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措施,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指导思想
本次一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的教学,遵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字词及诗词理解,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选取了两首古诗作为教学内容,这两首古诗分别是《静夜思》和《春晓》。这两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又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到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同时也能够提升对字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好奇心强,但自觉性相对较差。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一年级学生的语言积累相对较少,对字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字词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语言概念,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
《静夜思》是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7课,学生能够流利朗读并背诵《静夜思》,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认识诗中的生字词。
教学目标
1.会认“床”等9个生字;会写“思”、“乡”7个生字。
2.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诗文的朗读和背诵,诗意的理解。
教学难点:诗中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七、教学措施
1. 创设情境: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与古诗意境相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模仿,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诗意讲解: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感受诗人的情感。
4. 字词教学:结合诗歌内容,教授生字词,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词义,并设计相关练习,巩固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八、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学写“思”字
导入:同学们,在中国古诗的长河中,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他一生写了近千首古诗,人们称他为“诗仙”呢,他是?没错,他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一首传诵千古的古诗:
《静夜思》,在课题中,藏着我们今天要认的生字,学写“思”字。指导生字“思”,上收下放,田字的竖在竖中线上,横在横中线,心字底略宽,卧钩斜躺。(心思 思乡 思念)
(师范写,生描一写一,总结书写情况)我们知道心字底的字和思想、思考有关系,所以,“思”是思念的意思。
(二)初读古诗,认读词语
1.听录音范读,学生感受诗歌声断意连的韵律节奏。
2.自由朗读古诗。
接下来,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端起课本读古诗,听清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完请坐端正。
3.指名反复读古诗,是否读准字音。
4.检查学生生字学习情况,课件出示:静夜 思念 床前 月光 疑问 举头 远望 低头 故乡
(1)同桌互读
(2)小老师领读
(3)理解“故乡”,故乡是哪?我们的故乡是哪?
(4)自读“床、光、望、乡”,说发现。(它们都是后鼻音的字,而且韵母都是ɑnɡ。
5.词语你掌握了,老师要把生字单独拿出来,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
(1)交流识字方法。同学们,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记住这些字呢?
①找出在题目中刚认识的“夜”字,请小老师领读组词。
②识记“低”,人低下头看见里面的点。
③识记“床”,床是用木头做的。
(2)记忆大比拼,游戏巩固,快指快读。
(三)古诗赏析,理解诗人
我们再来听听录音,看看古诗到底该怎么读。录音读得好,是因为它读出了诗的节奏。
请轻轻地拿出铅笔,我们一起来画一画诗的节奏吧。
3.带学生画节奏。同学们,请自己试着读一读,感受诗的节奏美吧! 生自读。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指名读。 男女生读。
5.同学们,我们一遍又一遍的读了古诗,那么,这首诗题目是什么意思?
认读生字“夜”夜晚 夜色 深夜
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看到了什么景色?你能到诗中画出句子来吗?
6.学生交流,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四)古诗赏析,理解诗人
1.(1)指导:“明月光”是怎样的月光?(明亮的月光。)
(2)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3)相机理解“霜”:你在哪儿见过霜?
(天冷的时候,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
出示图片,直观认识“霜”,并与月光下的景象对比。
(4)疑,我们经常组词,怀疑,那在这个诗句中是怀疑的意思吗?
通过对比明月光与地上霜理解“疑”是好像的意思。
(5)再读诗句,理解诗句意思。
2.(1)前面我们了解了这首诗写得景色,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此时此景,让李白想到了什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里有一对相反的动作,举头和低头,我们一起吟着诗做做这两个动作,举本意是盖房子两个人把东西托抬起来,这里举是抬的意思,举还可以组什么词?上课我们举手,运动员有一个项目叫举重。
(2)这句诗中还有一个字,出示“望”本源,这是诗句中的哪个字?“望”字本身就表示月夜远眺,寄托思念,“望”这个字就是一边看着一边思念家乡的意思,举头望明月,这个月亮在所有的故事中几乎都是表示思乡的,现在人们对“望”虽然没有了思念之意,但增添了许多美好的期盼,你看:希望 愿望 盼望 渴望
(3)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读懂了诗意思,那老师来描述画面,同学们对诗句好吗?
请听: 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
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
抬起头看见那空中的一轮明月。
不由得低下头,想起了我那遥远的故乡。
同学们,此时此刻,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远离家乡的诗人非常思念他的家乡,(板书思乡)让我们加上自己的动作,带着对故乡深深的思念读一下这首诗吧。
(五)指导背诵古诗
一轮明月,一段思乡情,一首《静夜思》道出了李白浓浓的思乡情,让我们配上手势,一起来边玩边背诵这首古诗。
(六)引导观察 指导书写
两个左右结构的字(低、故)
(1)低 左窄右宽,右边第二笔是“竖提”,低头不要忘记下面的点 低头 低下
(2)故 左右两部分宽窄相等,书写时注意笔画的穿插,尽量向中间靠拢,注意反文和折文的区别,最后一捺要舒展。故乡 故人
(3)教师范写。
(4)生描一写一。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5)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七)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学习《静夜思》,好多月亮的诗都是寄托诗人思念的,课后请搜索其他思乡的诗课前演讲我们交流。
板书设计
静夜思
举 头 明 月
低 头 故 乡
思 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静夜思优质课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二句,四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导入,背景介绍,文本通读,识字,古诗理解,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猜谜导入,揭示课题,初读古诗,识记生字,再读古诗,感受韵律,了解大意,深化情感,背诵古诗,深化情感,拓展延伸,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