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01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02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学校将进行《雷雨》的排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照。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谬误”一词起源于拉丁语,原有“阴谋”“欺骗”等意,现发展为我们今天所普避理解的意思。它不是指一般的虚假、锆误、荒谬的认识、命题或理论,而是描推理或论证过程中所犯的逻辑错误。“谬误”一词广泛存在于中外学者的著作中,汉代王充《论衡·答佞》有:“聪明有蔽塞,推行有谬误,今以是者为贤,非者为佞,殆不得贤之实乎?”“谬误”一词在西方逻辑学的著作中出现也极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逻辑学著作中便有所提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许多论述谬误的著作,他在《谬误篇》中说道:“谬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依赖于语言的谬误,一类是不依赖于语言的谬误。”当代瑞士哲学家波弯斯基认为亚里士多德《谬误篇》中提到的谬误理论是其第一个关于谬误的学说,其后亚里士多德又相继提出了其他关于谬误的观点。
    “谬误”在中国古代的逻辑学中被称为“悼”,有“惑、追背道理”的意思,那些有意识地用谬误的推理形式来证明某个观点的正确性被叫做诡辨。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有许多关于诡辩的记载。“说辩”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汉代刘安《淮南子·齐俗训》中“诋文者处烦扰以为悲,争为诡辩。久积而不决,无益于治”。其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又有“(新尚)设说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关于说狮的例子“白马非马”。这个著名的哲学命题的提出者是公孙龙,他是战国时期起国平原君的食客,此人被称为说辩之祖。《公孙龙子·白马论》这样记述道:“白马非马,可乎?曰:可。曰:何战?曰: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大意是说:“马”是对物“形”方西的规定,“白马”则是对马“色”方面的规定,对“色”方面的规定与对“形”方面的规定自然是不同的。所以说,对不同的概念加以不同规定的结果是;白马与马也是不同的。
    在西方哲学史上黑格尔是第一个对诡辩论做系统批判的哲学家。他曾经指出:““诡辨’这个词通常意味着以任意的方式,凭借虚假的根据,成者将一个真的道理否定了,弄得动摇了;或者将一个虚假的道理开得非常动听,好像真的一样。”黑格尔的这段话,清晰地揭露了魂辨论有意颠倒是非、混滑黑白的特点。诡辩在外表上、形式上好像是适用正确的推理手段,但实际上是违反逻样规律,做出似是而非的推理,是一种“逻辑谬误”。
    (摘编自明道(什么是逻轨谬误》)
    材料二: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了一首题为《夜雪》的短诗:已讶象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间折竹声。
    这是一首写夜晚下大雪的诗,全诗的每一句都紧紧围绕“夜雪”这一主题。然而,全诗中却没有一句是表明作者亲眼见到夜里在下着大雪的,而只是作者对一系列相关事物情况的感知。这种基于形象思维的联想活动对“夜深知雪重”进行的情境描绘,表现了人类思维不同于感觉、知觉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间接推知的过程主要就是以逻辑推理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但是思维不严密的人,很容易在逻辑上出现各种各样的漏洞,导致推理和结论站不住脚,逻辑学将这种满洞称为逻样谬误。逻辑谬误违背了逻辑思维的法则,会导致我们对客观世界产生错误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会不自觉地犯逻辑上的错误。比如,不严格按照三段式的正确形式进行演绎推理,讨论问题时不注意确定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又如,在逻辑论证过程中,不认真辨析前提是否真实可信。在这些情况下,逻样谬误就会产生。
    有的人可能会提出一些颇为吸引眼球的奇谈怪论。他们说得头头是道,引用了很多案例与名人名言当证据。但你总是觉得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出理由。其实,你的直觉可能没有错,只是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拆解而已。这些奇谈怪论无论在形式上如何严密,都可能犯了某种逻辑谬误。了解关于逻辑谬误的知识,才可能见招拆招,揭露“奇谈怪论”中的不合逻辑之处。
