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贵州省遵义市四城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贵州省遵义市四城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01
    贵州省遵义市四城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02
    贵州省遵义市四城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03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贵州省遵义市四城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四城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3、4章,选择性必修3第1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油菜花开陌野黄,清香扑鼻蜂蝶舞。”油菜花可以通过( )吸引蜂蝶
    A. 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B. 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C. 物理信息D. 行为信息
    2. 某地区由于乱砍滥伐、盲目开垦,水土流失严重。政府实施生态工程建设,封山育林,修复被破坏的山地后,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该地区生态工程实施前后总生态足迹与总生态承载力的统计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总生态足迹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B. 在实施生态工程之前,该地区出现了生态赤字,处于生态超载状态
    C. 实施了生态工程之后,该地区的生态盈余增大,表明生态工程初见成效
    D. 若在该地区引入大量工厂,减少居民对农业的依赖,则生态足迹可能会增大
    3. 黑土是由死亡的地表植被在冷湿气候条件下经过长期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其有机质含量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土壤中的蚯蚓可用作中药、养殖饲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黑土的形成离不开蚯蚓、微生物等分解者的作用
    B. 蚯蚓可用作中药、养殖饲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 黑土中有机质含量高,与冷湿气候条件下有机质积累量超过分解量有关
    D. 黑土中的蛋白质等有机物直接为植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4. 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组成
    B. 图中鹰处于第三、四、五、六营养级
    C. 若鸟大量死亡,则鹰的数量会大幅下降
    D. 图中蛙和蜘蛛存在种间竞争和捕食关系
    5. 生态金字塔可表示生态系统各营养级间某种数量的关系。下列关于生态金字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生态金字塔中最底层代表的是生产者,则最顶层代表的是分解者
    B. 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有时会呈现上宽下窄倒置的金字塔形
    C. 演替达到稳定后,各营养级构成的能量金字塔呈倒金字塔形
    D. 测算主要食物链各环节的能量值,可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6.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常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对a、b两个生态系统施加相同强度的干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x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B. y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强
    C. 对同一生态系统来说,x和y一般呈正相关
    D. 若ya>yb,则这两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为a>b
    7. 海洋石油污染是一种世界性的海洋污染。石油污染物会干扰生物的摄食、繁殖、生长等行为。实验表明,石油污染物能抑制某种雌性软体动物雌性激素的合成。石油污染海域的某些海藻以及多种动物的生物量显著下降,个别物种消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石油污染海域该软体动物种群年龄结构将可能变为衰退型
    B. 常见的环境污染除水体污染外,还有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
    C. 石油污染将导致物种丰富度下降,进而降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D. 保护海洋濒危生物最有效的措施是易地保护
    8. 根据生活史类型,植物病原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B型菌(活体营养型病原菌),它们从活细胞中获取营养,其繁殖体只存在于鲜活的植物组织内,如锈病菌;另一类是N型菌(死体营养型病原菌),它们可以从无生命的有机物中获取营养,其繁殖体存在于枯枝落叶和土壤中,如叶斑病菌。研究者对某放牧区的植物病害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N型菌属于生态系统组分中的分解者
    B. 放牧程度对N型菌引起病害无显著影响
    C. B型菌引起的疾病严重程度可能与牧草的生物量有关
    D. 放牧程度越深,B型菌引起疾病越严重
    9. 桑基鱼塘是种桑、养蚕同池塘养鱼相结合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属于人工生态系统。某桑基鱼塘的能量流动简图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人工生态系统的建立有利于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B. 只有在特定的区域才适宜建立该系统,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C. 该系统可以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但不会改变相邻两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
    D. 鱼可利用蚕粪中的能量,这说明了桑同化的能量可间接转化为鱼的能量
    10. 为评估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对花豹、野猪等野生动物的承载能力,研究人员对其中的森林灌草层植物进行了调查。灌草层是有蹄类动物取食的主要区域,根据林木覆盖程度可将该区域分为郁闭林和开阔地两种主要地形。植物中元素的含量及比例会影响有蹄类动物的取食偏好及营养状况。含碳(C)量高的植物常含有大量不易被消化的纤维素等多糖类分子,口感较差。含氮(N)量高的植物营养成分含量更高。灌草层中的四类植物的元素含量测定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花豹捕食所同化的能量的去向不包括其进行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
    B. 因对光能的利用率不同,开阔地中的灌草层植物生物积累量可能高于相同面积郁闭林中的
