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默写:直接型默写(学案+真题演练)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答案与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古诗文默写:直接型默写(学案+真题演练)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答案与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 理解记忆,要学会分类记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题分析
古诗词默写是多年中考必考点之一,在中考语文卷中占据重要地位,课内的名句名篇是考查的重点,大纲规定必背篇目更是重中之重。考查可细分为直接型默写、理解型默写。共考查8首诗,分别分布于各个年级的课文中,共8分。
1.直接型默写题
这是一种传统型的默写题,它要求考生写出指定的名篇佳作中文句,或是出上句对下句,出下句对上句,或是出两头写中间。这是难度系数最小的一类默写题,是中考语文试题中经常出现的题型。
2.理解型默写题
这一题型在默写题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它的难度比直接型默写题稍大,灵活性也更强。考生不仅要准确、熟练掌握原文,还要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但它的答案仍具有唯一性。
备考策略
1. 找全教材
找全教材是复习中考诗句填写的第一步。中考所要考查的诗句大多数是学生初中阶段的诗句。因此,学生必须准备好这三年所学习过的六本语文课文。如果没有课文,便无从着手。备齐课本后,就可以开始下功夫系统的背诵了。
着手背诵
教材找来之后,就可以开始逐本去背诵了。那么,此时背诵会遇到两种情况。第一,会背诵的诗词。此时复习,肯定有许多诗一看就会,那么此时要注意温故而知新。第二,比较陌生的诗词。要注意着重记忆。一定要记得此时要把重点放在自己不会的诗词上。由不会到会才是学习。
3. 理解记忆
适当的学会赏析。赏析诗句有助于让学生较好的理解。理解性记忆的时间在头脑中保持的时间比较长。并且考试的题目也有许多是赏析性默写,如果遇到自己背过的原题,那也是一种意外收获。
4.要学会分类记忆。
比如说同为边塞诗、送别诗、爱国诗等等。还可以把描写春天的诗句,描写夏天的诗句,描写秋天的诗句,描写冬天的诗句来分类记忆。分类别记忆效果比较好。既可以较快的记忆,又可以更好的应对考试。
常见答题误区
1.书写错。书写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因同音字而错。如:“会当凌绝顶”中的“凌”误写成“临”“零”等。
二是因形近字而错。如:相逢是缘分,即使远隔千里,也会跨越时空,无所不在,正如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所言: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的“涯”写成“崖”;等等。
三是书写时笔画不规范。如“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且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丹”多点,“汗”写成“汉”等。同时还会出现“似曾相识燕归来”中的“燕”漏写笔画,“舟”“凌”的点,漏写;“于”“千”连笔的不规范书写,导致字形变形;还有“淡”“凝”中三点水、两点水的连笔书写让评卷老师很难判定到底是几点水,或者又是“讠”字旁等等。
2.记忆错。把诗词中的关键字词与平时其它文章中常见词语混淆。
如“ , 。(苏轼《题西林壁》)启迪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要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误记成“自缘身在最高层”。如“长风破浪会有时”误记成“乘风破浪会有时”;“似曾相识燕归来”误记成“似曾相似燕归来”;“留取丹心照汗青”误记成“留取丹青照汉心”等等。
3.理解错。理解错有两种情形:
一是对题目要求(即命题者意图)理解错误,导致不能按题目要求作答。如“《岳阳楼记》中表明范仲淹政治抱负的名句 , ”有学生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上去。二是对诗词意思理解错误,把不符合要求的句子答上去。如“请写出一句描写春天的诗句”,有学生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答上去。
解题思路
1.准确审题
首先,静下心来读题,读完题,切忌浮光掠影,切勿心浮气躁,未读完就做,只读前一半就答,或只看横线后一半就写都实为大忌,应严谨细心。
例如“《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表现了古仁人在不同处境中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大多数考生一眼看到“忧国忧民”四个字便想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试想,如果考生能静下心来把题目读完,尤其注意到“不同处境”四个字,就不会写错“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抓关键词。
即抓住题干中重要的提示词语,这些关键词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暗示、限制了答案。
2018中考默写题杜甫《春望》一诗中,以花鸟拟人,表达感时伤别的句子是-------。“以花鸟拟人”就是关键词。
3.注意筛选联想,调动积累感悟运用
《导引》根据所给情境默写古诗文名句。
(1)登高可以望远,登高可以激发斗志,“-----------,----------”。我们年轻人就应邀有这样的豪情壮志。(用杜甫的诗句填空)
(2)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真可谓“-----,-------”。他这种胸怀不能不令我们肃然起敬。(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填空)
(3)如果凡事能推己及人,“---------,-------”,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用《论语》十则的语句填空)
在遇到这类“运用性默写”时,这类题目取材于现实生活,设置了具体情境,考察考生从情景中筛选有用信息,作为学生,看到某诗人,就该想到他们写过的名句……
这种名句意识应该有,再进行联想迁移,调动积累进行答题的能力,它启示每一位学生,诗文的积累不是死记硬背,要在积累感悟中运用,感悟准确,默写才能准,默写才能对!