    谬误的蒙蔽性和复杂性是由它看似合理的表象带来的。所以,亚里士多德在对逻辑谬误进行分析时将其称作“表象论证”或“假冒论证”。任何具体的正确的谬误分析,都必须将揭开这种伪装或面具作为研究的主要日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守株待免的那个人,就犯了“假性因采”的逻辑谬误。一天,他碰巧看到一只免子撞树而死,以为守在树边便能拣到控死的兔子。如果将两件事联系起来,那么必须找出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因采关系,而不能主观臆断,这种揭示谬误的能力在逻辑推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许多辩论家认为,某种理辑理论的质量,可以根据它在谬误分析中所能提供的可能性进行区分,而这种分析谬误的能力,正是对正确逻耕规范最直接的检验。因此,检验人们自身逻辑能力的有效方法,就是看人们分析逻辑谬误和消除逻辑谬误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正如英国哲学家西季维克表述的一样:“事实上,逻解就是人们与谬误不停斗争的工具。”
    (摘编自金鸿儒《北大逻辑课》)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谬误原有“阴谋”“欺骗”等意,最早出现在西方逻辑学的著作中,之后广泛出现于中外学者的著作当中。
    B.亚里士多德将谬误主要分为依赖于语言的谬误和不依赖于语言的谬误,波亨斯基
    认为这是第一个关于谬误的学说。
    C.公孙龙被称为诡辩之祖,他对不同的概念加以不同规定,提出了历史上著名的“白马非马”的哲学命题。
    D.看似头头是道、引经据典的奇谈怪论,只要能在逻辑论证过程中认真辨析前提是否真实可信,就不会产生逻辑谬误。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作者通过援引中国古代典籍中“白马非马”的例子,具体清楚地阐释了这一“诡辩”的逻辑谬误所在。
    B.诡辩看似运用了正确推理手段,实则违反逻辑规律,材料一引用黑格尔的话明确了诡辩有意颠倒是非、混消黑白的特点。
    C.材料二指出,日常生活中逻辑谬误或许不可避免,但如果了解关于逻辑谬误的相·关知识,就有可能找到合适的办法子以拆解。
    D.逻辑是人们与谬误不停斗争的工具,运用它分析并消除逻辑谬误,是检验正确逻辑规范和人们自身逻辑能力的有效方法。
    3.根据材料关于“谬误”的论述,不存在逻辑谬误的一项是(3分)
    A.鲁四老爷得知祥林嫂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侯——可见是个谬种!”(《祝福》)
    B.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晋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濂上也。”(《庄子与惠子游于谦梁之上》)
    C.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
    D.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
    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晏子使楚》)
    4.白居易《夜雪》一诗主要表现出一种间接推知的逻辑形式,请简要分析其推理过程。(4分)
    5.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如何避免日常生活中的逻辑谬误。(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雷雨(节选)
    曹禺
    片段一
    [四凤城茶,放朴园前。]
    周朴园四风,——(向四风)叫你艰太太煎的药呢?
    鲁四凤 煎好了。周朴园 为什么不拿来?
    鲁四风 (看繁漪,不说话)
    周蘩漪 (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跟我倒来了,我没有吗。
    周朴园 为什么?(停,向四风)药呢?
    周蘩漪 (快说)倒了。我叫四风倒了。
    周朴园 (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风)药还有么?
    鲁四风 药雄里还有一点。
    周朴园 (低而缓地)倒了来。
    周蘩漪 (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
    周朴园 (向四风,高声)倒了来。
    [四风走到左面例药。]
    周 冲 爸,妈不愿意,你何必这样强迫呢?
    周朴园 你同你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向繁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见四风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周蘩漪 (顺恐地)好,先放在这儿。
    周朴园 (不高兴地)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周蘩漪 (忽然)四风,你把它拿走。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周蘩漪 (声颤)我不想喝。
    周朴园 冲儿,你把药瑞到母亲面前去。
    周冲 (反抗地)爸!
    周朴园 (怒视)去!
