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587991/0-171249957594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587991/0-171249957601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587991/0-171249957603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587991/0-1712499576048/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587991/0-171249957607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587991/0-171249957610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587991/0-1712499576113/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587991/0-1712499576126/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还剩34页未读,
继续阅读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件,共42页。
10 古诗三首第1课时 马 诗初步感知:齐读《马诗》,注意读准字音、句子的停顿。马 诗[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注意以下字的读音:燕 山 似 金 络 脑yān shānsìjīn luò nǎo听老师示范朗读,边听边给古诗划分朗读节奏。马 诗[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划出古诗停顿:马 诗[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默读古诗,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根据注释,理解词语:①大漠:广阔无边的沙漠。②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③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辽阔平坦的沙漠,在月光下仿佛是铺上了一层白雪;燕山山岭连绵,天空上挂着的月亮弯弯的,如一把弯钩一般。 说说这是一匹怎样的马?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金络脑:说明这是一匹出身高贵的马。快走:说明马的素质一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什么时候才能够带上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奔驰杀敌呢?思考:这首诗仅仅是在写马吗?想一想,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结合作者生平资料谈一谈你的看法。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后世称李昌谷。 李贺出身唐朝宗室大郑王(李亮)房,门荫入仕,授奉礼郎。仕途不顺,热心于诗歌创作。27岁(一说24岁)英年早逝。作者生平简介李贺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代表者,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感叹生不逢时和倾诉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称其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颂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这首诗不仅仅是在写马,而是通过咏马来表达诗人李贺的内心世界和抱负。这首诗通过马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时代和命运的愤怒和慨叹。作业布置:1.朗读并背诵全诗。2.课后搜集有关马的诗歌。石 灰 吟第2课时初步感知: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huízáofén shāosuìhún听老师示范朗读,边听边给古诗划分朗读节奏。石灰吟千 锤 万 凿 出 深 山,烈 火 焚 烧 若 等 闲。粉 骨 碎 身 浑 不 怕,要 留 清 白 在 人 间。划出古诗停顿:石灰吟千 锤 /万 凿 /出 深 山,烈 火 /焚 烧 /若 等 闲。粉 骨 /碎 身 /浑 不 怕,要 留 /清 白/ 在 人 间。理解诗题:你知道吟是什么意思吗?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等,于谦所吟的事物是——石灰。石灰吟:吟颂石灰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诗的意思。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锤万凿:说明开采石灰原料十分艰难若等闲:好像平平常常的事一样。诗句的意思: 石灰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它也好像是平平常常的事情一样。从这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了石灰什么样的品质?“烈火焚烧”也像是平平常常的事情一样,体现了石灰顽强的品质。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即使面对粉身碎骨的危险也不惧怕,甘愿将纯洁无瑕的名誉和品格留在人间。清白:指石灰本身洁白的颜色,也比喻高尚的情操。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诗人只是在写石灰的高尚品质吗? 这两句诗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达了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你认为诗人于谦是像石灰一样的人吗?于谦(公元1398年-1457年),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军事家、政治家,他的一生被忠诚、正直和聪明才智所映照着。他深受明宣宗和明英宗的赏识,以其辅佐和才能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于谦一辈子为官确实是“两袖清风”。于谦为明朝名臣,以清廉著称。他任官期间,不贪不腐,一心为民。即使生活清苦,他也坚决拒绝一切贿赂。有一次,他奉命巡查地方,当地官员为巴结他,送来厚礼。于谦愤怒地退回,并写诗以明志:“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此事传为佳话,后人敬其为人,尊为楷模。于谦一辈子为官确实是“两袖清风”。