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章末综合测试含答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章末综合测试2静电场的应用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章末综合测试2静电场的应用含答案,文件包含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章末综合测评2静电场的应用docx、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章末综合测评2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章末综合测评(二)1.C [因工件接电源的正极,可知涂料微粒一定带负电,选项A错误;因虚线为涂料微粒的运动轨迹,不能视为高压电场的部分电场线,选项B错误;从喷枪口到工件的电场强度先减弱后增强,可知微粒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因电场线是曲线,故微粒做曲线运动,选项C正确;因静电力对微粒做正功,故微粒的电势能逐渐减小,选项D错误。]2.C [电子在A、B之间做匀加速运动,且eU=ΔEk,A正确;电子在B、C之间做匀速运动,B正确;电子在C、D之间做匀减速运动,到达D板时,速度减为零,之后在A板和D板之间做往复运动,C错误,D正确。]3.C [电容器在充电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容C不变,仍然为15 μF,故A错误;根据C=QU可知,充电至9.0 kV时,该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是Q=CU=15×10-6×9 000 C=0.135 C,故B错误;由题意可知,放电结束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为0,则这次放电有0.135 C的电荷量通过人体组织,故C正确;根据I=Qt=0.1352.0×10-3 A=67.5 A,但电容器放电过程中电流不恒定,故D错误。]4.D [粒子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x=v0t,由于初速度相同,xA∶xB=2∶1,所以tA∶tB=2∶1,在竖直方向上粒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y=12at2,且yA=yB,故aA∶aB=tB2:tA2=1∶4,而ma=qE,m=qEa,mAmB=qAqB·aBaA=13×41=43。综上所述,D正确。]5.A [设加速电压为U1,则qU1=12mv02 ①设偏转电压为U2,则y=12at2=qU2L22mdv02 ②联立①②得:y=U2L24dU1,故A正确。]6.B [两极板正对面积S=12(π-θ)R2,则S∝(π-θ),又因为C∝S,所以C∝(π-θ),令C=k(π-θ),所以θ=π-Ck(k为常数),B正确。]7.B [潮湿的手指头影响了皮肤表面与小极板之间的介电常数ε,所以潮湿的手指头对指纹的识别有一定的影响,会影响正常解锁,故A错误;在嵴处皮肤表面和小极板之间的距离较小,在峪处皮肤表面与小极板之间的距离较大,根据公式C=εrS4πkd可知在峪处形成的电容器电容较小,在嵴处形成的电容器电容较大,故B正确;由于外接电源为所有电容器充到一个预先设计好的电压值,所以所有的电容器电压一定,根据Q=UC=εrSU4πkd可知,极板与指纹沟(凹的部分,d大,电容小)构成的电容器充上的电荷较少,在放电过程中放电时间短;反之,在嵴处形成的电容器电容大,电荷量大,放电时间长,故C错误;用指纹的照片蒙在传感器上,不能构成电容器,所以不能实现手机解锁功能,故D错误。故选B。]8.CD [若保持开关S闭合,向上或向下移动b板时,液滴从P运动到a板的小孔时,重力对液滴做功不变。根据W=qU知,静电力对液滴做功不变,故外力对液滴做的总功不变,由动能定理可知,带电液滴到达a板小孔的速度不变,则v2=v1,故A、B错误;若开关S闭合一段时间再打开后,向上移动b板,极板带电荷量不变,根据推论E=Ud=QCd=4πkQεrS可知,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由W=qEd知,d增大,则液滴从P运动到a板的小孔时,静电力对液滴做功变大,重力对液滴做功不变,因为静电力对液滴做负功,则外力对液滴做的总功减小,由动能定理知,带电液滴到达a板小孔时的速度减小,即有v2<v1,故C正确;同理,向下移动b板,静电力对液滴做功减小,外力对液滴做的总功增大,则v2>v1,故D正确。]9.AB [A板向上移动,正对面积S减小,或B板向右移动,距离d增大,根据C=εrS4πkd,电容C均减小,由U=QC知电势差U变大,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度增大,A、B正确;A、B板间插入电介质,相对介电常数εr增大,根据C=εrS4πkd知电容C增大,由U=QC知电势差U变小,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度减小,C错误;由U=QC知,减小电荷量Q,电势差U变小,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度减小,D错误。]