    [周冲只好把药端到繁游面前。]
    周朴园 说,请母亲喝。
    周 冲 (拿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卢)爸,您不要这样。
    周朴园 (高声地)我要你说。
    周 萍 (低头,至周冲前,低声)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周 冲 (无法,含若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
    周蘩漪 (恳求地)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
    周朴园 (冷峻地)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
    周蘩漪(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图,又望望周萍。拿起药,落下眼泪,怒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
    周朴园 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周 萍 爸!我——
    周朴园 去,走到母亲面前!跑下,劝你的母亲。
    [周萍走至蘩漪面前。]
    周 萍 (求恕地)哦,爸爸!
    周朴园 (高声)跪下!
    [周萍望着蘩漪和周冲;蘩漪泪痕满面,周冲全身发抖。]
    周朴园 叫你跪下![周萍正向下跪。]
    周蘩漪 (望着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周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周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
    片段二
    周朴园 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
    鲁侍萍 他的脚趾头因为你的不小心,现在还是少一个的。
    周朴园 (冷笑)这么说,我自己的骨肉在矿上鼓励罢工,反对我!
    鲁侍萍 他跟你现在完完全全是两样的人。
    周朴园 他还是我的儿子。
    ……
    [仆人领着大海进,大海站在左边,三四仆人立一旁。]
    鲁大海 (见侍萍)妈,您还在这儿?
    周朴园.(打量音大海)你叫什么名字?
    鲁大海 (大笑)董事长,你不要同我摆架子,难道你不知道我是谁么?
    周朴园 你?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代表。
    ……
    周朴园 好,郡我把部复工的合同给你瞧瞧。
    鲁大海 (笑)你不要骗小孩子,复工的合同没有我们代表的签字是不生效力的。
    周朴园 哦,(向仆人)合同!(仆人由桌上拿合同递他)你看,这是他们三个人签字的合同。
    鲁大海 (看合同)什么?(慢慢地,低声)他们三个人签了字。他们怎么会不告诉我就签了字呢?他们就这样把我不理啦?
    周朴园 对了,俊小子,没有经验只会胡喊是不成的。
    鲁大海 那三个代表呢?周朴国 昨天晚车就回去了。
    鲁大海 (如梦初醒)他们三个就骗了我了,这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他们把矿上的工人们卖了。哼,你们这些不要脸的董事长,你们的钱这次又灵了。
    周 萍 (怒)你混账!
    周朴园 不许多说话。(回头向大海)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鲁大海 开除了?
    周 冲 爸爸,这是不公平的。
    周朴园 (向周冲)你少多嘴,出去![周冲愤然由中门下]
    文本二:
    话剧导演的主要工作是从文本出发,分析、解枸剧本,帮助演员了解、理解和“消化”整个故事和情节脉络,把描剧中人物的发展方向。演员对剧中人物的创造是从想象开始的,而导演则需要通过诠释剧本来帮助演员进行这一想象的过程,让其真实地体会到自己的角色,从而使得角色有血有肉地在规定情境之中“诞生”出来,能够真实地感知和反映人物应有的状态和情绪。
    演员表演的节奏主要体现在语言和动作两个方面。语言的节奏变化体现在台词上,而动作则是指演员的肢体动作。就语言节奏而言,话剧导演应深度刮析文本,帮助演员深刻体会剧中角色,找到特定角色的特定性格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反应,从而使得语言节奏更加准确,在兴奋时加快语速、在发怒时提高音调等等,使得人物的语言在符合其内心情感的同时又富于生活气息,这样才能将角色“演活”。就动作节奏而言,其本质与对语言节奏的把掘一脉相承,有所不同的是还需注意角色的舞台行动是否“像人”,即是否符合现实生活中人们行动的客观规律。
    (摘编自邓吴《话副导演创作初探----如何帮助演员完善舞台表演》)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萦漪采用拖延、让四凤拿走药等方式拒绝喝药,但最终在周朴园和周萍的劝说下,万般无奈、含泪悲愤地把药喘了。
    B.“喝药”原本是一件很普通的生活小事,但在周家却最终演变成全面的矛盾冲突,由此可以看出周家家庭关系的扭曲。
    C.周冲为繁漪说情,为鲁大海打抱不平,他的天真无畏与周萍敬畏父亲、不敢违抗父命的懦弱妥协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D.周朴园对家人实行封建家长制,说话随处带有命令口吻,不容许家人挑战他的权威,表现出绝对的专制和极端的冷酷。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片段一“喝药”这一情节中,四风是一个功能性的角色,她没有鲜明的面目、典型的个性,但在情节发展中却起到重要作用。
    B.片段一中紫漪的“倒了”“不愿喝”“不喝”等字眼不断刺激周朴园“倒了来”“喝了它”的步步紧逼,这便是戏剧语言动作性的体现。
    C.片段一中“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这句话隐含着潜台词,言外之意是“当母亲的人应当替子女着想,保重自己身体”。
    D.片段二中“笑”“慢慢地,低声”“如梦初醒”这些舞台说明,生动地描写出鲁大海看到复工合同前后的心理变化,体现他稚嫩的个性。