    C. 据表中数据可知,适合作为有蹄类动物的食物的植物种类是禾莎草和蕨类
    D. 夏季带着热浪的风吹拂鼎湖山的各种森林植被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
    11. 泡菜是一种独特而具有悠久历史的乳酸发酵蔬菜制品,为保证其酸鲜纯正的口味,在制作过程中无氧环境的创设至关重要,下列操作的方法中不利于创设无氧环境的是( )
    A. 将泡菜所用的盐水煮沸B. 盐水要没过全部的菜料
    C. 向泡菜坛的水槽中注满水D. 腌制适宜的时间后才可食用
    12. 利用某些微生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除去环境中部分微生物。这种消毒方法属于( )
    A. 巴氏消毒法B. 化学消毒法
    C. 物理消毒法D. 生物消毒法
    13. 下列发酵工程生产案例中,所需主要菌种是原核生物的是( )
    A. 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生产酱油
    B. 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生产啤酒
    C. 以葡萄糖等为原料生产味精的原料一谷氨酸
    D. 以豆腐为主要原料制作腐乳
    14. 为获得纯化的酵母菌菌落,进行如图所示的平板划线操作,划线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可采用湿热灭菌的方法
    B. 进行划线操作时,培养皿盖不能完全打开,且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C. 完成划线操作后,将平板正立放入28℃左右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D. 在区域①~⑤中,最有可能在区域⑤中得到酵母菌的纯培养物
    15. 天冬氨酸缺陷型菌株不能合成天冬氨酸,必须从外界环境中获取天冬氨酸才能生长繁殖。影印法(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可用于天冬氨酸缺陷型菌株的筛选,其中基本培养基中不含氨基酸,完全培养基中含所有种类的氨基酸;转印是将揭起的丝绒布平移到培养基上,使吸附的菌体“印”在培养基平板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培养皿1中的培养基是基本培养基
    B. 过程①和过程②应使用相同的接种工具
    C. 过程②中,应将揭起的丝绒布先转印至培养皿2中
    D. 菌落A可能是天冬氨酸缺陷型菌株的菌落
    16. 食品保存有干制、腌制、低温保存和油浸处理等多种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干制降低食品的含水量,使微生物不易生长和繁殖,食品保存时间延长
    B. 腌制通过添加食盐、糖等制造高渗环境,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C. 低温保存可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温度越低对食品保存越有利
    D. 油浸处理可以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与食品接触,延长食品保存时间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 不同强度的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指单位面积碳含量)的影响如图1所示。土壤有机碳密度与植物的凋落物碳密度有关,随林火干扰强度增强,植物的凋落物碳密度逐渐减小。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土壤有机碳密度随林火干扰强度的增强而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
    (2)要研究林火干扰后森林中花松鼠的生态位,需要研究的方面有__________(至少答出2点)。
    (3)对照组的阳坡是以槲树、槲栎和刺槐为主要树种的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人员对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如图2(数据单位为J·cm-2·a-1)所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J·cm-2·a-1。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

    (4)研究发现,各个火灾后的植被区的植被和该区域内各种动物的生命活动也影响着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影响植被的生长。这表明,生物学的研究不能停留在种群和群落水平,还应将__________作为整体进行研究。
    18.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如下。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CO2排放总量,与通过一定形式吸收的CO2相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组成生物的____,不断进行着____的循环过程,生物群落中碳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
    (2)图中可体现碳循环均具有____性。
    (3)达到碳中和时,生物圈内所有生物呼吸释放的CO2量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产者吸收的CO2量。实现碳中和的途径有植树造林、____(答出2点)等。据图分析,为实现碳中和,大量植树造林等可抵消____(填图中序号)过程产生的CO2。
    19. 某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距离地面约6cm)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每组土壤的处理情况如表所示,其中1、2组的土壤较为湿润,3、4组的土壤是干燥的。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
    (2)通过表格中的处理方式来控制自变量时用到了__________(填“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60℃放置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
    (3)预期上述各组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
    (4)微生物种类、环境温度、湿度及pH等均会对落叶的分解速率产生影响,不同地块的微生物种类存在差异。现欲证明不同地块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速率不同,请以碘液作为检验试剂,以不同地块的土壤制成的土壤浸出液、淀粉溶液等为材料,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思路。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利用下表所示配方制备的培养基可以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物理形态划分,该培养基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该配方中尿素主要作为__________。
    (2)利用该配方表制备培养基的具体操作步骤是:配制培养基→__________(用“→”和文字表示)。
    (3)在分离纯化微生物时,若要统计细菌数量,接种方法宜采用__________,该过程所用接种工具常用的灭菌操作是将该接种工具浸在酒精中,然后放在__________。
    21. 山西为清香型白酒生产地之一,清香型白酒因清香醇厚、绵柔回甜、尾净爽口、回味悠长的独特风味和口感备受消费者喜爱。清香型白酒传统的生产工艺为高粱、大麦、豌豆等→粉碎→配料→润糁→蒸料→加水、冷散、加曲→入缸发酵→出缸、蒸馏→陈酿、勾调。其中发酵过程可归纳为3个时期:主发酵期、生酸期和产香味期。回答下列问题:
    (1)蒸料是将原料加工成熟的过程,其作用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2)蒸料后需要冷散后再加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加曲后一边糖化一边发酵,酒曲中的霉菌分泌_____________起糖化作用,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代谢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3)入缸发酵阶段在生产时总是先“来水”后“来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形成都在________________期完成。项目
    总生态足迹/(×104hm2)
    总生态承载力/(×104hm2)
    实施前
    165.5
    178.7
    实施后
    243.7
    260.1
    植物种类
    含N量/%
    含C量/%
    C/N值
    灌草嫩茎叶
    2.41
    44.36
    18.41
    禾莎草
    2.05
    44.50
    21.71
    杂草类
    2.35
    4321
    18.39
    蕨类
    2.43
    46.80
    19.26
    组别
    1
    2
    3
    4
    土壤处理
    不处理
    60℃放置1h
    不处理
    60℃放置1h
    成分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H2O
    含量
    1.4g
    2.1g
    0.2g
    10.0g
    1.0
    15.0
    定容至1000mL
    高二年级联考
    生物学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3、4章,选择性必修3第1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油菜花开陌野黄,清香扑鼻蜂蝶舞。”油菜花可以通过( )吸引蜂蝶
    A. 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B. 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C. 物理信息D. 行为信息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详解】油菜花是黄色,给蝴蝶提供了物理信息,“清香扑鼻”体现的是一种化学信息,故油菜花可以通过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吸引蜜蜂,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 某地区由于乱砍滥伐、盲目开垦,水土流失严重。政府实施生态工程建设,封山育林,修复被破坏的山地后,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该地区生态工程实施前后总生态足迹与总生态承载力的统计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总生态足迹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B. 在实施生态工程之前,该地区出现了生态赤字,处于生态超载状态
    C. 实施了生态工程之后,该地区的生态盈余增大,表明生态工程初见成效
    D. 若在该地区引入大量工厂,减少居民对农业的依赖,则生态足迹可能会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包括耕地、草地、林地、渔业用地、建设用地及碳足迹。
    【详解】A、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总生态足迹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A正确;
    B、在实施生态工程之前,该地区总生态承载力大于总生态足迹,未出现生态赤字,B错误;
    C、实施了生态工程之后,该地区的生态盈余增大,表明生态工程初见成效,C正确;
    D、若在该地区引入大量工厂,减少居民对农业的依赖,则食物链和食物网变长,且污染加重,生态足迹可能会增大,D正确。
    故选B
    3. 黑土是由死亡的地表植被在冷湿气候条件下经过长期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其有机质含量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土壤中的蚯蚓可用作中药、养殖饲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黑土的形成离不开蚯蚓、微生物等分解者的作用
    B. 蚯蚓可用作中药、养殖饲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 黑土中有机质含量高,与冷湿气候条件下有机质的积累量超过分解量有关
    D. 黑土中的蛋白质等有机物直接为植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等;
    (2)间接使用价值: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如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
    (3) 潜在使用价值:指还没发现的对人类或生态系统有何种作用。
    【详解】A、土壤中的蚯蚓、微生物等可以将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增加土壤的肥力,A正确;
    B、蚯蚓可用作中药、养殖饲料体现了对人类社会生活有着直接影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正确;
    C、冷湿气候条件下蚯蚓、微生物等分解有机质的酶的活性降低,分解有机质的能力下降,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C正确;
    D、黑土中的蛋白质等有机物不能直接为植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和能量,D错误。
    故选D。
    4. 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组成
    B. 图中鹰处于第三、四、五、六营养级
    C. 若鸟大量死亡,则鹰的数量会大幅下降
    D. 图中蛙和蜘蛛存在种间竞争和捕食关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该食物网中有草→鼠→鹰、草→鼠→蛇→鹰、草→蛾→蛙→蛇→鹰、草→蛾→蜘蛛→蛙→蛇→鹰、草→蛾→蜘蛛→鸟→鹰,共五条食物链组成。
    【详解】A、据图可知,该食物网中有草→鼠→鹰、草→鼠→蛇→鹰、草→蛾→蛙→蛇→鹰、草→蛾→蜘蛛→蛙→蛇→鹰、草→蛾→蜘蛛→鸟→鹰,共五条食物链组成,A正确;
    B、鹰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营养级不同,据图分析食物链可知,鹰在本食物网中处于第三、四、五、六营养级,B正确;
    C、根据食物网可知,若鸟大量死亡,鹰还可以以蛇和鼠为食,因此鹰的数量不会大幅下降,C错误;
    D、在食物链:草→蛾→蜘蛛→蛙→蛇→鹰中,蛙和蜘蛛为捕食关系;在食物链:草→蛾→蛙→蛇→鹰和草→蛾→蜘蛛→鸟→鹰中,蛙与蜘蛛均以蛾为食,可判断两者为竞争关系,D正确。
    故选C。
    5. 生态金字塔可表示生态系统各营养级间某种数量的关系。下列关于生态金字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生态金字塔中最底层代表的是生产者,则最顶层代表的是分解者
    B. 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有时会呈现上宽下窄倒置的金字塔形
