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会考】初中生物会考真题汇编 专题08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原卷+解析版)
展开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1.(202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打乒乓球时,随着球由远及近的移动,运动员始终能看清球的位置,此时眼球中睫状体和晶状体发生的变化是( )
A.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B.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C.睫状体舒张,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D.睫状体舒张,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2.(2023·云南)为探究眼球的结构和成像原理,某生物学兴趣小组设计并制作了模型。图甲为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乙为该模型装置,光源位置固定不变,注射器注水可使水透镜的曲度(凸度)增大。此时,图乙中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水透镜折射,在光屏上形成了清晰的物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中光屏模拟的是图甲中③,③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B.佩戴凹透镜可矫正近视是因为改变了图甲中④的曲度(凸度)
C.若光源形状为“p”,则光屏上形成的物像应为“p"
D.若向水透镜内注水,物像应向靠近水透镜方向移动
3.(2022·滨州)我国第26个爱眼日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有关眼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俗称的“黑眼珠”是瞳孔
B.形成视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C.晶状体过度变凸,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近视
D.看书一小时后及时远眺,睫状体的状态由舒张变收缩
4.(2022·本溪)光线从外界进入眼内,正确的途径是( )
A.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B.巩膜→脉络膜→视网膜
C.角膜→虹膜→睫状体→玻璃体D.巩膜→瞳孔→角膜→视网膜
5.(2021·资阳)中学生因过度使用手机而出现眼部不适的病例越来越多,其中一个原因是手机发出的蓝光可引起近视、白内障、黄斑病变等,导致视物模糊。据此推测,蓝光主要影响了眼球的
A.角膜和虹膜B.角膜和晶状体
C.晶状体和玻璃体D.晶状体和视网膜
6.(2021·昆明)“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视网膜能感受光的刺激,属于感受器
B.通过晶状体的折射,在眼睛内形成视觉
C.角膜移植能使视神经损坏患者重见光明
D.过度玩电脑游戏会使眼球前后径过短造成近视
2:近视和远视
1.(2023·益阳)某校学生在实践课上利用物理仪器制作了如下装置(内推注射器可使水透镜曲度变大,反之则变小)进行探究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屏模拟形成物像的视网膜
B.水透镜模拟晶状体,注射器模拟睫状体
C.F光源左移时,为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物像,应向外拉注射器
D.模拟近视的矫正时,在F光源和水透镜之间竖一块放大镜
2.(2022·天津市)下列属于不良用眼习惯的是( )
A.眼与书本保持一定距离,保证读写姿势正确
B.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C.不用脏手揉眼,保持眼部卫生
D.长时间在光线昏暗的地方看手机
3.(2021·云南)我国近视患者高达6亿,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可能会影响视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晶状体曲度(凸度)过小且不易恢复会导致近视
B.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
C.近视眼可以通过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D.青少年缩短手机的使用时间可预防近视
3: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
1.(2023·岳阳)视觉、听觉是人体从外界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这两种方式中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分别是( )
A.视网膜耳蜗B.视网膜鼓膜C.晶状体耳蜗D.晶状体鼓膜
2.(2023·连云港)眼和耳是人体获取信息的重要器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眼球结构中的瞳孔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B.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C.晕车晕船现象与中耳的半规管和前庭有关
D.视觉和听觉都是在脑干的一定区域形成的
3.(2022·南通)近年来,我市中小学定期开展防震减灾疏散演练,当广播警报响起时,老师下达疏散口令,全体师生做做到操场等开阔的地方模拟紧急避险。相关叙述错误的( )
A.警报声在学生的鼓膜处形成听觉
B.听到口令,学生有序撤离,属于条件反射
C.快速奔跑到操场主要依靠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来完成
D.中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以应对突发事件中的紧急情况
4.(2022·怀化)当开考铃声响起,接受铃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
A.鼓膜B.耳蜗C.听小骨D.半规管