    8.文本一主要展现了哪几类矛盾冲突?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
    9.学校将进行《雷雨(节选)》的排演。如果你是导演,你将从哪些方面对演员进行指导?请结合文本二,以周朴园为例进行说明。(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秦始皇帝游会精,渡断江,梁与籍供观。籍曰:“役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奖。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
    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效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波河,筵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新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两,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残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起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起。起举而秦强,何敞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歸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临士卒而徇其私,非社概之臣!”项羽展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新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开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谲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使桓楚报命于怀王。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萧将军皆属项羽。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保。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子是至则围王离,与寨军遇,九战,纯其雨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苯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谐侯。诸候军救巨鹿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奏,诸侯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候军无不人人懦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候将,入棘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教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候皆属焉。(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B.项判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C.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D.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季父,古代以伯、仲、季、叔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季为老三,叔排行最小。
    B.“毋妄言,族矣”与《庖丁解牛》中“虽然,每至于族,见其难为”中的“族”意思不相同。
    C.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烹煮用的器物,也指传国的宝器,比喻帝业。“钟鸣鼎食”“力能扛鼎”中的“鼎”都指前者。
    D.壁上观,在文中指在营垒上观看人家交战。现比喻坐观成败,不帮助任何一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始皇巡游会稽郡时,一旁观看的项羽竞说可以取代秦始皇。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会招来极大灾祸,因此,项梁赶紧阻止项羽继续说下去。
    B.项羽见宋义在安阳长时间屯兵不前,建议宋义把握机会,赶快带兵渡河,楚军从外面攻打,赵军在内响应,一举打垮秦军。
    C.在巨鹿之战中,前来援救巨鹿的诸侯,没有一个发兵出战,而项羽率领楚军以一当
    十,男敢无畏地打败了秦军。
    D.项羽用宋义和齐国同谋反楚、楚王命令处死的借口斩杀宋义,诸将都畏服他,不敢抗拒,假装拥立他为上将军。
    1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谨座序之救,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分)
    (2)当是时,楚兵冠诸候。诸侯军救巨鹿者十余壁,莫敢纵兵。(4分)
    14.项羽在本文中的表现可圈可点,请简要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一从花·初春病起
    苏轼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目半衔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惊①,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注】①惊;欢乐、乐趣,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片写初春时节,冰雪犹在,寒夜漫长,无人留意东风渐起,而词人却在柳际花边、暖衾钟鼓处感到些许春意。