真题再现
【真题1】(2023•广州)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黄鹤一去不复返, 。(崔颢《黄鹤楼》)
②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赤壁》)
③ ?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④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⑤ ,地利不如人和。(《<孟子>三章》)
⑥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2)古诗中有很多典型文化意象,小文对此做了归纳。请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答案】(1)①白云千载空悠悠 ②自将磨洗认前朝(易错字:磨) ③何处望神州(易错字:州)
④枯藤老树昏鸦 ⑤天时不如地利 ⑥后天下之乐而乐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易错字:郎)
模拟变式
(2024•陕西一模)经典诗文默写。
①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饮酒(其五)》)
③ ,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 。(朱自清《春》)
⑤ ,红旗飘飘把手招。(贺敬之《回延安》)
⑥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茅盾《白杨礼赞》)
⑦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具备“ , ”(李商隐《无题》)的忠诚和奉献情怀。
⑧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道尽为国建功,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的词句是: , 。
【答案】
①海日生残夜 ②而无车马喧(重点字:喧) ③四时之景不同
④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⑤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⑥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重点字:虬) ⑦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⑧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重点字:赢)
(2024•应县一模)【汲取古诗词力量】
下面是小晋学习了九年级古诗词后写下的感受。请你根据积累将下面空缺处的古诗词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文人笔下,有太多的矛盾与无奈,也有太多的不如意。“我欲乘风归去,① ,② ”透露出苏轼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③ ,④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抒发了征夫眷念家乡却又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绪,“⑤ ?⑥ ”(《满江红》)写秋瑾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⑦ ,身世浮沉雨打萍”写文天祥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哀叹。
【解答】
①又恐琼楼玉宇 ②高处不胜寒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 ④燕然未勒归无计
⑤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⑥青衫湿 ⑦山河破碎风飘絮(重点字:飘)
⑧长风破浪会有时 ⑨直挂云帆济沧海(重点字:沧) ⑩暂凭杯酒长精神
他们虽然有诸多不如意,但仍对未来充满信心。“⑧ ,⑨ ”(《行路难•其一》),李白从古人的经历中看到了未来和希望;“今日听君歌一曲,⑩ ”则表达了刘禹锡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2024•贵州模拟)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李白《峨眉山月歌》)
(2) ,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3)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4)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子在川上曰:“ , 。”(《<论语>十二章》)
【答案】(1)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2)河流大野犹嫌束
(3)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注意“戍”的书写)
(4)回乐烽前沙似雪 (5)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6)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注意“霄”的书写)
(6)刘禹锡《秋词》(其一)中“ , ”所展现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更多的是一种昂扬的精神和开阔的胸襟。
(2024•安州区二模)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①三年谪宦此栖迟,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② ,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③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④ ,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⑤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定风波》)
⑥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⑦经典诗文常让我们感受到“国之大者”的精神气度,那是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中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也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 ? ”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答案】
①万古惟留楚客悲(注意“惟”的写法) ②欲为圣明除弊事(注意“弊”的写法)
③溪云初起日沉阁(注意“溪”的写法) ④槲叶落山路(注意“槲”的写法)
⑤何妨吟啸且徐行(注意“啸”的写法) ⑥不求闻达于诸侯(注意“侯”的写法)
⑦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注意“却”“赢”“汗青”的写法)
(2024•织金县一模)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无限山河泪, 。(夏完淳《别云间》)
(2)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
(4)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5)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6)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7)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词人借用典故,表达渴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 ?