    C. 演替达到稳定后,各营养级构成的能量金字塔呈倒金字塔形
    D. 测算主要食物链各环节的能量值,可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态金字塔是指各个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可采用生物量单位、能量单位和个体数量单位,采用这些单位所构成的生态金字塔就分别称为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一般而言,生态金字塔呈现正金字塔形。
    【详解】A、生态金字塔的最顶层代表的是最高营养级,分解者不参与生态金字塔的构建,A错误;
    B、数量金字塔一般是正金字塔,数量金字塔也可以出现倒金字塔,比如生产者是一棵大树,初级消费者是许多虫子,则数量金字塔呈现倒金字塔;海洋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个体小,寿命短,又不断被浮游动物和其它动物吃掉,所以在某一时刻调查到的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很可能低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量,因此生物量金字塔也会出现倒置,B正确;
    C、由于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总是逐级递减,因此能量金字塔通常都是金字塔形,C错误;
    D、能量金字塔需测定组成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的能量,D错误。
    故选B。
    6.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常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对a、b两个生态系统施加相同强度的干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x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B. y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强
    C. 对同一生态系统来说,x和y一般呈正相关
    D. 若ya>yb,则这两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为a>b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种类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详解】A、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x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弱,A错误;
    B、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正常范围的大小,y越大,则说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弱,B错误;
    C、对于同一生态系统而言,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y值越大,表示干扰程度越大。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一般干扰程度越大,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因此x和y之间是呈正相关的,C正确;
    D、在遭到相同的干扰时,生态系统偏离正常范围越小,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大,由ya>yb可推出这两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是a<b,D错误。
    故选C。
    7. 海洋石油污染是一种世界性的海洋污染。石油污染物会干扰生物的摄食、繁殖、生长等行为。实验表明,石油污染物能抑制某种雌性软体动物雌性激素的合成。石油污染海域的某些海藻以及多种动物的生物量显著下降,个别物种消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石油污染海域该软体动物种群年龄结构将可能变为衰退型
    B. 常见的环境污染除水体污染外,还有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
    C. 石油污染将导致物种丰富度下降,进而降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D. 保护海洋濒危生物最有效的措施是易地保护
    【答案】D
    【解析】
    【分析】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异地保护是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详解】A、依据题干信息,石油污染物能抑制某种雌性软体动物雌性激素的合成,进而降低种群的出生率,所以该软体动物种群年龄结构将可能变为衰退型,A正确;
    B、环境污染不仅包括水体污染,还包含大气污染、土壤污染,B正确;
    C、依据题干信息,石油污染海域的某些海藻以及多种动物的生物量显著下降,个别物种消亡,所以石油污染可能导致物种丰富度下降,降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C正确;
    D、保护海洋濒危生物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D错误。
    故选D。
    8. 根据生活史类型,植物病原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B型菌(活体营养型病原菌),它们从活细胞中获取营养,其繁殖体只存在于鲜活的植物组织内,如锈病菌;另一类是N型菌(死体营养型病原菌),它们可以从无生命的有机物中获取营养,其繁殖体存在于枯枝落叶和土壤中,如叶斑病菌。研究者对某放牧区的植物病害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N型菌属于生态系统组分中的分解者
    B. 放牧程度对N型菌引起的病害无显著影响
    C. B型菌引起的疾病严重程度可能与牧草的生物量有关
    D. 放牧程度越深,B型菌引起的疾病越严重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1:据图1可知,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B型菌造成的疾病危害程度在减小,N型菌造成的疾病危害程度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放牧能减轻B型菌引起的病害,对N型菌引起的病害无显著影响。
    【详解】A、依题意可知,N型菌从无生命的有机物中获取营养,所以它属于分解者,A正确;
    B、据图1可知,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N型菌造成的疾病危害程度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放牧对N型菌引起的病害无显著影响,B正确;
    C、据图1可知,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B型菌造成的疾病危害程度在减小,说明放牧能减轻B型菌引起的病害,因此B型菌引起的疾病严重程度可能与牧草的生物量有关,C正确;
    D、据图1可知,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B型菌造成的疾病危害程度在减小,说明放牧能减轻B型菌引起的病害,随着放牧程度越深,B型菌引起疾病的程度逐渐降低,D错误。
    故选D。