    B.下片由楼阁所见说到游人外出寻芳,进而联想到桃花杏花争相开放,写景叙事,有实有虚,生动活泼,意趣盎然。
    C.最后三句陡然逆转,顿起波澜,与上文形成结构上的曲折,直接表现了词人生病后乐观豁达的心态,细腻真切。
    D.全词所写的是日出前后的情景,上片写日出之前,下片写日出之后,于极普通、极寻常的生活感受中写出了个性。
    16.清人黄子云说:“作诗者若能随境兴怀,因题著句,则固景无不真,情无不诚矣。”苏轼这首词恰是如此。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古时,在春天到来之际,人们总是沐溶祈雨,冀望一年都风调雨顺。《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哲也为我们描绘过这样的画面“①,②”。
    (2)《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到孔子听了子路的志向后笑了笑,这是因为他认为“③,④”。
    (3)《子路、曾暂、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的开场白“⑤,⑥_”,以一种平和宽厚的态度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平等、轻松的环境。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主持人:
    潘鲁生;以民间手工艺资源为例,往往密集于发展相对滞后、开发性破坏相对较少的贫围地区,是名副其实的“双手的文化创造”,是密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经验和技能。我们要充分认识其中的文化价值、发展阶值,激发这些土生土长、代代传承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在当前“体脸经济”发展环境下,要以地方物产和自然资源为依托,把手工艺制作的“生态环保优势",手工艺原材料及产品可再生、可降解、可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优势”转化为特色文化产业。这样既发展生产,带动大众就业,又促进设计创业,实实在在地助力脱黄攻坚。
    欧阳黔森:我贫先扶志,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是“扶志”。要通过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为老百姓送上精神大餐,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积极引导群众巩固脱贫成果。正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花繁叶茂》,是根据我的报告文学改编的,生动展示了脱贫攻坚这个宏大背景。在撰写报告文学和拍摄期间,我深入到花茂村,我真切感受到了花茂村村民们发自内心的幸福,我把这种感受倾注笔端,我的创作也因此有了灵魂。我们有本参与了脱贫攻坚这场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要用笔、用镜头记录下这些精彩故事,最后汇聚成一种精神,激励人们不断前进。
    18.根据两位被采访者的表述内容,分析概括文中画横线部分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并补写在文中开头处。要求:围绕话题中心,表述简沽,不超过30个字。(4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选项中与之错误类型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叶嘉莹先生心系故园,毕生财产近3600多万元全部捐赠给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
    B.修改后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完善了侵犯商业秘密责任主体的范围,强化了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律责任。
    C.黄岩北宋戏曲砖中的儿童形象,抬手疾行,烂漫天真,感受到孩童嬉笑滑稽的可爱,这说明“小儿班”于宋代早期就已出现。
    D.机械手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擒拿利器”,可独立完成水下拾取、回收、布放等任务,并可与其他工具配合开展水下采样、测量等作业。
    20.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加点的“我”和“我的”两词,如果去掉则句意不变,如果保留则表达效果又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保留的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松脂是指松树中含有的树脂或者从松属树木中分泌出米的树脂。它是一种黏稠的液体,在树脂道中流动,松脂都是一滴一滴往外流,这个过程很耗时,可以延续十几甚至几十个小时。松脂还是生产松香、松节油的主要原料。
    松脂是松树光合作用的产物。在阳光的照射下,松树叶中的叶绿体不断吸收和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并在叶绿素和酶的共同作用下,将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能量丰密的有机化合物,即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并产生氧气。而生成的糖类再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经过各种中间产物,然后在木质部的分泌细胞中生成了松脂。所以,若要增加松脂产量,则需要松树有繁茂的栈叶、发达的根系和充足的光照,为松树提供充足的营养并增进树木的生理代谢,从而使光合作用能够更充分的进行,才能获得更多的松脂。
    21.作诠释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和功用等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请根据材料第一段内容尝试用一个判断单句对“松脂”做诠释,不超过50个字。(4分)