(8)文天祥《过零丁洋》中“ , ”两句,诗人巧借两个带感情色彩的地名表达对国事的忧心和对处境的忧叹,是文采与情味兼具的绝妙诗句。
【答案】
(1)谁言天地宽 (2)忽如一夜春风来 (3)只有香如故
(4)柳暗花明又一村(注意“柳”的书写) (5)以中有足乐者
(6)不求闻达于诸侯(注意“侯”的书写)
(7)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8)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2024•莲湖区一模)默写。
① ,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④ ,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⑤四面歌残终破楚,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⑥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朱自清《春》)
⑦《春望》中反映诗人因忧国、伤时、思家而致苍老的句子是“ , ”。
⑧当人的事业处于巅峰时,常常会产生寂寞孤独的感觉,如果引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词句来形容,这句应是“ , ”。
【答案】
①结庐在人境 ②随君直到夜郎西 ③荡胸生曾云(重点字:胸)
④城阙辅三秦(重点字:阙) ⑤八年风味徒思浙 ⑥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⑦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重点字:簪) ⑧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2024•池州一模)默写。
(1)四时之景在古诗文中摇曳生姿。春天在白居易眼中是“乱花渐欲迷人眼,① ”(《钱塘湖春行》),夏天琅琊山的树木在欧阳修笔下是“② ”(《醉翁亭记》),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③ ,④ ”极力渲染边塞秋季萧瑟荒凉的景象。
(2)古诗文名句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引人深思,催人奋进。王安石《登飞来峰》中,“⑤ ,⑥ ”表明当认识达到一定高度时,我们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⑦ ,⑧ ”表达甘愿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周敦颐《爱莲说》中,“⑨ ,⑩ ”借莲的外形表达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君子之风。
【答案】
①浅草才能没马蹄 ②佳木秀而繁阴(重点字:阴) ③塞下秋来风景异
④衡阳雁去无留意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重点字:遮) ⑥自缘身在最高层
⑦落红不是无情物 ⑧化作春泥更护花 ⑨中通外直
⑩不蔓不枝(重点字:蔓)
(2024•平城区一模)【诗文 滋养生命的力量】
中国古代文人的风骨藏在古诗文中,历经千百年仍为人称道。同学们以“文人的风骨与气节”为主题制作了积累卡。请你把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答案】
悠然见南山 恨别鸟惊心 心忧炭贱愿天寒 先天下之忧而忧
富贵不能淫(注意“淫”的书写) 威武不能屈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注意“携”的书写)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⑩不蔓不枝(重点字:蔓)
(2024•利辛县一模)默写。
(1)春夏秋冬皆是景,诗意永驻我心间。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用“ ”描绘西湖春天花朵的多彩缤纷;欧阳修在《醉翁亭记》里用“ ”描绘琅琊山夏日树木枝繁叶茂的景象;郦道元在《三峡》中用“ ”的高猿长啸声接连不断、凄惨悲凉渲染三峡秋季的凄寒肃杀;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 ”的春花之喻,描绘出边塞冬天特有的美妙意境。
【答案】
(1)乱花渐欲迷人眼 佳木秀而繁阴 属引凄异 千树万树梨花开
(2)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重点字:汗)
⑩不蔓不枝(重点字:蔓)
(2)品读诗文名句,感悟家国情怀。从杜甫“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喟叹中,我们感悟到他的“大我”情怀;从范仲淹“ , ”(《岳阳楼记》)的政治理想中,我们领略到他以天下为念的胸襟;从文天祥“ ? ”(《过零丁洋》)的自我表白中,我们欣赏到他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
(2024•子洲县校级一模)经典诗文默写。
(1)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2)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5)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 !(茅盾《白杨礼赞》)
(6)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7)研学活动中,同学们来到青山绿水环抱中的紫原村和“紫草原”田园综合体,只见田园土地平坦宽广,屋舍错落有致,宛若一幅秀美壮丽的油画,情不自禁地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 , ”来形容所见之景。
【答案】
(1)乡书何处达 (2)曾益其所不能(注意“曾”的书写) (3)持节云中
(4)就有无限趣味 (5)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6)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注意“簇”的书写)
(7)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注意“俨”的书写)