5.(2021·北京)在听觉形成的过程中,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结构位于( )
A.耳廓B.鼓膜C.听小骨D.耳蜗
6.(2021·黔江)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下列有关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听觉的形成部位是在图中的“3”
B.晕车与内耳中感受头部位置变化的神经过于敏感有关
C.飞机起飞或下降时,咀嚼糖果可以使鼓膜内外压力平衡
D.鼻咽部感染时,病菌可通过“4”进入“5”,引起中耳炎
4:神经系统的组成
1.(2023·眉山)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禁止酒后驾驶机动车。因为人在酒驾时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项操作。造成神经系统反应减缓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痹了人的( )
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
2.(2023·晋中)在各种交通意外事故中,脑干损伤的死亡率高达90%,主要原因是脑干中有些部位
专门调节人体的( )
A.呼吸和心跳B.语言表达C.身体平衡D.肢体运动
3.(2022·娄底)如图所示是人脑的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大脑,是运动、感觉、语言等生命活动的中枢
B.③是脑干,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C.②是小脑,是调节心跳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
D.婴儿尿床是因为③没有发育完全
4.(2022·葫芦岛)“五禽戏”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在练习过程中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器官是( )
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
5.(2021·自贡)下面不属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
A.脑神经B.脑干C.小脑D.脊髓
6.(2021·昆明)吊环比赛中,运动员最后一跳稳稳落地,该动作中与保持平衡有关的主要结构是( )
A.大脑B.脑干C.小脑D.脊髓
5:反射的种类
1.(2023·烟台)晓明爸爸驾驶汽车在路上行驶,突然发现一只小狗跑到路中央,他立刻踩下刹车。对于该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其神经中枢在脊髓中
C.传出神经是视神经D.属于非条件反射
2.(2023·江西)如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是感受器,④是效应器
B.缩手反射属于复杂(条件)反射
C.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中
D.如果③受损,则该反射不能完成
3.(2022·威海)眨眼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条件反射B.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是人体对外界刺激发生的反应
4.(2022·娄底)关于谚语、诗句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体现的是非条件反射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主要体现了光照对生物的影响
5.(2021·济南)“谈虎色变”的反射类型和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分别是( )
A.非条件反射、大脑皮层
B.条件反射、大脑皮层
C.非条件反射、脊髓
D.条件反射、脊髓
6.(2021·东营)梅州多处公交站设立盲文站牌,盲人通过触摸站牌上的文字,了解线路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触摸盲文时,感受器位于皮肤内
B.阅读盲文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阅读盲文和缩手反射都属于简单反射
D.阅读盲文不需要语言中枢参与
6:反射弧
1.(2023·怀化)如图为缩手反射及痛觉形成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被针刺后先感觉到痛后缩手
B.被针刺后产生痛觉的部位是⑤
C.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⑤→④→③→②→①
D.若⑥受损,能发生缩手反射,也能产生痛觉
2.(2022·常德)当快速牵拉a处所在的骨骼肌,会在d处检测到神经冲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
D.刺激d处不会引起a处所在的骨骼肌收缩
3.(2021·广东)两位健康同学合作进行膝跳反射实验,如 图。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简单反射
B.神经中枢位于①脊髓
C.②③属于周围神经系统
D.实验失败可能是④处敲击力度不够
7: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1.(2023·自贡)人体健康与激素息息相关。下列与激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B.糖尿病患者需要口服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
C.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上呆小症
D.肾上腺素可用于抢救发生心脏骤停的病人
2.(2022·东营)医生对某人的血糖含量进行动态监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A→B血糖升高是由于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
B.B→C血糖含量下降,可能是胰岛素降低了血糖浓度
C.C→D血糖含量下降,可能是运动消耗了较多葡萄糖
D.D→E点,检测发现体内某种激素含量增加,则其效果可能与胰岛素相同