于谦为官清廉 正统十四年,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京师防御。当时朝廷中有些人主张南迁,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反对南迁,并拥立景帝,率京师群众击退瓦剌军,使千百万人民免遭涂炭,局势转危为安。景泰八年,景帝病重,英宗复位,于谦却遭受诬蔑被定为谋逆罪,判处死刑。你认为诗人于谦是像石灰一样的人吗? 他是一个像石灰一样清清白白的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石灰吟》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诗中通过赞美石灰的坚韧和洁白,借物喻人,表达了诗人为国尽忠、不畏牺牲、保持清白品格的决心和意愿。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法?第3课时 竹石作者简介: 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等,著有《郑板桥集》。朗读古诗,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②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③立根:扎根,生根。 ④原:本来,原本,原来。 ⑤破岩:破裂的岩石。⑥磨:折磨,挫折,磨炼。 ⑦击:打击。 ⑧还:仍然 ⑨任:任凭。 ⑩尔:你。根据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咬住了青山就绝不肯放松,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拟人竹子刚毅的性格。 比喻根扎得结实。 环境恶劣时不畏艰难。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千”“万”是虚指,写出竹子坚韧从容的神态坚韧,强劲。写出竹子无畏乐观的精神任凭你竹子经历了千万次的磨难和击打却依旧身姿坚劲,无论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都刮不倒它。诗句的意思是:诗人仅仅是在写竹子吗?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他的感情的?托物言志。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学了这首诗你认为竹子具有什么样的品格?1.本固性直,坚韧不拔。竹子的根系坚固,能够在艰苦环境下生长,且主干笔直。2.清廉高洁,纯洁无瑕。竹子外表洁白清秀,不染尘埃。3.谦虚谨慎,虚心自持。竹子的茎秆中空,表明它们内心没有矫揉造作和虚伪,而且不以自己的高度为荣,而是谦虚谨慎地生长。4.高风亮节,气节高尚。竹子在弯曲时不会折断,保持着原有的姿态和气度。5.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竹子的用途广泛,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和乐器等,为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思考:这三首诗,在表达的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马诗》 马 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石灰吟》 石灰 不怕牺牲,品格高尚《竹石》 竹 正直倔强,高傲风骨 共同特点是都借一种事物表明自己的志向,这种方法叫做托物言志。《竹石》是清代书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题画诗。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充分表现了劲竹顽强的生命力和刚毅的性格。后两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炼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傲然挺立。此诗借物喻人,诗人通过吟咏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主题概括感谢聆听
10 古诗三首第1课时 马 诗初步感知:齐读《马诗》,注意读准字音、句子的停顿。马 诗[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注意以下字的读音:燕 山 似 金 络 脑yān shānsìjīn luò nǎo听老师示范朗读,边听边给古诗划分朗读节奏。马 诗[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划出古诗停顿:马 诗[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默读古诗,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根据注释,理解词语:①大漠:广阔无边的沙漠。②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③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辽阔平坦的沙漠,在月光下仿佛是铺上了一层白雪;燕山山岭连绵,天空上挂着的月亮弯弯的,如一把弯钩一般。 说说这是一匹怎样的马?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金络脑:说明这是一匹出身高贵的马。快走:说明马的素质一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什么时候才能够带上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奔驰杀敌呢?思考:这首诗仅仅是在写马吗?想一想,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结合作者生平资料谈一谈你的看法。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后世称李昌谷。 李贺出身唐朝宗室大郑王(李亮)房,门荫入仕,授奉礼郎。仕途不顺,热心于诗歌创作。27岁(一说24岁)英年早逝。作者生平简介李贺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代表者,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感叹生不逢时和倾诉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称其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颂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这首诗不仅仅是在写马,而是通过咏马来表达诗人李贺的内心世界和抱负。这首诗通过马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时代和命运的愤怒和慨叹。作业布置:1.朗读并背诵全诗。2.课后搜集有关马的诗歌。