(8)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注意“堤”的书写)
⑩不蔓不枝(重点字:蔓)
(8)诗歌是诗人心境的自然流露。我们吟咏《钱塘湖春行》中的“ , ”两句,便能充分感受到诗人游兴未尽及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
(2024•孝感一模)小华搜集了一些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古诗文。请你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上。
① ,一览众山小。(《望岳》)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
③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④自古逢秋悲寂寥, 。(《秋词》)
⑤ ?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其二)》)
⑥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
⑦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泰伯》)
⑧必先苦其心志, , ,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答案】
①会当凌绝顶(易错字:凌) ②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易错字:骥)
④我言秋日胜春朝 ⑤岂不罹凝寒(易错字:罹) ⑥直挂云帆济沧海
⑦任重而道远 ⑧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易错字:筋)
(8)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注意“堤”的书写)
⑩不蔓不枝(重点字:蔓)
(2024•阳泉模拟)徜徉在经典诗文的画廊,目之所及,充满情感之美的古诗文比比皆是。课堂上,九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主题“古诗文中的情感美”进行了佳句竞答活动。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答案】
天涯若比邻(注意“涯”的书写) (2)山回路转不见君
(3)雪上空留马行处 (4)今当远离
(5)临表涕零(注意“涕”的书写) (6)自缘身在最高层(注意“自”的书写)
(7)长风破浪会有时 (8)直挂云帆济沧海(注意“济”的书写)
(9)富贵不能淫(注意“淫”的书写) (10)贫贱不能移
(8)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注意“堤”的书写)
⑩不蔓不枝(重点字:蔓)
(2024•上党区校级一模)“燃”是一种蓬勃张扬的生命力,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驱动力。请完成下面“生命的驱动力•燃”积累卡,采撷古诗文中的“燃”情岁月!
【答案】
(1)留取丹心照汗青 自缘身在最高层
(2)会当凌绝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报君黄金台上意 心却比 男儿烈 沉舟侧畔千帆过(重点字:畔)
(8)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注意“堤”的书写)
⑩不蔓不枝(重点字:蔓)
(2024•合川区校级一模)请根据积累与提示填空。
【答案】
①濯清涟而不妖(注意“濯”的写法)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注意“莺”的写法)
③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注意“燕”的写法) ④燕然未勒归无计(注意“勒”的写法)
⑤安得广厦千万间(注意“厦”的写法) ⑥留取丹心照汗青(注意“汗青”的写法)
⑦不畏浮云遮望眼(注意“畏”的写法) ⑧自缘身在最高层(注意“缘”的写法)
⑨先天下之忧而忧 ⑩后天下之乐而乐
(8)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注意“堤”的书写)
⑩不蔓不枝(重点字:蔓)
(2024•泗阳县一模)默写。
①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 》)
② ,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
③马作的卢飞快, 。(王安石《破阵子》)
④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⑤ ?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⑥人生自古谁无死, 。( 《过零丁洋》)
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 , 。”
【答案】
①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注意“燕”的书写) ②为报倾城随太守
③弓如霹雳弦惊(注意“霹雳”的书写) ④苟全性命于乱世
⑤何处望神州 ⑥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注意“汗青”的书写)
⑦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2024•蓬江区校级一模)默写古诗文。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诗经•关雎》)
(2)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龚自珍《己亥杂诗》)
(5)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答案】
(1)君子好逑(重点字:逑) (2)感时花溅泪
(3)赢得生前身后名(重点字:赢) (4)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5)学而不思则罔(重点字:罔)
(6)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重点字:汗)
(8)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注意“堤”的书写)
⑩不蔓不枝(重点字:蔓)