    9. 桑基鱼塘是种桑、养蚕同池塘养鱼相结合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属于人工生态系统。某桑基鱼塘的能量流动简图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人工生态系统的建立有利于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B. 只有在特定的区域才适宜建立该系统,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C. 该系统可以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但不会改变相邻两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
    D. 鱼可利用蚕粪中的能量,这说明了桑同化的能量可间接转化为鱼的能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传递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进行的,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2、能量的来源:①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②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3、能量的去路: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遗体残骸、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④未被利用。
    【详解】A、该生态系统提高了物质循环的能力,降低了环境污染,能量利用率提高,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A正确;
    B、只有在特定的区域才适宜建立该系统,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B错误;
    C、该系统可以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但不会改变相邻两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C正确;
    D、鱼可利用蚕粪中能量,蚕粪便中的能量属于桑的同化量,这说明了桑同化的能量可间接转化为鱼的能量,D正确。
    故选B。
    10. 为评估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对花豹、野猪等野生动物的承载能力,研究人员对其中的森林灌草层植物进行了调查。灌草层是有蹄类动物取食的主要区域,根据林木覆盖程度可将该区域分为郁闭林和开阔地两种主要地形。植物中元素的含量及比例会影响有蹄类动物的取食偏好及营养状况。含碳(C)量高的植物常含有大量不易被消化的纤维素等多糖类分子,口感较差。含氮(N)量高的植物营养成分含量更高。灌草层中的四类植物的元素含量测定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花豹捕食所同化的能量的去向不包括其进行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
    B. 因对光能的利用率不同,开阔地中的灌草层植物生物积累量可能高于相同面积郁闭林中的
    C. 据表中数据可知,适合作为有蹄类动物的食物的植物种类是禾莎草和蕨类
    D. 夏季带着热浪的风吹拂鼎湖山的各种森林植被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
    【答案】ACD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其中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
    【详解】A、花豹捕食所同化的能量的去向包括其进行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即花豹的同化量等于呼吸消耗和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A错误;
    B、因对光能的利用率不同,开阔地中的灌草层植物能获得更多的光能,因而该处生物积累量可能高于相同面积郁闭林中的,B正确;
    C、题意显示,植物中元素的含量及比例会影响有蹄类动物的取食偏好及营养状况。含碳(C)量高的植物口感较差。含氮(N)量高的植物营养成分含量更高,结合表中数据可知,适合作为有蹄类动物的食物的植物种类是灌草嫩茎叶和蕨类,C错误;
    D、夏季带着热浪的风吹拂鼎湖山的各种森林植被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D错误。
    故选ACD。
    11. 泡菜是一种独特而具有悠久历史的乳酸发酵蔬菜制品,为保证其酸鲜纯正的口味,在制作过程中无氧环境的创设至关重要,下列操作的方法中不利于创设无氧环境的是( )
    A. 将泡菜所用的盐水煮沸B. 盐水要没过全部的菜料
    C. 向泡菜坛的水槽中注满水D. 腌制适宜的时间后才可食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泡菜发酵的实验原理: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因乳酸菌是厌氧微生物,故发酵时需创造无氧条件。
    【详解】A、盐水煮沸可以去除水中的溶解氧,A正确;
    B、泡菜腌制时一定要保证盐水浸没全部的菜料,可以保证无氧环境,B正确;
    C、向泡菜坛的水槽中注满水可以防止空气进入发酵坛,确保发酵的无氧环境,C正确;
    D、腌制适宜的时间后才可食用,是为了减少亚硝酸盐的危害,D错误。
    故选D。
    12. 利用某些微生物或微生物代谢产物可以除去环境中部分微生物。这种消毒方法属于( )
    A. 巴氏消毒法B. 化学消毒法
    C. 物理消毒法D. 生物消毒法
    【答案】D
    【解析】
    【分析】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详解】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利用某些微生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除去环境中部分微生物。这种消毒方法属于生物消毒法,D符合题意。
    故选D。
    13. 下列发酵工程生产案例中,所需主要菌种是原核生物的是( )
    A. 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生产酱油
    B. 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生产啤酒
    C. 以葡萄糖等为原料生产味精的原料一谷氨酸
    D. 以豆腐为主要原料制作腐乳
    【答案】C
    【解析】
    【分析】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
    【详解】A、酱油产品的生产,主要利用产生蛋白酶的霉菌,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
    B、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生产啤酒所用的菌种主要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B错误;
    C、味精生产所用原料谷氨酸发酵菌种是谷氨酸棒状杆菌,属于原核生物,C正确;
    D、以豆腐为主要原料制作腐乳主要利用霉菌,霉菌属于真核生物,D错误。
    故选C。
    14. 为获得纯化的酵母菌菌落,进行如图所示的平板划线操作,划线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可采用湿热灭菌的方法
    B. 进行划线操作时,培养皿盖不能完全打开,且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C. 完成划线操作后,将平板正立放入28℃左右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D. 在区域①~⑤中,最有可能在区域⑤中得到酵母菌的纯培养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平板划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不同阶段灼烧接种环的目的不同:
    (1)第一次操作:杀死接种环上原有的微生物;
    (2)每次划线之前:杀死上次划线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次划线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
    (3)划线结束后:杀死接种环上残存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详解】A、 湿热灭菌的方法通常用于实验室大部分培养基的灭菌,A正确;
    B、进行划线操作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防止被杂菌污染,B正确;
    C、划线接种结束后,将平板倒置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有利于表面水分更好的挥发和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C错误;
    D、平板划线分离法是把混杂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种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用接种环在培养基表面通过分区划线稀释而得到较多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后生成繁殖成单菌落。因此在区域①~⑤中,最有可能在区域⑤中得到酵母菌的纯培养物,D正确。
    故选C。
    15. 天冬氨酸缺陷型菌株不能合成天冬氨酸,必须从外界环境中获取天冬氨酸才能生长繁殖。影印法(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可用于天冬氨酸缺陷型菌株的筛选,其中基本培养基中不含氨基酸,完全培养基中含所有种类的氨基酸;转印是将揭起的丝绒布平移到培养基上,使吸附的菌体“印”在培养基平板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培养皿1中的培养基是基本培养基
    B. 过程①和过程②应使用相同的接种工具
    C. 过程②中,应将揭起的丝绒布先转印至培养皿2中
    D. 菌落A可能是天冬氨酸缺陷型菌株的菌落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首先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细菌,然后运用“影印法”将菌种接种到两种培养基中:基本培养基、完全培养基,则在基本培养基中,氨基酸缺陷型菌株不能生长,而在完全培养基中能够生长,因此可以选择出氨基酸缺陷型菌株。
    【详解】A、两种培养基分别培养是为了筛选出氨基酸缺陷型菌株,因此与基本培养基相比,培养皿1中特有的成分有氨基酸,类似于完全培养基,A错误;
    B、过程①导致菌落均匀分布,因此该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所用工具是涂布器,而过程②所用的工具通常是丝绒布,B错误;
    C、过程②应将印在丝绒布上的菌落先转印至培养皿3基本培养基上,原因是防止基本培养基中混入氨基酸,C错误;
    D、比较基本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中的菌落可知,菌落A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但不能在基本培养基生长,说明菌落A可能是天冬氨酸缺陷型菌株的菌落,D正确。
    故选D。
    16. 食品保存有干制、腌制、低温保存和油浸处理等多种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干制降低食品的含水量,使微生物不易生长和繁殖,食品保存时间延长
    B. 腌制通过添加食盐、糖等制造高渗环境,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C. 低温保存可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温度越低对食品保存越有利
    D. 油浸处理可以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与食品接触,延长食品保存时间
    【答案】C
    【解析】
    【分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详解】A、干制能降低食品中的含水量,使微生物不易生长和繁殖,进而延长食品保存时间,A正确;
    B、腌制过程中添加食盐、糖等可制造高渗环境,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B正确;
    C、低温保存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但不是温度越低越好,一般果蔬的保存温度为零上低温,C错误;
    D、油浸处理相当于在食品外部添加了一层保护膜可以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与食品接触,延长食品保存时间,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 不同强度的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指单位面积碳含量)的影响如图1所示。土壤有机碳密度与植物的凋落物碳密度有关,随林火干扰强度增强,植物的凋落物碳密度逐渐减小。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土壤有机碳密度随林火干扰强度的增强而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
    (2)要研究林火干扰后森林中花松鼠的生态位,需要研究的方面有__________(至少答出2点)。
    (3)对照组的阳坡是以槲树、槲栎和刺槐为主要树种的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人员对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如图2(数据单位为J·cm-2·a-1)所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J·cm-2·a-1。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

    (4)研究发现,各个火灾后的植被区的植被和该区域内各种动物的生命活动也影响着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影响植被的生长。这表明,生物学的研究不能停留在种群和群落水平,还应将__________作为整体进行研究。
    【答案】(1) ①. 减小 ②. 火灾后土壤中的无机养料增多
    (2)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它物种的关系等
    (3) ①. 3×107J·cm-2·a-1 ②. 3%
    (4)生态系统
    【解析】
    【分析】1、同化量=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2、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动物,研究其生态位,需要研究的方面有: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它物种的关系等;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之间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随林火干扰强度增加,乳糖有机碳密度减小;原因可能由于火灾导致植被死亡,掉落物减少,有机碳减少。
    【小问2详解】
    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研究花松鼠(动物)的生态位,需要研究的方面有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它物种的关系等。