    22.下列是根据材料第二段概括松脂形成过程的流程图,请在方框和括号内填写合适的内容,每处不超过6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笑青的《碾石》写道:“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政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礁石”是坚强的象征,是困难面前的自信,是不惧强者的藐视,是伤痕累累后的微笑。有人说“礁石”给一个人、一个作为要求生存权利的人,乃至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遇到连续的打击时展示了一种绝佳的生活态度。
    你是如何看待“礁石”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成长经历或社会实际,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确定立意,自拟标题;议论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月考
    高一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3分)C(A.“最早出现在西方逻辑学的著作中,之后广泛出现于……”有误。B.“波亨斯基认为这是第一个关于谬误的学说”有误。D.“只要能在逻辑论证过程中认真辨析前提是否真实可信,就不会产生逻辑谬误”表述绝对。)
    2.(3分)D(“分析并消除逻辑谬误,是检验正确逻辑规范和人们自身逻辑能力的有效方法”有误。)
    3.(3分)D(A强加因果。B答非所问。C.前提错误。)
    4.(4分)①通过忽然感觉到“衾枕”的寒冷又看到窗户格外明亮而推知已经下雪;②通过听到竹子不断折断的响声而推知积雪过重。
    5.(6分)①了解关于逻辑谬误的相关知识;②按照三段式的正确形式进行演绎推理,讨论问题时注意确定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③在逻辑论证过程中,认真辨析前提是否真实可信。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3分)A ( “在周朴园和周萍的劝说下”错误,是周朴园借两个儿子周冲与周萍向周繁漪侧面施压,从而逼迫周繁漪喝药。)
    7.(3分)C(“言外之意是‘当母亲的人应当替子女着想,保重自己身体’”错误。)
    8.(4分)①周朴园与蘩漪的冲突:封建专制主义与个性解放思想的矛盾斗争。②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阶级斗争。
    9.(6分)①从故事和情节脉络上帮助演员把握周朴园这一角色,明确其封建家长和资本家这双重身份。②从语言上指导,如面对蘩漪的反抗,要用提高音调展现发怒的状态。③从动作上指导,如手指四凤这一动作应该是有力的,展现他的专横。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3分)C
    11.(3分)A(“……古代以伯、仲、季、叔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季为老三,叔排行最小”错误。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
    12.(3分)D (“假装拥立他为上将军”错误。由原文“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可知,将领们就共同推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而不是“假装”拥立他为上将军。)
    13.(8分)(1)(4分)谨慎办理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告诫百姓,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道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行走了。(“庠序”,学校;“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孝悌之义申之”;“申”,申诫,告诫;“颁”,同“斑”,夹杂。)
    (2)(4分)在这时,楚军强大居诸侯之首。前来援救巨鹿的诸侯各军筑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冠”,居……之首;“莫”,没有;“纵”,发。)
    14.(3分)①志向远大,如“彼可取而代也。”②英勇无畏。如“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如斩宋义头,又如在巨鹿一战中,更是临危不惧,置生死于不顾,破釜沉舟,身先士卒,取得关键性胜利。大破秦军,杀苏角,虏王离。③智慧非凡。巨鹿之战前,对于当时整个时局形势,项羽的议论分析简要精辟,能绝其甬道。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3分)C(“直接表现了词人生病后乐观豁达的心态”错。最后三句写诗人因为生病没有心情出去游玩,只想懒散的躺着,一直睡到日上三竿。表现的是词人初春病愈后既喜悦又疏慵的情绪。)
    16.(6分)①全词抓住“初春”的景象和“病愈初起”这一特殊场景和特有的心理感受,描写词人初春病愈后既喜悦又疏慵的情绪。②上片写“柳际花边”透露出春意,感觉“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以细腻地感受描写了病愈之人逢春特有的乍觉乍喜的心情。③下片写楼阁中所见所感,由眼前景说到游人郊苑寻芳,进而联想到“小桃杏应已争先”,紧扣“初春病起”的独特情景落笔,写得生动活泼,意趣盎然;结尾仍紧扣“病起”二字,写病后疏慵,缺少寻芳意趣,这种心理上的变化,正是“病起”者特有的,对此,此词表现得刻细腻,真切动人。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6分)⑴①浴乎沂②风乎舞雩⑵③为国以礼④其言不让⑶⑤以吾一日长乎尔⑥毋吾以也(每句1分,有错则该句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18.(4分)在助力脱贫攻坚的战斗中,我们文艺工作者可以有怎样的作为?