3.(2021·乐山)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开始出现第二性征。引起男孩和女孩这些变化的激素主要是( )
A.性激素B.胰岛素C.生长激素D.甲状腺激素
8: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
1.(2023·泰安)激素在人体内含量极少,但对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B.进入青春期的男孩第二性征越来越明显,与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关
C.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身体消瘦,情绪激动,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D.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幼年时生长教素分泌异常会导致侏儒症或巨人症
2.(2022·淮安)人体的每个系统都有各自的功能,为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对各系统主要起调节作用的是 ( )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B.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C.运动系统和生殖系统D.泌尿系统和循环系统
3.(2021·济宁)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初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9小时。充足的睡眠能促进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效率。请分析,睡眠能促进生长与哪种激素的增加有关?( )
A. 生长激素B.胰岛素C.性激素D.肾上腺激素
综合测试之实验探究题
1.(2023·滨州)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认为机体受到的刺激和发生的反应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提出了反射的概念。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某校同学进行了膝跳反射的探究实验,步骤如下:a.选择身高、体重等身体状况相同且健康的甲、乙两人;b.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其中甲有意识的控制膝跳,乙小腿自然放松;c.实验者用橡皮锤分别快速叩击甲、乙两人上面那条腿膝盖下方的韧带1次;d.观察实验现象:甲同学小腿无明显反应,乙同学小腿突然跳起。
①设置步骤a的目的是 。
②乙同学完成膝跳反射的基本途径是 (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
③甲同学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膝跳反射受[ ] 的控制。
④为了避免偶然性,增强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你的建议是 。
(2)医生常用测试反射的方法来检测病人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成年男子王某发生交通事故,因不带头盔导致头部受伤昏迷不醒,医生首先进行了急救处理,然后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
①王某的呼吸和心跳正常,医生初步诊断患者的[ ] 未受损。
②王某苏醒后,感觉右侧肢体不能自由活动。随后做了脑CT和核磁共振检查,医生发现患者除左脑躯体运动中枢受伤外,其他部位完好。若医生叩击患者右侧膝盖下方的韧带,请预测该人的反应和感觉: 。
③当患者得知自己的病情后,情绪激动、肢体乱动、呼吸和心跳加快,这体现了人体的生命活动受 的共同调节。
2.(2022·潍坊)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当阅读时,肌细胞的收缩运动使我们的眼球得以转动,当决定翻过这一页时,我们大脑作出的决定将通过神经细胞传递给手臂的肌细胞。因此,生物体的每一种运动基本上都可以在细胞水平上发生或最终体现出来。
(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无论是看近处还是远处的目标,眼睛都能将其成像在视网膜上,这是因为 。视网膜上的物像形成视觉的路径可表示为 (用“文字和→”表示)。
(2)如果你的手指不小心被尖锐的东西扎了一下,你会迅速把手缩回来,然后感觉到疼痛,紧接着意识到手被扎了。这一过程中,先后涉及到的中枢神经系统是 ,缩手动作在前、感觉到疼痛在后,该适应性反应的意义是 。
(3)人体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由 产生的。坚持体育锻炼和心理磨炼,不仅能够增强人运动系统的韧性,还能锻炼我们的神经系统,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请依据大脑的生理特性,推荐两例科学用脑的方法 。
(4)为研究脊神经的传导,研究人员将青蛙的脑破坏,保留脊髓,在脊柱下部打开脊椎骨,剥离出脊神经根(如图2所示,一对脊神经包含一个背根和一个腹根)。已知“分别电刺激每对脊神经根的背根和腹根均可引起蛙同侧后肢发生运动反应”,请以一对脊神经根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证明背根具有传入功能或腹根具有传出功能。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
3.(2021·广元)所有生物都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之中,只有不断感知环境变化,并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才能更好的生存。请据图表分析回答下面有关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请用箭头和如图中的标号按顺序写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 。组成该反射弧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用针刺激1处,人是先感觉到疼痛还是先缩手?