10.ACD [三个α粒子进入电场后加速度相同,由题图看出,竖直方向a、b偏转距离相等,大于c的偏转距离,由y=12at2可知,a、b运动时间相等,大于c的运动时间,即ta=tb>tc,故在b飞离电场的同时,a刚好打在负极板上,而c先飞出电场,故A正确,B错误;三个α粒子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s=v0t,由题图看出b、c水平位移相等,大于a的水平位移,即sb=sc>sa,而ta=tb>tc,可见,初速度关系为vc>vb>va,故C正确;由动能定理得ΔEk=qEy,由题图看出,a和b的偏转距离相等,大于c的偏转距离,故a、b动能增量相等,大于c的动能增量,故D正确。]11.解析:(1)实验中电阻箱的阻值R=3 360 Ω。t=2 s时,电容器还在放电,a极板带正电。(2)题图中画出了对应较短时间Δt的狭长矩形,根据q=It可知,该矩形面积的物理意义为电容器在Δt时间内的放电量,根据题图可知放电量约为Q=48×0.08×10-3 C=3.84×10-3 C该电容器的电容C=QU=3.84×10-38 F=4.8×10-4 F。(3)如果只增大电阻R,则电容器放电的最大电流会减小,由于放电量不变,即It图像的 “面积”不变,则变化应该是选项A;如果只增大电容C,则电容器带电量增加,It图像的 “面积”变大,最大电流不变,It图像的变化应该是选项D。答案:(1)3 360 正 (2)电容器在Δt时间内的放电量 4.8×10-4(4.5×10-4~4.9×10-4即可) (3)A D12.解析:(1)将A板向右平移,两板间距d减小,由C=εrS4πkd可知电容变大,由U=QC可知,两极板间电势差变小,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将A板竖直向下平移,两极板正对面积S减小,由C=εrS4πkd可知电容减小,由U=QC可知,两极板间电势差变大,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在A、B板间插入电介质,由C=εrS4πkd可知电容变大,由U=QC可知,两极板间电势差变小,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2)电容器带电荷量不变,改变两板间距,根据C=QU、C=εrS4πkd和U=Ed得E=4πkQεrS,可知场强不变,则静电力不变,液滴仍然静止不动。答案:(1)变小 变大 变小 (2)静止不动13.解析:(1)由动能定理得qU=12mv12代入数据得v1=1.0×104 m/s。(2)粒子沿初速度方向做匀速运动:d=v1t粒子沿电场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vy=at由题意得tan 30°=v1vy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E=ma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E=3×103 N/C≈1.7×103 N/C。(3)由动能定理得qUac=12m(v12+vy2)-0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Uac=400 V。答案:(1)1.0×104 m/s (2)1.7×103 N/C (3)400 V14.解析:(1)电子从A点运动到MN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eE·L2=12mv2得v=eELm。(2)电子在电场E1中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1,时间为t1,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a1=eE1m=eEm由v=a1t1得t1=va1=mLeE从MN到屏的过程中运动的时间t2=2Lv=2mLeE故运动的总时间为t=t1+t2=3mLeE。(3)设电子射出电场E2时平行电场线方向的速度为vy,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电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为a2=eE2m=2eEm电子在电场E2中运动的时间为t3=Lv又vy=a2t3tan θ=vyv解得tan θ=2。(4)如图所示,电子离开电场E2后,作速度方向反向延长线交于E2电场的中点O′由几何关系知tan θ=xL2+L代入数据解得x=3L。答案:(1)eELm (2)3mLeE (3)2 (4)3L15.解析:(1)当最靠近上极板表面的烟尘颗粒被吸附到下极板时,烟尘就被全部吸附。每个烟尘颗粒受到的电场力为F=qUL,加速度为a=Fm=qUmL由运动学知识可得L=12at2=qUt22mL所以t=L2mqU=0.02 s。(2)容器中烟尘颗粒在电场力作用下均向下运动,且速度一致,到达下极板后被吸收,速度为零。容器中烟尘颗粒在向下运动位移x后容器中烟尘颗粒的总动能为Ek=ULqxNA(L-x)其中N=1013,ULqx为单个颗粒向下运动位移x所获得的动能,NA(L-x)为容器中剩下的未被吸收颗粒数,Ek=UqNALx(L-x),求Ek最大值,当且仅当x=L-x时,Ek取得最大值又根据x=12at12则t1=2xa=LmqU≈0.014 s。答案:(1)0.02 s (2)0.014 s12345678910CCCDABBCDABACD