    【小问3详解】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据图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2.31×109J·cm-2·a-1-2.28×109J·cm-2·a-1=3×107J·cm-2·a-1;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两者之间同化量的比值,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1.2×106-0.3×106J·cm-2·a-1=0.9×106J·cm-2·a-1,则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0.9×106/3×107×100%=3%。
    【小问4详解】
    分析题意,各个火灾后的植被区的植被和该区域内各种动物的生命活动也影响着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影响植被的生长,即土壤等环境因素与生物因素相互影响,故生物学的研究不能停留在种群和群落水平,还应将生态系统作为整体进行研究。
    18.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如下。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CO2排放总量,与通过一定形式吸收的CO2相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组成生物的____,不断进行着____的循环过程,生物群落中碳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
    (2)图中可体现碳循环均具有____性。
    (3)达到碳中和时,生物圈内所有生物呼吸释放的CO2量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产者吸收的CO2量。实现碳中和的途径有植树造林、____(答出2点)等。据图分析,为实现碳中和,大量植树造林等可抵消____(填图中序号)过程产生的CO2。
    【答案】(1) ①. 碳元素或C元素 ②. 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 ③. 含碳有机物 (2)循环往复运动
    (3) ①. 小于 ②. 减少化石原料燃烧、开发清洁能源 ③. ④
    【解析】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①表示火山爆发、②表示呼吸作用、③表示光合作用、④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烧。
    【小问1详解】
    碳循环指的是组成细胞的碳元素不断从无机环境进入到生物群落,再由生物群落返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碳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
    【小问2详解】
    由示意图可知,碳元素可以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又可以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体现了碳循环具有循环往复运动的特点。
    【小问3详解】
    达到“碳中和”时,生产者吸收的CO2总量应等于CO2排放总量,而CO2排放总量除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呼吸作用释放的CO2总量外,还包括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过程中排放的CO2,故图中生产者吸收的CO2总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呼吸作用释放的CO2总量。过程③主要是光合作用,大力植树造林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措施,还可通过开发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实现碳中和。通过加大植树造林主要是抵消④化石燃料燃烧过程的影响,实现碳中和。
    19. 某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距离地面约6cm)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每组土壤的处理情况如表所示,其中1、2组的土壤较为湿润,3、4组的土壤是干燥的。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
    (2)通过表格中的处理方式来控制自变量时用到了__________(填“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60℃放置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
    (3)预期上述各组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
    (4)微生物种类、环境温度、湿度及pH等均会对落叶的分解速率产生影响,不同地块的微生物种类存在差异。现欲证明不同地块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速率不同,请以碘液作为检验试剂,以不同地块的土壤制成的土壤浸出液、淀粉溶液等为材料,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思路。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9. ①. 是否进行60℃放置处理和土壤湿度 ②. 落叶的分解量
    20. ①. 减法原理 ②. 既排除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又避免过高的温度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
    21. 2、4组无法分解落叶;1组分解的落叶量最多;3组落叶有一定程度的分解,但分解量低于1组
    22. 用不同地块的土制成的等量土壤浸出液分别与等量淀粉溶液混合,在相同并适宜的温度、湿度及pH下作用相同时间,用碘液检测并观察变蓝的程度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湿润条件和是否进行60℃放置处理。因为2、4组土壤进行60℃放置处理,土壤中微生物被杀灭,无法分解落叶;1、3组没有进行60°℃放置处理,存在微生物,因其土壤的湿润条件不同,分解的落叶量也不相同。
    【小问1详解】
    该实验是研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根据表格可知自变量为土壤中是否有微生物(是否进行60℃放置处理)以及是土壤湿润条件,因变量为落叶的分解程度(分解量)。
    【小问2详解】
    减法原理是指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该实验通过高温去除土壤中微生物,是减法原理;60℃放置处理目的是既排除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又避免过高的温度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
    【小问3详解】
    因为2、4组土壤进行60C放置处理,土壤中微生物被杀灭,无法分解落叶;1、3组没有进行60℃放置处理,存在微生物,因其土壤的湿润条件不同,分解的落叶量也不相同,1组土壤较为湿润,分解的落叶量较多,3组土壤是干燥的,微生物分解能力下降,落叶分解量相较于1组要少一些。
    【小问4详解】
    实验目的是证明不同地块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速率不同。自变量是不同地块,因变量是对淀粉的分解速率,因变量检测指标是碘液变蓝的程度。无关变量:如温度、pH等需要相同且适宜。实验思路为:用不同地块的土制成的等量土壤浸出液分别与等量淀粉溶液混合,在相同并适宜的温度、湿度及pH下作用相同时间,用碘液检测并观察变蓝的程度。