(3)下面是广元市某中学生物社团探究甲状腺激素作用的实验,与据此分析回答:
①该实验的变量是 。表中A是 。
②甲、乙两组蝌蚪,除表中列出的不同处理外,还要求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且适宜,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这是遵循实验的 原则。
③该实验的结论是: 。
4.(2021·黔江)图所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请分析回答:
(1)腺体[ ] 合成激素时要以碘为原料,若幼年时它分泌的激素不足,所患的疾病是 ;能分泌生长激素,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作用的腺体是[ ] 。
(2)胰岛素是由图[ ] 中的胰岛分泌的,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
方法治疗。那么,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表方案:
①该探究方案中,应作出的假设是 。
②起对照组作用的小鼠是 。
③A步骤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防止小鼠自身分泌的 干扰实验。
④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⑤实验过程中,每组分别各取了1只小鼠,从科学实验的角度看是不合理的,因为 。
(3)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到大肠杆菌后,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使之产生大量胰岛素,此基因大肠杆菌产生胰岛素的这种变异 (“能”或者“不能”)传给后代。
综合测试之资料分析题
1.(2023·烟台)习近平总书记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茁壮成长,不负韶华。
(1)患近视的同学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由于用眼不当,导致眼球结构的[ ] 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使远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 ] 的前方造成的。你认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是 (至少答两项)。
(2)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青少年时期的肥胖延续到成年,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分析“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实验数据(下表):
推测 。因此,保持心血管健康,从现在开始要养成参加锻炼、 和禁止吸烟和酗酒的好习惯。
(3)预防传染病能有效保障身体健康。今年早春甲型流行性感冒(简称甲流)流行时,患甲流的同学居家隔离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李明奶奶患甲流后,买来阿莫西林准备服用,你给奶奶的建议是 。
(4)校园内每天开展的“阳光体育”和各种社团活动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健康的内涵除了身体健康,还包括 的良好状态。
2.(2022·天水)教育部出台的“五项管理”政策是指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和体质管理,这是确保“双减”落地见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际行动。请分析回答与“五项管理”有关的问题。
(1)写作业时,同学们能够对抽象的文字信息作出相应反应,控制这过程的最高级中枢是
(2)充足的睡眠有助于 分泌生长激素,促进同学们的生长发育。
(3)长时间玩手机会导致用眼疲劳,造成眼球结构中 曲度过大,形成近视。
(4)阅读课外读物时,外界光线进入眼球内部,在 上形成物像
(5)在单杆做引体向上时,双臂牵拉身体向上移动,此时肱二头肌的状态是 。
3.(2021·贵阳)随着人们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有升高和年轻化的趋势。研究显示,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人。以下是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在用餐后几小时内血糖浓度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是一种内分泌腺,它没有 ,其分泌物——胰岛素直接进入血液,送达身体的各个细胞。
(2)图中 (填“甲”或“乙”)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的变化曲线。
(3)简述甲的血糖浓度高于乙的原因 。
(4)糖尿病患者的典型表现是多尿、多饮、多食等,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缓解其病症。为了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请提出一条健康生活方面的建议: 。
综合测试之读图理解题
1.(2023·成都)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就青少年近视防控相关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2023年3月是我国第6个近视
防控宣传月,习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是本次活动的宣传主题。图甲是视觉形成的示意图,图乙是正常眼和近视眼成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看物体时,进入眼球的光线经过图甲中① 等的折射作用,在② 上成像。②上大量的感光细胞能够把色彩、亮度等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递到位于 中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视力监测是保护学生视力的重要手段。检测视力时,学生看到视力表后,用手势表示被测字母的开口方向,这一反应属于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完成该反射过程的结构基础是 。
(3)某同学检测视力后,医生告知他患有近视眼。据图乙分析,患近视眼时,平行光线进入眼内会在视网膜的前方成像,因而看不清远处物体,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 。配戴 透镜能矫正近视眼。
(4)《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指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初中生的近视率高达71.6%。作为青少年学生,应注意爱护眼睛、预防近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采取 等措施保护视力(答出两点)。
2.(2023·广安)吃过山楂的人,在听到别人谈论山楂或看到“山楂”字样时,也能引起唾液分泌。请结合下图分析作答:
(1)下列与“吃到山楂分泌唾液”属于相同反射类型的是____。
A.谈虎色变B.杯弓蛇影C.画饼充饥D.膝跳反射
(2)请在下列两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①“听到别人谈论山楂分泌唾液”,在该反射过程中,感受器位于[ ] 。
②“看到‘山楂’字样分泌唾液”,在该反射过程中,感受器是[ ] 。
(3)某同学提出,上图中的乙和丁也可用于分析缩手反射过程中痛觉和反应的形成。请回答下列两小题:
①请写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②假如图中Ⅰ受损,对痛觉及反应会有什么影响?