石 灰 吟第2课时初步感知: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huízáofén shāosuìhún听老师示范朗读,边听边给古诗划分朗读节奏。石灰吟千 锤 万 凿 出 深 山,烈 火 焚 烧 若 等 闲。粉 骨 碎 身 浑 不 怕,要 留 清 白 在 人 间。划出古诗停顿:石灰吟千 锤 /万 凿 /出 深 山,烈 火 /焚 烧 /若 等 闲。粉 骨 /碎 身 /浑 不 怕,要 留 /清 白/ 在 人 间。理解诗题:你知道吟是什么意思吗?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等,于谦所吟的事物是——石灰。石灰吟:吟颂石灰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诗的意思。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锤万凿:说明开采石灰原料十分艰难若等闲:好像平平常常的事一样。诗句的意思: 石灰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它也好像是平平常常的事情一样。从这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了石灰什么样的品质?“烈火焚烧”也像是平平常常的事情一样,体现了石灰顽强的品质。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即使面对粉身碎骨的危险也不惧怕,甘愿将纯洁无瑕的名誉和品格留在人间。清白:指石灰本身洁白的颜色,也比喻高尚的情操。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诗人只是在写石灰的高尚品质吗? 这两句诗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达了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你认为诗人于谦是像石灰一样的人吗?于谦(公元1398年-1457年),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军事家、政治家,他的一生被忠诚、正直和聪明才智所映照着。他深受明宣宗和明英宗的赏识,以其辅佐和才能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于谦一辈子为官确实是“两袖清风”。于谦为明朝名臣,以清廉著称。他任官期间,不贪不腐,一心为民。即使生活清苦,他也坚决拒绝一切贿赂。有一次,他奉命巡查地方,当地官员为巴结他,送来厚礼。于谦愤怒地退回,并写诗以明志:“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此事传为佳话,后人敬其为人,尊为楷模。于谦一辈子为官确实是“两袖清风”。于谦为官清廉 正统十四年,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京师防御。当时朝廷中有些人主张南迁,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反对南迁,并拥立景帝,率京师群众击退瓦剌军,使千百万人民免遭涂炭,局势转危为安。景泰八年,景帝病重,英宗复位,于谦却遭受诬蔑被定为谋逆罪,判处死刑。你认为诗人于谦是像石灰一样的人吗? 他是一个像石灰一样清清白白的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石灰吟》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诗中通过赞美石灰的坚韧和洁白,借物喻人,表达了诗人为国尽忠、不畏牺牲、保持清白品格的决心和意愿。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法?第3课时 竹石作者简介: 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等,著有《郑板桥集》。朗读古诗,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②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③立根:扎根,生根。 ④原:本来,原本,原来。 ⑤破岩:破裂的岩石。⑥磨:折磨,挫折,磨炼。 ⑦击:打击。 ⑧还:仍然 ⑨任:任凭。 ⑩尔:你。根据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咬住了青山就绝不肯放松,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拟人竹子刚毅的性格。 比喻根扎得结实。 环境恶劣时不畏艰难。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千”“万”是虚指,写出竹子坚韧从容的神态坚韧,强劲。写出竹子无畏乐观的精神任凭你竹子经历了千万次的磨难和击打却依旧身姿坚劲,无论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都刮不倒它。诗句的意思是:诗人仅仅是在写竹子吗?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他的感情的?托物言志。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学了这首诗你认为竹子具有什么样的品格?1.本固性直,坚韧不拔。竹子的根系坚固,能够在艰苦环境下生长,且主干笔直。2.清廉高洁,纯洁无瑕。竹子外表洁白清秀,不染尘埃。3.谦虚谨慎,虚心自持。竹子的茎秆中空,表明它们内心没有矫揉造作和虚伪,而且不以自己的高度为荣,而是谦虚谨慎地生长。4.高风亮节,气节高尚。竹子在弯曲时不会折断,保持着原有的姿态和气度。5.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竹子的用途广泛,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和乐器等,为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思考:这三首诗,在表达的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马诗》 马 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石灰吟》 石灰 不怕牺牲,品格高尚《竹石》 竹 正直倔强,高傲风骨 共同特点是都借一种事物表明自己的志向,这种方法叫做托物言志。《竹石》是清代书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题画诗。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充分表现了劲竹顽强的生命力和刚毅的性格。后两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炼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傲然挺立。此诗借物喻人,诗人通过吟咏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主题概括感谢聆听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