章末综合测评(二)1.C [因工件接电源的正极,可知涂料微粒一定带负电,选项A错误;因虚线为涂料微粒的运动轨迹,不能视为高压电场的部分电场线,选项B错误;从喷枪口到工件的电场强度先减弱后增强,可知微粒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因电场线是曲线,故微粒做曲线运动,选项C正确;因静电力对微粒做正功,故微粒的电势能逐渐减小,选项D错误。]2.C [电子在A、B之间做匀加速运动,且eU=ΔEk,A正确;电子在B、C之间做匀速运动,B正确;电子在C、D之间做匀减速运动,到达D板时,速度减为零,之后在A板和D板之间做往复运动,C错误,D正确。]3.C [电容器在充电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容C不变,仍然为15 μF,故A错误;根据C=QU可知,充电至9.0 kV时,该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是Q=CU=15×10-6×9 000 C=0.135 C,故B错误;由题意可知,放电结束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为0,则这次放电有0.135 C的电荷量通过人体组织,故C正确;根据I=Qt=0.1352.0×10-3 A=67.5 A,但电容器放电过程中电流不恒定,故D错误。]4.D [粒子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x=v0t,由于初速度相同,xA∶xB=2∶1,所以tA∶tB=2∶1,在竖直方向上粒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y=12at2,且yA=yB,故aA∶aB=tB2:tA2=1∶4,而ma=qE,m=qEa,mAmB=qAqB·aBaA=13×41=43。综上所述,D正确。]5.A [设加速电压为U1,则qU1=12mv02 ①设偏转电压为U2,则y=12at2=qU2L22mdv02 ②联立①②得:y=U2L24dU1,故A正确。]6.B [两极板正对面积S=12(π-θ)R2,则S∝(π-θ),又因为C∝S,所以C∝(π-θ),令C=k(π-θ),所以θ=π-Ck(k为常数),B正确。]7.B [潮湿的手指头影响了皮肤表面与小极板之间的介电常数ε,所以潮湿的手指头对指纹的识别有一定的影响,会影响正常解锁,故A错误;在嵴处皮肤表面和小极板之间的距离较小,在峪处皮肤表面与小极板之间的距离较大,根据公式C=εrS4πkd可知在峪处形成的电容器电容较小,在嵴处形成的电容器电容较大,故B正确;由于外接电源为所有电容器充到一个预先设计好的电压值,所以所有的电容器电压一定,根据Q=UC=εrSU4πkd可知,极板与指纹沟(凹的部分,d大,电容小)构成的电容器充上的电荷较少,在放电过程中放电时间短;反之,在嵴处形成的电容器电容大,电荷量大,放电时间长,故C错误;用指纹的照片蒙在传感器上,不能构成电容器,所以不能实现手机解锁功能,故D错误。故选B。]8.CD [若保持开关S闭合,向上或向下移动b板时,液滴从P运动到a板的小孔时,重力对液滴做功不变。根据W=qU知,静电力对液滴做功不变,故外力对液滴做的总功不变,由动能定理可知,带电液滴到达a板小孔的速度不变,则v2=v1,故A、B错误;若开关S闭合一段时间再打开后,向上移动b板,极板带电荷量不变,根据推论E=Ud=QCd=4πkQεrS可知,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由W=qEd知,d增大,则液滴从P运动到a板的小孔时,静电力对液滴做功变大,重力对液滴做功不变,因为静电力对液滴做负功,则外力对液滴做的总功减小,由动能定理知,带电液滴到达a板小孔时的速度减小,即有v2<v1,故C正确;同理,向下移动b板,静电力对液滴做功减小,外力对液滴做的总功增大,则v2>v1,故D正确。]9.AB [A板向上移动,正对面积S减小,或B板向右移动,距离d增大,根据C=εrS4πkd,电容C均减小,由U=QC知电势差U变大,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度增大,A、B正确;A、B板间插入电介质,相对介电常数εr增大,根据C=εrS4πkd知电容C增大,由U=QC知电势差U变小,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度减小,C错误;由U=QC知,减小电荷量Q,电势差U变小,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度减小,D错误。]