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展开(2024.04)
本试题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满分40分,非选择题满分60分。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写在试题的规定位置。
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本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20世纪初,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于1911年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 )
A.关于分子结构的理论B.关于原子结构的理论
C.关于原子核结构的理论D.关于电子结构的理论
2.美丽的泉城济南,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以下对泉城美景的描绘,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红叶谷,满山层林尽染B.趵突泉,泉水云雾润蒸
C.植物园,园内花香浓郁D.大明湖,湖面波光粼粼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阐述运动相对性的完美画卷,诗中的意境如图所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白帝B.江陵C.两岸D.轻舟
4.“海市蜃楼”在我国古书《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记载,下列光现象中与“海市蜃楼”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树木在水中的倒影B.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C.树荫下圆形的光斑D.阳光下人的影子
5.如图所示,一个重为0.2N的磁性黑板擦在8N的水平磁力作用下,吸在竖直的磁性黑板上保持静止状态,则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是( )
,方向竖直向上,方向竖直向下
,方向竖直向上,方向竖直向下
6.济南是一座泉水城市,如图所示,游客乘坐画舫穿行其间,可以尽享“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的都市休闲意趣。当乘客陆续登船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船身会下沉一些,船所受到的浮力增大
B.船身会下沉一些,船所受到的浮力不变
C.船身会上浮一些,船所受到的浮力减小
D.船身会上浮一些,船所受到的浮力增大
7.如图所示,小明在玩蹦蹦杆。在小明将蹦蹦杆中的弹簧向下压缩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是( )
A.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B.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增大
C.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D.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减小
8.甲、乙两个相同的装置分别由蹄形磁铁、导体棒和支架构成,导体棒ab和cd由导线连接,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并向右移动ab,cd会随之向右运动。关于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装置的工作过程相当于电动机的工作过程
B.乙装置的工作过程相当于发电机的工作过程
C.若竖直向上移动导体棒ab,cd会仍然向右运动
D.将乙中的磁极对调,向右移动ab,cd会向左运动
9.如图所示,创新实验小组设计的“研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装置,c为上端开口的容器,储存液体,a、b为上端开口的细玻璃管,与矿泉水瓶、细塑料管等连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开关关闭时,a内的液面高于b内的液面,开关打开后,a内的液面低于b内的液面
B.开关关闭时,a内的液面低于b内的液面,开关打开后,a内的液面高于b内的液面
C.开关关闭时,a内的液面等于b内的液面,开关打开后,a内的液面低于b内的液面
D.开关关闭时,a内的液面等于b内的液面,开关打开后,a内的液面高于b内的液面
10.学习摩擦力时,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了下列活动:将手掌压在桌面上向前推,比较用力压着推和轻轻压着推时的感受;再将手掌放到光滑的物理教材封面上向前推,比较与在桌面上推时的感受。根据以上活动中的感受,大家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活动中手掌的感受与摩擦力大小是否有关?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什么关系?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1.为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小明测量了一些数据,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质量0.5tB.身高1700mm
C.步行速度1.2m/sD.心跳70次用时0.1h
12.如图所示为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一些实验。关于这些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的实验表明: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B.图乙的实验表明:纸片没掉下是大气压的作用
C.图丙的实验表明:动能和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
D.图丁的实验表明:切割磁感线能产生感应电流
13.所有推动社会发展的科学知识和规律,都是经过众多科学家长期、艰苦地科学探究得来的。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发现的陈述,符合物理学发展历史的是( )
A.帕斯卡通过实验总结出了密闭的液体传递压强的特点
B.阿基米德总结出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C.托里拆利利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D.卢瑟福利用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4.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凸显,各种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装置等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例如:2017年,我国海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首次开采成功;2020年,深海潜水器“奋斗者”号实现海底水声定位;2021年,我国磁约束核聚变装置“东方超环”在7000万摄氏度下运行17.6分钟;2022年,冬奥园区无人驾驶车辆实现基于北斗提供的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关于上述新科技成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属于可再生能源
B.水声定位主要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实现的
C.核聚变获得核能的方式与普通核电站不同
D.北斗卫星与导航系统通过电磁波传播信号
15.如图所示,大明湖是济南三大风景名胜之一,景色秀丽,历史悠久。“云雾润蒸华不住,波涛声震大明湖”描述了趵突泉等众多泉水汇集于此;“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则描述了泉城的独特风光。端午节,湖面上鼓声隆隆,船桨齐舞,龙舟竞渡;超然楼屹立于湖畔,夜幕降临时,上千名游客用手机、相机,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亮灯的瞬间,打卡“明湖新八景”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涛声震大明湖”说明泉水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很高
B.向后划水,龙舟就向前运动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四面荷花三面柳”荷花呈现红色是因为光发生了色散
D.超然楼在湖水中的美丽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分)
16.(4分)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船到江心抛锚迟,悬崖勒马早已晚”,不但有警世作用,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诗句中,两个“动作”显得较晚,是因为船和马都有________,很难立即停下来,从力的作用效果看,“勒马”是为了改变马的________。
17.(4分)如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地上运送巨木的情景。架在支架上的横杆属于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支架下面垫有面积较大的石块,是为了________对地面的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
18.(4分)大量的研究表明,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科学家们将研究的结果概括为能量守恒定律(law f cnservatin f energy),即: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___到其他物体,而能的总量________。
19.(4分)如图是通电螺线管的N、S极和外部的一条磁感线。螺线管上方磁感线的方向应标为向________(选填“右”或“左”),电源左端为________极(选填“正”或“负”)。
20.(3分)把汤匙放在手指尖上,调节支撑汤匙的支点,可使其在手指尖上水平静止,如图所示,请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的方框内画出此时汤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1.(3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中将重2.6N的小石块浸没水中时的情景,请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的方框内画出此时小石块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22.(3分)为提高车辆通行量,一些城市把车流量较大的路段打造成绿波带。在市区建成的绿波带道路上,车辆只要保持绿波速度就能一路绿灯通行。如图所示为某路段的绿波速度标牌,一辆汽车经过该路段上相距3km的3个路口,用时180s。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能否“绿波通行”?