(6)读古诗文,不但要读语言,更要读意蕴。读文天祥《过零丁洋》的“ , ”,我们读到了忠贞爱国、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读王湾《次北固山下》的“ , ”,我们看到旭日东升、积极进取的美好前景。
(2024•五寨县一模)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曾以诗文明志。下面是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主题“以诗言志•以文载道”进行的诗文诵读活动。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主持人:诵读诗文,亲近中华经典,热爱中华文化。
小宇:“三军可夺帅也,(1) ”,这是孔子注重个人修养,一生坚守的志向。
小文:(2)“ ,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李白的乐观自信、昂扬向上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小美:“安得广厦千万间,(3) ,(4) 。”这是杜甫渴望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
小欣:“了却君王天下事,(5) ”,是辛弃疾渴望回到战场,为国效力的心声。
主持人:热爱诗文,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小德:陶渊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6) ”,是他洁身,自爱的高洁品格的写照。
小智:(7)“ ,(8) ”(《登飞来峰》),这是王安石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
小启:(9)“ ,西北望,射天狼”,是苏轼要报效国家,为国御敌立功的爱国豪情。
【答案】
(1)匹夫不可夺志也 (2)长风破浪会有时
(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注意“俱”的书写) (4)风雨不动安如山
(5)赢得生前身后名 (6)濯清涟而不妖(注意“濯”的书写)
(7)不畏浮云遮望眼 (8)自缘身在最高层
(9)会挽雕弓如满月(注意“雕”的书写) (10)蓬舟吹取三山去
(8)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注意“堤”的书写)
⑩不蔓不枝(重点字:蔓)
小慧:“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10) ”,这是李清照不被苦难所磨灭的追求与向往。
(2024•武威一模)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①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②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③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④ ,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⑤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
⑥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⑦兔从狗窦入, 。(《十五从军征》)
【答案】
①将军白发征夫泪 ②伤心秦汉经行处 ③五十弦翻塞外声
④杏花疏影里(重点字:疏) ⑤也无风雨也无晴 ⑥瀚海阑干百丈冰(重点字:阑)
⑦雉从梁上飞(重点字:雉) ⑧受任于败军之际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⑩不蔓不枝(重点字:蔓)
⑧面对危难,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一句“ ,奉命于危难之间”表达了临危受命的决心。面对死亡,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一句“ ? ”表达了慷慨赴死的大无畏精神。
(2024•柯桥区校级模拟)小深观看完《典籍里的中国》,吟诵起经典诗文。请根据你的理解填空。
【答案】
(1)直挂云帆济沧海 (2)欲为圣明除弊事(重点字:弊) (3)千里共婵娟
(4)寄书长不达 (5)春蚕到死丝方尽 (6)蜡炬成灰泪始干
(7)浊酒一杯家万里 (8)燕然未勒归无计(重点字:勒)
(9)先天下之忧而忧 (10)后天下之乐而乐
(8)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注意“堤”的书写)
⑩不蔓不枝(重点字:蔓)
ㅤㅤ“长风破浪会有时,(1) ”是李白在《行路难》中积极乐观的精神;“(2) ,肯将衰朽惜残年!”是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老而弥坚的忠君之心;“但愿人长久,(3) ”是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4) ,况乃未休兵”是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的忧虑:“(5) ,(6) ”是李商隐在《无题》中对爱情至死不渝的忠贞:“(7) ,(8) ”是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抒写的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的心情;“(9) ,(10) ”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
(2024•昔阳县一模)【诗文 报国凌云志】
小文根据主题制作了一张古诗文佳句积累卡片,请你帮他把空缺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答案】
(1)将军白发征夫泪 (2)会挽雕弓如满月(易错字:雕) (3)春蚕到死丝方尽
(4)蜡炬成灰泪始干(易错字:炬) (5)心却比 (6)男儿烈
(7)生子当如孙仲谋(易错字:仲) (8)人生自古谁无死
(9)留取丹心照汗青(易错字:汗) (10)舍生而取义者也
诗句
批注
出处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孤雁声声寄相思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① , 。
