代,并非哺乳类动物的繁盛时期,B选项错误。从图中资料可以看到第3次物种大灭绝时期,其地表温度相较之前有很大上升,故第3次物种大灭绝可能与地表升温有关,C选项正确。生物的演化其影响因素较多,其形成过程较为复杂,D选项错误。故选C。
(2022·天津卷)一位摄影爱好者在我国某山拍摄日出照片,下图是他在不同时间拍摄的两幅照片。回答11~12题。
11.该地这两天的昼长大约是( C )
A.12小时和8小时 B.13小时和11小时
C.14小时和10小时 D.16小时和8小时
12.推测该山可能是( D )
A.山东泰山 B.海南五指山
C.安徽黄山 D.四川峨眉山
[解析] 第11题,由图中时刻可知,该地6月22日(夏至日)6:06日出,12月23日(冬至日)7:57分日出,而这两天分别为该地昼长最长和昼长最短的日期,故设最长昼长和最短昼长分别为X和Y,两者关系为X+Y=24 h,由夏至日日出比冬至日早7:57-6:06=1小时51分钟,可得出X-Y=2×1 h 51 m,由此计算出X=13 h 51 m,Y=10 h 9 m。据此,C答案最接近,故C正确,排除ABD。故选C。第12题,由上题结论可知,夏至日该地昼长大约为14小时,据此可以计算出该地日出地方时=12-eq \f(1,2)×14 h=5时,结合该地日出时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6:06,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该地经度大约为105°E,据此可知,四川峨眉山经度范围符合,其他三地经度范围不符合,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2·湖北卷)风云三号E星是全球第一颗在晨昏轨道运行的太阳同步气象卫星,与在轨的风云三号C星、D星形成“晨昏、上午、下午”三星组网格局,可实现全球观测资料的100%覆盖。E星装载最先进的微光成像仪,可大幅提高弱光条件下的监测精度。下图示意晨昏轨道、上午轨道和下午轨道。据此完成13~15题。
13.与上午轨道卫星和下午轨道卫星相比,晨昏轨道卫星( B )
A.两侧温度差异小
B.对地观测时,当地的太阳高度角小
C.太阳能补充不足
D.对地观测时,成像仪太阳光入射少
14.E星的运行轨道相对于地轴( A )
A.年变化幅度为23°26′
B.日变化幅度为180°
C.年变化幅度为46°52′
D.日变化幅度为360°
15.2021年7月某日,当E星观测到巴西圣保罗(23°S,47°W)的万家灯火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C )
A.墨西哥圣地亚哥(23°N,110°W)此时地表温度最低
B.冰岛雷克雅未克(64°N,22°W)附近海域晨雾弥漫
C.夏威夷火奴鲁鲁(21°N,158°W)烈日当空
D.中国北极黄河站(79°N,12°E)极光绚烂
[解析] 第13题,晨昏轨道卫星一侧为白昼,一侧为黑夜,两侧温度差异较大,A项错误;对地观测时,地面为凌晨或傍晚,太阳高度角小于上午和下午的太阳高度角,B项正确;大部分卫星运行的动力来自太阳能,三颗轨道卫星均可接触阳光,太阳能补充均充足,C项错误;对地观测时,与上午轨道卫星和下午轨道卫星相比,成像仪太阳光入射角度小,但太阳光入射并不少,D项错误。故选B。第14题,材料信息表明,E星为晨昏轨道太阳同步卫星,即沿晨昏圈环绕地球运行,晨昏圈与地轴的夹角与直射点的纬度数相同,直射点一年之中移动的最大纬度数为23°26′,E星的运行轨道相对于地轴年变化幅度为23°26′,A正确,C错误;一天之中晨昏圈与地轴的夹角变化很小,不可能达到180°和360°,BD错误。故选A。第15题,由材料可知,巴西圣保罗位于47°W,可推其知其位于西三区,万家灯火即入夜后,假设此时为20:00,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火奴鲁鲁为西十一区,区时为12:00,可能出现烈日当空现象,C项正确;圣地亚哥当地时间约为16时,而地表温度日出前后最低,A错误;雷克雅未克当地时间约为22时,不是日出,B错误;此时北极黄河站正值极昼,不易看到极光,D错误。故选C。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篇自然地理第2章宇宙中的地球高考专项练: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篇自然地理第2章宇宙中的地球高考专项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地夏至日地方时16,E星的运行轨道相对于地轴,依据所学地理知识推断,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约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章末高考真题专练五湘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章末高考真题专练五湘教版,共3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章末高考真题专练十六湘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章末高考真题专练十六湘教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