10.ACD [三个α粒子进入电场后加速度相同,由题图看出,竖直方向a、b偏转距离相等,大于c的偏转距离,由y=12at2可知,a、b运动时间相等,大于c的运动时间,即ta=tb>tc,故在b飞离电场的同时,a刚好打在负极板上,而c先飞出电场,故A正确,B错误;三个α粒子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s=v0t,由题图看出b、c水平位移相等,大于a的水平位移,即sb=sc>sa,而ta=tb>tc,可见,初速度关系为vc>vb>va,故C正确;由动能定理得ΔEk=qEy,由题图看出,a和b的偏转距离相等,大于c的偏转距离,故a、b动能增量相等,大于c的动能增量,故D正确。]11.解析:(1)实验中电阻箱的阻值R=3 360 Ω。t=2 s时,电容器还在放电,a极板带正电。(2)题图中画出了对应较短时间Δt的狭长矩形,根据q=It可知,该矩形面积的物理意义为电容器在Δt时间内的放电量,根据题图可知放电量约为Q=48×0.08×10-3 C=3.84×10-3 C该电容器的电容C=QU=3.84×10-38 F=4.8×10-4 F。(3)如果只增大电阻R,则电容器放电的最大电流会减小,由于放电量不变,即It图像的 “面积”不变,则变化应该是选项A;如果只增大电容C,则电容器带电量增加,It图像的 “面积”变大,最大电流不变,It图像的变化应该是选项D。答案:(1)3 360 正 (2)电容器在Δt时间内的放电量 4.8×10-4(4.5×10-4~4.9×10-4即可) (3)A D12.解析:(1)将A板向右平移,两板间距d减小,由C=εrS4πkd可知电容变大,由U=QC可知,两极板间电势差变小,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将A板竖直向下平移,两极板正对面积S减小,由C=εrS4πkd可知电容减小,由U=QC可知,两极板间电势差变大,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在A、B板间插入电介质,由C=εrS4πkd可知电容变大,由U=QC可知,两极板间电势差变小,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2)电容器带电荷量不变,改变两板间距,根据C=QU、C=εrS4πkd和U=Ed得E=4πkQεrS,可知场强不变,则静电力不变,液滴仍然静止不动。答案:(1)变小 变大 变小 (2)静止不动13.解析:(1)由动能定理得qU=12mv12代入数据得v1=1.0×104 m/s。(2)粒子沿初速度方向做匀速运动:d=v1t粒子沿电场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vy=at由题意得tan 30°=v1vy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E=ma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E=3×103 N/C≈1.7×103 N/C。(3)由动能定理得qUac=12m(v12+vy2)-0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Uac=400 V。答案:(1)1.0×104 m/s (2)1.7×103 N/C (3)400 V14.解析:(1)电子从A点运动到MN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eE·L2=12mv2得v=eELm。(2)电子在电场E1中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1,时间为t1,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a1=eE1m=eEm由v=a1t1得t1=va1=mLeE从MN到屏的过程中运动的时间t2=2Lv=2mLeE故运动的总时间为t=t1+t2=3mLeE。(3)设电子射出电场E2时平行电场线方向的速度为vy,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电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为a2=eE2m=2eEm电子在电场E2中运动的时间为t3=Lv又vy=a2t3tan θ=vyv解得tan θ=2。(4)如图所示,电子离开电场E2后,作速度方向反向延长线交于E2电场的中点O′由几何关系知tan θ=xL2+L代入数据解得x=3L。答案:(1)eELm (2)3mLeE (3)2 (4)3L15.解析:(1)当最靠近上极板表面的烟尘颗粒被吸附到下极板时,烟尘就被全部吸附。每个烟尘颗粒受到的电场力为F=qUL,加速度为a=Fm=qUmL由运动学知识可得L=12at2=qUt22mL所以t=L2mqU=0.02 s。(2)容器中烟尘颗粒在电场力作用下均向下运动,且速度一致,到达下极板后被吸收,速度为零。容器中烟尘颗粒在向下运动位移x后容器中烟尘颗粒的总动能为Ek=ULqxNA(L-x)其中N=1013,ULqx为单个颗粒向下运动位移x所获得的动能,NA(L-x)为容器中剩下的未被吸收颗粒数,Ek=UqNALx(L-x),求Ek最大值,当且仅当x=L-x时,Ek取得最大值又根据x=12at12则t1=2xa=LmqU≈0.014 s。答案:(1)0.02 s (2)0.014 s12345678910CCCDABBCDABACD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