23.(7分)一箱饮品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其包装箱上标识的相关名词如下:“毛重”是包装箱及其内部所装饮品的总质量;“净含量”是包装箱内所装饮品的总质量;“数量”是每瓶饮品的体积×包装箱内饮品的瓶数;“体积”是包装箱的长度×宽度×高度。请根据包装箱上标识的内容,通过计算回答(取g=10N/kg):
(1)这箱饮品的总重力多大?
(2)这箱饮品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3)该箱内所装饮品的密度多大?
24.(8分)如图是某型号挖掘机的实物图(甲)和作业范围图(乙)以及部分相关数据表。请回答下列问题:(g=10N/kg)
(1)铲斗装满密度为的泥土时,泥土的总质量是多少?
(2)若挖掘机在5s内将这些泥土从最大挖掘深度处送到位于最高卸料高度的装载车上,挖掘机对泥土至少要做多少功?
(3)挖掘机5s内对泥土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25.(6分)小滨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小滨让凸透镜正对平行光,调整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光屏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小滨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此时,若在凸透镜与光屏之间放置一远视镜片,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6.(6分)如图甲所示,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用U型管两侧液面的________来表示。
(2)将探头放在图乙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说明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
(3)将探头放在图乙中所示液体内部相同深度的B、C位置,观察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和,并进行比较。这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________的关系。
27.(8分)小晨发现校工用如图甲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的轴处靠近,小晨与同学讨论后提出以下探究问题:杠杆平衡时,阻力和动力臂一定,动力与阻力臂之间有什么关系?于是大家找来器材,计划利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研究。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实验中,小晨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2个钩码的重力为4N,将钩码悬挂在杠杆支点左侧,然后直接将弹簧测力计倒挂到杠杆右侧,竖直向下拉动挂环测量动力大小,人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实际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相比是________(选填“偏大”“相等”或“偏小”)的。
(3)小晨继续进行实验,他保持杠杆左侧钩码的个数不变,通过改变钩码悬挂位置来改变阻力臂大小,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读出右侧弹簧测力计所测动力的大小,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杠杆平衡时,________。
(4)得出结论后,小晨保持杠杆左侧钩码个数和悬挂位置不变,如图丙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的示数与乙图相比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2024.04)
九年级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选择题部分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 2.C 3.D 4.B 5.C 6.A 7.A 8.D 9.C 10.D
评分意见:每小题选对的得2分,多选、错选或不选的均不得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1.BC 12.ABC 13.ABD 14.CD 15.BD
评分意见:全部选对得4分,有漏选得3分,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如只有两个答案,只选一个且选对得3分)。
非选择题部分 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分。
16.惯性 运动状态
17.省力 减小
18.转移 保持不变
19.右负
16~19题评分意见:每空2分,与参考答案不一致的均不得分。
20.
21.
20、21题评分意见:画对力的方向的按以下标准得分:力的大小(20题标出G、21题标出)、方向、作用点各得1分。
22.(3分)解:
……………………………………………………2分
由标志牌可知,绿波速度为60km/h,所以汽车能“绿波通行”………………………………1分
23.(7分)解:
(1)这箱饮品的总重:………………………………2分
(2)因为放在水平地面上,所以………………………………………………1分
这箱饮品对地面的压强
……………………………………………………………………2分
(3)……………………2分
该箱内所装饮品的密度
……………………………………………………2分
24.(8分)解:
(1)由,得:泥土的总质量………………2分
(2)泥土的总重力
…………………………………………………………2分
挖掘机对泥土的拉力至少是
挖掘机对泥土至少做功:…………………………2分
(3)在这段时间内做功的功率………………………………2分
22、23、24题计算题评分意见:可参照上述标准给分。
1.赋分2分的物理量,公式(变形公式)及代入相关对应物理量都正确得1分,计算结果正确得1分。只写出公式及其变形式而未与题中给出各量相联系的不得分。
2.因前面数字计算结果错误而导致后面答案结果错误,但运算结果正确的,不重复扣分。
3.答题不规范每题最多扣1分;不规范主要包括三种情况:
①角标没有区分的扣1分;
②不写答或无替代答的文字说明扣1分;
③代入相关对应物理量无单位或未换算单位。
25.(6分)(1)10.0 (2)放大 左
25题评分意见:每空2分。(1)10.0写成10不得分。
26.(6分)(1)高度差 (2)深度 (3)密度
26题评分意见:每空2分。
27.(8分)(1)右 (2)偏小 (3)阻力和动力臂一定,动力与阻力臂成正比 (4)变大
27题评分意见:每空2分。(3)没写“阻力和动力臂一定”不得分。项目
参数
整机质量/kg
15000
标准斗容
0.5
A最大挖掘深度/m
5
B最大卸料高度/m
5
两履带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
4.8
钩码悬挂位置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
A
4
0.2
4
0.2
B
2
0.2
4
0.1
C
1
0.2
4
0.05
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花园片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花园片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花园片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花园片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单位中,属于电功率单位的是,4×104J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地区陈毅片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地区陈毅片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份,75W,ABD,BC,6×104W/10m/s=9,4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