    20. 利用下表所示配方制备的培养基可以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物理形态划分,该培养基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该配方中尿素主要作为__________。
    (2)利用该配方表制备培养基的具体操作步骤是:配制培养基→__________(用“→”和文字表示)。
    (3)在分离纯化微生物时,若要统计细菌数量,接种方法宜采用__________,该过程所用接种工具常用的灭菌操作是将该接种工具浸在酒精中,然后放在__________。
    【答案】20. ①. 固体 ②. 含有琼脂 ③. 氮源 21. 灭菌→倒平板
    22. ①. 稀释涂布平板法 ②. 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解析】
    【分析】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提供碳元素的物质)、氮源(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和无机盐。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小问1详解】
    分析表格,该培养基中含有凝固剂琼脂,故依据物理形态分,该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尿素的元素组成含有N,故可作为氮源。
    【小问2详解】
    配制培养基的具体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调pH→分装→灭菌,故利用该配方表制备培养基的具体操作步骤是:配制培养基→灭菌→倒平板。
    【小问3详解】
    微生物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在分离纯化微生物时,若要统计细菌数量,接种方法宜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该过程所用接种工具常用的灭菌操作是将该接种工具浸在酒精中,然后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21. 山西为清香型白酒生产地之一,清香型白酒因清香醇厚、绵柔回甜、尾净爽口、回味悠长的独特风味和口感备受消费者喜爱。清香型白酒传统的生产工艺为高粱、大麦、豌豆等→粉碎→配料→润糁→蒸料→加水、冷散、加曲→入缸发酵→出缸、蒸馏→陈酿、勾调。其中发酵过程可归纳为3个时期:主发酵期、生酸期和产香味期。回答下列问题:
    (1)蒸料是将原料加工成熟的过程,其作用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2)蒸料后需要冷散后再加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加曲后一边糖化一边发酵,酒曲中的霉菌分泌_____________起糖化作用,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代谢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3)入缸发酵阶段在生产时总是先“来水”后“来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形成都在________________期完成。
    【答案】(1)促进淀粉颗粒吸水、膨胀、破裂、糊化,利于淀粉酶的分解作用
    (2) ①. 防止高温杀死微生物 ②. 淀粉酶 ③. 兼性厌氧型
    (3) ①. 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繁殖产生水,再进行无氧呼吸发酵产生酒精 ②. 主发酵期
    【解析】
    【分析】参与各种酒制作的微生物往往离不开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在有氧情况下,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而大量繁殖,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而产生酒精。除了原料要足够外,温度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小问1详解】
    白酒原料蒸煮过程是利用高温促进淀粉颗粒吸水、膨胀、破裂、糊化等过程,方便后续过程进行,同时有利于内部淀粉酶的分解作用。
    【小问2详解】
    蒸料之后要加入微生物发酵,冷散之后加曲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高温杀死微生物,因为温度过高会使得许多微生物死亡;酒曲中的霉菌主要起糖化作用,其分泌的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发酵过程中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酵母菌的代谢类型为兼性厌氧型,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小问3详解】
    发酵阶段主要是酵母菌起作用,而酵母菌先利用装置中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有氧呼吸的产物有水,之后再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所以总是先“来水”后“来酒”。由题可知,发酵过程可归纳为3个时期:主发酵期、生酸期和产香期,而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形成都在主发酵期完成。
    项目
    总生态足迹/(×104hm2)
    总生态承载力/(×104hm2)
    实施前
    165.5
    178.7
    实施后
    243.7
    260.1
    植物种类
    含N量/%
    含C量/%
    C/N值
    灌草嫩茎叶
    2.41
    44.36
    18.41
    禾莎草
    2.05
    44.50
    21.71
    杂草类
    2.35
    43.21
    18.39
    蕨类
    2.43
    46.80
    19.26
    组别
    1
    2
    3
    4
    土壤处理
    不处理
    60℃放置1h
    不处理
    60℃放置1h
    成分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H2O
    含量
    1.4g
    2.1g
    0.2g
    10.0g
    1.0
    15.0
    定容至1000mL
    相关试卷

    贵州省遵义市四城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四城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贵州省遵义市四城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贵州省遵义市四城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遵义市四城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四城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贵州省遵义市四城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贵州省遵义市四城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山东省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docx、山东高二3月生物答题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