A.无痛觉不能缩手B.有痛觉不能缩手
C.无痛觉可以缩手D.有痛觉可以缩手
3.(2022·日照)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三位航天员安全顺利出舱。某学校组织全体同学观看了现场直播。下图为同学们体内某些相关生理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回答问题:
(1)当东风着陆场搜救人员看到返回舱由远及近返回地面的过程中,进入眼睛的光线经过图中[①] 等的折射,落在 (填序号)上形成物像。此过程中,①的曲度变化是 。
(2)看到返回舱着陆,同学们起身欢呼雀跃,此反射类型是 ,依据
(3)当航天员安全出舱时,同学们更加兴奋,促使图中的肾上腺分泌较多的 ,随着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使皮肤血管 (填“收缩”或“扩张”),因而显得面红耳赤。
(4)综上所述,人体生命活动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 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4.(2022·徐州)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食物中的糖类提供的。图甲是某人早餐后一段时间内血糖浓度变化曲线图,图乙是人体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到b是因为早餐中的糖类主要在图乙 (填序号)中被消化,由小肠绒毛中的 (选填“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2)图甲中,b点以后血糖浓度迅速下降,主要是图乙中[ ] 分泌激素调节的结果。
(3)如果血糖浓度过高,葡萄糖在 (填结构名称)中不能被全部重吸收,形成糖尿,可能使人患糖尿病。
(4)除遗传等因素外,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肥胖也是糖尿病常见诱因。为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你的合理化建议是 。(写出一条即可)
5.(2021·沈阳)甲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乙图是耳的结构模式图,丙图是脑的纵剖面图。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乙图中⑦咽鼓管连通④鼓室和甲图中 (请填写图中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当该结构发炎时应及时治疗,否则病菌还可能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2)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闭嘴,同时双手捂耳,以保持乙图中 (请填写图中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内外空气压力的平衡,使其正常振动。
(3)用耳机听音乐,若时间过长、音量过大将会对耳造成损伤,使听力下降。耳中能感受声波信息的听觉感受器位于乙图中内耳的 (请填写图中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听觉感受器接收信息,并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将信息传到丙图中 (请填写图中数字序号)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4)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时,会迅速回到教室。从反射类型来看,该反射属于 反射。
6.(2021·兰州)兰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百里黄河风情线,宛如一条绿色飘带与黄河交相辉映。漫步黄河之滨,鸟语花香,垂柳拂面。临河而建的步道,成为人们晨练、散步、游玩的好去处。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五一假期,游人近看百年铁桥,远眺山顶白塔,都能清晰可见,主要原因是眼球结构中 的凸度大小可根据眼与所视物体之间的不同距离而改变。
(2)河边杨柳上栖息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好似在热情地欢迎远方的客人。时而飞下,寻觅食物。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小鸟觅食属于 行为。
(3)行至水车博览园,不远处的全民健身广场上,篮球爱好者们酣战淋漓。如图1所示,当人投篮手臂伸直时,肌肉2所处的状态是 (填“收缩”或“舒张”)。
(4)恰逢5月5日、璀璨夜空,献党百年,千架无人机飞跃黄河,点亮黄河之滨,当金城上空分别出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兰州铁桥”等数幅壮美画面时,在场的每个人都鼓起热烈的掌声,这属于 反射。
(5)文明兰州,和谐金城,保护母亲河,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与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____(填字母)。
A.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B.少用塑料包装袋、塑料吸管
C.直接将生活污水排放入河D.节约用水、用电,节约燃料
组别
实验动物
饲养环境
饲料
实验结果
甲组
正常蝌蚪
池塘水
普通饲料
正常发育成正常的成蛙
乙组
正常蝌蚪
A
添加甲状腺激素的普通饲料
提前发育成很小的成蛙
步骤
甲鼠
乙鼠
A
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B
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定量/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C
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验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时间
无油团
2.78秒
2.67秒
2.56秒
2.67秒
有油团
21.46秒
22.58秒
23.86秒
22.63秒
【2024会考】初中生物 专题14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原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会考】初中生物 专题14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原卷+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14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习题精练-省心备考2024年会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精练全国通用原卷版-副本docx、专题14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习题精练-省心备考2024年会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精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14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习题精练-省心备考2024年会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精练全国通用解析版-副本docx、专题14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习题精练-省心备考2024年会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精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会考】初中生物 专题09 人的由来-练习(原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会考】初中生物 专题09 人的由来-练习(原卷+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09人的由来习题精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09人的由来习题精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会考】初中生物 专题08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练习(原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会考】初中生物 专题08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练习(原卷+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08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习题精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08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习题精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