落花片片蕴深情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② , 。
明月皎皎知人意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文人的风骨与气节
内涵意蕴
诗句梳理
中国古代文人的眼神里闪耀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风骨。
五柳先生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的闲适恬淡;少陵野老杜甫“感时花溅泪, ”的感时伤世;香山居士白居易“可怜身上衣正单, ”的悲悯沉痛;范仲淹“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都在诠释着文人的风骨。
中国古代文人的行动中秉持着不屈不挠、光明磊落、超凡脱俗的气节。
亚圣孟子笔下,有“ ,贫贱不能移, ”的坚定凛然;诗鬼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有“ , ”的忘身报国;诸葛孔明的《出师表》中,有“ , ”的谦卑淡泊。
时代新意:古代文人的风骨与气节,也成为一个时代的生动注脚,铸就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激励一代代中华学子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迸发出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美的追溯
古诗文原句梳理
离别之美
“海内存知己,(1) ”,王勃送别宦海同僚,旷达劝慰朋友的情感真美,“(2) ,(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目送友人远去,恋恋不舍的情感真美;“(4) ,(5) ,不知所言”,诸葛亮将要出征北伐,对后主刘禅的一片忠心。
抱负之美
“不畏浮云遮望眼,(6) ”是一腔热血、胸有大志之美;“(7) ,(8) ”(《行路难》其一),是积极进取、执着追求之美;“(9) ,(10) ,威武不能屈”,是富有气节、砥砺前行之美。
“生命的驱动力•燃”积累卡
“燃”是情感的激荡
(1)“人生自古谁无死? ”,“燃”是为国尽忠,死得其所的昂扬;“不畏浮云遮望眼, ”,“燃”是无惧坎坷,勇攀高峰的气魄。
“燃”是理想的高光
(2)“ ,一览众山小”,理想的翅膀掠过高山;长风破浪会有时, ”,理想的风帆横渡沧海;理想如庄子笔下“ , ”(《北冥有鱼》)的大鹏,借巨浪长风,傲九霄云天。
“燃”是意志的绽放
(3)“ ,提携玉龙为君死”是将士誓死报国的慷慨;“身不得,男儿列, , ”是秋瑾不输男儿的气概;“ ,病树前头万春春“是刘禹锡贬谪二十余载的不屈。
相关类型
具体诗句
写景状物
出淤泥而不染,① 。(周敦颐《爱莲说》)
②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思乡怀人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③ 。(《木兰诗》)
浊酒一杯家万里,④ 。(范仲淹《渔家傲》)
忧民报国
⑤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人生自古谁无死?⑥ 。(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生志向
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登高望远,以“⑦ ,⑧ ”表现不怕奸邪、高瞻远瞩的政治胸怀。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⑨ ,⑩ ”表达自己心系天下黎民的忧乐观。
报国凌云志
出处
诗句
赏析
《渔家傲•秋思》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1) 。
采用互文手法,写将士们思乡流泪,表达了戍边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江城子•密州出猎》
(2) ,西北望,射天狼。
运用“射天狼”的典故,表达词人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雄心壮志。
《无题》李商隐
(3) ,(4) 。
表现了词人的爱国热情和雄心壮志。
《满江红》(小住京华)
身不得,男儿列,(5) ,(6) 。
抒发了词人决心比超男子,渴望投身革命、匡国济世的抱负和志向。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7) 。
表达了词人渴望像古代英雄那样建功立业、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
《过零丁洋》
(8) ,(9) 。
抒发了诗人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鱼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10) 。
告诉我们,在生与义面前应该如何抉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3:主题型默写(三)-备战2022年中考古诗文默写新题大演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请你根据积累,补全古诗文, 请完成下面表格, 根据相关任务,完成整理单, 请将下表中的诗句补充完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1:主题型默写(一)-备战2022年中考古诗文默写新题大演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读出了中年人的乐观旷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全国各地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名篇名句默写)-直接型默写②,共5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诗文名句默写填空,根据提示,用古诗词填空,古诗文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古今诗文名句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