    19.(3分)B(文中病句类型是:搭配不当,“激发……文化资源”搭配不当。A.“近3600多万元”中“近”与“多”不合逻辑。B.“完善……范围”搭配不当。C.“感受到孩童嬉笑滑稽的可爱”主语残缺。D.“拾取、回收、布放”语序不当。)
    20.(4分)①“我”和“我的”都属于第一人称表达方式,在这里起到了拉近与读者距离、便于抒发情感、使文章更具真实性的效果;②和句中其他两处第一人称代词共同使用,句式协调,更加突出了这种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21.(4分)松脂是松树中含有的或者从松属树木中分泌出来的被用作生产松香、松节油的主要原料的一种黏稠液体。
    22.(5分)①叶绿体②光合作用(吸收利用光能)③有机化合物(糖类物质)④生物化学反应⑤松脂
    四、写作(60分)
    23.(60分)参照高考作文阅卷标准。
    【参考译文】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事的时候,他二十四岁。项籍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是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那位楚国大将。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要满门抄斩的!”但项梁却因此而感到项籍很不一般。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惧怕他了。
    以前宋义所遇到的齐国使者高陵君显还在楚国的军队里,他见到楚怀王说:“宋义断定武信君的军队一定失败,过了几天,他的军队果然失败了。军队没有开战而先看到了失败的征兆,这可说是懂得军事了。”楚怀王召见宋义,和他商量事情,大为高兴,因此委任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担任次将,范增为末将,去援救赵国。各路别将都统属于宋义,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走到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前进。项羽说:“我听说秦军把赵王围在巨鹿,赶快带兵渡河,楚军从外面攻打,赵军在内响应,一定能打垮秦军。” 宋义说:“不是的。咬牛的牛虻不能伤害虱子,现在秦军攻打赵军,打胜了则兵疲力尽,我们乘秦军疲惫(发动进攻);打不胜,我们就率领军队鸣鼓西进,一定打垮秦军。所以不如先让秦、赵相斗。身披甲胄,手执利器,冲锋陷阵,宋义不如你;坐下来运筹划策,你不如宋义。”因此向军中下令说:“凶猛如虎,狠戾如羊,贪婪如狼,倔强不听指挥的人,一律斩首。”宋义又派遣他的儿子宋襄去辅助齐国,亲自送他到无盐,摆酒设筵,大会宾客。(当时,)天寒大雨,士卒冻饿交加。项羽说:“本来打算并力攻秦,却长期停留不进。现在年荒岁饥,人民贫困,士卒只吃半升豆子,(食不果腹,)军中没有存粮,宋义却还设酒宴,会宾客,不率领军队渡河就地取用赵国的粮食,和赵国一起攻打秦国,而说什么‘等待秦军疲惫’。以秦那样强大的兵力,进攻新建立的赵国,形势发展的结果必定是秦军打垮赵国的军队。赵国的军队被打垮了,而秦军更加强大,还有什么疲惫的机会可乘!而且楚军最近被打败,国王坐不安席,把国内的所有兵力都集中起来统属于上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如今不体恤士卒,而徇情营私,不是与国家同休共戚之臣。”项羽早晨参见上将军宋义,就在他的帐幕中割下了宋义的脑袋,出来发令军中说:“宋义和齐国阴谋反楚,楚王秘密命令我杀死他。”这时,将领们都恐惧屈服,没有敢抗拒的。都说:“创建楚国的,是将军一家。现在又是将军处死了叛乱的人。”将领们就共同推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派人去追宋义的儿子,在齐国赶上了,杀死了他。项羽派桓楚向楚怀王报告。楚怀王就让项羽做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都归属项羽。
    项羽诛杀了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扬诸侯。他首先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渡过漳河,援救巨鹿。战争只有一些小的胜利,陈余又来请求增援。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部队抵达前线,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遭遇,交战多次,阻断了秦军所筑甬道,大败秦军,杀了苏角,俘虏了王离。涉间拒不降楚,自焚而死。这时,楚军强大居诸侯之首。前来援救巨鹿的诸侯各军筑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到楚军攻击秦军时,他们都只在营垒中观望。楚军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士兵们杀声震天,诸侯军人人战栗胆寒。于是(楚军)打败秦军之后,项羽召见诸侯将领。(诸侯将领)进入(楚军)辕门,没有一人不是跪行着上前,没有谁敢仰视(项羽)。自此,项羽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月考语文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月考语文试题(扫描版无答案),共6页。

    2023届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高三5月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高三5月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陶弘景评价谢灵运诗说,文本一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